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PPT课件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PPT课件
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 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5.分析狼孩卡马拉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
互作用的产物(相互作用包括:动作本身 及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外部事物的相互关 系)。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 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 展的真正原因。
环境对某一心理特征的作用,往往也有赖于这种特征的遗 传基础。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 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 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 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量变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质变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量变引起质变。
2.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 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 个核心概念提出来。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 类认识事物式。皮亚杰认为,同 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 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 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
的能力。
2、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泛灵论, 思维集中和不可逆)
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2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件:02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 精神刺激,这些情绪状态导致体内的血管收 缩,对胎儿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长此以往, 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造成新生 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 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孕妇过于激烈波动的 情绪,有可能导致流产。
有关母亲情绪对胎儿影响的研究
有研究曾比较了孕妇放声大笑与极度悲 伤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情 况下母亲具有类似的生理指标,这些生 理指标对胎儿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 孕妇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健康 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孕妇如在怀孕的16-20周进行羊膜穿刺 术,通过对脱落在羊水中胚胎细胞染色 体的检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胎儿是否 患有该症,此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 流产是可行的。
发展影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环境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 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
怀 孕 11 周 胎 儿 图 片
母亲的年龄
年龄偏小
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方 面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 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 状况,从而也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
在怀孕的早期几个月,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往往最大。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 已较为完善,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已大大降 低。
母亲的情绪
母亲所受到的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 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80天以后,对两组白鼠分别进行解剖。解 剖的结果是,成长于丰富环境的白鼠,大脑 皮质更重,所含的蛋白质更多,大脑结构比 成长于单调环境的白鼠要复杂得多,脑的化 学物质也更为丰富。该研究充分说明早期丰 富的环境刺激有助于动物大脑神经系统的发 育。
有关人类早期经验剥夺的现象
“狼孩”
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 群中生活了8年。回到人类社会后,虽经过 教育,但到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 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 会50个词,能讲简单的话。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课件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课件

05 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动力论
总结词
潜意识驱动
详细描述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这些本能在与环境的互动 中逐渐被社会化,从而推动个体心理的发展。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动力论
总结词:人格结构
详细描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 心理发展的原动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超我则代表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延续
总结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和发展出对世界 的认知结构。
详细描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 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儿童通过与 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对于教育者理解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
04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总结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不断刺激和 反应的强化过程来习得行为。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所引发的,通过不断的强化和 奖励,个体可以习得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广泛应用,例如应 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来改善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在心理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协同、共同促进 心理发展。例如,良好的遗传基础和适宜的环境刺激能够共同促进智力发展。
03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PPT课件
维果茨基被誉为20世纪最 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 被称之为心理学界的“莫 扎特”,他的贡献主要集 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 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二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对教学与发展 的关系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是提出了两种对研究心理学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 因果发生分析法和单元分析法。
1、关于智慧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有赖于有机体的同 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第一个 因素是成熟,第二个因素是物理环境,第三个因素是社会环 境,第四个因素是平衡过程。
3、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 (1)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至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发展概述 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是持续的、渐进的,既包括数量的变化, 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包括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也 包括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维果茨基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1、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 成年,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 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2、心理发展的原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 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3、最近发展区
本章复习指导:
1、熟记并理解心理发展的概念与规律,影响心理 发展的基本因素及不同理论的代表人物,辨证唯物 主义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不同心理发展理论 的代表人物、最近发展区的涵义。 2、理解: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影响心理 发展的因素的三大古典理论、不同心理发展理论的 基本观点。 3、了解:最近发展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课件】
通常所说的【发展】包括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广义的发展】,即心理的发生起源问题, 指心理的“从无到有”(动物与人种系演进过程中心 理的发展); 另一个是【狭义的发展】,即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 程,指心理的‘‘从简到繁”(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 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也就是个体心理发展)。 例 【 变化 ≠ 发展】


【心理发展的现代观点】
一般说来,心理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 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具体地讲,发展 中同时包含着某些因素的消失和某些因素的 出现。就个体的心理发展而言,发展就是心 理的生长和衰退两方面的对立统一。 例:卡特尔和霍恩(Cattel&Horn)认为,人 的智力可以分为【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两个方面:
(2)【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 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 件(不确定性因素或非正常因素)三种影响 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联系性) (3)【差异性】 【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 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行为种类的不同 而有所不同; (同龄/不同龄/男女之差)

4【生物遗传性与社会制约性】


2.【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即指心理发展到一 定阶段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典型化的特 征。(量变—质变:明显不同的年龄阶段)
认为,心理的发展是不连续的,是分阶段进行的,他们更多 地把心理的发展看成是一系列的步骤,这种观点被称为阶段 论。阶段的概念一般是指: (1)在特定的阶段中,行为是围绕着一个居支配地位的主题 组织起来的; (2)某一阶段的行为与较早或较晚出现的行为有性质上的不 同; (3)所有儿童以同样顺序通过所有的阶段。环境的因素可以 加快或延缓发展的速度,但发展阶段的顺序是不会变的。 例:(婴儿期/青春期)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之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之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其发展经历几个既连续又不同的阶段,每一 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成功地完 成发展任务,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如果发展 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就形成消极的品质。
1902-1994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1岁)。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儿童的主要发展任 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环境决 定的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 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不一样
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 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主动性与被动性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 之间的潜能范围。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合作学习 交互式学习
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
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转化 外部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转化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皮亚杰&维果斯基)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的评价
贡献: 受到的批评: 与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比较
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的教 育价值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价值
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教育的作 用;
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避免心理危机;

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Vs异卵双生)
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望梅止渴”的反应;如果吃了腐败食物有过呕吐。以后也
会产生“望而生畏”的拒食反应。婴儿被打过几次针,远
见白衣人就会有躲避或啼哭的反应;然而生活也会使他们
知道穿白衣服的托儿所阿姨、理发师等并不都会带来疼痛
,还有可能带来欢快,于是也会对这些穿着白衣的人产生
接近的反应。这些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
2019/11/26
20
案例分析
例一:巧巧一岁半,妈妈为了让她早点学说话,每天 都给她讲故事,听儿歌,训练巧巧说绕口令,可是巧 巧的进步却不大,说话既不流利也不清楚,妈妈十分 着急,是不是巧巧在言语方面有问题呢?
2019/11/26
19
二、生理成熟
•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 平。
•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 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 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 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 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 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 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 质之前提
• 思考:你知道哪些因为遗传而导致的身体疾病 ?
• 过敏症和哮喘、高血压和高血脂、耳朵发炎、 肥胖症、皮肤癌、糖尿病、视力差
• 2、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 基础
2019/11/26
17
案例分析
• 豆豆今年2岁半了,非常聪明可爱,可是豆豆却 十分爱哭。刚出生时候豆豆就好像比其他的新 生儿尤其能哭,现在2岁了,可还是动不动就哭 。豆豆的妈妈最怕豆豆哭了,每次只要一哭, 就会立刻满足豆豆的要求,不管是这个要求是 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 可豆豆的爱哭毛病怎么办呢?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内部动力在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例 如,当个体对某一方面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自驱力,即使没有外 部奖励,也会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心理发展的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是指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力量,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 起着促进作用。例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个体 心理发展的影响。
语言发展
情绪发展
婴儿开始模仿和学习语 言,逐渐能够发出简单
的音节和词汇。
婴儿开始出现基本的情 绪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幼儿期心理发展特征
01
02
03
04
认知发展
幼儿开始有更复杂的思维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如分类、排序
、计数等。
语言发展
幼儿能够流利地说话,并开始 有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
幼儿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 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
游戏和创造力发展
幼儿通过游戏来探索世界,并 开始有创造性的表现。
学龄期心理发展特征
认知发展
学龄期儿童能够进行更高级的 思维活动,如逻辑推理、抽象
思维等。
学校适应
学龄期儿童开始适应学校生活 ,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社会性发展
学龄期儿童与同龄人和成人建 立更复杂的关系,形成自己的 社交圈子。
自我意识发展
学龄期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 存在和自我价值,开始有自己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 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目录
•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 心理发展的动力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应用
01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因素
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心 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可能性。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能力。 ▪ 2、前运算阶段(2-7岁); ▪ 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 ▪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 贡献: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开 创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启发后者对儿童 心理发展的进一步研究。
▪ 与皮亚杰一样,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积极主动地 建构知识,但他认为心理功能具有社会背景,特别 是他人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 (一)语言与思维 ▪ (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 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围绕最近 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 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 局限: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教育意义: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 征,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要 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 鲁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 对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都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186种200多万字的文献 著作。
▪ 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3、学习的最佳期限。 ▪ (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
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 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 水平; ▪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 是由环境决定的。 ▪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 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 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 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 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 展的真正原因。
▪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 1.心理发展的因素 ▪ 影响因素有四个: ▪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
神经系统的成熟。 ▪ (2)自然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 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 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4.结合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 实践的指导意义; 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 2.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 ▪ 3. 证实关键期存在的四个研究领域:恒河猴的社
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 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 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5.分析狼孩卡马拉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
▪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 (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 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 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 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 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 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 力的缺失。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 ▪ 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三)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 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 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 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 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 ▪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 ▪ 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 ▪ 双生子研究设计。
▪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 ▪ 华生的名言—— ▪ 1.早期经验的作用 ▪ 2.家庭的影响 ▪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 两类。 ▪ (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 活等; ▪ (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 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
▪ 2.心理发展的结构
▪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 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 个核心概念提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