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军校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黄埔军校简介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孕育出5位共和国元帅(他们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和林彪),187名中国国民党将领,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等主要景点。

一、黄埔军校大门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

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二、黄埔军校校本部
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但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遭日本战机炸毁。

1996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

三、孙中山故居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四、孙中山纪念馆
1928年11月,在校园南面八桂山上建立孙中山纪念碑。

1930年在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

纪念碑的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

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

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也指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中国大陆共办了12期。

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

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

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

其铜像,与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铜像一致。

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1995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因此,,黄埔军校旧址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同学们学习历史、加强知识学习和爱国教育的好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