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学专业复习资料

细胞工程学专业复习资料
细胞工程学专业复习资料

绪论

一.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定义)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借助工程学的实验方法或技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或新生物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分类(包括):(填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定义)以植物细胞组织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精细操作,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品种或创造新物种,或加速繁殖植物新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定义)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及工程学原理,定向改变动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的一门技术。

二.(填空)细胞学说的提出:施旺,施莱登(1838年)

三.1902年,H 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学说。

第一章基本技术

一.湿热灭菌:103-137kPa(121-126°C),15-30min.

二.干热灭菌:利用烘箱加热到位60-180°C

三.培养基基本成分:无机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水

常用有机成分:糖类(蔗糖),维生素,肌醇,腺嘌呤,氨基酸

激素:生长素(根),细胞分裂素(芽),赤霉素(细胞伸长)

四.基本培养基种类:MS,B5,N6,White(P26)

(1)高盐平衡培养基:MS培养基、LS培养基、BL培养基、BM培养基和ER培养基。特点: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营养丰富;微量元素种类全,浓度高。

(2)高硝态氮培养基:B5培养基,N6培养基及SH培养基等。特点:硝酸钾的含量高,氨态氮的含量低,含有较高的盐酸硫胺素。

(3)中盐培养基:H培养基、Nitsch培养基、Miller培养基和Blaydes培养基。特点:大量元素无机盐约为MS的一般,微量元素种类减少而含量增高,维生素种类比MS多。

(4)低盐培养基:White培养基、WS培养基、HE培养基、改良Nitsch培养基及HB培养基等。特点:无机盐含量低,有机成分含量相对也很低。

五.培养基配制:1000ml母液需100ml大量元素(10*),10ml微量元素(100*)……

1 培养基母液配制

无机盐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3部分分别配制。大量元素一般配制成(10-20)×母液,微量元素和铁盐则配制成(100-200)×母液。有机成分最好单独配制。配好的母液需贮存于

2-4℃冰箱中。

植物激素使用的浓度很低,因此,一般分别配制成0.1-1mg/L浓度的溶液。

2 培养基制备

制备培养基时是根据实际需要配制,首先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及有机成分的顺序,依次吸取各母液的需要量,加入一适当体积的烧杯或其它配制培养基的容器中,再加入适当体积的蒸馏水,并称取相应量的蔗糖放入其中溶解,调节pH值,加入琼脂,加热使其完全融化,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并分装。

六.外植体: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

三种来源:1.生长在自然环境下的植物 2.在温室控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3.无菌环境下培养的植物(最优)。

第二章细胞全能性与形态发生

一.细胞全能性:(定义)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完整个体的固有能力称之为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脱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再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最终体现。

二.细胞脱分化(cell dedifferentiation ):(定义)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就是细胞脱分化。

分化细胞脱分化分生细胞再分化分化细胞

静止细胞启动分裂是分化细胞成功脱分化的重要标志。

蛋白体的出现和细胞质密度增加被认为是细胞开始脱分化的标志。

三.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定义)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四.极性(polarity):(定义)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五.激素是离体培养条件下调控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主要因素。

先用生长素处理,后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有利于细胞分裂而不利于细胞分化;反之,则有利于细胞分化。如果两者同时处理,则可促使分化频率的提高。

六.(简答)植物的离体器官发生:是指培养条件下的组织或细胞团(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根、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不定根、不定芽:是指在一些非正常发生部位形成的根或芽,离体培养中通常是指从愈伤组织上发生的根或芽。

器官发生方式:1)先芽后根:先分化芽,芽形成后,在芽的基部长出根进而形成完整植株。2)先根后芽:先分化根,再在根上产生不定芽进而形成完整植株。

3)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芽和根,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七.愈伤组织:实质上是一团无序生长的细胞,这些细胞大多处于随机分裂的状态。

(器官、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首先发生在伤口部位)

八.体细胞胚或胚状体(定义):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统称为体细胞胚或胚状体。

界定:

1)体细胞胚是离体培养的产物,只限于离体培养范围使用,以区别于无融合生殖胚。

2)体细胞胚起源于非合子细胞,以区别于合子胚。

3)体细胞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以区别于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形成个体的途径。

研究体细胞胚的模式植物:胡萝卜。

九.体细胞胚的形成途径:(简答)

1.体细胞胚从外植体上直接发生:诱导阶段;胚胎发育阶段

2.间接发生:A.经过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的形成: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诱导愈伤组织

胚性化→体细胞胚的形成 2,4-D(浓度高)

2,4-D(浓度低) 2,4-D(浓度更低)

B.经过悬浮细胞的体细胞胚的形成: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悬浮培养的胚性细胞团→体细胞胚的形成。

十.植株再生的两种方式:器官发生,体细胞胚发生。

第三章体细胞遗传变异

一.体细胞无性系:由任何形式的细胞培养所产生的植株统称为体细胞无性系。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由体细胞无性系表现出来的变异。

从对生物遗传的影响而言,细胞工程技术本身即包含了双重性: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二.离体培养中的遗传与变异特点:遗传稳定性;变异的普遍性;变异的局限性;嵌合性三.非遗传变异

四.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诱导与选择:(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变异))

诱变起始材料的选择原则:目标性状的可行性;试验植物的细胞培养技术水平;适当的细胞类型

七.设计实验:培养抗纹枯病的水稻——

突变体的选择:(1)直接选择

(2)间接选择:

外遗传变异

生理适应性变异

基因表达(生长素自养型变)

第四章植物组织细胞培养

一.植物脱毒: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出植物细胞中侵染的病毒,生产健康的繁殖材料。二.脱毒基本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

三.脱毒苗制备流程:索取材料的病毒检测外植体的选择及预处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脱毒效果检测脱毒苗的保存与繁殖

四.(填空、简答)培养物的增殖方式:1.腋芽增殖2.不定芽增殖3.体细胞胚增殖

4.愈伤组织增殖

五.花药培养(定义):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发育和分化成为植株的过程。

从培养类型来讲,花药培养仍然属于器官培养的范畴。

花粉培养(定义):又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除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花粉培养属于细胞培养的范畴。

花粉培养取材时期:四分体小孢子时期;

花药培养取材时期:单核晚期,双核早期。

六.花药培养的基本程序:外植体选择—外植体预处理—外植体消毒—剥取花药—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

七.花粉分离方法:

(1)机械分离法:将花药置于盛有少量液体培养基或与培养基等渗的蔗糖溶液的培养皿中,用平头的玻璃棒或注射器内管轻轻挤压花药,使其散出花粉。

(2)花药漂浮培养自然释放法:将经过一定时间低温处理的花药,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数天后,花药开裂,释放出花粉粒。

(3)磁拌法:将花药接种于含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然后放入一根磁棒,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低速转至花药呈透明状。

八.根据在培养中所取的外植体的部位不同,植物胚胎培养包括: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子房培养。

九.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

取材时期:多为球形胚至鱼雷形胚阶段。

十.幼胚离体培养的常见的生长发育方式:胚性发育,早熟萌发,愈伤组织。

十一.悬浮培养: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应用:1.愈伤组织诱导:要求:松散性好、增殖快、再生能力强。其外观一般是色泽鲜艳的乳白或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疏松易碎。

诱导愈伤组织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幼胚、胚轴、子叶是最常使用的外植体。

诱导愈伤组织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较高浓度激素浓度;必要的附加物质。

2.悬浮系的建立与继代培养:

一个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简答):

A.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一般在30-50个细胞以下,在实际培养

中很少会有完全由单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悬浮体系。

B.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同。悬浮体系外观为大小均一的小颗粒,培养基清澈透亮,细胞色泽呈鲜艳的乳白色或淡黄色。

C.细胞生长迅速,悬浮细胞的生长量一般2-3天甚至更短时间便可增加一倍。

3.悬浮细胞的生长动态:P89图5-6 (填空——五个时期)

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直线生长期,减慢期,静止期。(在减慢期进行继代培养)

4.悬浮培养细胞的同步化:

细胞同步化: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填空)同步化的方法:分选法;饥饿法;抑制剂法;低温法P91

十二。单细胞培养方法:1、平板培养 2、看护培养 3、微室培养 4、双层滤纸植板培养5、悬浮培养(简答)P86

十三。培养条件下的植物细胞次生产物积累特性:1.生长偶联型:产物合成与细胞生长成正比。如长春花碱、烟碱的合成 2.中间型:产物仅在细胞生长下降时合成,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或停止生长产物都不合成。如蒽醌类物质合成的植物细胞 3.非生长偶联型:产物合成在细胞生长停止以后。如紫草宁的合成。

第五章原生质体培养及杂交

一.原生质体(protoplast):除去细胞壁的裸露细胞。

二.原生质体的纯化方法:(填空)

1、沉降法:甘露醇作渗透压调节剂,低速离心,原生质体沉降于管底。

2、漂浮法:蔗糖作渗透压调节剂,离心,原生质体漂浮于溶液表面。

3、梯度离心法:利用比重不同的溶液,离心,原生质体处在两液相的界面之间。

三.原生质体培养方法:(P118)1。液体浅层培养2。固体平板培养3。固液双层培养4.琼脂糖珠培养(摇床震荡)5.悬滴培养法:在培养皿盖上滴悬浮液,皿底加入培养液,皿盖翻过来盖于皿底上,封口培养。6.微滴培养法:悬浮液滴于皿底,封口培养。7.饲养层培养法:又称看护培养。先制备饲养层,再在其上培养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四.原生质体活力测定方法:(P114)

1.形态识别法

2.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产生绿色荧光。

3.酚藏花红染色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被染色。4、荧光增白剂染色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随着细胞壁的再生产生绿色荧光。5、伊凡蓝染色法: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不能被染色。

※五.植物体细胞杂交:又称为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

植物细胞杂交的类型:1)体细胞杂交2)体细胞-配子杂交3)配子间细胞杂交4)微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的种类(完整程度):1)对称融合 2)非对称融合

※六.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之一:PEG诱导融合法

1)特点:优点是成本低;融合子产生的异核率高;不受物种限制。缺点是融合过程繁琐,PEG

对细胞有毒害。

2)作用机理:PEG分子具有轻微的负极性,可与带正极性基团的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形

成H键,在原生质体之间形成分子桥,使原生质体发生粘连进而促使原生质体的融合;PEG还

鞥增加类脂膜的流动性,使原生质体的核、细胞器发生融合成为可能。

七.原生质体的融合方法之二:电融合的基本过程

细胞膜的接触:原生质体在电场作用下极化而产生偶极子,使原生质体紧密接触排列成串。

膜的击穿:给予高频直流脉冲就可以使原生质膜击穿,从而导致两个紧密接触的细胞融合

在一起。

优点:1)不存在对细胞的毒害问题2)融合效率高3)融合技术操作简便

八.(填空)原生质体的融合产物:异核体(核未融合)、同核体(同一亲本融合 AA)、未发

生融合的双亲原生质体。

九.杂种细胞的选择系统与体细胞杂种植株的鉴定(P131-132)(实验设计题)

例:材料月季(红)玫瑰(白)培养月季式玫瑰……

分离……原生质体:纯化、活力测定融合方法杂种选择杂种植株鉴定膜的融合---细胞质融合(发生膜融合后的数小时)---核融合(可能发生在细胞间期,也

可能发生在第一次同步分裂过程中)。

第六章人工种子及种质贮藏

一.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s):任何一种经人工种皮包被或裸露的,具有形成完整植株能

力的繁殖体。

根据包被的程度可将人工种子分为三大类:裸露的或休眠的繁殖体、人工种皮包被的繁殖体、

水凝胶包埋再包被的繁殖体。

二.繁殖体的种类及其培养技术:体细胞胚、微型变态器官、微芽。

三.人工种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繁殖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

四.包埋介质的要求:1、要能对繁殖体起保护作用,要对繁殖体没有毒害。2、要求具有一定

的缓冲强度,以保证繁殖体在生产、运输和种植操作中的安全。3、能够提供类似于胚乳的营养

物质以供繁殖体发芽的需要。4、应含有适当的杀菌剂。

五.理想的人工种皮:1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以保证人工胚乳的各种成分不易流失;

2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保证繁殖体维持生理活性的需要;

3有一定的坚硬度,以加强人工种子的耐储运性和适于机械化操作;

4无毒无害,能保证繁殖体顺利穿透发芽。

第七章动物细胞培养

一.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可分为:贴壁依赖型,非贴壁依赖型,兼性贴壁细胞。

二.原代培养:将机体取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实效培养的过程。实效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

代左右,这样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

三.传代培养: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结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四.细胞系:由初代培养产生的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养的细胞群称作细胞系

五.培养细胞的保存1、冻存2、复苏。(慢冻快融)。

第八章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第九章克隆技术与转基因动物

一.细胞核移植定义: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转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内的精细技术。细胞核移植所得的杂种称为核质杂种。根据移植对象的不同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二.克隆技术的应用:1、检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2、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进行生物药物生产3、培育优良畜种,扩大良种种群;4、开展异种动物克隆,拯救濒危动物;5、与干细胞技术结合,开展治疗性克隆;6、利用核移植技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问题。

三.转基因动物:指在基因组内稳定的整合以实验方法导入外源基因,并且外源基因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遗传工程动物。

四.转基因动物的制备过程:1、目的基因的分离与克隆;2、表达载体的构建;3、受体细胞的获得;4、基因导入;5、受体动物的选择及转基因胚胎的移植;6、转基因整合表达的检测;7、转基因动物的性能观测及转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8、转基因动物的遗传性能研究以及性能选育;9、组建转基因动物新类群。

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三2.1植物细胞工程导学案

2.1 植物细胞工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掌握它们的原理、过程及关键环节。 2、了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及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收集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交流。 2、以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为基础,弄清楚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讨论植物细胞工程的社会意义及细胞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 2、搜集相关的实际技术应用,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应用的讨论,体验现代生物科技的新进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2、植物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细胞分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3、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表现为全能性的原因是。 4、织物组织培养就是在和条件下,将培养在上,给予条件,诱导其产生形成完整的植株。 5、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养成的技术,优点是。 6、生物体可遗传变异类型包括、、。

根据变异类型育种的方法有、、、等。 7、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指,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获得脱病毒的植株的方法 。 9、神奇的人工种子指。 10、生物育种技术比较 技术原理优点缺点 诱变育 种基因突变 提高生物变异的频率,使后代变异频率 较快稳定;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缩 短育种进程 盲目性大,需大 量处理供试材料 杂交育 种基因重组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 个个体 周期长,难以克 服远缘杂交的障 碍 单倍体 育种染色体变异获得个体均为纯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技术复杂,须与 杂交育种配合 多倍体 育种染色体变异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 适用于植物,动 物方面难以开展 基因工 程育种分子遗传学原理 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 状 细胞工程育种细胞生物学和分 子生物学原理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大了用 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定向改变生物 遗传性状 不能按人们的需 要表现出亲代的 优良性状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课题 (3) 二.设计课题分析 (4) 三.确定原动机 (4) 四.传动比的分配 (5) 五.机械或部件中各轴的运动学和动力计算 (5) 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1.高速机齿轮设计及 (7) 2.低速级齿轮设计及校核 (13) 七.V带及带轮设计及校核 (20) 八.轴的设计 (22) 九.键的计算校核 (34) 十.轴承和选定轴承校核 (37) 高速级轴承 (37) 中速机轴承 (38) 低速机轴承 (39) 十一.减速器总体技术特性如下 (40) 十二.设计小结 (40) 十三.参考文献资料 (41)

一、设计课题 设计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中的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该传动设备的动力由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后传至传送带。两班制工作,工作期限为8年。 1----电动机; 2----带传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卷筒; 6----输送带。 题号 原始数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输送带主轴扭矩 700 670 650 950 1050 900 660 900 900 950 T(N·m) 输送带运行速度 0.63 0.75 0.85 0.8 0.8 0.7 0.83 0.75 0.85 0.9 V(m/s) 卷筒直径 300 330 350 350 380 300 360 320 360 380 D(mm)

二、设计课题分析 拿到设计课题首先我们设计的是设计热处理车间零件清洗用传送设备中的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该传动设备的动力由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后传至传送带。两班制工作,工作期限为8年。所以我们小组立即开展对减速器的了解。在课题要求下我们选择了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因为它的工作环境是传送车间,没有要求要斜齿轮还是直齿轮,因此我们选用了更符合要求的直齿轮传动。又因为没有特别大的载荷变动,这样可以确定后面选择齿轮材料和皮带的时候奠定基础。电动机方面尽量选择了要价格清廉,而且又能够满足清洗车间的技术要求。机箱基本选择45号钢。电动机的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转速和功率的计算。然后分配传动比,接着对机械或部件中各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基本上是这样的设计流程了。最后完成之后要写好任务说明书就可以了。 三、原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选择 (1)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工作要求选用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 (2)选择电动机容量按式(2-2),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P d= 按式(2-3),工作机所需功率为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附带答案及作业题目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附带答案及作业题目 一选择 1 最早发现细胞的是:胡克 2 观察无色透明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运动细胞:暗视野显微镜。 3 信号传递中,重要的脂类是:磷酸酰基醇。 4 多药性蛋白属于ABC转运器。 5 植物细胞与细菌的协助运输借助于质子浓度梯度。动物则借助钠离子浓度梯度。 6 鞭毛基体和中心粒属于三联微管。 7 叶绿体质子动力势产生是因为类囊体腔的PH值低于叶绿体基质的PH值。 8 Hela细胞属于宫颈癌上皮细胞。 9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力:0.2nm。光镜:0.2um。人眼: 0.2mm。 10 鞭毛轴丝由9+2微管组成。 11 矽肺与溶酶体有关。 12 纺锤体的微管包括:星体微管,动粒微管,极微管。 13 具有细胞内消化作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14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15 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包括RNA和蛋白质。 16 抑制脂质分裂的是:松弛素。 17 钙离子浓度上升时,PKC转移到质膜内表面。 18 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方向:PSII---PSI---NADP+。 19 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是胞内体。 20 氚标记的尿嘧啶核苷用于检测细胞中RNA转录。

21 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跳跃运动。 (具有的是:侧向,旋转,翻转) 22 膜流的正确方向:内质网——高尔基体——质膜。 23 初级溶酶体来自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4 线粒体合成ATP。 25 微丝重要的化学成分是肌动蛋白。 26 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电位门通道。 27 肌质网可贮存钙离子。 28 高尔基体功能功能:分泌颗粒形成。 29 微丝在非肌细胞中功能:变形运动,支架作用,吞噬运动。 30 中心粒:9组3联。 31 胞内信使有:C,CGMP,DG。生长因子:EGFR。、 32 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测定细胞中DNA含量。 33 完成细胞膜特定功能的组分为膜蛋白。 34 细胞质外层的一个复合结构体系和多功能体系成为:细胞膜。 35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36 肝细胞解毒作用发生在滑面内质网。 37 衰老细胞器被膜包裹形成自噬体。 38 线粒体中ADP---ATP在基粒中。 39 组成微丝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状肌动蛋白。 40含不溶性脂蛋白颗粒的细胞内小体为脂褐质。 41 微管形态一般是中空圆柱状。 42 细胞氧化过程中,乙酰辅酶A生成在线粒体基质中。 43 粗面内质网作为核糖体附着支架。

树木移栽的实训报告

树木移栽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通过对大树移植栽植实地操作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掌握五角星包装法移植大树。 二、实训工具:锯子、铁锹、锄头、草绳、枝剪刀。 三、实习过程: 园林树木栽培是指从苗木出圃开始直至树木衰亡、更新这一较长时期的栽培实践活动。园林树木栽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树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园林树木,特别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自然式或人工式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环境、观赏、游憩和经济生产的综合效益。因此,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实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次的树木移栽我们也都很认真,通过老师和技术人员的讲解,我们也掌握了一些树木移栽的方法。 大树移植是指乔木胸径大于15cm的大树移植。大树移植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也是保护在城市改扩建工程中的古树名木和已有大树的有效手段。 老师将小组成员分好,每组带着锄头铁楸挖指定的苗木,我们是一棵胸径大约8—10cm的桂花树。移植前,我们先去掉了树干周围的表土,减少不必要的土方量。画土球边界线,在土球线外挖操作沟,向下挖掘,用利铲和手锯切断侧根,土球的形状应上大下小,逐渐起线收底,最后将主根锯断。进行修球,使土球四周对称、均匀。球面密实、完整,裂痕的根要短截,保持切口平滑。确定树木的土球为苗

木胸径的8~10倍,土球的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径的2/3,起挖时遇到粗大根可用锋利的锯子或铲切断。 土球包扎先将草绳重新绑起来这样在用草绳时草绳不会散,然后按图示数字顺序,由1拉到2,绕过土球底,经3过土球面到4,绕过土球底经5拉过土球面到6,绕过土球底,由7过土球面到8,绕过土球底,由9过土球面到10,绕过土球底回到1。按如此顺序紧挨平扎6——7道五角星形。打包要密实、牢固,防止土球散裂。为方便起挖、防止枝条折损,提高苗木成活率,移植过程中最后要进行树冠修剪,减少树木的水分蒸腾量,以保证树木成活。修剪时要以保持原有树冠形态为原则,可以适当疏剪过密的主、侧枝,保留的侧枝应该适当短截,也可以摘去部分叶片。 四、实训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增加苗木的移栽成活率。首先是如何确定土球的大小,土球过小,要保护的根系范围小,搬运方便但成活差,恢复期慢。土球过大,要保护的根系范围大,栽后成活好,生长快但移栽费用高。通常确定土球的大小的方法有:(一)是按植株的高度。如高在0。7米以下,土球球径为30厘米,高在1—2米,土球的球径为40—50厘米。 (二)是按植株的根径的粗细。土球球径为根径的4—6倍。 (三)是按植株的胸径。土球球径为胸径的8—10倍。 (四)是无明显主干的花木,可按其冠径的大小确定土球球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的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糕点厚度: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 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工作阻力很小。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4.设计方案提示 1)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的选择很关键,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的变化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采用其它调速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比较。 3)间歇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切口有一定的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但输送机构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的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以利提高生产率,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应按照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参数。5.设计任务 1)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A3)。 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的选型。 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电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6)对机械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设计。 7)画出机构运动简图。(A1) 7)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A2)8)编写设计说明书。(用16K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细胞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工程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2 学时 学分:2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开课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 《细胞工程》是通过对细胞及其组分的人工操作,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实现对动植物的遗传改造,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生产实践;结合非生物材料等手段,生产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或缺陷的人工器官,组织, 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或用于深入研究的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该门学科形成与发展,理论与原理,技术与方法等基础知识,结合科研实际以及最新研究动态,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适应后基因组学时代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各方面对当代生命科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细胞工程学的特性和内容,细胞工程的主要类型和技术操作,细胞工程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进行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将细胞工程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 1.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课程考核方法:考试 1)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2)平时成绩评分标准 平时成绩(100分),包括学生课堂出勤情况(20分)、课堂发言及积极参与情况(20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60分)。此项成绩需由教师提供评分依据及记录。 3)期末成绩评分标准 以评分标准为依据,所得卷面成绩为准,以考试试卷形式考查,考试形式为笔试,满分100分,试题包括基本知识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应用等能力等教学内容的考查。全面涵盖本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渗透学科前沿及进展,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情况。 五、大纲正文 绪论(2学时) 【目的要求】 1. 了解细胞工程的发展历史。 2. 了解生物工程学的组成内容 3. 了解细胞工程的应用。 4. 理解生物工程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 5. 理解细胞工程学与生物工程的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 6. 掌握细胞工程学的主要组成。 7. 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观。

大学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细胞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5分) 1.实验室的物理防护是由隔离的设备、实验室的设计、实验实施等三个方面组成,根据其密 封程度的不同,分为P1、P2、P3、P4四个生物安全等级。典型的P4实验室由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组成。 2.细胞系是原代培养经初步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的、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细胞 群体。 3.细胞株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 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的增殖特性为缓慢性和自稳性。 5.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为贴附、接触抑制和密度抑制。 6.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基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7.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为分批培养法、连续培养法和半连续培养。 8.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材料的消毒过程中,消毒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杀死附着其上的微生物又 不损伤材料。 9.细胞生长测定的一般方法为: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密实体积、细胞鲜重或干重。 10.体外培养的细胞根据其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贴附型细胞和非贴附型细胞。 11.人工种子的组分包括胚状体、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 12.细胞融合主要经过了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相靠近、细胞桥形成、胞质渗透、细胞核融合几 个步骤。其中细胞桥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 13.花粉单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细胞学鉴定、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 14.胚胎工程主要是对哺乳类动物的胚胎进行某种人为的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 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成体动物。 15.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的方法包括:远缘杂交、延迟授粉、核置换、射线照射、花药培养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参皂甙粉是人参中重要的药用成分,以前只能从人参中提取产量极低,因而价格昂贵。 目前人参皂甙粉可以通过下列哪项技术迅速大量获取(B) A.基因工程 B.植物组织培养 C.植物体细胞杂交 D.发酵工程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纺织大学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和部分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综性 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的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原理和过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等)。 二、设计课题 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展开式双级齿轮减速器

4——连轴器 5——底座 6——传送带鼓轮 7——传送带 设计一个带式传动装置,已知减速器的输出功率为5KW,输出转速为55r/min,减速器的工作的寿命为10年,双班制工作,工作时有轻微振动,减速器传动系统图如上图所示。 三、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纸一(0号图纸一) 2.、低速轴及大齿轮的零件图二(2号或3号图纸) 3.、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本次设计拟定了三个方案(1)展开式(2)分流式(3)同轴式通过比较分析最后选定方案一展开式 4.1 将带传动布置于高速级 将传动能力较小的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有利于整个传动系统结构紧凑,匀称。同时,将带传动布置在高速级有利于发挥其传动平稳,缓冲吸振,减少噪声的特点。 4.2 选用闭式斜齿圆柱齿轮 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及防护条件最好。而在相同的工况下,斜齿轮传动可获得较小的几何尺寸和较大的承载能力。采用传动较平稳,动载荷较小的斜齿轮传动,使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加工只比直齿轮多转过一个角度,工艺不复杂。

细胞工程学复习题

细胞工程学习题 1.诱导试管苗生根时,培养基的调整应 A.加大盐的浓度B.加活性炭 C.加大分裂素的浓度D.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2.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是 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 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 3.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干细胞 4.下列哪个是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 5.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主要适用于 A.草本植物B.木本植物C.单子叶植物D.双子叶植物 6.原生质体纯化步骤大致有如下几步: ①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谨慎地吸去上清液。

②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相同),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三次。 ③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um的滤网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 ④用培养基清洗一次,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行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104~106/ml。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7.常用的细胞融合剂是 A.刀豆球蛋白B.聚乙二醇(PEG)C.细胞松弛素B D.脂质体 8.利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HAT培养基用来进行 A.细胞融合B.杂交瘤选择C.检测抗体D.动物免疫 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D.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10.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 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B细胞B.没经过免疫的T细胞

树木学实习个人总结

树木学实习个人总结 植物,创造了这个世界;植物,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姿。然而,作为一个学林学的,我们对于植物的了解又有多少?这次树木实习,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了解。在知识上:让我们知道我们树木知识的匮乏。成千上上万种树木一股脑扎在你面前,真是让人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特征。但在实习中,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使我们更加认识了树木。 在老师的指导与讲解下,我们认识了有着风油精味的亮叶桦,有着特殊臭味的常春油麻藤,有圆圆腺窝的樟树,长着奇形怪状的叶子的异叶榕,长了“瘤”的湖北紫荆,叶子揉了糙手的蜡梅等等。这是我们最直接的收获。 在能力上我们学会了采集树木、制作标本的方法。在实习中,会采树木还不行,采来的树木还要学会保存。因此老师还教我们采集和制作蜡叶标本的基本方法,这对我们的终生都是受用的。标本的采集是我们树木实习的重要内容,既考我们的专业知识,又考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从标本的采集、压制、换纸虽然没有实现最后的标本的装订。但我们始终还是知道了标本制作的全部过程,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这就值了。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小组合作。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认识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

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团队的强大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够很好的完成。在望城坡上采集标本时,我们分工明确,有记录名称的,有采集标本的,有拍照的等,使我们的实习效益最大化。山路不好走,我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在情感上,这次实习增进了班内同学的感情,我们第一次一起吃饭,一起吃辣条,一起猜树名不知道为了一颗树赌上了多少人的鸡腿饭。在学校,许多人各自在自己的寝室做自己的事情,很少与别的寝室交流,而在实习中,我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学习知识,一起度过难忘的十天。我们对彼此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从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在这次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真的很佩服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成就,这么多的动植物,他们只要看看或者是听听声音就能说出他们的名字、生活习性等等。那记忆力可是非同寻常啊。他们对待科学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有问必答,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地方。 在植物识别考试中,我表现还算不错,但仍然有几种我认不出来的,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掌握不够吧,但我不会因此丧失信心,我会从中吸取教训,找出自己的不足,利用课余时间去野外多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使自己可以熟练的掌握它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一、设计题目:半自动钻床 设计加工图所示工件 12mm孔的半自动钻床。进刀机构负责动力头的升降,送料机构将被加工工件推入加工位置,并由定位机构使被加工工件可靠固定。 二、初始条件 凸轮轴转角 10°20°30°45°60°75°90°270°300°360°送料快进休止快退休止 定位夹紧休止快进及夹紧休止快退进刀休止快进工进快退休止 方案号进料机构 工作行程 mm 定位机构 工作行程 mm 动力头 工作行程 mm 电动机转速 r/mm 工作节拍 (生产率) 件/min A 40 30 15 1450 1 B 35 25 20 1400 2 C 30 20 10 960 1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 半自动钻床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该分类机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绘制所选机构的机构示意图(绘制在说

明书上),比较其优缺点,并最终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机构进行机构综合设计,绘制出其机构运动简图。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皮带传动传动比i ≈ 2 ,每级齿轮传动传动比 i ≤ 7.5 )。 3. 在图纸上画出半自动钻床的传动系统方案图。 4. 在图纸上画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凸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要求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确定凸轮廓线。 5. 设计计算其中一对齿轮机构。 6. 以上所要求绘制的图形均绘制在一张一号图纸上。 7.同一小组内,每人至少有一种与别人不一样的机构设计方案。 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15page以上)。 四、设计提示 1. 钻头由动力头驱动,设计者只需考虑动力头的进刀(升降)运动。 2. 除动力头升降机构外,还需要设计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各机构运动循环要求见表1。 3. 可采用凸轮轴的方法分配协调各机构运动。 五、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2009 年 6 月24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2009 年 6 月24 日

大学 细胞工程试题及答案

细胞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25分) 1.实验室得物理防护就是由隔离得设备、实验室得设计、实验实施等三个方面组成,根据其密 封程度得不同,分为P1、P2、P3、P4四个生物安全等级、典型得P4实验室由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组成。 2、细胞系就是原代培养经初步纯化获得得以一种细胞为主得、能在体外长期生存得不均一细 胞群体。 3.细胞株就是指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得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得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得细胞群。 4。干细胞就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分化潜能得细胞。干细胞得增殖特性为缓慢性与自稳性。 5.培养细胞得生长特点为贴附、接触抑制与密度抑制。 6、植物细胞培养得原理就是基于动物细胞得全能性。 7、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得方法为分批培养法、连续培养法与半连续培养。 8。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材料得消毒过程中,消毒得基本原则就是既要杀死附着其上得微生物又不损伤材料、 9.细胞生长测定得一般方法为: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密实体积、细胞鲜重或干重。 10、体外培养得细胞根据其生长方式主要分为贴附型细胞与非贴附型细胞。 11.人工种子得组分包括胚状体、人工胚乳与人工种皮、 12.细胞融合主要经过了两原生质体或细胞互相靠近、细胞桥形成、胞质渗透、细胞核融合几 个步骤。其中细胞桥形成就是最关键得一步、 13。花粉单倍体植株得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细胞学鉴定、杂交鉴定、分子标记鉴定。 14。胚胎工程主要就是对哺乳类动物得胚胎进行某种人为得工程技术操作,然后让它继续发育,获得人们所需要得成体动物。 15.人工诱导单倍体形成得方法包括:远缘杂交、延迟授粉、核置换、射线照射、花药培养等、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参皂甙粉就是人参中重要得药用成分,以前只能从人参中提取产量极低,因而价格昂贵、目前人参皂甙粉可以通过下列哪项技术迅速大量获取(B) A.基因工程 B.植物组织培养

测树学实验树干解析报告

实习十树干解析 Ⅰ.目的 一、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二、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 Ⅱ.仪器、用具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工具、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木时,可给成套圆盘) Ⅲ.方法、步骤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树种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的手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解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 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一)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为了研究树木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中选择解析木。 (二)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 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三)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 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1/4,3/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实例 7.1 薄板冲床 7.1.l设计要求 设计专用冲床,用于金属薄板的冲孔或落料。 7.1.2功能分解 显然,为完成冲压工艺过程,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 (1)冲头作上下往复运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冲压机构。 (2)板料作纵向步进运动,因此需要设计板料纵向送料机构。 (3)为了节约原材料,工厂往往采用交错冲切方法,这样可以用同样数量的原材料加工出较多的工件,且减少边角余料。因此,板料在作纵向步进运动的同时,还应作横向停歇往复运动,以实现冲切孔位的交错排列,为此需设计板料横向送料机构。 对这一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 (1)冲压机构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的变换、运动形式的变换、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 (2)板料纵向送料机构也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变换、运动缩小、运动停歇。 (3)板料横向送料机构有四个基本运动:运动形式变换、运动缩小、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运动停歇。 7.3 铆钉冷镦机 7.3.1设计要求 设计铆钉自动冷镦机,把成卷的线材通过校直、送料、切料、转送、镦锻、起模等工序,制成铆钉。 7.3.2功能分解 本机器的功能是自动生产铆钉。其原理为冷态(室温)镦锻。它的运动功能可分解为四种工动作: l. 进料 金属线材经进料机构校直后,被自动、定时地送入模具。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运动。 2. 切断转送 进料停止后,切断转送机构将棒料切断并把它送至镦料工位。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等速运动及停歇急回运动。 3. 镦锻成形 由镦锻机构镦出铆钉,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急回运动。 4. 起模顶料 由起模机构将铆钉从定模中推出,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停歇运动。 7.4 蜂窝煤成型机 7.4.1设计要求 蜂窝煤在我国城镇广泛使用。现要求设计蜂窝煤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煤定量送入模腔成形,生产出煤饼。 设计参数为: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360 mm; 生产能力:40次/min。 7.4.2功能分解

细胞工程学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细胞工程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cytotechnology或cell engineering):它是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或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2、看护培养(nursing culture):用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来促进培养细胞持续分裂增殖的方法。 3、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指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类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4、外植体〔explant〕: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 5、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所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6、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将成熟或未成熟的花药从母体植株上取下,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使其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或植株的技术。(指离体培养花粉和花药,使小孢子改变原有的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形成花粉胚或花粉愈伤组织,最后形成花粉植株,并从中鉴定出单倍体植株,使之二倍化的细胞工程技术。 7、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培养过程中,有些细胞可能会分泌活性物质到培养液中,这种培养过某种细胞以后,含有细胞分泌物的培养液称为条件培养基。 8、植物脱毒:由人工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植物体组织器官病原体消除,以使这些组织器官生成完整植株。 9、原代细胞系:指从机体中取出而直接培养的细胞,从一代到十代的细胞培养是原代培养,形成的整个系统叫原代细胞系。 10、体细胞杂交: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不经过有性过程,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产生杂种的方法。 11、胚胎培养:是指胚或具胚器官(如子房、胚珠等)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12、互补选择:是指利用两个亲本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生理特征,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具有发生互补作用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的选择方法。 13、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是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4、植板率:植板率是能长出细胞团的单细胞在接种单细胞中所占的比例。 15、玻璃化冻存:是指液体转变为非晶态(玻璃态)的固化过程。 16、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当细胞在基质上分裂增殖,逐渐汇合成片即每个细胞与其周围的细胞相互接触时,细胞就停止增殖,即细胞密度不再增加,这一现象称之为接触抑制或密度依赖抑制现象。 17、非对称融合(aymmetric fusion):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某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后再进行融合。 18、对称融合(symmetric fusion):两个完整的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19、胞质体:不含细胞核而仅含有部分细胞质的原生质体。 20、体细胞胚: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 21、永久细胞系:大多数细胞系在有限的代数内以不变的形式增殖,当超过有限世代后,在体外永久存活下来发育成永久细胞系或称连续细胞系。

林木育种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姓名: XXX 班级:林学X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付顺华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花粉生命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间接法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了解其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烧杯、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毛笔、标签、玻璃铅笔、显微镜、测微尺、培养皿、蔗糖、琼脂、联苯胺、α-萘酚、碳酸钠、30%过氧化氢等三、实验材料: 油茶、茶叶、枇杷等树种以及各种花卉的新鲜花粉;杉木、马尾松等树种的贮藏花粉。 四、实验说明: 在使用经贮藏或外地来的花粉时,为保证杂交工作的成功,应预先进行花粉生命力的测定,如花粉的生命力已丧失或只有极弱的生命力时(发芽率在5%),就不能用于杂交,否则必遭失败,花粉生命力的测定是杂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二类,前者是指把花粉直接受在同种植物的雌蕊上,以后观察果实发育情况或通过解剖,检查花粉的发芽情况,以确定花粉生命力,后者又有两种方法,即培养基法和染色法。 五、实验步骤: (一)发芽法(培养基法) 把花粉播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置于适当的温湿条件下,使之发芽,以鉴定花粉生命力,常用的培养基是由蔗糖、琼脂和蒸馏水配制而成,不同的树种花粉,对糖浓度要求不同,培养基的pH值一般调整到6-5.2之间,如果在培养基上加入少量的硼酸和维生素B1,更利于花粉发芽。 1、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在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g琼脂,置烧杯中,隔水加热,煮开,使琼脂溶解(加热过程中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以防水分蒸发丧失),然后加入10-15%蔗糖,溶解后即为10-15%糖浓度的蔗糖琼脂培养基。 趁热及滴管吸取培养基液(或直接手玻棒)滴1-2滴于载玻片的槽内,冷却后即成固体培养基。 2、播种花粉 用解剖针粘取少量花粉,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也可用小棉花球粘取少量花粉,用口轻轻一吹,使花粉均匀播洒在培养基上,播种花粉量不能太多,以每一视野(4×10)中的均匀分布100-200粒左右的花粉为宜,播种成团的,或数量过多的,必须重做,否则发芽后难以计数。 3、培养 以播好的载玻片置于或垫有湿润吸水纸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以保湿,放在20-25℃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同的花粉培养时间不一样,应隔不同的时间在显微镜下连续检查花粉发芽情况,直至花粉发芽粒数不再增加为止,花粉发芽的标准是花粉管伸长超过花粉直径为准)。 1、观察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下图表示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基本组成。 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1—电动机,2—V带传动,3一减速器,4—驱动滚轮,5—输送带,6一联轴器 2.课程设计的目的 (1)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2)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进行方式,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总体设计和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3.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传动方案设计、选择电动机、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1) 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进行传动参数的计算,传动零件、轴、键和轴承等的设计计算等; (2) 部件装配图(如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3) 零件工作图(如齿轮和轴等)设计; (4)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课程设计的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设计成果: (1)装配总图1张;

(2)零件工作图2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5、原始数据: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技术数据: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技术数据: 工作条件:

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步骤和学时分配如下: (1) 设计准备(2天) 了解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工作条件、设计内容和步骤,通过查阅有关设计资料,观看电教片和参观实物或模型等,了解设计对象的性能、结构及工艺性;准备好设计需要资料、绘图工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和传动件等的设计(2天) 拟定和确定传动方案;选择电动机;分配传动比;计算各轴上的转速、功率和转短;设计传动件;初算轴径;初选联轴器和滚动轴承。 (3) 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4天) 绘制减速器装配草图;进行袖的结构设计和轴系部件设计;校核轴和键联接的强度以及滚动轴承的寿命,设计箱体和附件的结构。 (4) 完成减速器装配工作图(2天) 加深减速器装配图;标注主要尺寸、配合、零件序号;编写标题栏、零件明细表、减速器特性表及技术要求等。 (5) 绘制零件工作图(2天) 绘出零件的必要视图;标注尺寸、公差及表面粗拨度;编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等。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2天) 写明整个设计的主要计算和—些技术说明。 (7) 准备答辩及答辩(1天) 7、减速器装配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减速器装配图,除了必要的视图以外,还有以下内容需要完成。 (1) 标题栏及明细表 在装配图的右下角应附有标题栏,用以说明机器的名称、质量、图号及图样比例等。 装配图上应列出比例,零件的序号。名称和规格相同的零件同用一个序号,且只标注一次。零件(或组件)的序号应标注在视图外面,并填写在引出线一端的横线上,引出线的另一端指在所表示的零件的内部并在末端画—小黑点,引出线彼此不应相交,也不要与剖面线平行,—组联接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允许用公共引出线,然后标出各零(组)件的序号,序号应按水平及垂直方向排

细胞工程 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细胞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目 细胞工程填空:20个ⅹ分=10分选择:10个ⅹ2分=20分名词:10个ⅹ6分=30分简答:5个ⅹ6分=30分论述: 1个ⅹ10分=10分第一章绪论1、细胞工程的定义及特点?细胞工程:是指主要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细胞工程的特点:前沿性:现代生物技术的热点争议性:新技术给伦理道德带来的冲击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工程类课程,重在产品与技术第二章细胞培养的设施与基本条件:1、什么是细胞及组织培养?组织工程:习惯上繁殖所有的体外培养,即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总称。其本

意是指从活的机体中去取出器官、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在体外建立无菌、室温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长和生存,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能的技术称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将组织块用机械方法或酶解法分离成单个细胞,做成细胞悬液,再培养于固体基质上,成单层细胞生长,活在培养液中呈悬浮转肽培养的技术称为细胞培养。2、了解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规划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室规划:⑴准备室:培养用具清洗、消毒和做实验准备的场所,一般建在通风和光线充足的地方。⑵缓冲间:保护操作室的无菌环境,避免空气对流。 ⑶操作间:要求无菌。最好设在阴面,防止室温过高;天花板高度不超过2米,保证紫外线有效杀菌效应;门用拉门,避免空气流动。室内天花板、地板和四周墙壁要光滑无死角,要镶瓷砖或涂油漆,便于清洗与消毒,不易在墙角推挤灰尘。3、细胞培养的设备有

哪些?有何基本作用⑴超净工作台①最好安装在无尘室内,最好在无菌间,避免过多灰尘使滤器阻塞,降低净化效果,缩短使用寿命。②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工作前必须对工作台和其周围环境用真空吸尘器或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在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③每次使用时,应先用75%酒精擦洗台面,并进行30~50min紫外线灭菌灯处理净化工作区内累积的微生物,在关闭紫外灯后,应启动送风机使之转运2min后在进行培养操作。④净化工作区内不应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洁净气流不受干扰⑤高效过滤器3年更换一次。请专业人员操作,以保持密封良好。定期将粗过滤器中的过布拆下清洗。⑥每次使用净化台要即使清楚工作台面上的物品,并用酒精擦洗台面使之始终保持洁净。⑵CO2培养箱:①一定浓度的CO2生长,尤其是原代培养和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