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上海都市圈产业分工研究
上海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研究
首先, 企业仍是推动产业转移的主体。不仅外资企业, 国有
企业 和民营企业也开始具有跨地 区规模 扩张的强烈愿望 ,并通 过直接投 资 、 并购等多种方式 实现产业转移 。 这种产业转移也主 要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进行企业抱 团转移或 整个 产业 链集体转 移。 上海 电气集 团、 上汽集 团、 宝钢集团 、 华谊集 团等资本密集型 重化 工大型企业在推动上海产业转移 中就带 动和引导 了一大批 相关行业 的大量投 资 , 形成 “ 龙头” 与“ 配套 ” 互相吸引 、 互相推动 的良 性发展格局 。 企业 的投资方式也多元化 , 突破 了原来单一的 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 排 , 逐步形成 了独资 、 合资 、 收购 、 兼并 和 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 转移并举 的格局 。 其次 ,政府在 产业 转移中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 的桥梁和纽带 作用 。在上海建设 “ 四个 中心 ” 的产业结构调整 中, 从市、 区到开 发 区管委 会等各层 面的政府都 加大 了对 产业转移 的介入程度 。 提供 了规划 、 政策 、 资金 、 组织等全方位的支持。上海产业 的对外 转移正在 由无序 的 自发 型转移转变为有组织 的、政府 引导 型的 转移 。 承接地政府按照合作开发协议 , 设立开发区 、 工业园 区、 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 或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建设用地 中 。 整 体或部分划 出一定 面积 的土地用 于上 海外迁企业的成群成片成 链式发展 。例如 , 杨 浦区以区级政府牵头 , 杨浦区工商联 出面 以 “ 企业 组团 ” 和“ 政府间协议 ” 形式 , 选 定苏 中的海安县 和大丰市 两地 , 建设异地工业园区 。 其他 , 如陆家嘴 ( 集 团) 公司在天津 , 外 高桥 ( 集团 ) 公司在启东 , 张江 ( 集团) 公 司在新 疆乌鲁木 齐等地 都有 了具 体的产业转移 的举措 。 第三 , 行业协会 以及其他非政府 组织 也发 挥了积极作用 。 例 如, 上海纺织协会推动 了泰州创意产业园区联盟 的建立 ; 上海人 才服务行 业协会在芜湖开展 了人才外包服 务 、业务培训等方面 的合作 。 这些 中介组织还借助 自身的行业信息库优势 , 协助筹建 了省 际间产业转移信息发布平台 。 3 . 转移 的层次提升化。 上海 的经济发展 阶段 已逐渐 由工业化 后期 向后 工业化时期转变 ,以生产性 服务业 正 日益成为产业结 构 的主导 。产业对外转移也逐渐 由劳 动密集型的低 端产业项 目 向制造业 、 服务业和研 发产业 多领域转变 。 产业转移 的重点领域 主要有 : 一是 战略新兴产业 , 包 括新 能源 、 新 材料 、 航空航 天 、 电 子信息制造 、 生物 医药 、 节能环保等。二是一 般加 工制造业 , 包括 食 品、 纺织 、 汽车零部件 、 石油化工等 。 三是重化工业 , 包括钢铁 、 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 汽车产业 、 精细化工 、 装备制造业等。四是 生产 和生活性服务业 , 包 括现代物 流 、 服务外包 ( 信 息技术服 务 外包 、 业务 流程 外包和知 识流程外 包等 ) 、 金 融业 、 商贸服 务 、 房 地产等 。 4 . 转移的空间范围扩大化 。从产业转移 的空 间看 , 正在 由以 上海为 中心 的 1 小 时都 市圈城市 向 3小时经济 一体 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以及 受到 土地成本 、 劳动力成 本 、 商务成本 等 的持 续上升 、 资源环境 压力不断增大 和 自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 升级 等的影响 ,以上 海为龙头 的我 国东部地 区向中西部地 区产业转 移 、实现跨 区域 产业分工 的趋势 日益明显 。 尤其在金融危机后 , 上海产业转移 的 压力和动力更强 , 不断呈现 出新特点 和新趋势 。 充分研究上海产 业转移 的新特 点和新趋势将更有利于产业 承接 地做好充分 的准 备, 进行有效 的规划 引导 、 创 新承接 产业转移 的途径 和模式 、 优 化环境 , 以更有效地推动地 区产业结 构升级 、 优 化区域产业分工
都市圈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面提 出 了 有 效 引 导 产 业 布 局 的 区域 分 异 和 实 现 都 市 圈整 体 协 调 发 展 的 对 策 和 建 议 。
王 爱 民 , 守 责 罗
( 海 交通 大学 安泰 经济与 管理 学院 , 海 20 5) 上 上 0 0 2 摘 要 : 据 都 市 圈 演 化 过 程 中首 位 城 市 和 成 员城 市 间 竞 争 合 作 关 系 的发 展 变化 , 都 市 圈 的 发 展 划 分 为 根 将
4个 阶 段 : 核 期 、 聚 期 、 中 心 形 成 期 和 均 衡 期 。 基 于 这 4个 阶 段 的 划 分 , 析 都 市 圈 不 同 演 化 时 期 产 结 集 次 分
文章编 号 :0 17 4 ( 0 1 0 -0 60 1 0 —3 8 2 1 ) 30 2 —4
都 市 圈 在 现 代 经 济 中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成 已
为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引 擎 , 都 市 圈 并 不 是 一 个 静 态 的 而
内外 部 因素 的 交 替 作 用 , 位 城 市 和 成 员 城 市 间 的 竞 首 争 合 作 关 系 呈 现 出 不 同 的 特 征 。根 据 这 些 特 征 , 们 我 将 都 市 圈发 展 划 分 为 4个 不 同 时 期 : 核 期 、 聚 期 、 结 集
参考 文献 :
图 5 服 务 体 系 模 型
[ ] 苏蕾. 1 制造 业远程 服务 链 中信 息 与过 程 管理 的 研 究E ] 上 D.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值。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都市
03
圈的经济发展动力。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和绿色发展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 强跨界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提升 都市圈的生态环境品质。
提升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和生活品质
02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 型
通过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可以推 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形成更具竞 争力的产业体系。
03
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一体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都市 圈的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区域竞 争力。
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 市圈,如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 圈、京津冀都市圈等,这些都市圈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目录
•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概述 •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 国际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借鉴 • 我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0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是指以一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 心,通过城市间交通、产业、市场、政策等领域 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功能互补和共 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升交通通达性和便利性。
02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城际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等,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03
加强交通管理协同,优化交通组织和调度,提高交通
运行效率。
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和转型升级
01
加强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优化产业布局和分工,形成优势互 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摘要】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在当前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概念和范围。
接着对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其定位和路径。
结合关键领域和重点措施,提出了一些示范项目的建议。
展望了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前景,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通过全面研究和实施,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协同发展将更加紧密并有效地推动整个区域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定位、路径、关键领域、重点措施、示范项目、前景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上海大都市圈作为国家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对城市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协同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通过城市间的合作与协同,可以实现经济、人口、科技、文化等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整个大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城市协同发展可以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内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和协同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同城市在产业布局和产业链上的互补性,可以实现产业资源的融合和转移,提高整个大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城市协同发展还可以加强上海大都市圈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联动与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环境。
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和共建,可以有效解决交通、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和更宜居的城市环境。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不断深化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必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1.2 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和范围上海大都市圈是指以上海为核心,覆盖周边若干城市的城市群体。
上海大都市圈是东部沿海地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群,其核心是上海市,周边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杭州、嘉兴、绍兴、宁波、温州等城市,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
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业分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基于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标, 证 实 了 区域 一 体 化 对 制 造 业 空 间转 移 的 影 响 程 度 。 实 证 结 果 显 示 : “ 十一五” 期 间, 杭 州 转 移 了 劳动 密
集 型产 业 并 专 业化 于 资 本 密 集 型 、 技 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 的少数产 业; 绍 兴 和 嘉 兴 进 一 步 推 进 了 劳动 密 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 并积 极 发 展 通 用设 备 制 造 业 等 重 工 业 , 从 而使 产 业 结 构 趋 于 合 理 化 和 高 级 化 ; 湖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1 4
2 分 析框 架
传 统 的新古 典增 长理 论或 比较优 势理 论是 分析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项 目“ 我 国 专业 市 场 分化 重 构 机 制 与 转 型提 升 研 究 ” ( 7 1 1 7 3 1 9 6 ) ; 浙 江省 科 技 厅 软 科 学 重 点
州积极通过 承接产业 转移使 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优 势更明显 , 从 而使 其 制 造 业 的 市 场 份 额 在 杭 州都 市 圈 中
的比重逐年增加 。
关键 词 : 区域 一 体 化 ; 产业分工 ; 地 区专 业 化 ; 杭 州都 市 圈 中图分类号 : F 4 2 7 : F 4 2 9 .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9 8 O X( 2 0 1 3 ) 1 2 —0 0 5 3 一l O
— —
基 于 杭 州 都 市 经 济 圈 的实 证 分 析
于斌 斌 , 金 刚
( 东 南 大 学 集 团经 济 与 产 业 组 织 研 究 中心 , 南京 2 1 0 0 9 6 )
摘 要: 以 杭 州都 市 经 济 圈为 例 , 通 过 测 算 一 系 列衡 量 产 业 结 构 差 异 、 地 区专业化 水平、 产 业 竞 争 绩 效 的 指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由上海市和周边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上海大都市圈内集中了许多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汽车等产业和总部经济、创新型企业等高端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是建设在以上海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的城市圈。
强调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是“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结构,既要保障上海的中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周边城市的支撑和辐射作用。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群,整体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筹规划和协调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物流配送效率,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推进数字化建设等,以提高上海大都市圈整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 加强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和创新协同,发挥上海的产业引领和周边城市的产业配套作用,推动跨城市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发展。
在创新方面,要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搭建合理有效的创新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通道,促进共同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形成。
3. 完善环境保护体系: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测和评估,打造一整套全方位、全过程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污染防治措施,促进城市之间的环境协调共治。
4. 推动城市文化交流: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建设。
要加强各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推动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对接,促进新型城市文化发展。
总之,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新发展机遇,以实现城市协同互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生活质量。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各国之间互相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
区域一体化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效率,从而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逐渐趋向协调,产业集聚现象更加明显。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统一市场规则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式,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可以鼓励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还会提高整体产业结构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比如,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生产线向那些生产出口产品所需材料的国家进行转移,以此达到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效益的目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优胜劣汰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还会对产业结构中的优胜劣汰现象产生影响。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由于贸易、投资等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会加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优胜劣汰现象在整个区域内会更加显著。
优势产业和企业将会迎来更广阔市场与更多的机会,不利产业和企业将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
这种影响体现在各行各业中。
对于服务业,由于服务业更加依赖人力和客户资源,优势企业将会有更多的资源收割机会。
对于制造业,由于生产规模因素的影响,大型企业往往压倒小型企业,加剧两者之间的差距。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新兴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区域分工理论的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的深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地理与经济格局的重要一环,其产业布局的优化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对全国经济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区域分工理论进行综述,分析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适用性。
随后,本文将详细考察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结构、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运用区域分工理论,提出中部地区产业布局的优化策略,包括产业选择、产业链构建、区域合作机制等方面。
本文还将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以促进中部地区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区域分工理论综述区域分工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探讨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格局,以及如何通过区域间的合作与互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不同区域因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差异,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
通过区域分工,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模型和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每个地区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从其他地区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区域分工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除了比较优势理论外,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理论等也对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地理因素在区域分工中的重要性,认为地理距离、运输成本等因素会影响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区域间的经济互动。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150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2期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2018年国家正式公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明确了上海的远景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和任务举措。
上海大都市圈的重磅登场,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协同进入新阶段。
上海大都市圈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力量加强规划引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上海2035”为上海未来近2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海市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并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挥了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区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加强了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最终促进了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强化战略协同,构筑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新优势。
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适应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机遇,有利于复制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快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更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从而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助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上海2035”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其优化了产业布局,推动了产业链深度融合,并通过共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助力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高地。
程善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实证分析”(课题编号:18YJC880150);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的导向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YB323);苏州市社科基金“苏州与上海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竞合关系研究”(课题编号:Y2019LX090)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更优营商环境。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
心得体会: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最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资源要素能充分流动、有效配置,这要求区域分工要有序、合作要紧密。
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多个层面进行展开,每个层面的分工合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根据区域空间范围,可以从城市、都市圈、省域交界地带三个主要层面来构建长三角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体系。
一、城市层面:产业链式分工与合作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都是从具体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开始的。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雏形——X经济区,就是从凤凰、永久自行车厂的跨省市联合生产开始的,欧盟一体化也脱胎于欧洲煤钢共同体。
而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多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和标杆竞争下,竞争思维大于合作思维,导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同质化竞争加剧。
对长三角41个城市的“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有39个城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进行培育,除了现代物流业,重合度较高的产业还有金融业(36个)、高端装备业(34个)、医药制造业(26个)、汽车制造业(26个)、新材料(26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个)。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要素的涌现,长三角城市之间原有产业分工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
从国际上看,分工的趋势正逐渐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变为产业内分工为主、由产成品分工主变为以零部件中间品分工为主。
世界贸易中中间品贸易已占到70%,30%是产成品,而四十年前,中间品是30%,产成品是70%。
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应再是简单的中心与外围的等级关系,也不是标杆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
而这种合作、平等、协同的关系需要以跨区域的产业链分工与合作来突破,来将行政边界模糊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长三角目前重合度较高、同时也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些产业,比如现代物流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等产业入手。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上海大都市圈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势和亮点,但在文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发展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
各地市之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对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分散和单一化,未能形成良好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其次,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地区的文化消费市场还比较单一,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文化消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最后,上海大都市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存在一定的难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和创意性的开发和推广,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和市场。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大都市圈需要在整体规划和协调、市场开发和监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加强配合和合作,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推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逐步走向更加繁荣和兴旺的未来。
- 1 -。
都市圈组合形态-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都市圈组合形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形态。
本文将围绕都市圈组合形态展开论述。
在概述部分,我们首先需要对都市圈组合形态的定义进行说明。
都市圈的组合形态是指不同城市在空间上的连接方式和关系。
这些连接方式和关系受到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组合形态。
其次,我们需要介绍都市圈组合形态的发展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性越来越强。
为了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城市开始积极寻求合作与互利共赢。
在这种背景下,都市圈组合形态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明确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都市圈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出发,系统介绍都市圈的不同组合形态。
随后,我们将对各种组合形态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都市圈组合形态的意义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都市圈组合形态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本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都市圈组合形态这一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结构和内容安排。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都市圈的不同组合形态,以期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都市圈组合形态的相关问题:1. 引言:介绍都市圈组合形态的背景和重要性,概述本文的目的和论述框架。
2. 正文:详细探讨都市圈组合形态的各个方面,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都市圈的定义和发展背景:首先对都市圈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和界定,介绍都市圈的发展背景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2.2 都市圈的组合形态一:探讨都市圈组合形态的第一个方面,可以从地理位置、经济特点、产业布局等角度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具体的都市圈组合形态。
2.3 都市圈的组合形态二:继续探讨都市圈组合形态的第二个方面,可以从人口结构、社会文化、交通网络等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都市圈组合形态的差异。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剖析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剖析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邹卫星,周立群2010-11-19摘要: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珠三角可分为三个阶段,环渤海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一体化不可逆转并正在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最快,然后是珠三角和环渤海;要推动区域一体化,适应市场要求、正确理论指导和政府宏观引导三者不可或缺;一体化进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基础设施一体化最易实施也进展最快,产业结构一体化最难以协调;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目标模式还没有出现。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商品和要素的流动范围突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促使地区内部加强经济联合;经济组织不断极化和分化,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强化;企业经营全球化和政府引导下的区域一体化不断被强化,促进地区之间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没有任何一个区域经济能够孤立于其他经济体之外得到发展。
现阶段,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已经形成较具实力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区域(简称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简称环渤海)这三大比较活跃的区域。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充分利用区域内部资源的体现,更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推进这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虽然已有很多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文献,但下述问题仍亟待回答:三大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模式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国家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国之内的区域一体化有一定差异,前者更多涉及到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范畴,后者则属于一个政权之下的地区经济整合。
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
上海都市圈制造业结构现状研究
另外 一种是 克 以唐 立 国 、 丽 、 赵 夏永 祥 为 代 表 的学 者 通 过测 算 上 海 者采 用这 种方 法 来测 度 产业 结构 相 似程 度 ; 鲁格 曼提 出 的差 异度 指 数来 间接 反 映产 业 同构程度 ; 三 第 都市 圈各城 市 的产 业 结构 相似 系 数 来揭示 同构状 况 , 为 认
08 4 .6
08 1 .5 08 0 .3 08 3 .2
08 6 .0
S 的取 值 范 围在 1 0 间 。如果 值 为 0 说 明 和 之 ,
两个相比较地区的制造业结构完全不同:如果其值
为 1 说 明 两个 地 区间 制 造业 的结 构 完全 相 同 ; 就 . 也
X 区域 j中 , k个 产业 占整个 制造业 的比重。 第
20 00 2 0 0 1 20 02
20 03
08 7 .5 08 8 .4 08 4 .4
08 3 .7
07 8 .5 071 . 2 071 . 0
06 2 .8
09 7 .3 09 0 .3 091 . 4
■2 1 0 0年第 9期
■现 代管理 科 学
■名 家观察
上海 都 市 圈 制 造 业 结构 现 状 研 究
●李 文强 罗守 贵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上海都市圈宏观 区域、 细分区域的分析 , 为仅从上海、 认 江苏、 浙江省级层 面上的制造业同构 系数 比较 高, 就得 出上 海都 市 圈制 造 业 同构 的 结论 并不科 学。现 实情况是 区域 内的 同构 现 象只 出现在 部 分城 市 间, 非普遍 并
() 1
\∑ T ∑ /
=1 = l
其 中 :i结构 相 似系数 ; S: i ii两个 相 比较 的地 区或 区域 ; 、: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上海大都市圈由上海市以及周边的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组成,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和交通枢纽之一。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是:以上海为中心,以城市协同发展为核心,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 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互补和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产业,在发展产业上进行合作和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上海可以在金融、航运等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苏州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具备优势,杭州可以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南京可以在制造业和教育领域发展等。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联通,打破城市之间的区域壁垒。
可以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效率。
还可以加强能源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和信息传递。
3. 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各城市可以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合作。
可以共享一些资源,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还要加强环境的保护,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的城市。
4. 人才流动和教育合作:加强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提高人才的活动性。
可以通过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吸引人才的流入,形成人才的集聚。
还可以加强教育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通过以上的定位与路径,上海大都市圈可以实现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也可以形成一个联动的城市群,提升整个大都市圈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外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实现共同繁荣和稳定发展。
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尸 —— 7
吴三忙
李善 同
市场 一 体化 、 业地 理 集 聚 与地 区 专业 分 工 演 变 产
究 的一 个主要不 足之处是 , 在分析 中国产业 空间分 布过程 中 , 市 场一 体化 、 对 产业 地 理集 聚与 地 区专
业 分工关 系的关注相 对较少 。实际上 , 一方面 , 市场一体 化是影 响产业地 理集聚 与地 区专业分 工 的一 个 重要 因素 , 在市场一 体化 的不 同阶段 和水平上 , 产业地 理集聚水 平 、 聚区域将呈 现较大 的差 别 , 集 地 区专业分工 水平也将 有所不 同 , 极端情 况是如 果市场完 全分 割 , 产业无 法 形成 集 聚 , 区专业 分 工也 地
无法 展开 ; 另一 方面 , 产业 地理集 聚与地 区专业分工 实 际上也 是 市场一 体化 的镜 像 , 产业 地理 集 聚与 地 区专业 分工 水平的提 高 , 明要 素流动性增 强 , 场一体化 水平提 高 。而 目前 中国市 场一体化处 于 表 市
怎样 的水平?改革 开放 以来 中国市场 一体化 呈现怎 样 的变化 ?从 现有 的研 究成 果来 看 , 在 着正 反 存
两方 面意见 : 一是认 为 国内商 品市场 处 于越 来越 严重 的 分割状 态 , Y u g 和 Sn r 为代 表 ; 以 o n ada 二 是 以 N u ho 、 a t 等 为代 表 , 为国 内市场 一体化 水平 已有 提高 。 a gt n B io j 认 本文 主要 在理论分 析市场一 体化 、 产业 集 聚与地 区专业 分工 的关 系基础 上 , 对 中国产 业集聚 通过 与地 区专业分 工演变 的实证研究来 间接证 实 中国市场 一体化 的发 展水 平 与发 展 阶段 , 同时 也在这 一 基础上进 一步刻 画改革开放 以来 中国产业空 间分布 与地 区专业 分工 的历史变迁 过程 。考 虑到制造业 相对 于农业 、 采掘业 、 服务业 等其他产 业而言 , 具有更 强 的流动 性 , 容 易形 成集 聚 , 更 因此本 文 对产业 地 理集 聚与地 区专业 分工 的分析主要 以制造业 为例 。
《202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范文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篇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分工的角度一、引言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
本文旨在从分工的角度出发,研究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其次,缺乏有效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导致市场竞争无序和资源浪费。
最后,缺乏深度的一体化合作,限制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分工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一)明确三地分工定位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分工定位。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应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应发挥其港口优势,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海洋经济;河北则应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制造业。
(二)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在明确分工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和互补。
通过建立产业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合理分配。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深化一体化合作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推动政策、规划、项目等方面的对接和协同。
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和利益共享,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四、实施对策的保障措施(一)加强政策支持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
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
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上海都市圈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由上海市及周边若干城市组成。
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应当明确发展目标。
在经济方面,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社会方面,应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环境方面,应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
其次,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应当明确政策措施。
在经济方面,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在社会方面,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才流动和城市融合发展。
在环境方面,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排放。
再次,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应当明确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对实施方案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上海都市圈建设,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最后,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应当明确资源保障措施。
加大对上海都市圈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同时,鼓励各方面增加对上海都市圈建设的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总之,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上海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上海都市圈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上海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海产业比重变化趋势
上海产业比重变化趋势上海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引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产业结构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上海的产业比重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以时间为纵轴,从早期到现在,分析上海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一、早期上海的产业结构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实验区之一,其产业结构在上世纪初形成并且主要以服务业和外贸为主。
早期的上海主要以轻工业和贸易为主要产业,有着较强的制造业基础。
当时,由于国内市场不完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上海主要通过贸易与外国进行经济联系,依靠外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二、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50年代-2008年)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整。
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的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包括“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上海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主导的重工业和农业生产成为上海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轻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逐渐下降。
上海的制造业主要生产机械、冶金、化工等重工业产品,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上海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上海成为了重要的外商投资和外贸中心。
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上海的制造业逐渐提升。
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上海也逐渐开始重视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
这个时期,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各类金融机构相继设立,推动了上海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1990年代以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开始从传统的制造业向研发型制造业转型。
同时,上海继续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和现代物流服务。
这个时期,上海逐渐形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形成了产业融合和创新。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上海大都市圈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群之一,由上海市和周边若干城市组成。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协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如何实现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研究背景中,首先需要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发展的现状,了解各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
还需探讨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明确各城市在整个大都市圈中的位置和角色。
需要对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以推动各城市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通过对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研究,可以为城市间的合作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促进整个大都市圈的综合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上海大都市圈作为国家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与路径进行探讨,明确研究目的是为了引导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协同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并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深入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定位,为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探讨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发展建议,为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地区整体发展。
2. 正文2.1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协同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协同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上海都市圈产业分工研究李文强罗守贵2011-12-7 11:18:31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内容提要:上海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吸引外资等方面的冲突屡屡发生。
这种不必要的竞争降低了区域的整体效率。
要想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持续的增长,上海都市圈必须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上海都市圈分工现状,本文采用区域专业系数和区域配置系数对目前都市圈二、三产业专业化优势进行测算,根据结果将其归纳为四类:专业化支柱行业、移出型行业、潜力型行业和竞争型行业。
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上海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构想。
关键词:共生,产业分工,上海都市圈一、上海都市圈产业分工研究回顾我国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很多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定义[1~6]。
具体到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和分工的研究,一些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唐立国,赵丽、夏永祥通过测算上海都市圈各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揭示分工状况[7,8]。
刘传江等采用制造业结构相关度实证分析了上海都市圈的产业分工现状[9]。
徐长乐分析了都市圈没有充分发挥分工优势的原因[10]。
黄群慧定量分析了上海都市圈分工现状[11]。
梁琦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业分工与地理距离有关[12]。
洪银兴指出,不同地区的重复生产,只要是企业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低水平重复,这种同类产业的竞争是应当鼓励的[13]。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深入到产品层面的分析,发现上海都市圈各地产品的差异程度很高,各具特色,区际分工水平较高[14~20]。
归纳起来,研究上海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不少学者认为,该地区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存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产业分工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上海都市圈区域产业分工现状上海都市圈核心区作为16个城市的联合体,各个城市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一个子系统,各城市都要发展某些相同的基础工业及面向本地的服务产业,因此,要想衡量产业分工状况至少需要两个指标,即各产业的专业化系数及其占总产值的比重。
专业化系数高,说明该城市在某行业上具有专业化的优势,但是该城市有没有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大力发展专业化系数高的行业就要看其占总产值的比重高不高。
如果某行业不仅专业化系数高,占总产值的比重也很高,就说明该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围绕少数几个专业化主导行业发展起来的,如果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专业化主导产业各不相同,则说明区域进行了产业分工协作。
(一)产业区域分工测度本文计算了2007年上海都市圈第二产业(不包括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配置系数(S1)和区域专业系数(S2),以此作为测度产业区域分工现状的指标,见表1。
区域配置系数(S1)=(某城市某行业产值/该城市所有行业总产值)×100% (1)(2) 表1 2007年上海都市圈细分行业的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系数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江苏统计年鉴2008》、《浙江统计年鉴2008》。
域配置系数(S1)衡量某产业产值在某城市总产值中的比重,一般0<S1<100%。
区域专业系数(S2)衡量某行业在整个都市圈内是否具有专业化优势。
S2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当S2>1时,说明某行业在某城市的比重大于整个都市圈的平均水平,具有区域性的专业化意义。
S2的值越大,这种专业化程度就越高。
结合S1、S2两个指标,就能基本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区域专业化的性质。
由于获取上海都市圈内全部16个城市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最新数据有困难,而纳入上海都市圈的江苏8市、浙江7市的生产总值之和分别占到苏浙两省生产总值的80%和75%,为了突出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分工,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用上海、江苏、浙江的数据来描述上海都市圈的宏观分工现状。
本文整理了2007年上海都市圈的31种第二产业、14种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区域配置系数(S1)和区域专业系数(S2),通过比较分析,选出S2值大于1的工业行业,指出各省市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业,由此可以了解上海都市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分工现状和特点。
由于采矿业产值占各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很低,而且采矿业的分布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因此笔者只是列出数据,不对其作具体分析。
另外诸如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制造业是各地都不可缺少的公共事业部门,进行分析的意义不大,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也不包括这两个行业。
表2 根据S1、S2值大小的四种产业分类(二)工业行业测算结果分析根据S1、S2的大小组合,可以把全部行业归为四类:专业化支柱行业、潜力型行业、竞争型行业、移出型行业(见表2和图1)。
S1值和S2值均较大(这里人为约定“大”指的是S1>5%,S2>1,“小”指的是S1<5%,S2<1)的工业行业称之为“专业化支柱行业”,因为这种行业不仅在当地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在整个都市圈也具有分工优势。
行业的S1值和S2值都比较小意味该行业既没有分工优势也不具规模,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些行业应该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发展,本文称此类行业为“移出型行业”。
行业的S1值小而S2值大表示该行业虽具有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但目前比重还很小,本文称之为“潜力型行业”。
某些行业有较高的S1值和较低的S2值,表明这类行业虽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不具备专业化优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都市圈内部各城市的该行业在相互争抢资源,无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都市圈内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中去,导致作为都市圈整体的某些行业无法形成绝对竞争优势),本文称之为“竞争型行业”。
下面对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这四种类型的行业进行分类分析。
图1 根据S1、S2值大小分类的四种行业(注:阴影代表具有专业化优势,圆圈大小表示产业规模)1.上海第二产业行业分析。
根据上海第二产业行业的S1和S2组合,可将其清晰地分出四种类型。
上海的专业化支柱行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见图2)。
这些行业基本上都属于信息工业和重工业部门。
上海在这些工业部门拥有一批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如上汽集团、上海石化、宝钢集团等,这些龙头企业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使得上海的重型加工制造业和信息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明显强于江浙两省。
同时,上海充足的资金、人才、科技等资源也保证了这些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优势得以维持和不断提升。
从这些行业的S1值和S2值可以看出,这些行业仍将在上海的第二产业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会作为上海的主导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这些工业部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归为移出型行业的轻工业部门,如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等行业。
这些行业不仅专业化系数低,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不高。
这类行业应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逐渐迁出上海,移入轻工业发达的浙江省。
这也是上海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轻工业不可避免地会被重工业和信息工业所取代。
图2 上海具有专业化优势的行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食品制造业等行业都属于潜力型行业,上海的这些行业S2值大有的是因为品牌知名度的原因,比如上海牌、牡丹牌香烟的知名度都非常高,驰名中外的中华牌香烟也是由上海卷烟厂出品的。
再比如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具有鲜明的城市特征,上海经济发展的高水平为该行业提供了发展的优势。
上海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属于竞争型行业,因为三地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都属于S2趋近于1、S1比较高的状况,因此可以认为三地的该行业都具有一定规模,且实力相当。
2.江苏第二产业行业分析。
江苏的S1和S2组合显示出它与上海的产业类型既有分工,也有一定的冲突。
从计算结果看,江苏工业部门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不仅具有专业化的优势,而且产值比重较大,应当是江苏的专业化支柱行业(见图3)。
图3 江苏具有专业化优势的行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具有明显的移出型行业特征,该类型行业没有包括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是因为这些行业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无论在该地是否有专业化优势,江苏的废料不可能集中运输到外地回收,这样做既增加成本,也无必要。
农副食品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属于潜力型行业,虽然目前所占比重还不大,但是这些行业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规模与专业化优势不相符,应当作为江苏重点支持的行业。
江苏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竞争型行业,虽然拥有南汽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整体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该行业的专业化优势。
并且由上海和浙江的结果易知,该行业在沪、浙所占比重也很大。
在各地都形成了“大而全”的格局。
从总体上看,江苏在上海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专业化优势集中在重工业部门和信息工业部门上,江苏应当以具有专业化优势的行业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争取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把部分呈现专业化劣势的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集中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专注发展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
3.浙江第二产业行业分析。
浙江的S1和S2组合显示其与上海和江苏的专业化支柱行业有明显的差异。
从图4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它的专业化支柱行业大多属于轻工业部门。
浙江历来都是以轻工业著称的省份,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等轻工业部门都具有专业化优势。
浙江的轻工业产品,尤其是服装、鞋帽、箱包等产品不仅在国内久负盛名,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这是与实际情况相符的。
浙江的民营经济非常发达,这些民营经济具有规模小、经营灵活的优势。
如果把这些轻工业部门分别占制造业的比重加总起来,可以看出这些轻工业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浙江工业的内部构成。
图4 浙江具有专业化优势的行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浙江制造业部门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部门都属于竞争性行业。
上海和江苏这一类部门所占比重也不小,由此可见这些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浙江的民营经济受到资金、技术的约束,无法在对资本规模有较高要求的重工业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从长远看,也不具备能够赶超上海、江苏的优势。
因此,浙江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轻工业部门。
浙江和其他两个地区在主导产业构成上的差异使得地区间的错位发展和产业分工成为可能,易于和江苏、上海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