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展开操作 展开操作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根据薄层板的 大小,选择不同的层析缸。配好展开剂,将展开剂 (一般2-10mL)倒入层析缸,密闭放置一定时间, 待层析缸被展开剂饱和后(目的是防止边缘效应的 产生),再迅速将薄层板放入(注意:切勿使溶剂 浸没样品点,展开剂浸入薄层高度约0.5mm即 可),密闭,展开即开始。当溶剂移动到接近薄板 上端边缘时,取出薄板,画出溶剂前沿。 展开方式可以分为: A、上行展开法和下行展开法 B、单次展开法和多次展开法 C、单向展开法和双向展开法
3、薄层层析操作
①点样:将样品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尽量避免用水, 因斑点容易扩散,而且影响吸附剂的活性)。一 般多用氯仿、丙酮、乙醇。最好采用与展开剂 极性相近的溶剂或低沸点溶剂,以免影响分离 效果;溶液浓度不宜过浓或过稀。然后用内径 约为1毫米、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吸取样品液,轻 轻点在距薄板下端2.5厘米处,每次加样后,原 点扩散直径不超过2—3毫米,如果一次加样品 量不够时,可使溶剂挥发以后重复点样。
吸附力强弱与吸附剂本身的性质和被吸附的 化合物的性质有关。
吸附剂:吸附剂的选择常是分离工作成败 的关键。对吸附剂的选择与要求和吸附柱层 析相同。要求小于250目,并要求粒度均匀。 用于薄层层析的吸附剂或予制薄层一般活度 不宜过高,以Ⅰ-Ⅲ级为宜,而展开距离则 随薄层的粒度粗细而定,薄层粒度越细展开 距离相应缩短。一般不超过10cm。否则可 引起色谱扩散,影响分离效果。
②展开:点样完毕后,接着就是展开操作。 (1)展开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原则同柱层析和纸 层析一样。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及样品溶解度,以 及样品在溶剂中的分配系数来选择。也可以参考前 人的经验。 常用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 酸乙酯<乙酸甲酯<正丁醇<丙酮<丙醇<乙醇<甲醇< 水。 在一般情况,先选用单一的溶剂如乙酸乙酯进行展 开,如发现此成分Rf 值很大时,可考虑换用一种极 性较小的溶剂,或者在原来的展开剂中加入适量的 极性较小的溶剂去展开,反之亦然。
1)喷雾法:每类化合物都有特定的显色剂。展 开完毕,进行喷雾显色,多数在日光下可找到色点。 注意:氧化铝软板在展开后,取出立即划出前沿, 趁湿喷雾显色,如果干后显色,吸附剂会被吹散。
2)碘蒸汽法
3)压板法
4)侧吮法 5) 生物印迹法: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以用生物印 迹法进行。取一张滤纸,用适当的缓冲溶液浸湿,覆盖 在板层上,上面用另一块玻璃压住。10-15分钟后取出 滤纸,然后立即覆盖在接有实验菌种的琼脂平板上,在 适当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即可显出抑菌圈。
二、分配薄层层析
分配层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固定相 和流动相间不断地分配。由于各成分在两 相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层析 方法。分配层析的原理与吸附层析不同, 它不是经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分配薄层层析就是将一种叫做支持剂(或 称载体)的固体粉末,铺在玻璃板上成为 一均匀的薄层,支持剂上吸附着一种极 性溶剂,作为固定相,另用一种与固定 相不相混溶的极性较小的溶剂展开,这 种溶剂称为流动相。由于各成分在两相 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在固定相中溶解度 大的成分移动慢,而在流动相中溶解度 大的成分移动快,这样不断的移动过程 中,使得各成分分离。
1温度。 2薄层的物理状态。 3展开时间和展开距离: 4层析缸内展开剂蒸汽的饱和程度: 5吸附剂的酸碱性: 6展开剂的组成: 7展开剂的pH 8样品的性质及浓度: 9其他除上述因素外,吸附剂的粒度,薄层板的 活化程度(加热时间和温度)以及溶剂的纯度、展开方 式、层析缸的大小形状等等皆能影响R f 值,致使薄层 层析的R f 值重现性较差。因此不能仅用R f值来鉴定 未知成分,必须用已知样品作对照。
(2)湿法制板: 有的吸附剂用干法制板,很难铺匀。这时 可采用湿法铺板。 氧化铝糊板:取层析用氧化铝,加适量水调 成糊状,铺制。 聚酰胺板:聚酰胺粉干法制板较困难。一般 要加适当有机溶剂或石膏、纤维素等。例 如取聚酰胺粉5g,加氯仿2份、甲醇3份的 混合溶剂45ml,混匀调成糊状铺制。 微晶纤维素板:取纤维素1分加5-6倍的水研 磨或加入丙酮,调成糊状,铺制。
上述各种方法制得的薄层板,若用于分配层析时, 则铺层后,置于室温下放置充分干燥,即可使用。 若作吸附层析时,自然干燥后则需要活化。活化 的条件视吸附剂和要求不同而异,如氧化铝G薄 层置200—220℃烘4小时,可得活性Ⅱ级的薄层; 150~160℃烘4小时,可得Ⅲ—Ⅳ级活性薄层。 硅胶G有在110℃烘1小时、80℃烘半小时或临用 前105℃活化半小时等,根据需要而定。 活化后的薄层必须置干燥器中保存备用。如果展 开剂中含有水时,作分配层析板不必活化,常温 下干燥即可应用。
分配薄层层析主要因素也有以下三点:
硅胶、硅藻土和徽晶纤维素等,吸附大量水分后,失去 了吸附性质,所以在板上只能起到支持的作用。
1、支持剂:常用的支持剂有硅胶、微晶纤维素、硅藻土等。
2、展开剂:分配层析所用的展开剂,多为两种以上的溶剂, 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溶剂系统。固定相是极性大的溶剂 (如水、酸、碱)、不同pH缓冲液和非水而亲水性的溶 剂如甲酰胺、三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甘油、乙二醇等; 流动相则为与水等不相混溶的极性小的溶剂,如石油醚、 苯、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醇类等。
6)紫外线照射法:常用254nm和365nm波长的紫外线。
(2)硬板的显色:可将显色剂直接喷洒在薄层上,进行显色, 有立即显色的。也有加热一定温度后才显色的。如喷 10%硫酸,加热100℃后才能显色。
四、影响薄层层析效果的主要因素 薄层层析的R f 值的精确度仅达±0.05。 如果要想获得两次完全重现的R f值,则 必须使两次测定条件完全一致。所以通 常作样品成分鉴定时,都采用已知成分 对照展开,最理想的R f 值为0.4—0.5。 良好的分离在0.15—0.75。若小于0.15 或大于0.75者,则分离不好。其影响因 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选择展开剂的原则是:若被分离的成分亲水性较强时,则 展开剂的极性也应较强。反之,成分亲脂性强,而展开 剂的亲脂性亦应较强。
3、被分离的成分:虽然各种生物化学成分 都可采用分配层析分离,但更适用于亲水 性强而又略溶于亲脂性溶剂中的成分分离, 如某些苷类、酚类。
三、薄层层析操作技术
包括吸附剂的选择与处理、薄层板的制备、 点样、展开、显色、测Rf值及定量等操作 程序 。
②硅胶:市售层析用硅胶G一般不必再进行处理;如 果是柱层析用的硅胶或工业用硅胶,必须经过处理 才能应用。取市售的层析用硅胶,首先过180目筛, 通过者可供层析用,未通过者可用磨粉机磨细,筛 取180—200目间的细粉;如为工业用硅胶,需加入 2N盐酸浸泡24小时以上,不时振摇,使灰色粉未渐 变为白色,盐酸液呈浅黄色,抽滤,如盐酸液黄色 较深时,需酸洗 2—3次,最后用蒸馏水洗至pH为6 左右,检查无氯离子再于120℃烘12—24小时,干 后取出,置于燥器中保存,以供随时取用。
薄层层析常用的展开剂按极性大小(由小到 大)排列如下:
戊烷<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乙醚<氯仿< 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有时为了调整展开剂的极性可使用不同比 例的混合展开剂,如氯仿—无水乙醇19∶1 或1∶1等。对各种展开剂要求纯度高不含 或少含杂质,必要时可重新蒸馏或经过特 殊处理,方可应用。
一、吸附薄层层析
吸附薄层层析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对同 一吸附剂吸附能力的不同,而使各成分达到 分离目的层析法。凡柱层所用的吸附剂,均 可用在薄层层析上,主要区别是柱层析所用 的吸附剂粒度较大,一般为100-160目,而 薄层层析用吸附剂的粒度较细,一般为160250目。
1、吸附剂
薄层层析最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和硅胶等。 由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有强有弱,吸附力弱 的对化合物的吸附就不甚牢固。这就是吸附 层析能分离不同物质的基本原理之一。
②不含粘合剂的层析板:一般称为软板。又可分干 法制板与湿法制板两种:
(1)干法制法:取玻棒或细玻璃管,两端用金属片或 胶布、橡皮圈包上(厚度0.3—1毫米),中间距离根 据需要确定。取玻璃板(单向层析一般为5×20cm) 上面撒上吸附剂,用玻璃棒向前推动,务使吸附剂 铺展均匀,并形成一薄层,铺好后即可使用。如欲 双向层析,需取20×20cm玻璃板铺制。如这种方 法制得的薄层板,质地疏松,很不坚固。稍受振动 或风吹就会把薄层损坏,因此在以后各操作过程中, 都要注意加倍小心。这种铺制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 铝和硅胶。
3、被分离的成分
被分离的成分与吸附剂、展开剂共为层析 中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彼此紧密相关。 在指定的吸附剂和展开剂的条件下,各成 分的分离情况直接与被分离成分的结构和 性质有关。如对氧化铝和硅胶一类吸附剂, 被分离的成分极性大,被吸附的作用也强。
看一个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不但要看特殊 的功能基团,还要看化合物的整个分子极 性大小,如整个分子极性基团越多,被吸 附的性能就会更大,分子中双键多,吸附 力强,共轭双键多,吸附力增大;在同系 物中碳原子少的比碳原子多的吸附力强; 在同一母核中,羟基处于能形成分子内氢 键位置时,其吸附力弱于羟基不能形成氢 键的化合物。 总之,全面考虑吸附剂、展开剂和成分三 者间的相互关系,是分离效果成败的关键。
③纤维素和聚酰胺等有机性粉未,要求略大些,可 在80—140目间,过粗者要粉碎。
2、层析板的制备 ①含粘合剂的层析板:在吸附剂中加入适量的 粘合剂,调成糊状,然后用特制的铺层器铺 板。或用手工方法铺制。介绍如下: 将调成糊状的吸附剂混悬液倒在清洁玻璃板 上,轻轻晃动,使其分布于整块板上,放平 晾干后, 加热活化。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板, 称为硬板。常用的粘合剂有烧石膏、淀粉、 羧甲基纤维素钠(简写为CMC—Na)和琼脂等。 烧石膏用量为吸附剂的10—15%;淀粉为 5%;CMC为0.5—1%。以淀粉为粘合剂的 板显色剂不能含碘化钾等,否则,会使板面 变兰或变黑,斑点不清晰。
2、展开剂
当吸附剂活性为一定值时(Ⅱ级或Ⅲ 级),对多组分的样品能否获得满意的 分离,决定于展开剂的选择。例如使用 亲水性的吸附剂(如氧化铝和硅胶)时, 若被分离成分极性较大,应选择吸附性 较弱(活性较低)的吸附剂和极性较大 的展开剂;若被分离的成分极性较小, 亲脂性增强时,则应用吸附性强(活性 高)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展开剂。
第八章 色谱分离技术 第四节 薄层层析法
刘耀玺
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简写 TLC)是一种简便、快速、微量的层析 方法。一般是将某种吸附剂或支持剂均匀地 铺在玻璃板上,形成一个薄层而进行层析的 一种方法。广泛地用于化学成分的分离、精 制、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其原理与柱层析 基本相同。 按其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薄层层析和分配薄 层层析两种。
③显色:一般纸层析用的显色剂,均可用在薄层层 析上。 通常在展开结束后,首先可用紫外线分析灯观察有 无萤光斑点,用小细针在薄层上划出斑点位置,再 选择显色剂显色,软板与硬板显色方法不同,现分 述如下: (1)软板的四种显色法:软板因不含粘合剂,直接 喷洒显色剂,可将吸附剂吹散,造成整个试验失败。 故采用下述方法:
1、吸附剂的选择与处理 用于柱层析的吸附剂,如氧化铝、硅胶、硅藻土、 聚酰胺、纤维素、淀粉、蔗糖等,一般均可用 于薄层层析。其中以氧化铝和硅胶最为常用。 氧化铝的规格有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可根 据需要进行选择。而硅胶是带微酸性吸附剂, 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近年来采用聚 酰胺成功地分离了黄酮类、酚类和鞣质,也有 用纤维素分离氨基酸的。 总之,进行分离实验时,首先采用氧化铝或硅 胶,不适用时,再考虑选择其他种类吸附剂。
①氧化铝:一般市售的氧化铝,若大小颗粒范 围较大,则不能制成均匀的薄层,而且展开剂 前缘不齐,不能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须经重 新过筛,一般以150—200目为宜。太粗分离 效果不好,太细展开速度太慢。层析用氧化铝 分酸、碱、中性三种规格,要按分离的成分性 质去选择哪种规格的氧化铝。如选择不当对分 离效果影响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