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基础油协议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协议标准
----------------------------------------------------------------------------------------------------------------------------------------------------------------------------------
润滑油基础油
2005年6月27日发布2005年7月10日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
一、“润滑油基础油(溶剂精制)”协议标准
根据附表1的分类,本标准包括MVI、HVI Ia、HVI Ib、HVI Ic四个品种。
表1、MVI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MVI 试验方法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90BS 120BS 15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运动粘度40C 12~<16 19~<24 28~<34 42-<50 65-<
74 74~
<90
90-
<110
110-<
120
120-<1
35
135-<
160
160-<
180
报告GB/T 265
,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
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4.5 5.0 5.5 6.0 7.0 GB/T 6540
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 (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60 GB/T 1995
闪点(开口),C 不低于150 165 170 190 200 215 220 225 235 245 255 265 GB/T 3536
倾点, C 不高于-9 -5 GB/T 3535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5 报告GB/T 7304、GB/T 4945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0.10 0.15 0.3 0.40 0.50 0.6 0.70 GB/T 268、GB/T 17144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 0162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
150C, min 不小于180 130 110
SH/T 0193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
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
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2、HVI Ia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Ia 试验方法
60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运动粘度40C 7.00-<
9.00 12.0-<
16.0
19.0~<
24.0
28.0~<
34.0
42.0~<
50.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0
120~<
135
135-<
160
报告GB/T 265
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
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
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质量分数) 报告GB/T 387、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报告80 GB/T 1995
闪点(开口),C
不低于
140
(闭口)
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
(GB/T261)
倾点, C 不高于-9 -5 GB/T 3535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2 0.05 报告GB/T 7304、GB/T 4945
残炭,%(质量分数) 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碱性氮,% 报告SH/T 0162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
b
150C,min 不小于180 130 110
SH/T 0193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
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3、HVI Ib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I b试验方法
60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运动粘度40C 7.00-<
9.00 12.0-<16
.0
19.0~<
24.0
28.0~<34
.0
42.0~<
50.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
120~<
135
135-<
160
报告GB/T 265
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
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
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报告90 GB/T 1995
闪点(开口),C 不低于
140
(闭口)
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
(GB/T261)
倾点, C 不高于-12 -9 -5 GB/T 3535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2 0.03 0.05 GB/T 7304、GB/T 4945
残炭,% 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苯胺点, C 报告GB/T 262
氮,%(质量分数)报告GB/T 9170SH/T 0704
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0162
抗乳化度 [54(40-40-0)]b,
min 不大于10 15
- GB/T7305
氧化安定性
(旋转氧弹法) c
150C,min 不小于200 180 150
SH/T 0193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做为汽轮机油、抗磨液压油专用基础油时增加本项指标。
c
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 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4、HVI Ic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Ic 试验方法
75 100 150 250 350 400 500 650 750 90BS 120BS 15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运动粘度40C 12.0-<
16.0 19.0~<
24.0
28.0~<
34.0
42.0~<
50.0
62.0~<
74.0
74.0~<
90.0
90.0~<110 120~<135 135-<
160
报告GB/T 265
mm2/s 100C 报告17-<22 22~<28 28~<34
色度,号不大于0.5 1.0 1.5 2.0 3.0 3.5 4.0 5.0 5.5 6.0 GB/T 6540
饱和烃,%(质量分数)报告SH/T0753
硫,% (质量分数)报告GB/T 387、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粘度指数不小于95 GB/T 1995
闪点(开口),C 不低于175 185 200 210 220 225 235 255 275 290 GB/T 3536
倾点, C 不高于-21 -18 -15 -12 -5 GB/T 3535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3 0.05 GB/T 7304、GB/T 4945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0.10 0.15 0.3 0.5 0.6 0.70 GB/T 268、GB/T 17144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SH/T 0604 苯胺点, C 报告GB/T 262
氮,%(质量分数)报告GB/T 9170SH/T 0704
碱性氮,%(质量分数)报告SH/T0162
蒸发损失(Noack法,),%
250C,1h 不大于-25 17 13
SH/T 0059
氧化安定性
(旋转氧弹法)b
150C,min 不小于200 180 150
SH/T 0193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
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 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C、做为汽轮机油、抗磨液压油专用基础油时增加抗乳化度测定,指标执行HVI Ib要求。
二、“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协议标准
根据附表1的分类,本标准包括HVI II、HVI II+、HVI III三个品种。
表1 HVI Ⅱ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Ⅱ试验方法
2 4 5 6 8 10 12 14 20 26 30
- 90BS 120BS 15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运动粘度mm2/s 40o C, 报告GB/T 265 100 o C 1.50-
<2.50
3.50-
<4.50
4.50-<
5.5
5.50-
<6.50
7.50-
<9.00
9.00-
<11.0
11.0-
<13.0
13.0-
<15.0
17.0-
<22.0
22.0-
<28.0
28.0-
<34.0
GB/T 265
色度,号不高于0.5 1.5 GB/T 6540 粘度指数不小于报告90 GB/T 2541
硫含量,% (质量分数)
不大于0.03(不含0.03)GB/T 387、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饱和烃, %(质量分数)不小于90 SH/T0753
倾点, o C 不高于-25 -12 -9 GB/T 3535
浊点, o C - 报告GB/T 6986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
SH/T 0604
闪点(闭口) ℃ 不低于145 - GB/T 261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85 200 220 230 240 265 270 275 GB/T 3536
蒸发损失,%(质量分数)不高于- 20 17 15 - SH/T 0059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1 0.02 GB/T 4945,GB/T 7304 氧化安定性
(旋转氧弹法)b
150C,min 不小于
报告250 SH/T 0193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 0.05 GB/T 268,GB/T 17144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2 HVI Ⅱ+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Ⅱ+试验方法
4 5 6 8 10 12 14 20
-
9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色度,号不高于0.5 1.5 GB/T 6540
运动粘度mm2/s
40o C, 报告GB/T 265 100 o C 3.50-
<4.50
4.50-
<5.50
5.50-
<6.50
7.50-
<9.00
9.00-
<11.0
11.0-
<13.0
13.0-
<15.0
17.0-
<22.0
GB/T 265
粘度指数不小于110 GB/T 2541
硫含量,% (质量分数)
不大于0.03(不含0.03)GB/T 387、 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饱和烃, %(质量分数)不小于90 SH/T0753
倾点, o C 不高于-15 -12 GB/T 3535
浊点, o C - 报告GB/T 6986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
SH/T 0604
闪点(开口),℃ 不低于185 200 220 230 240 265 GB/T3536
蒸发损失,%(质量分数)不高于18 15 13 - SH/T 0059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1 0.02 GB/T 4945、GB/T 7304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
150C, min 不低于
250 SH/T 0193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 0.05 GB/T 268、GB/T 17144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
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表3 HVI Ⅲ基础油技术要求
项目HVI Ⅲ试验方法
4 5 6 8 10 12 14 20
-
90BS
外观透明目测
a 色度,号不大于0.5 1.5 GB/T 6540
运动粘度mm2/s
40o C, 报告GB/T 265 100 o C 3.50-
<4.50
4.50-
<5.50
5.50-
<6.50
7.50-
<9.00
9.00-
<11.0
11.0-
<13.0
13.0-
<150
17.0-
<22.0
GB/T 265
粘度指数不小于120 GB/T 2541
硫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
0.03(不含0.03)GB/T 387 GB/T 17040 SHT 0689、GB/T11140
饱和烃, %(质量分数)不小于90 SH/T0753
倾点, o C 不高于-18 -15 -12 GB/T 3535
浊点, o C - 报告GB/T 6986
密度(20C),kg/m3报告GB/T 1884-1885.
SH/T 0604
闪点(开口) ℃不低于185 200 220 230 240 265 GB/T 3536
蒸发损失,%(质量分数)不高于15 11 - SH/T 0059
中和值mgKOH/g 不大于0.01 0.02 GB/T 4945\GB/T 7304 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法)b
150C,min 不低于
300 SH/T 0193
残炭,%(质量分数)不大于- 0.05 GB/T 268、GB/T 17144
a 将油品注入100ml洁净量筒中,油品应均匀透明,如有争议明,将油温控制在25C 2C下,应均匀透明。
b试验补充规定: 1. 加入0.8%T501。
采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0.88g T501于250ml烧杯中,继续加入待测油样,至总重为110g(供平行试验用)。
将油样均匀
加热至50~60C,搅拌15分钟,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
2.建议抗氧剂采用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一级品。
3.试验用铜丝最好使用一次即更换。
附表1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项目
类别
0 ⅠⅡⅢⅣⅤMVI HVI Ia HVI Ib HVI Ic HVI ⅡHVI Ⅱ+HVI ⅢPAO 其他
合成油
饱和烃,% <90和/或<90和/或<90和/或<90和/或≥90 ≥90 ≥90 - - 硫含量,%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 - 粘度指数≥60 ≥80 ≥90 ≥95 90≤VI<110 110≤VI<120 VI≥120 - -
附表2、润滑油基础油粘度分类
溶剂精制中性油粘度牌号(40℃赛氏粘度整数值)
粘度
等级
60 65 75 90 100 125 150 175 200 250 300 350 400 500 600 650 750 900
运动粘度
范围,mm2/s 40℃,7.0-
<9.0
9.0-
<12.0
12.0-
<16.0
16.0-
<19.0
19.0-
<24.0
24.0-
<28.0
28.0-
<34.0
34.0-
<38.0
38.0-
<42.0
42.0-
<50.0
50.0-
<62.0
62.0-
<74.0
74.0-
<90.0
90.0-
<110
110-
<120
120-
<135
135-
<160
160-
<180
光亮油粘度牌号(100℃赛氏粘度整数值)
90BS 120BS 150BS
运动粘度
范围,mm2/s
100℃
17-<22 22-<28 28-<34
加氢基础油粘度牌号(100℃运动粘度整数值)
2 3 4 5 6 7 8 10 12 14 16 20
(90BS)
26
(120BS)
30
(150BS)
运动粘度
范围,mm2/s 100℃1.50-
<2.50
2.50-
<3.50
3.50-
<4.50
4.50-
<5.50
5.50-
<6.50
6.50-
<7.50
7.50-
<9.00
9.00-
<11.0
13.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2.0
22.0-
<28.0
28.0-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