2009盆地构造3分类

合集下载

山东大地构造分区[1]

山东大地构造分区[1]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一览表2009-3-17
注:1-迁淮微陆块,2-德州地块,3-濮阳坳坳,4-济阳坳陷,5-济宁中元古代裂陷盆地,6-沂沭前陆盆地,7-沂水陆核,8-栖霞花岗-绿岩带,9-唐家庄陆核,10-鲁东被动大陆边缘,11-蓬莱震旦纪后继盆地,12-威海-日照岩浆活动带,13-石桥震旦纪上叠盆地,14-鲁东折返带(超高压带),15-苏北折返带(高压带)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分界线(或两地块在印支期的最终拼接线)应在嘉山至连云港、赣榆之间,而不是前人提出的青岛诸城断裂带。

在近代地质文献中,大地构造学(Geotectonics)的涵义是指对大型的、区域的、全大陆乃至全球的地质构造的研究,以区别于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对地壳组成物质小型变动和变形的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探测手段的限制,我们对海洋深部了解很少,所以大地构造研究的范围主要限于大陆地区,大地构造理论和假说也多以考虑大陆为主.从60年代以来,海底钻探和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海底构造和深部构造的认识,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也增加了我们对大陆整体构造和线性构造的认识.现代大地构造学说从海底构造开始,板块构造学说就企图利用对海底构造的认识,全面联系地表的。

盆地分类的依据

盆地分类的依据

盆地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 规模大小:根据盆地面积可以将盆地分为超巨型(>100万平方公里)、巨型(50万~100万平方公里)、大型(10万~50万平方公里)、中型(1万~10万平方公里)和小型(<1万平方公里)等。

2. 平面形态特征:按照盆地的形状,可划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三角形、菱形等多种类型。

3. 剖面形态特征:根据盆地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对称型盆地与不对称型盆地,其中不对称型又可根据两侧断层的差异进一步细分为单断(箕状)型和双断(地堑)型盆地。

4. 形成机制与沉积作用关系:按盆地内沉积作用与盆地形成时间的关系,可分为先成盆地、同生盆地和次生盆地。

此外,也可根据地貌形成过程分为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

5. 地质时代与构造背景:盆地可以根据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或构造阶段划分,如元古宙盆地、古生代盆地、中生代盆地、中新生代盆地,以及加里东期、华力西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构造时期形成的盆地。

6. 下伏地壳结构:根据盆地下面的地壳性质和所处板块构造位置,可区分出克拉通内部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克拉通/增生边缘盆地和大陆裂陷盆地等。

7. 充填补偿情况:根据盆地形成过程中物质充填和沉降平衡状态,可分为过补偿盆地、补偿盆地和补偿不足(饥饿)盆地。

8. 水文循环与地理环境:还可根据盆地内的水体性质和水文循环模式,将其分为外流盆地、内流盆地等。

通过以上多个角度的综合分析,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盆地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描
述。

盆地构造

盆地构造

3)盆地构造加里东-燕山运动以来,由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与塔里木陆块从元古代到新生代以来的各种旋廻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新生代沉积盆地。

测区盆地可划分为淹积盆地及拉分盆地两种类型(1)淹积盆地盆地仅在测区南东部及北东部出露一部分,沿天山造山系发育而成,呈北西西向展布,测区内延长大于50km,宽5-12km。

盆地形态与延伸方向明显受控于早期北西西向构造带,盆地构造保存完好,盆地基底为早石炭世-侏罗纪一套片岩、板岩、砂岩、粉砂岩、大理岩夹透镜状生物碎屑灰岩。

a、沉积相组合特征盆地下部为渐新-中新统乌恰群红色砂砾岩,自下往上粒度由粗变细,岩性为砾岩-砂砾岩-钙质砂岩厚度大于145m。

岩性及层序特征显示沉积环境为水体由浅到深到浅的氧化-还原-氧化环境,代表洪积扇或河流相-浅湖相-山前洪积扇沉积。

盆地上部为上新统阿图什组,为一套砂砾岩、粗砾岩、砂岩、钙质砂岩、泥岩,夹含砾砂岩。

厚度数米至十余米,平行不整合于乌恰群之上。

沉积相序显示洪积扇或河流相-浅湖相-深湖相-浅湖相沉积特点,反映盆地扩张-萎缩沉积产物。

b、构造特征测区北东部盆地南缘为北西西向断裂,盆地的展布明显受南缘断裂构造的控制。

盆地的沉积相分布、沉积厚度与盆地南缘斜滑断裂的活动密切相关,最大沉积厚度的部位位于盆地南侧近盆缘断层处,冲积扇、泥石流常分布于南缘断层附近。

由于断块斜滑等沉降差异形成了半地堑盆地。

盆地的沉积相分布、沉积厚度与半地堑中边界断层的活动密切相关,活动断层一侧分布着粗碎屑沉积,且厚度最大,向北逐渐减薄,洪冲积扇、泥石流常沿盆地南缘断裂分布。

测区南东部盆地南缘为近东西向断裂,沉积物的分布仅限于盆地内,表明沉积作用仅发生于凹陷中。

由于盆地是受两组共轭断裂控制所形成的半地堑盆地,因此盆地底面高低起伏,总体向南东倾斜,使得盆地中沉积物在横剖面上表现出不对称性。

盆地演化经历了初始裂陷期-裂陷扩展沉降期-萎缩封闭期一个完整的断坳旋回。

盆地演化与构造样式的发展序列相协调,盆地内沉积岩相组合也随时间的发展,从洪冲积扇沉积-浅湖相-湖相-浅湖相沉积的变化。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典型实例、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资料要点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典型实例、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资料要点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典型实例、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目录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 1二、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31、断裂构造 32、背斜构造 63、潜山构造74、底辟构造95、火成岩构造126、反转构造13三、结论17 参考文献18摘要:断陷盆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以发育构造断裂为特征,同时又由于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产生了许多不同构造特征的构造样式:底辟构造、火成岩构造、反转构造等。

不同的构造对于油气的分布和聚集又有其独特的地质意义,所以研究断陷盆地对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非常重要。

我国在地史时期构造活动多样且频繁,在现今东部各盆地中可见典型的各类断陷盆地,其中也探明并开发出了巨大的油气资源,由此说明断陷盆地与油气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关键词:断陷盆地构造成因构造特征油气分布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

主要构造形式常见地堑和半地堑两种形式,断陷盆地横剖面多呈两侧均陡的地堑型或一则陡一侧缓的箕状型陡侧为正断层(图1-1)。

单断型断层倾角高达30 ~ 70 ,落差几千米,具有同生断层的性质;缓侧一般为宽缓的斜坡。

断陷盆地内部可分为陡坡带、缓坡带和中部深陷带(图1-2),沉降中心位于陡坡带坡底,沉积中心位于中部偏陡坡侧。

凹陷内部还有主干断层控制次级沉积中心和水下隆起分布。

我国东部古近纪的一些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盆地、南襄盆地、江汉盆地、松辽盆地、苏北盆地等,均属于断陷湖泊,并以箕状居多,多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性质,少数为山间小断陷湖泊。

我国中部、西部内陆的一些断陷湖泊多属山间或山前的小断陷湖泊,其低于海平面的断多沿区域大断层分布,往往位于次一级断层与主断层的交汇处。

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图1-2陆相断陷盆地地质相的层次划分及其关联性断陷盆地是一种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幕式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沉降,造成盆地内构造古地貌的极大变化,并由此导致了盆地内不同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及其控制的层序边界类型、构成样式发生显著变化(图1-3) .图1-3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构成样式(据任建业等,2004)发育在陡坡断坡带边界正断层断距最大的区段中心的由下盘的物源体系供给而形成的层序主要由高位体系域构成.在物源供给较弱的情况下(位置3) ,层序边界与湖扩面一致。

云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简表

云南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简表
-2-8哀牢山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带
-2-8-1点苍山结晶基底断块
-2-8-2哀牢山结晶基底断块
-2-9金平陆缘坳陷
华南陆
块( -3)
-3-1南盘江克拉通盆地(T1-2)
-3-1-1个旧凹陷
-3-1-2普安—师宗凹陷
-3-1-3丘北—兴义断陷
-3-2滇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带
西藏—三江造山系( )
扬子西
缘多岛-
弧-盆系
( -2)
-2-1石鼓蛇绿混杂岩带(C-T)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南延
-2-2义敦岛弧带(T3)
-2-2-1普郎-沙鲁里山外火山岩浆弧带
-2-2-2热加-勉戈内火山弧带
-2-2-3掌都-茶落弧后盆地
-2-3中咱-中甸地块
-2-4金沙江-哀牢山蛇绿混杂带(C-T2)
-2-4-1金沙江蛇绿混杂带
-2-7-2临沧岩浆弧带
-2-7-3双江陆缘弧带
怒江-昌宁-孟连结合带( -4)
-4-1澜沧俯冲增生杂岩
-4-2铜厂街蛇绿混杂岩带
保山微陆
块( -8)
-8-1丙中洛断块
-8-2潞西地块
-8-3保山—永德地块
-8-3-1保山地块
-8-3-2永德地块
-8-4耿马被动大陆边缘(Pz)
冈底斯弧
盆系( -5)
-5-1盈江喜山期岩浆弧
-5-2腾冲岩浆弧带
-5-2-1龙川江燕山期岩浆弧
-5-2-2高黎贡山结晶基底断块
云南大地构造分区简表
Ⅰ级构
造单元
Ⅱ级构
造单元
Ⅲ级构造单元(大地构造相)
Ⅳ级构造单元
扬子—华南陆块区( )
上扬子
古陆块
( -2)

大地构造地貌

大地构造地貌

穹 隆 山 地
海拔1296m
粤东平行岭谷地形









白云山
山 山
美 国
圣 安 德



三藩市


斯●
斯 平 移 断 层


层●
洛杉矶
断层谷——重庆天坑地缝
华山断层崖1
华山断层崖2
华 山 长 空 栈 道
太 行 绝 壁
壁挂公路
庐山瀑布
断层三角面
巨大的断陷谷
东非大裂谷 ( 6500km )中段
红色盆地、丹霞群
在我国东南丘陵红色断陷盆地中,堆 积着很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老第三纪 的红色地层,故称之为“红色盆地”。
“红色 盆地”中部出露的这些老第三纪 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名为 “丹 霞群” 。 “丹霞群”是在老第三纪干湿 交替明显而炎热的山间盆地环境下堆 积,经强烈的氧化作用和钙质胶结, 最终形成红色岩系,简称为“红层”。
★火山
岩浆喷出地表的活动称为 “ 火山喷发 ” , 或称为 “ 火山活动 ” 。
1、火山的类型 ◆根据火山活动状况分类 活火山:现在尚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的; 死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而有史以来不再
活动的; 休眠火山:有史以来曾经有过活动,但
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的。
2、火山的喷发形式
◆裂隙式:岩浆由地壳的裂缝溢出地表。 多为基性熔岩,形成熔岩被,一般没有 固体喷发物。多见于大洋中脊裂谷带。
二、褶皱构造地貌
◇顺地貌: 背斜成山,向斜为谷 ◇逆地貌: 背斜成谷,向斜为山






三、单斜构造地貌

盆地

盆地

1.1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某一阶段形成的被水域占据的一个断陷或坳陷地带,它以负向运动占绝对优势,同时接受了足够厚的沉积物充填,形成了中间沉积厚度大,向边缘逐渐减薄的沉积体。

盆地:地球上周围被高地包围的低地,或者说岩石圈表面三维空间的凹地,充满水和空气。

地质意义上的盆地:指岩石圈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其内部充填有沉积物,而且要具有时间的概念,即四维。

也就是指沉积盆地。

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油气田(藏)或已有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

1.2:盆地分析的意义:1世界油气勘探的实践表明,对沉积盆地科学研究和认识的突破是油气勘探获得突破的先决条件;2对已经勘探过多年的盆地,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深入持续地开展盆地分析,可获得新的发现。

盆地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多地发现油气储量。

基本内容:沉积盆地的特征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静态特征:沉积盆地的相对稳定状态,它包含有前期自身演化的各种信息,是恢复盆地演化历史的重要依据(空间上的)。

动态特征:是盆地的发展演化特征(时间上)。

研究方法上要采取动静相结合的方法2.2岩石圈:地球外部的刚性壳由能够独立地相互运动的不连续的板块组成,而这种板块的组合就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

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运动,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密度较小的大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在俯冲带不断消亡。

相邻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俯冲型边界。

A型俯冲:两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发生相对汇聚运动,并在汇聚运动中发生碰撞形成造山带,而碰撞造山的表现也可以是一个大陆板块俯冲与另一个大陆板块之下。

相邻的两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碰撞型边界。

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大陆岩浆弧与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被动大陆边缘: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2.3盆地所处的基底地壳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盆地发育的时代2.4盆地所处的基底地壳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盆地发育的时代。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技术标准目录汇编2002年6月11日16:42:18已访问次数:2次标准名称: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文件目录:基础研究标准性质标准序号标准年代号专业SY/T597894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995年01月18日1995年07月01日ICS分类号采标情况关键词负责起草单位是否废标未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xx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978—94──────────────────────────────────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1995-01-18发布1995-07-01实施──────────────────────────────────xx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xx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978—94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气盆地的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断陷式、坳陷式结构特征的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单元划分。

2构造单元划分2.1基本构造单元2.1.1断陷式含油气盆地(以下简称“断陷盆地:);2.1.2坳陷式含油气盆地(以下简称“坳陷盆地”)。

2.2次级构造单元2.2.1一级构造单元2.2.1.1断陷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a.坳陷;b.隆起;c.斜坡。

2.2.1.2坳陷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a.坳陷;b.隆起;c.斜坡。

2.2.2二级构造单元(亚二级构造单元)2.2.2.1断陷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单元a.凸起b.凹陷。

2.2.2.2断陷盆地内的亚二级构造单元a.断阶带;b.断鼻带;c.断裂构造带;d.单斜带;e.次凹。

2.2.2.3坳陷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单元a.背斜带(长填);b.单斜带;c.超覆带;d.构造带(阶地);e.凹陷。

2.2.3三级(局部)构造单元2.2.3.1断陷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单元a.背斜;b.半背斜;c.鼻状构造;d.断鼻构造;e.断块;f.xx;g.构造群。

6盆地分类-大地构造环境1-汇聚型

6盆地分类-大地构造环境1-汇聚型
石圈挠曲,形成前陆沉降。盆地演化与冲断带向克拉通方向推 进有关。当盆地位于活动冲断带前方时,称为前渊盆地。随着 冲断带推进,盆地就位于冲断层的顶部,称为冲驮盆地。
沉积作用
早期沉积物通常为海相细粒浊流沉积,称为复理石盆地, 后期沉积物主要为浅水或陆相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粗碎屑沉积,称 磨拉石盆地。
岩石学特征
发展初期
残留弧 弧间盆地 前弧
Geosciences & Resources
洋壳
发展后期
岛弧优地槽褶皱带 弧前逆断盆地与弧后断块盆地
断块盆地
大陆岩石圈 岩浆
火山带 大洋岩石圈
软流圈
新生代 中生代
Geosciences & Resources
变质岩 火山岩
Geosciences & Resources
Geosciences & Resources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
沉积盆地类型及其特征
聚敛型板缘
主讲:杨旭升
电话:13619253601 Email:Eon36@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Geosciences & Resources
内内 容容 提提
纲纲
一、地球动力学环境类型 与沉积盆地力学性质
二、板块内部沉积盆地 三、离散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四、聚敛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五、转换型板块构造环境沉积盆地
大陆 裂谷 盆地
开阔
大洋 弧后 弧前 深海 盆地 盆地 盆地 沟
中脊 中谷 盆地
陆源 围 洋 陆内 开阔 沉积 盆 盆 剪张 大洋 棱柱 地 地 盆地
盆地 体
大陆板 块内部
西太平洋型 大陆边缘沟 弧体系
成熟大洋裂谷 残留洋盆地

11-12盆地构造格架4

11-12盆地构造格架4

断 裂 构 造
我国云南昆明盆地是—个经过较为详细研究 我国云南昆明盆地是 个经过较为详细研究 的第四纪煤盆地( ,1984), 的第四纪煤盆地(黄发政,1984),盆地的基底界 一古夷平面,并具有厚层风化壳,基底为 层风化壳 面为一古夷平面,并具有厚层风化壳,基底为震 寒武系构成的背斜,并被多组先存断层 旦-寒武系构成的背斜,并被多组先存断层所切 4)。南北向延伸的西山断层为 层为成盆期盆 割(图4-4)。南北向延伸的西山断层为成盆期盆 缘断裂,将区域北东向F4、F5及北西向F6、F7断 断裂,将区域北东 F4、F5及北西向F6、F7断 域北 及北西向F6 层围限的菱形地 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块 限的菱形地块 层围限的菱形地块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块体,构成 地基本构造格架,并决定了冲积扇、 盆地基本构造格架,并决定了冲积扇、三角洲和 湖泊沼泽区的环境配置。根据区域资料 域资料, 湖泊沼泽区的环境配置。根据区域资料,西山断 裂具有走向滑动性质, 裂具有走向滑动性质,昆明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 处于一种局 张构环境, 处于一种局部拉张构环境,并诱发了基底断块沿 先存断裂发生垂向陷落。 先存断裂发生垂向陷落。基底断块的相对陷落具 有明显反向特征,即成盆期前为正向抬升块体在 有明显反向特征,即成盆期前为正向抬升块体在 成盆期则表现为负向断陷单元,相反成盆前的 前的负 成盆期则表现为负向断陷单元,相反成盆前的负 向滑落断块在成盆期则表现为正向断隆单元。 向滑落断块在成盆期则表现为正向断隆单元。同 盆地外围的地貌和新构运动 运动形迹也为盆地基 时,盆地外围的地貌和新构运动形迹也为盆地基 底构造追索捉供了重要的信息。盆地发育初期, 底构造追索捉供了重要的信息。盆地发育初期, 沿先存断裂形成河谷 河谷, 沿先存断裂形成河谷,局部断陷单元形成孤立的 湖盆或洼地,而后盆地范围逐步超覆扩展, 湖盆或洼地,而后盆地范围逐步超覆扩展,湖面 加宽。后期由于河流的注入,湖泊淤浅而沼泽化、 加宽。后期由于河流的注入,湖泊淤浅而沼泽化、 断陷复合部位形成了沉积中心和富煤中心。 在断陷复合部位形成了沉积中心和富煤中心。

地球的盆地与构造地质学

地球的盆地与构造地质学

地球的盆地与构造地质学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地貌,其特点是相对平坦,且内部容纳了沉积物质。

盆地的形成与构造地质学密切相关,本文将就地球盆地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构造地质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盆地的定义和分类盆地是指相对高海拔区域周围地势相对低平,呈现出碗状或盒子状的地形构造。

盆地的形成与地球演化的历史过程密切相关。

根据盆地形成的不同方式,可以将盆地分为伸展盆地、剥蚀盆地和构造盆地三种类型。

1. 伸展盆地伸展盆地是由地壳的伸展和撕裂产生的,常见于板块边缘。

在伸展盆地的形成过程中,地壳发生拉伸,形成断裂带,并伴随着破裂、塌陷与崩塌等破坏性地质活动。

伸展盆地常见于东非大裂谷、北美盆地等地。

2. 剥蚀盆地剥蚀盆地是由于持续的侵蚀作用,使地表地层剥蚀至较低平面形成的盆地。

在剥蚀盆地的形成过程中,高地区的岩石经过风化、溶蚀、冲刷等作用逐渐减薄,形成了相对低平的盆地。

美国科罗拉多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剥蚀盆地。

3. 构造盆地构造盆地是由于地壳内部的构造活动导致的盆地形成。

其形成过程中常伴随着地壳的挤压、褶皱、断裂等活动。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构造盆地,其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造成的。

二、盆地的形成机制盆地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构造作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

1. 构造作用盆地的形成与地壳内部的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在构造作用的影响下,地壳可能发生抬升、下沉、挤压、拉伸等变形。

当地壳发生垂直变动时,就会形成盆地。

例如,地壳的下沉导致局部地区形成相对低平的盆地。

2.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地表岩石被风化、溶蚀、冲刷等作用剥蚀的过程。

侵蚀作用的程度和强度决定了盆地的形成与发育。

在侵蚀作用的影响下,高地区的岩石逐渐减薄,形成相对低平的盆地。

3. 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携带的沉积物在盆地中沉积的过程。

当沉积物积累到一定厚度时,就会形成盆地。

沉积作用在盆地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湖盆、海盆。

三、盆地的构造地质学意义盆地的形成与构造地质学密切相关,对于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盆地的分类和构造特征分析

第二章  盆地的分类和构造特征分析

3.1 两种类型的大陆边缘
主动大陆边缘
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火山岛弧与 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 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大陆岩浆弧与 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被动大陆边缘
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 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 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
第二章 盆地类型和构造特征分析
一、 盆地分类的意义 二、常见的盆地分类 三、以地槽和地台理论为基础的盆地分 类 四、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的盆地分类 五、东部中新生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六、克拉通盆地的基本特征 七、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
一、盆地分类的意义
油气勘探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含油气盆 地的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以便在面对一 个新盆地的勘探时作为类比的对象——地 质类比方法。 地质条件相似的两个盆地,其油气的形 成与分布规律也应该基本类似(共性)。 但切记世界上决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盆地 (个性)。
地台的盖层--地台的上覆岩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基 底之上。
地台可分为古地台(克拉通,Craton)和年轻地台
张宗命的分类
1.地台型盆地
1. 地台内部盆地:发育于地台内部。 如华北、陕甘宁 2. 地台边缘盆地:位于地台边缘
2.地槽型盆地
1. 山间盆地 2. 山前盆地
补充内容
板块构造环境与盆地沉降机制
• 岩石圈有足够的刚度构成比较连续的板块 • 软流圈是具有流变学特征的地球内部层圈 • 岩石圈本身的强度在垂向上和横向上也是 有变化的
–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的差 异十分明显 – 不同的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也有差异
大洋岩石圈 0 地壳 地幔
深度 (km)
大陆岩石圈 0 地壳 脆性

盆地分析

盆地分析

荆沙组沉积时期断裂最发育,荆沙末期新沟咀组圈闭的大量形成
老新三维273测线地震解释剖面





新 沟


白 垩 市

组 组 系
大量北东向的断层切割白垩系和新沟嘴组,导致了新沟嘴 组圈闭的大量形成。
通过沉积与成烃分析,由于沉降速
率不同、断裂方向不同形成了起伏不同 的构造古地貌,控制了物源方向。
各凹陷不同时期的总沉降速率(m/Ma)
新沟咀组:3个构造-岩性油藏有利区带
①八陵山—赤岸街背斜带
万12
万12井发现油 层9.4m/3层, 日产油10.6吨 陵93
②老新—建新隆起带
总3x产油11.7吨/日
③白庙向斜东北部
沔451井日产18吨
陵93井获日产 4.7吨油流
总3x
沔451
加强潜江北地区新沟咀组及盐下层的勘探
江汉盆地白垩纪—早始新世构造格局图
Ⅰ 、白垩纪至早始新世构造演化阶段

白垩纪裂陷幕 沙市——新沟咀期裂陷幕
T11
其中 白垩—新沟期盆地总体表现为北西向“盆—岭” 结构
宜随地质解释大剖面 宜随地质解释大剖面
K-Q J-T3 T2 T -D 1 S C-O Z
NE
—王 家 集 断 层 京 山 断层 AnZ

AnZ


汉 断 层
AnZ
根据不整合面、应力性质、沉 积、岩浆活动四个方面特点将盆地演 化划分为三个阶段,6个构造幕,具 有“幕递式递进”演化模式,形成多 T1 层立交式复合盆地格架样式。
Ⅲ 、新近纪至第四纪演化阶段

动力 背景
挤 压
新近纪挤压幕 第四纪挤压幕

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单元划分简介

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单元划分简介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 构造单元名称的演变
许多单位根据具体地质条件,或以构造形态命 名,或以构造成因命名,都有一些创新和发展, 例如: 大庆油田的大庆长垣、深圳分公司的“构造 脊”、东北分公司的“枢纽带”等等。 但现在许多单位不重视构造单元的研究和划分。 他们不知道正向二级构造单元控制油(气)聚集, 三级构造单元控制油(气)富集。
一、大地构造学说是划分构造单元的理论基础
●裂谷:是地壳上的大型构造体系。是在区域隆起
背景上发展起来的以断陷谷为特征的大型复杂地 堑系。大陆、海洋、陆间皆有裂谷。j.t.威尔逊从 板块构造观点出发,把裂谷和全球构造联系起来, 提出了大洋发展的6个阶段: 胚胎期:大陆裂谷发育阶段,东非裂谷 幼年期: 陆间裂谷发育阶段,如红海 成年期:以大西洋为代表 衰退期:以太平洋为代表 终了期:以地中海为代表 遗迹:以喜马拉雅为代表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构造 单元名称的演变
中国及毗邻海域沉积盆地,面积大于200km2 的有417 个, 沉积面积约574.8 *104km2。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构造单元名 称的演变 名称,既有科学含义又有时代印痕 1,以地台命名 地台是大地构造名词 20世纪50年代流行 鄂尔多斯地台(伊陕台地)、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块等 2,以盆地命名 盆地是地理名词 20世纪50年代晚期~60年代初——现今流行 3,盆地类型的认识变化 地台——地台有活化——断陷、坳陷、山前凹 陷——断陷、克拉通、前陆 4,断陷型盆地中的构造单元划分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及盆内次一级 构造单元名称的演变
5,坳陷型盆地中的构造单元划分 以松辽盆地为例: 隆起带、坳陷带、斜坡带 特殊点在于次一级单元的划分:长垣构造
缺点是:中央坳陷区划分了隆起带(扶新隆起 带),东北隆起区等划分了凹陷(绥化凹陷)、 隆起带(海伦隆起带)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绿豆岩
巴东组

嘉陵江组
T1j
460~650
上部盐熔角砾岩,井下为白云岩、石膏层。中部中至薄层灰岩、白云岩,下部为紫红色砂、泥、页岩互层。
卧龙河
石油沟
T7
飞仙关组
T1f
400~460
紫红色页岩夹薄层粉砂岩、泥灰岩、灰岩。
雷音铺
T82







大隆长兴
P2d
P2c
30~100
灰—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含燧石、广元一带发育有页岩及硅质页岩(大隆层)。
O3l
0.5~5
黄、灰绿色页岩为主夹细砂岩、炭质页岩。

宝塔组
O2b
15~50
灰、紫红色灰岩、具龟裂纹、马蹄纹。含三叶虫。
龟裂纹
十字铺组
O2s
25~50
深灰色生物灰岩。

湄潭组
O1m
230
灰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及粉砂岩。
红花园组
O1h
10~20
灰色中—厚层粗晶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灰绿色页岩互层。
大安寨段
灰黑色页岩、介屑灰岩互层。
桂花-五场
八角场石龙场川中、
罗城
大安寨介壳灰岩
马鞍山段
棕紫色泥岩为主夹细砂岩。
东岳庙段
灰黑色页岩夹介壳灰岩。
珍珠冲段
紫红色砂质泥岩、灰绿色细砂岩。




须家河组
T3x
100~3400
灰白、浅灰、深灰色岩屑细砂岩与灰黑色泥页岩互层夹煤层、煤线及砂砾岩。
九龙山
中坝川西
0~20
灰黑色薄层泥质灰岩与灰质页岩互层,底部偶见深灰色粉砂岩及薄煤层。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前言
第一篇: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基本原理
一.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简介 二. 板块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三.沉积盆地分类 四.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研究步骤与方法
第三篇: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格局及 勘探概况
一.中国中、晚元古界裂谷盆地 二. 中国古生代克拉通盆地 三.中国中生代盆地 四.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五.中国海上盆地 六.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格局及勘探概况
( b ) 板块俯冲运动和转换运动及其边界示意剖面
( c ) 板块碰撞运动及其边界示意剖面
SB
SB
南美板块
TF
板块
纳兹卡板块
ACM
SB
TF
TF
1、 Klemme克莱米( (1975) 的盆地分类方案:
根据地壳结构:克拉通地壳、过渡壳和洋壳。目前含油气盆地主要在前两 种地壳上,洋壳上虽有盆地,但已超出勘探能力。
槽地(Trough)
2、Weeks,L.G.(1952)的分类方案:
二. 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
•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依据 • 以板块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学特征为背景
M PC
块 板 M 美 北 PC
欧亚板块
SB
TF AC M
TF
CB
AC M
PC M
CB CB
阿拉伯板块
北 美 板 块
菲律宾板块
TF
可可斯板块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第一篇: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基本原理
第三章 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沉积盆地基本概念 第二节 盆地分类基本原则 第三节 盆地分类方案及相关盆地类型
第一节 沉积盆地基本概念
一、地貌盆地
( 是被天然高地围绕的一块低地。) 1.大陆地貌盆地:可以是较小的山间平原,也可以是 横贯大陆的河谷。 2.水下地貌盆地:可以从小型的冰渍湖到大型的大洋 盆地。
第二篇: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
一.克拉通盆地 二.裂谷盆地 三.被动大陆边缘 四. 边缘海盆地
五. 岛弧地区盆地
六.前陆盆地 七.走滑盆地 八. 叠加盆地、复合盆地 与改造盆地
许多学者曾希望通过盆地分类的途径,以直接 明确各种类型盆地的油气分布和丰度,从而指导油 气勘探,预测油气潜能。
特别是在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以后,将不同类型 的盆地及油气分布放在板块构造运动格架中研究更 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理论兴趣。
二、裂陷盆地
三、压陷盆地
四、走滑盆地 五、叠加、复合 与改造盆地
“含油气盆地构造学” 分析的重点盆地类 型 重点盆地类型:
一.克拉通盆地 二.裂谷盆地
三.被动大陆边缘
四. 边缘海-弧后盆地 五. 岛弧地区盆地 六.前陆盆地 七.走滑盆地 八. 叠加盆地、复合盆地与改造盆地
复 习 题(Chapter 3)
(美国) 阿帕拉契亚山脉 地槽研究的发源地
科 迪 勒 拉 地 槽
北美地台
俄 南 克拉 部 荷 拗拉 马 槽
槽 地 亚 契 拉 巴 阿
早期的构造学说—槽台说(丹纳.1873) (固定论—升降为主) 地槽:大陆内凹槽(美国); 两大陆间海槽谷(欧洲) 地台:地壳上相对稳定区,具基底和盖层双层 结构。 陆台:即克拉通,包括地台和地盾
4、Ingersoll和Busby(1994)分类方案 • Ingersoll和Busby 等按板块构造环境将
沉积盆地分为 5 大类:
离散环境 板块内部环境 聚敛环境 转换环境 混合环境
5、叶连俊、孙枢(1980)的盆地分类方案
(据地壳活动背景及基底物理性质与特点等次级分类方案)
(1)先成盆地
• 同沉积盆地(syndepositional basin) 代表原始沉积时的 盆地。 • 后沉积盆地(post-depositional basin) 是由于后期构造 运动所形成的构造盆地。 • 沉积边界-同沉积盆地的原始边界为沉积边界,这类 盆地边界往往有盆地边缘相,如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沉 积体系发育。 • 侵蚀边界-经过后期改造剥蚀残留的边界。
①水上先成盆地 ②水下先成盆地
(2)同生盆地
①同生褶皱盆地
⑴薄层同生褶皱盆地 A.熔岩盆地 B.优地槽盆地 ⑵厚层同生褶皱盆地 A.地台盆地 B.准地槽盆地
C.冒地槽盆地
②同生断裂盆地
⑴单断同生断裂盆地 ⑵双断同生断裂盆地
(3)次生盆地
①断层陷落盆地 ②向斜残余盆地 ③山间盆地
6、朱夏(1983) “两世代、两体制思想”分类方案
4. 含油气盆地必须经历一定程度的构造运动,这样不仅可以推动油气 运移和为油气运移创造必要的构造条件,而且为油气聚集提供圈闭场所。
第二节
盆地分类基本原则
地球的表层发育着许多盆地,其性质和油气赋存程度各 不相同,因此,在以盆地为类比单元研究油气构造时首先要 对盆地进行分类。 沉积盆地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学者可以依 据自己对影响沉积盆地特征的地质因素的认识提出各自的盆 地分类方案。 盆地分类的原则多种多样,根据盆地规模、平面形态、 剖面形态、构造类型、地球动力环境等均可以进行分类,分 类方案有数十种之多。
二、裂陷盆地
三、压陷盆地
4、残留洋盆地 5、周缘前陆盆地 6、弧后前陆盆地 7、再生前陆盆地 8、山间盆地 9、碰撞裂谷 1、走滑伸展盆地 2、走滑挤压盆地 3、走滑旋转盆地 1、叠加盆地 2、复合盆地 3、改造(残留)盆地
四、走滑盆地 五、叠加、复合 与改造盆地
主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 大 类
一、克拉通盆地
盆 地 类 型
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伊利诺斯盆地
克 拉 通 盆 地
大陆内部复合盆地
阿尔伯达盆地
地堑或裂谷盆地 大陆外部为小洋盆
该表中仅指大西洋型张裂形 成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苏伊士湾盆地 海湾盆地 大西洋两岸 西太平洋 加利福尼亚 尼日尔河三角洲盆地
中 间 型 地 壳 盆 地
拉分盆地 横向和走向山间盆地 晚第三纪三角洲盆地
类型 盆地原型
坳拉谷及其后期发育的台向斜
克拉通周边沉降盆地及后期前缘
实例
第聂伯-顿涅茨、莫斯科
伏尔加-乌拉尔地区 东西伯利亚通古斯盆地 俄罗斯中部盆地 乌拉尔-阿巴拉契断陷
古生代盆地 原型
塌陷盆地 克拉通凹陷 拉张断陷 地壳粘性流动产生克拉通边缘沉降盆地 A-型俯冲 基底拆离
板块碰撞
中新生代盆 地原型 差异沉降 拉张断陷
三、构造盆地
也称后沉积盆地,在这种盆地中,岩相带的走向、 古水流的方向与盆地的现存构造无关,盆地构造运动发 生在变形岩层沉积之后。
四、含油气盆地
是指具有工业油气流的沉积盆地,或者有油气形成过程的盆地。
一个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 必须具有巨厚的沉积物和丰富的有机物质,这样才能保证含油气盆 地有足够的生油母质; 2. 要有一个有机质耐以繁殖、聚集和沉积下来得以避免氧化而向油气 转化的古地理环境。实践证明这就是具有一定水体深度的陆内湖泊和陆棚 浅海地带。 3. 要有一个稳定持续下降的大地构造条件。这样才能使堆积下来的有 机质迅速埋藏,并逐渐向利于转化为油气的物理化学条件(如:压力、温 度等)方面发展。
缺少了走滑类盆地!
缺少了走滑类盆地!
2、Dickinson迪肯森 (1974,1976) 的盆地分类方案:
根据板块开合和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分:裂谷环境和造山环境。 并将张扭和压扭分别归入到两种构造环境中。没有突出克拉通!
3、Bally贝利 (1980) 的盆地分类方案:
突出巨型缝合带,强调B俯冲带和A俯冲带的区别。
实 例
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东非大裂谷、莱茵地堑、汾渭地堑 红海 亚丁湾 尼日尔三角洲 大西洋两岸 大西洋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巽他弧前盆地、大谷地盆地 孟加拉湾海底扇、黑海 波斯湾盆地、喜玛拉雅南麓 阿尔伯达盆地、台湾海峡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潘农盆地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张裂系、银川地堑系 里奇盆地、落杉机盆地、伊通盆地、莺歌海盆地 阿尔金断裂带盆地 滇黔贵地区部分盆地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 伊通盆地
奥契塔地槽
湾岸平原
500公里
地质科学的第一次飞跃,使大地构造学成为地质学中 的哲学。“泛地槽”VS“泛地台”。地槽的现今叫法?
前板块构造时期的盆地分类举例
1、Umbgrove,J.H.F.(1947)的分类方案:
大 类 I.边缘深渊 (Marginal deep) II.山间槽地(Intermontane trough) Ⅲ.核心盆地 (Nuclear basin) 盆地(Basin) Ⅲ1.周缘褶皱格架为同期的(With isochronous frame) Ⅲ2.周缘褶皱格架为非同期的(With anisochronous frame) Ⅳ.不谐和盆地(Discordant basin) 亚类
亚 类
1、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2、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1、裂谷或裂谷系(地堑系) 2、大陆间裂谷(原洋裂谷) 3、拗拉谷(拗拉槽) 4、被动大陆边缘 5、新生大洋盆地 6、边缘海--弧后盆地 7、弧间盆地 8、弧内盆地 1、海沟 2、坡上盆地 3、弧前盆地 4、残留洋盆地 5、周缘前陆盆地 6、弧后前陆盆地 7、再生前陆盆地 8、山间盆地 9、碰撞裂谷 1、走滑伸展盆地 2、走滑挤压盆地 3、走滑旋转盆地 1、叠加盆地 2、复合盆地 3、改造(残留)盆地
简答:
1、沉积盆地含义?
2、盆地分类原则?
3、以往盆地分类方案及其优缺点?(了解)
本课程建议分类 (五类)
●次级盆地类型按板块构造环境划分。
本课程推荐的分类方案 大 类
一、克拉通盆地
亚 类
1、克拉通内简单盆地 2、克拉通内断拗盆地 1、裂谷或裂谷系(地堑系) 2、大陆间裂谷(原洋裂谷) 3、拗拉谷(拗拉槽) 4、被动大陆边缘 5、新生大洋盆地 6、边缘海--弧后盆地 7、弧间盆地 8、弧内盆地 1、海沟 2、坡上盆地 3、弧前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