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性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性思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
一所学校的教育公平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追求适合学生的教育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我校开发了自治区级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从教育者的视角,通过分析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现状,探寻学校内部阻碍教育公平实现的不和谐因素,寻求实现教育均衡的策略与途径,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基于教育现状的思考
21世纪,西方学术界提出了要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适当、符合个人特点的教育的观点。
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全球推行人才战略的当代社会,教育公平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
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是否公平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对个人来说,教育是否公平会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地位,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和进步。
然而,从现实条件而言,教育公平却受到诸多限制。
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而言,教育不公平现象就比比皆是,如教师水平素质不一,存在选择教师的现象;班额过大,学生座位成为家长担心的问题;资源配备、利用存在差异;受教师主观看法的影响,某些学生得不
到关注;教师对教材开发利用与课堂设置方面存在差异,等等。
我们不能无视现实的因素,追求绝对的平等。
但我们应该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这也正是我校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立于对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解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平等(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平等(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平等(结果公平)。
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结果平等上,也就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教育质量的公平不是让人人享受一样的教育,而应该是提供适合他个性发展的教育。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学生所获得的发展机会、过程、结果相对平等,教育公平性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学校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的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教师要负起育人的责任,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这里说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指,使学生在学习上能跟得上大众步伐,学生在道德与行为习惯上没有反差,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学生自理能力强等。
自建校之初,我校就秉承教育均衡的理念,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绝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学校内部教育理念,并一直为实现该理念而进行持续的研究,现
已初具成效。
三、成于实现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策略思考
1.立足学校文化的构建,推动学校内部教育公平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文化的构建首先是学校全体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育实施规则的情感认同,使全体教师产生一种自觉的内驱力,并内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
它是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
积极的、体现教育公平理念的学校文化,必将促进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在学校内部实现教育公平。
不可否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即便是在同一所学校内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很常见。
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学校管理、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态度和专业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方式等,更是使学校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
要促进教育公平,就必须完善学校管理及教师考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服务。
把学生的成长责任落实在教师对制度的执行上,促使教师寻求多种途径,融合传统精华与创新特色,促进学生整体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因此,开展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研究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受教育结果的公平,即让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得到充分体现,没有一个学生掉队。
当前,我校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除了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还大力开展校本教材的研究,创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上
学谣》《学习谣》《我的成长足迹》等校本教材,引导学生诵读、反思、感悟,激起了学生的上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了他们决不掉队的意志。
2.着眼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内部教育公平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学生来到学校不应仅仅是为了学会学习,更重要的应该是要学会生活。
作为自然人的学生,今天走进校园,是为了明天成为“社会人”作好准备。
从这点上说,我们更应该把学校看作为一个“小社会”,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小社会”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学生形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此,我们产生了“养成教育促进实现内部教育公平的研究”意识,开展“如何使学生更主动做好事”校本课题,以及各年级科组研发推出的“小团队管理”“特色主题班会”等精心打造的个案研究,在校园里营造良好习惯养成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引导学生做自觉学习好、行为规范好、劳动服务好的“三好”学生,同时,学校还把规范养成教育与科学创新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相结合,使枯燥的行为规范教育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养成、自我规范,从而促进实现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
3.关注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学校内部教育公平
学校如何科学地安排教师工作,如何充分地运用学校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要合理地配置学校内部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内部教育公平,必须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在管理者的眼中,学校里不要人为地划分好、中、差,不应该搞所谓的加强班、特色班、重点班,也不能因为教师所任教的科目不同就另眼相看,要在全校所有班级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种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设施投入的公平,要运用科学的手段使所有在校学生接受一样的教育。
班级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用表现的优劣来判断孰是孰非,教育的天平不能随着个人的喜恶而转移,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动兴趣,保证教育的公平、公开、公正。
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要戴有色眼镜,要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表现好坏,均给予平等的表现空间。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知无不言,认真传授,诲人不倦。
不能有所保守和截留。
要充分研习教案,多做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要保证良好的执教心态,使学生享受到应有的教学成果。
4.聚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实现学校内部教育公平
教育教学实践显示,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都能得到他们感到恰当和合适的教育。
但在现实中,由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和社会对一所学校优劣认定也是根据成绩论英雄等种种因素,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学校迫于压力,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个性发展的教育。
因此,把实现学校内部教育公平变为现实,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和时代责任,这也是我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的初衷。
多年来,我校通过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学生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等举措,切实做好优教减负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办学理念,以“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科,育好每一个学生”为核心,不断探讨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认真开展兴趣(特长)培养活动,进一步突显学校“全人教育”的办学特色;每年坚持举办“运动会”“艺术节”“经典诵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数学分层教学”“eepo”有效课堂教学等活动,因材施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成长,每学期检测学生成绩合格率均达98%以上,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四、结语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但是,作为教师,促进教育公平、构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我们的责任。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并非一个空谈,是学校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教师职责的体现。
尽管当前我校已经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了本校内教育公平的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
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教学系统都应该参与进来的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广西北流,5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