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大社会事件和十大民生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十大社会事件和十大民生事件
(2012-02-21 13:43:34)
转载▼
十大社会事件
1、乌坎事件:彰显基层治理困境,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

在矛盾激化后,由于政府积极介入和信息公开,建立了有效的对话协商机制,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了行政力简单化处置的倾向。

该事件对矛盾凸显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带来深层次影响,也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判断和冲突管理提供了成功样本。

2、郭美美风波:拷问红会,引发慈善大讨论。

“郭美美”的个人际遇触动公益进化论之大命题,推动慈善公益从边缘进入公共生活的中心,预示着社会的成长。

3、温州动车事件。

温州动车事件中的民间表现,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

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4、免费午餐: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

免费午餐的价值不仅在于利用网络为动员和行动的工具,开启社会公益新模式;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公共议程长期由政府全面主导的历史传统下,公共议程首次由民间引导,社会发酵而得到政府的良性互动实属罕见。

5、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公民行动争取环境权。

大众相互动员,不迷信权威,焦点始终执着于修订法规以接纳民意。

同时,政府修正立场,承认大众立场的合法性,在修法中及时响应,权利主张与权力协调诚实配套。

6、小悦悦事件:叩问公民道德困境。

2011年,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再不会比这更强烈了,但当普遍性的反思都在谴责社会而不求诸己心时,“公民”又何在?唯一介草民陈贤妹的朴素一抱,成就了中国良心的最后救赎。

7、广东省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方案:民间组织发展迎春盼夏。

社会稳定,要靠培育和管理两条腿走路。

广东省此举为民间组织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也为反思政府职能定位带来契机。

8、甘肃校车悲剧:影响公共决策,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公布。

校车悲剧及引发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公众焦虑。

从事故追责、体制问责到公民捐献校车争议的多个方面,公众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发言最终影响了公共政策。

9、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引发中国NGO国际化争议,民间辩论展现社会转型内外压力。

公益的目的之一在于,尽最大力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公共利益,此一宗旨无分国族内外。

但现实中的公益运作,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职能规范化有待解决。

10、“社会管理”进入国家话语:社会创新管理进程全面启动。

从“治安”到“管理”,两个字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层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中央直面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是中共治理思维的创新。

十大民生事件
1、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入园难入园贵”、中小学“择校难”等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公布了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重点任务和试点地区学校名单,标志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2、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

1月21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从此有了明确规范。

条例规定政府是房屋征收与拆迁的主体,并从三个方面保证“我的房屋我做主”: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禁止暴力、胁迫等非法方式,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不得低于市场价格。

3、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

2月15日,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推进医改五项重点任务,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

按可比价格计算,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在持续4年每年上涨5%之后,今年上半年门诊费用上涨仅0.3%,住院费用下降0.1%。

我国大陆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超过12.5亿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人群。

4、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引发关注。

3月份双汇“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
头”“地沟油”“问题血燕”“金球菌”等事件又接踵而来。

5月,国务院严令禁止违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强调对严重扰乱市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甚至生命的犯罪行为务必依法严惩,各地开展了大力度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

12月21日,速冻食品新国标正式实施。

5、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

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修改后的个税法于9月1日起施行,经过这一调整,约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6、养老保险实现全国“漫游”。

关系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法7月1日起施行。

法律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社会保险法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并对确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等作出原则规定。

这是我国最高国家立法机关首次就社保制度进行立法。

7、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11月10日,我国政府承诺今年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房全部开工,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证房地产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中央出台了空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组合拳:1月,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其后“新国八条”出台,上海、重庆宣布开始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4月,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专项督查调控政策落实情况;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扩大限购城市范围;
10月和12月,先后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

8、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可以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12月1日我国对外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向贫困发起新一轮“攻坚战”。

这是中国政府第三次针对扶贫制订国家级规划,而经过此次上调,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每天1.25美元的名义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为史上最近。

9、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环保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2月5日征求意见结束,公众普遍赞成把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和监测。

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可以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新标准拟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

10、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临近年底,校车事故接连发生:甘肃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校车与重型自卸货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江苏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校车侧翻,导致15名学生死亡。

国务院法制办12月11日正式发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校车标准、享有最高路权、各方面监管责任等作出规定,把校车安全问题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