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岛的今昔,留给正史著述和口口相传的人们更多的是孤悬海外,偏安一隅,贬放流徙之地,文明闭塞之岛。
千多年的岁月,名臣良士北望京城,有口莫辩;芸芸百姓,耕读持家,却在远离京畿和中原大陆的小小岛上,开垦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淳朴、性情自由的一方土地。
靠着海的缘故,百姓胸怀宽大、包容八方,东南亚的习俗在原住民的生活中影响渗透。
海南省海口市的五条骑楼老街,就是这样一个透着历史气息、温暖海风、灿烂阳光与纯朴民风的世界。
海南本地人称海口的五条骑楼老街为“南洋街”,街道上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静静雕刻着百多年来的历史印迹。
这里既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
在动荡的20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
骑楼老街与内陆和南洋有着诸多血缘、经历、文化、习俗的联系,有着众多普通人思想和情感的纵深,以及我们的探寻和想象。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市区中山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及得胜沙路一带,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
骑楼作为南洋一带的特色建筑形式,适合南方热带气候,一楼过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
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区别于欧洲西洋建筑,自成一格。
海口骑楼建筑依托着南洋的思潮、风气、人力以及物质资源,也是别有特色。
上世纪初,一批批早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华侨,在外面闯荡经商,做生意挣钱后又陆续回到海南,建立自己的家园,借鉴了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并流传至今。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沉淀的历史。
海口的骑楼老街作为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是一个世纪里来往南洋的人们记忆的共同载体,是海口文化变迁的生动记录,也是历经多年,海口留给今天最丰赡的城市情怀。
海口骑楼街区的由来
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跟海口的港口开放通商史大有联系。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
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
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外国人则可以在琼州自由往来。
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当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
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四五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
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
《海口文史资料》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
”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
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
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路通财通,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
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
得五颜六色,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自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今博爱北街)落成,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口逐渐形成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和沿海甸河的长堤路等,构成了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
博爱路,老海口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而得名。
这条位于海口市东北部的老街,古名城内街,1924年改名博爱路。
1966年,曾易名东方红路,1981年再次恢复博爱路的名字。
博爱路是海口老城区南北走向最长的街道,宽9米,长1300米,距今约600年的历史,街道两边以骑楼建筑为主。
博爱路的变迁是海口和数百年时光变迁的缩影,同样的街道,或新或旧的石板路,行走了不同时代的人。
在博爱路上,有著名的四牌楼。
据记载,这四牌楼曾经是海口的坐标中心。
四牌楼牌坊,有4个进出通道,也是海口城的“凯旋门”,人们在此迎接升迁的文官武将,中榜的举人进士。
这个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四牌楼,如今已经屹立近300年的时间。
博爱路也是老海口著名的一条商住街。
博爱街骑楼下面的店铺可都是在黄金地段上。
北门街过去有海口较早的“海南书局”“会文书店”,清末民初的广行“五邑会馆”和其旁边的“七正店”都非常有名,这也是粤商在海口留下的风光遗迹。
北门街还有著名的新加坡侨商经营的精华公司。
博爱老街因其沧桑,时光给它留下了斑驳和锈色,而这正是海口的文脉和历史,是新建的城际公路无法拷贝的一种特色。
中山路也是海口的著名老街,这条长207米、宽12米的老街同样在这个城市中蜿蜒了300多年,这条建筑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的原名“还海坊”的老街,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为中山路。
据传说,当时该路中段建筑一凉亭,孙中山先生来海南时曾在此亭休息,为着纪念的缘故而易名。
中山路很短,如今是海口骑楼老街保持历史原貌最完好的一条老街。
“一铺养三代”,可以看得出这条街铺面的寸土寸金,街道居民充分利用临街的每个空间开店纳财,在狭小的空间里,亦住亦商。
得胜沙路,穿越150年历史的步行街,独特的骑楼风格,使得胜沙名声在外。
得胜沙路位于海口老市区西北部,东起新华北路,西抵龙华路北端,是一条520米长的街道。
得胜沙古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
后来,清道光二十九年,令人闻风丧胆的海寇张十五侵犯海口,把总黄开光率兵战胜贼寇于此,这个“外沙”从此易名“得胜沙”。
清咸丰八年,海口成为通商口岸,得胜沙成为港口街道,是海口洋行最多、商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喧闹、繁华。
后来陆续建立的中法医院(1901年)、邮政局(1905年)、上世纪20年代修建的海南医院,以及1931年建成的著名的“五层楼”海口大厦,得胜沙街道也逐渐成为上个世纪30年代最繁华的主要街道之一。
新华北路上,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家家生意兴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就的宣传板招揽影客。
西门街就是现在的新民西路,东接博爱南路,西连新华南路。
明弘治初,建起西门街、东门街。
其中西门街最为显赫:明、清以来,明代的千户府,清代的同知署、参将署都设在西门街。
因此,西门街堪称古代海口的首脑机关驻地街道。
这里现在是海口市区有名的土特产品批发市场。
中国名城海口琼山府城朱桔里因“一里出三贤”而传为美谈,古代海口西门街
却有着“一街出三将”的美名。
五条街道浓缩的海口,百年陪伴着用心经营平凡生活的海口人以及每一个造访异地的客人,发现它的美好就在不露声色的舒适、自如与方便中。
海口骑楼街区的风格
沿着海口骑楼老街漫步,这种南洋风格的骑楼,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的,在马路边连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度有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
海口骑楼街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形态,在于它中西合璧的特色,门窗、装饰、街道的适宜尺度。
这些建筑的柱廊、敝廊、尖顶、雕花门窗和百叶窗,在南洋风格中都融入了欧洲建筑元素。
细看海口骑楼的“女儿墙”,女儿墙就是骑楼立面的顶端部分,俗称为“风洞墙”,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
根据造型,可分为欧亚混交的文艺复兴式(一道贯通整个门面的水平向矮墙,栏杆有的是宝瓶式的)、欧亚混交的巴洛克式(波形山墙两翼被突出处理成像一片片巴洛克式风格的山墙)、海口南洋式(在女儿墙上开一个个圆形的洞口,以减弱台风带来的危害)。
由于各条骑楼街的建筑年代不同,这些女儿墙的集中路段也不同,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长堤路,巴洛克式风格的墙面装饰多集中在得胜沙路、中山路及博爱北路,而南洋式的也多出现在水巷口、解放东路以及长堤路。
海口骑楼的窗户也很体现欧亚混交的文化特点,它的窗楣就有方形的、半圆形的、敞肩形的,还有阿拉伯式的尖尖的。
海口骑楼立面造型一般使用精湛的砖雕手工技艺,以砖砌筑出大致形状后,再勾勒表面线脚,效果完整、细腻。
立面分三段式,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楼层,上段为檐口女儿墙,多为“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式的建筑布局形式。
与我国华南、东南亚一带的骑楼不同,海口骑楼的立面中,有着式样数不清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图案,比如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松鹤延年、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体现了海南文化和中国祈福文化的特征,据不完全统计,仅骑楼外墙上各种中西花饰构件浮雕图案就有上万个。
这些中国民间的特色吉祥图案也在显眼处昭示着楼房主人家的精神向往。
这种中原风情和异域风情的结合是海口多元文化最真实细致的体现,虽孤悬海外,仍是血浓于水、胸贯中西。
骑楼大都高两三层,最高不过五层,有些还保留着早年的商号,成为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商业街。
骑楼一栋挨着一栋,邻里或者共用一堵墙。
骑楼的颜色米色、乳白、嫩黄,端庄典雅,但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南洋色彩还有那些穿行在骑楼间苗条、婀娜、风情、野性的南国女子,今日的海口街头依然可以看见,衬着大朵的花瓣和高高的椰子树,深蓝的海水和五色的帆船,桃红、橘黄、宝蓝、翠绿毫无顾忌地流淌在骑楼檐下,穿着鲜艳衣物的厚嘴唇、幽深眼睛、轮廓分明的南国女子和少年,和这里的气候一样,热情、奔放、自由。
海口骑楼街区的典型建筑
海口人热爱骑楼,骑楼是老海口的神韵。
几代人的生生息息都在依傍它遮风挡雨。
静态的老街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而动态的人间烟火更能够体现出老街记忆中的人文情怀。
在这些骑楼里,有家族的兴衰历史,也有战火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
骑楼,不仅是海口的视觉记忆,也是我们直接感受历史的方式。
不仅是很多内地游客,就是很多海南本地人,都难以
想象当年骑楼老街上外国领馆林立,更难以想象华侨、渔民、学生、革命义士等等在此探求真理谋求伟业的盛况。
在中山路这条看似安静的街道,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深宅大院,经历了百年的变迁。
邱氏宗祠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在骑楼之间、并不显山露水的门脸却别有历史味道。
明清建筑风格的宅子,占地1100平方米,有大小22间房。
修建此屋的主人邱成顺,是做陶瓷生意的,赚钱之后,在中山路建房置产,建成了这幢邱氏宗祠。
处处可见古香古色,雕花的门,红石板的地面,大堂里摆设着香炉,八仙桌和太师椅都是精美的雕刻工艺品。
即使再古老,对于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来讲,总是有割不断的情结。
一个寻常百姓家,见证了这个街道150多年的变迁,他们的笑容和背影之间,装着我们知道的和无从知晓的许多故事。
老街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们觉得恍如隔世又近在咫尺。
它的模样,它的味道,它的感觉,它在历史中所遭遇的一切,成为文明的记录,岁月的划痕。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原海口市竹林里131号气派宏伟的邱宅),现今在车水马龙的解放西路街角一个闭塞不起眼的小巷里。
饱经沧桑的邱氏祖宅,是一座对海南极富意义的老宅,这里举行了中共琼崖一大会议,是琼崖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这里也是宅子故主邱秉衡在琼崖革命运动中的功绩永存地。
竹林里131号的邱氏祖宅,兴建于1919年,坐北朝南,二进三间,东西厢房,是较典型的海南民居建筑。
从大户人家的宅子到革命老宅的角色转换,邱氏祖宅承载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宅的故主——邱爵一兴修这座老宅的时候,正是中国革命风云初露端倪之时。
此前的邱爵一,因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也逐步走向同情及支持革命的道路。
1924年由房主邱爵一之子邱秉衡将宅院提供给琼崖中共党组织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标志着海南岛党组织的正式诞生,琼崖革命运动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邱氏祖宅也成了海南人民心目中的“嘉兴南湖游船”。
海南人背井离乡、远渡大洋,原为求一份生计、一番事业,以期齐家治国平天下。
远走的、回来的,心中自有着无限的信仰和归属。
中山路天后宫是目前海口老城区6座古庙中年代较久、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建筑材料上乘、工艺精湛。
今日的大殿梁上的涂金木雕仍金光闪耀。
天后宫在沿海城市民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经历了几个时代的演化和变迁,再加上自己的特色和地域的影响,是海口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最能代表海口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价值不在于它的庙主和香火,而在于它的建筑、艺术和记录历史变迁的价值。
这对研究海口民族资源、文化、地理、变迁、宗教信仰等,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冼太夫人庙位于得胜沙路77号,冼太夫人像端坐于二楼后堂,手执宝剑,英姿飒爽。
冼夫人是我国古代百越领袖,历南朝梁、陈、隋三朝,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曾先后4次到海南建州、移民、平叛、安抚。
公元602年,91岁的冼夫人在海南省澄迈境病逝,埋葬在月亮湾畔海滨,数年后清理遗骸运回原籍广东电白县。
每年农历2月12日,信众和海外华侨都赶来海口得胜沙,供奉香火,共同拜谒冼夫人。
《海口市志》记载,位于义兴街75号的西天庙是祭祀明代琼籍王佐的祠庙,王佐“以礼经魁,乡荐于正统丁卯,仕于成化之初,卒于琼海之上,灵昭南国”。
明隆庆年间(1567—1572)
始建,沧桑纵有变易,而灵爽依然。
现存的西天庙系清代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丁字单式斗拱,正室有三进,第一进和第二进拜亭,拜亭的两边为东西两厢,三进和两厢之间有天井相隔。
室内斗拱之间、墙椽上有各色成套故事,如《三国志·三顾茅庐》等,其间人物栩栩如生,充满灵气。
石柱及趸座的浮雕,玲珑透剔、刻工上乘,为海南省现存的不可多得的古代建筑。
在海口到处可见华侨给这座城市留下的财富,他们艰苦开拓成就于海外,又回到海口,报效家乡。
有情有义,功成不忘乡梓。
闯海人的故事和精神在海口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中断。
民国20年,越南归侨、海南文昌人吴乾椿投资50万银元在海口市得胜沙路兴建当年海口城区的最高建筑——海口大厦,又名“五层楼”。
五层楼除开设旅店外,还设有舞厅、餐厅和戏院等,是当时海口城区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五层楼建好第一层时,已经开设临时剧场“冠海戏院”,放电影也演琼戏。
待五层楼全部建成后,在第三层楼开设了一个固定的戏院放电影。
1950年以前是海南最高的建筑物,也是海南象征性建筑。
海口市新华路中华戏院由新加坡归侨、海南王姓文昌人兴建。
戏院为西洋式罗马建筑风格,高耸的水泥圆柱和拱形门有精美的雕刻图案和线条。
走廊天花上装有进口顶灯,显得富丽堂皇,楼下戏院放映有声电影,楼上为旅店。
抗日战争胜利后,海口市的粤剧曾盛行一时,粤剧班子争相在此演出,中华戏院成了海南粤剧的演出基地。
如今,这里依然是海口市区的电影院之一,虽已改名为解放电影院,仍是好戏大片,看客云集。
中华戏院是目前为止海口唯一保存完整并依然在使用的老剧院。
爱国华侨积极为海口投资建设,海口老街上的多数骑楼是由华侨修建的。
1928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海口汇兑同业工会理事长周成梅倡议集资在海口建一座钟楼,以便统一全市时间。
海口商界、香港琼籍商人、海外琼籍侨胞纷纷捐助,所需款项当年就筹足。
由于道路扩建,海口钟楼于1952年和1987年先后两次移建,都保持原结构。
该钟楼为六层混合结构,高27米,平面为5.37米×5.37米的正四边形,立面造型采用在四角设随楼层升高而逐层收缩的附角柱,因而表现钟楼的立体感,并在底层设拱形大门和上层采用拱形小窗,衬托出钟楼挺拔俊美的形象。
在钟楼顶层四面的报时大钟设在正中,并在楼顶竖起8支高低不一的箭状尖顶,使整个钟楼更和谐和完整。
钟楼外墙采用红砖砌清水墙。
整幢砖红色的钟楼,在绿树、内海、蓝天的映托下,秀丽出众,清雅夺目。
上世纪50年代前这座钟楼旁边就是码头,不少离岛进岛的海南人都是听着钟声从这里经过的,因此对钟楼的印象非常深刻。
不少华侨回国后,看到钟楼就似看到了家乡,它也成为了海口人故乡的象征。
历史不会停住脚步,钟楼的时间也将周而复始地继续下去。
海口骑楼街区的人文意义
在海口骑楼街区,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向人们讲述海口精神和气质。
这种精神中带有一种博大和宽阔,也带有几分传奇和神秘。
也许“满街的方言只字不懂……而满街的内容涵盖着地理、历史、气象、考古、艺术、建筑、园林。
肯留心处,处处是学问”。
因为临海,大海不仅给了海口人开拓精神,也给了海口人对于未知生活的虔诚期待。
无论是文化生活还是宗教生活,都是海口文化的呈现。
作为移民岛上的移民城市,海口骑楼街
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个案古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因其更显著的地域保存价值而身价百倍。
琼籍香港华侨王宁光曾赋诗一首,间有“耆耄钟楼见沧桑,得胜沙有‘第一关’;‘海南书局’始民初,‘天下皮草’振东街……琼剧世家蜇深巷,‘沐恩堂’里把教传……海南的老街海南的魂,海南的骑楼代代传”。
骑楼浓缩着海南侨乡文化的历史,没有海南华侨在海外的奋斗,海口骑楼街区的兴建是不可能的。
海口骑楼几乎每一扇门的后面,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
骑楼街区里曾集中了海口的多个老字号,如土产进出口的梁安记、云旭记;九八行业(即代理业)的符森记、顺昌号等;侨批、汇兑、银业有光东公司、永信号、会安号、会丰号等;书籍文具业有海南书局、会文书局等;各大公司有精华公司、裕大商行、中兴商店等;中、西药行有广德堂、广惠药行等;米谷业有厚生号、永生号;旅店业有大亚旅店、五层楼、泰昌隆、侨商酒店等;茶楼酒店业有琼南酒家、中国酒家、中华西菜馆等。
这些曾经激荡过海口人心灵、铭刻着海口精神的老商号、老建筑虽然依旧傲立老街,历经沧桑,几易其主,仍留下淡淡的风雅和海口人的善良、坚韧和执著精神,成为这座老城的风骨所在。
在这些风情万种的骑楼里,演绎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民国第一楼”家族兴衰的传说,有富家女毅然投身革命洪流的往事,有“大亚旅店”“裕大商行”神秘东家的遗事,有前清北京格格漂洋渡海远嫁海南的旧事……老街、骑楼在沧桑岁月中愈老愈有味道,在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时尚珍贵……这种生活将在未来继续延续,因为没有哪个城市有这样的自由度,能够改变你的,就改变你;不能改变的,就吸纳你,达到一种共融共生。
海口骑楼街区的规划复兴
早在1996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关于海口骑楼街区的振兴已经有过规划。
随着时间的推进,2007年6月1日至7月30日,海口市对中山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新华北路、长堤路进行全面测绘测量,编制老街测量图册,此举标志着椰城的历史文化名街保护性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海口五条老街计划保护的骑楼占地约2.5万平方米,骑楼建筑物200余座。
根据《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7—2020)》,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地带两个区域。
要求在保护范围内,必须坚持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维护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原则。
保护范围内的各项建设不得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展示。
在核心保护区,重点突出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即保护构成街区历史风貌外观的基本要素(建筑外观、建筑平面格局、建筑高度、街道空间尺度、环境小品、市政设施外观、绿化布局形式等),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进行整修、改造或拆除。
在建设控制地带,即核心保护区与城市新区的过渡地带,区内应当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形式、色彩、体量和材料。
保存原有街巷的走向、格局与空间尺度,注重保护和传承构成历史风貌的各项历史要素,延续旧城城市肌理和历史风貌。
根据2008年底已通过评审的《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综合整治规划》,长堤
路、得胜沙路、中山路、解放东路、博爱北路、新华路、新民路、水巷口、振东街、文明西(中)路、大兴西(东)路、大东路等有骑楼的道路都已被列入保护范围。
根据道路的风貌特征,将这些道路分为三类风貌道路。
中山路、解放东路等5条一类风貌道路将不得拓宽,严格保护这些道路沿线历史建筑以及良好的庭院、古树名木、有特色的围墙等等,严格控制建筑体量、风格、色彩、形式等各项规划指标;二类风貌道路包括水巷口、振东街、新民西路、新民东路,这些道路沿线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其他建筑和开发地块,道路保持着原有的历史宽度和原有的尺度;三类道路包括长堤路、新华南路、文明西路、文明中路、大兴西路、大兴东路、大东路等,这些道路沿线有少量需要保留的历史建筑,按规划,这些道路可以在基本维持原有的路网线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宽,同时适当控制沿线开发的建筑高度、风格、面宽。
此外,还有20处骑楼建筑被建议列入海口重点保护建筑行列,其中包括长堤路5号的大亚旅店、水巷口46号的琼南茶园、振东路43号的传统民居、中山路的泰昌隆、中山路63号的邱氏祖宅等等。
本届政府克服各种困难,高度重视海口骑楼街区目前正在酝酿的实施保护与综合整治工作,一旦启动改造,将依据规划中所定,遵循3个保护原则:保存真实的历史遗存、保护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功能,将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手,逐步降低人口密度,引导业态水平提升来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骑楼老街区对海口市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资产,是海口城市中心区最后保留的有历史意义的商业空间……可能成为海口最重要的地标……海南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洋文化、自然风情和发展需要,在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工作日渐推进的契机,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共同体协力运作下,为了此种发展变化趋势,保存、修复和振兴大量的和重要的老建筑,仅仅保护那些“最好的”或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并不能满足海南省和其省会海口市的需求。
海口骑楼街区商业业态空间形成的过程中,将更多地渗透海口的文化元素、以人为本之民风,反映这里的文化特质。
如同每个城市都素有××之称,多年的商贸历史孕育了海口独特的商品意识和文化风貌,独特的海洋文化,形成了重商重利、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意识。
骑楼历史街区作为商业繁华区也将成为主要的文化橱窗。
在海口骑楼街区的旅游产业构建上,进一步强化产业特色,抢占资源和要素集聚配置的制高点,加快发展房产、休闲、现代物流、商贸服务、餐饮服务,构筑多层次、高增长、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发展现代旅游、精致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扩大骑楼街区的现代设施商业规模,发展有机商业,通过扶持经营大户和特色商铺,来提升业态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特色精致服务,逐步实现产业由初级粗糙向专业精致转变,由数量增长向品质效益同步提高转变。
以一个文化制作中心的文化氛围和特色向游客进行海口骑楼街区行销。
将原先的古老建筑转变为休闲业态功能标榜着一种浪漫、迷人,带有某种特殊的社会印记和文化氛围的时尚,包括会议、展览、艺术、博物馆、文化遗产、休闲活动、免税店、酒吧、咖啡和一些特殊项目等。
南洋风格的骑楼紧邻窄小的街道、小巷,这些不朽的作品与世俗平常的肌理之间的对比形成老街的空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