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鸿门宴《史记》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继续加强古文积累及训练,积累归纳实词一词多义、词性的语境活用、常用虚词的

用法和意义、各种句式特点和使用,积累文学常识,培养较强的翻译能力。

2.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古文素养,感悟古文精华。(二)技能目标

提高高中生的古文阅读面, 对于古文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和效果。

(三)情感目标

1.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增强学生学古文的意识。

2.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多了解史评,提高古文素养,感悟古文精华。

二、教学重点

1.《教学大纲》要求本册的学习目的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有步骤并循序渐进地学习阅读较长并有一定的难度的古文作品,并多接触叙事性较强、形象较鲜明的人物传记作品。本文的教学主要就是遵循这一目标。

2.文章的故事性强,人物众多而性格鲜明,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

3.本文涉及的古文常见重要知识点很多,是一篇学习和训练古文阅读、尤其人物传记的好课文。

三、方法过程

课文篇幅很长,需要3—4个课时才能完成课文的讲解,包括梳理、落实文言文知识和分析、欣赏人物形象。

采用讲析法、探究法教学。

《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一篇著名作品,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精彩的笔墨,倾注了极大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鲜明形象,项羽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从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所出场的人物无不形象鲜明、生动、传神,尤其以项羽的形象最为典型。

本课的设计重在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情节的曲折发展,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的技巧,品味精炼生动,绘声绘色的语言。同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对项羽的形象作正确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

第一课时

(一)介绍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汗将李陵辩解,触弄了汉武帝,获罪入狱,被处以宫刑。三年后出狱,发愤著书,历经10年艰辛写成《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

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检查预习情况,落实文言知识,端正学生学习古文的态度,做到严谨扎实仔细;督促学生重视古文知识的积累,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字音辨析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卮(zhī)酒有郤(xì)

玉玦(jue) 瞋(chēn)目目眦(zì) 跽(jì)曰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三)梳理课文

1.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2.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3.一词多义

(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②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③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④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⑤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⑥籍(登记,动词)吏民

⑦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⑧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⑨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③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⑤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③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④头发上(向上)指。

⑤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5.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①客何为者 (何为—为何)

②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