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一)

试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一)
试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一)

试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一)

在改革开放经历了1/4世纪,特别是入世后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参与经济全球化上带来机遇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令国人自豪,也使世界惊叹。然而,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近年来却频繁发生贸易摩擦,遭遇各种贸易壁垒,出口环境日益严峻。面临这一新形势,如何能保持我国外贸的持续增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增强了吸收外资的能力,我国已连续12年吸纳外国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多万家,吸收外资累计超过6000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外资企业直接吸纳了2400多万人就业02005年外资企业完成制造业增加值占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27.8%,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8%。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设备。还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投资与贸易的融合与互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重要动力,目前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5%以上。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1978年中国的出口、进口、进出口总额分别只有97.5亿美元、108.9亿美元和206.4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至2005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达到14220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0亿美元),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三大国。27年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9倍之多。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至2006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8751亿美元,跃居世界首位。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国内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中国GDP总量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已上升至第六位。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实行经济改革开始至2005年,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了ll倍多。从1978年的148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美元。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仅使国内4亿人脱离了贫困,而且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驱动力。2005年中国是仅列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进口国,特别是它吸收了全球最不发达国家18%的出口。

人世4年多来,给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取胜,从而近年来引起不少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技术壁垒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的制约;同时,由于我国产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以致侵犯知识产权案例屡见不鲜。首先,遭遇反倾销调查方面:据统计,1995年至2004年底。WTO成员方反倾销共立案2646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4ll起,占总数的近1/7;2005年更增加51起,为历年之最,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使我国出口的主要国家美欧等频频发起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近年来连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也对我国反倾销立案高达76例、阿根廷40例、土耳其34例。在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特别是轻纺和家电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更大。2005年1月1日《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的配额制如期告终后,由于我国几个主要口岸对美欧市场出口的纺织服装“井喷”和价格下降,导致美欧对我纺织品重新设限:而且还引发了土耳其、墨西哥等国指控我国纺织品售价过低,对我国部分纺织服装实施反倾销等保障措施。再以我国大量出口售价低廉的皮鞋为例,自2006年4月7日起,欧盟开始对我国皮鞋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从4.8%逐步上升至19.4%。

其次,就侵犯知识产权方面:由于中国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自有品牌少,主要靠贴牌出口。在我国出口额最大的200家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家,其出口额仅占200强出口总额的10%。因而近年来发生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屡禁不止。据统计,2005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侵犯假冒案件多达39000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者200多人。全国公安机关也经常开展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为重点的

专项行动。又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人世后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环节中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002年为235件.以后三年逐年约以30%的幅度递增。

上文所列的一系列数据.一方面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递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因粗放型经营和忽视知识产权保护而引发的各种贸易摩擦,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加剧。因而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已面临时间更迫切、任务更重和难度更大的新形势。

二、中国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的动因

近年来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与以下主导因素密切相关:

(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低廉,市场潜力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分工细化,外商不断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而我国则由于地区分割,各自为政,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生产项目重复建设,导致从1996年开始。就出现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目前已有70%产品供大于求,供求失衡。为避免产品积压,成为完成创汇任务的内在原因,产品出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于是竞相争夺客户,往往不惜低价抛售,形成恶性竞争。我国很多产品缺乏专有技术和品牌,而且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挤压了它们的市场空间,从而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

(二)我国是一个二元性很强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利用外部市场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外贸依存度高达约80%,而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偏低。近20年来,世界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约为78%,而我国仅53%左右,去年更下滑至33%。内需不足,强化了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原因十分清楚,我国9亿农民绝大多数尚未脱贫,农村地区的需求和消费水平低,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华南沿海省份的工资水平几乎20年没有变化。此外,自1998年到2003年,我国国有企业的下岗员工有1600万之多,2004年失业率达到了4.2%。

以上这种局面.必然限制了我国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无法充分发掘国内消费需求巨大的潜在优势,是以不得不依赖出口来扩大销售,贸易摩擦也就难免越来越多。

(三)中国企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而引发的贸易摩擦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和我国市场机制的滞后,我国产品普遍缺乏自主品牌,如在服装业中,我国生产女装闻名的广东虎门镇有上千家服装企业,但能推出品牌的仅30余家。由于有的企业急功近利,错误的认为通过侵权比自主开发品牌更有利,以至盗版和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知识产权被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中国政府虽出台了许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多次组织力量予以打击,但依然是个不易根治的“癌症”。在国内诸多城市中,北京有个著名的“秀水市场”,上海有个名气更大的“襄阳服饰市场”,每天人山人海,以出售盗版和制假商品名扬国内外。旅行社甚至把它们作为“景点”来导游,实有损于国际城市的形象(上海已公告,襄阳市场将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撤除)。这一“顽疾”之所以难于根治,一方面由于制假、贩假的面广且隐蔽,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地方政府,以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保护就业为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势,容忍甚至放纵侵犯盗版的行为所致。

(四)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一些发达国家原占世界贸易比重高达60%,如今其传统市场空间受到挤压,打破了原有全球经济的均衡,于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大保护国内产业的力度。频繁的通过反倾销调查,制造各种借口的技术贸易壁垒手法,或以售价过低为由以限制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商品进入。例如2006年5月2日欧盟实施电池“回收令”的绿色壁垒,规定自2008年开始,回收旧电池费用须由生产厂家负担0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对农产品进口实施“肯定列表制度”。需要检测项目成倍增加,且标准更严。此外,有些国家还常常渗入政治动机泡制贸易摩擦,如美国常以贸易壁垒来增强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减少贸易顺差方面的压力。这些举措,无疑直接导致了中国贸易外部环境的恶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