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纪昌学射》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导学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孙权劝学》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孙权劝学》导学案篇1【学习导言】《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与之“结友”的佳话。

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人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任选下面方法导入)A、你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口吗?你可知道他曾经因为学识浅薄被称为吴下阿蒙吗?是谁让他变成一位博学多识的人呢?B、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

他曾厌倦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

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C、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泯然众人;我们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也因为鲁笨甚至被勒令退学。

丑小鸭能否变成白天鹅? “勤奋出天才”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读书,达到了让人刮目相待的地步,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D、“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导读指导】一、有关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二、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请君入瓮口蜜腹剑桃李满天下冰山难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学习步骤】一、朗读课文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自检:A,好B,还需练习】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小组互读,检查朗读情况。

【组内竞赛: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4.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积累文言词语“谓、岂、辞、邪、见、就、更、往事、孰若、遂”等,并疏通文章大意;2、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学习重难点】1.文言文字词的积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知识链接】1、相关人物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自主学习】1、初读全文,给疑难字词注音,读通全文;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弄清课文大意,理解文中的词语;3、读懂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第2、3、4题。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积累“谓、岂、辞、邪、见、就、更、往事、孰若、遂”等文言词汇,并疏通文意。

二、再读课文,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耳。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熟读《孙权劝学》,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翻译重点句子。

2、整理并掌握各类文言现象。

【复习过程】一、解释划线词语。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四:一词多义当:但当涉猎()当涂掌事()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就: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五、古今异义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今义:治:古义:今义: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今义:耳:古义:今义:3、但当涉猎但:古义:今义:六、特殊句式1、蒙辞以军中多务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课堂检测】一、解释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2、非复..吴下阿蒙()二、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写出两个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

孙权劝学导学案doc

《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自主翻译、小组讨论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一、资料准备1、《三国演义》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

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

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2、吕蒙(178—219),三国 ___国名将,字子明。

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初不习文,后听从 ____ 劝告,多读史书、兵书,_____ 称其“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卒,代领其军,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

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

不久病死。

3、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 ____家、______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_______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其中“资”:有助于;“治”::治理;“通”:贯通,指贯通古今;“鉴”:借鉴。

书名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的意思。

二、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纪昌学射》导学案

《纪昌学射》导学案

初二语文《纪昌学射》导学案1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2、掌握词语的古今含义和文学常识。

3、了解文章结构。

重、难点分析:1、集中掌握词语的古今含义。

2、复述文章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课前预习1、《纪昌学射》选自,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

前期代表人物之一。

2、给下列字注音彀.弓()高蹈拊.膺()燕.()角之弧朔蓬之簳.()以牦.悬虱于牖.()()锥末倒眦..()()偃.卧()3、词语辨析①古今异义倒:古义:今义:承:古义:今义:②词多义以.告飞卫()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之汝得之.矣().牦悬虱于牖()吾欲之.南海()③词类活用兽伏鸟下.()南.面而望之()不能名.其一处也()妇抚儿乳.()京中有善.口技者()④解释词语彀弓:不瞬:以目承牵挺:承:锥末倒眦:倒:以告飞卫:以牦悬虱于牖:牖:南面:旬日;浸:燕角之弧:朔蓬之簳:贯:悬不绝:高蹈拊膺:汝得之:讲授新课:一、导入:达芬奇经过数次的“画蛋”成为画家,莫泊桑经过不倦的写作终于成为文学巨匠。

由此看来,“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今天我们就从这篇文章中再去验证这个观点。

二、学生自读课文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梗概给同学听2、小组合作,讨论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3、理清文章结构:4、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三、课堂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gòu()弓偃.卧()倒眦..()()悬虱于yǒu()朔.()蓬之gǎn()高蹈.()拊yīng()2、解释加点词古之善.射者()而巧过.于师()虽.锥末倒眦()视微如著.()倒.眦()浸.大也()高蹈拊膺..()()3、选择下列翻译不准确的一项()A、而先学不瞬(你要先学会不眨眼)B、南面而望之(在南国望着它)C、一睹余物,皆丘山也。

(用这样的眼力看其他的东西,像山丘一样了。

)D、贯虱之心而悬不绝(穿过虱子的中心而悬挂的长毛却没有断。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生用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学生用

《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2、培养朗读、翻译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与《伤仲永》对比,体会“开卷有益”的主旨,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质疑: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

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自4、5、6组开始提出问题,其他小组帮忙解决。

开心贴士:文言翻译五字法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如果再简洁一些,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知识补充1、通假字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博士:古义:今义:今义:见往事耳见:古义:往事:古义:今义:今义:3、特殊句式(1)倒装句(2)反问句二、探究文本速读课文,分层次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找出文章中与它相关的语句。

3、孙权劝说是很有方法的,他劝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劝呢?4、你们了解鲁肃吗?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5、吕蒙学有所成,他自己高不高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里该用什么语气读?6、情景重现:各小组请用自己的话根据对人物的理解把文章内容情景重现,注意语气与人物身份及性格。

三、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终于学有所成,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前面学习过的课文中还有没有与学习这个话题有关的文章呢?你能把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谈谈你的感受吗?四、课堂总结:。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共3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共3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共3篇《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1《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作为一篇散文经典之作,《孙权劝学》已经历了1700余年的时间,与家喻户晓的古典文言文章一样受到读者的喜爱。

在现代版的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中,《孙权劝学》也成为了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经典文章。

本文将依据此版本的教学特点,围绕导学案的要求,从课文背景、课文梗概、语言特点、文学价值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篇经典之作。

一、课文背景《孙权劝学》为东汉末年吴国孙权所撰写,原名《论语》。

故事发生在公元220年,时值三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处于战乱状态,各州县相互争斗,百姓遭受着无尽的苦难。

而孙权作为吴国的君主,他深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因此他为了振兴吴国,需要大力发展国家的文化,提高人民素质。

《孙权劝学》则是为此而写,以劝勉百姓尊重教育,更加注重自我修养。

二、课文梗概《孙权劝学》全篇共计十段,字句精炼,无一字过多。

文章开头一段旨在深刻描绘孙权对于学问的看法和态度,为后面所说的提供铺垫。

接下来的九个段落则依次针对品行修养、识礼知数、居安思危、谨慎从事、心境平和、以德为先、临事行为、明辨是非、笃行不阔等方面,提出了孙权所倡导的文化精神和个人修养的标准,并且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孙权的思想。

三、语言特点《孙权劝学》语言简练精炼,深具古典文言文的特点。

文章透过行文的节奏把控、前后呼应、韵律变化等方面,达到了词句间的和谐统一。

例如,在开头一段中就出现了“告诫”、“易宏志”等彼此呼应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气势和严谨性。

文章还采用了一些重叠的手法,如“忠厚本分,宽厚待人”的表述,更直接地突出了孙权的论述。

此外,《孙权劝学》还利用了明喻、夹叙夹议等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贴近效果。

四、文学价值《孙权劝学》一篇文言文章,虽然产生于1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其反映的人们对人生处世的普遍认识是不受时代影响的,能够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相互契合。

《孙权劝学、纪昌学射》复习

《孙权劝学、纪昌学射》复习

《短文两篇》复习
课前5分钟
复习目标
1、熟读课文。 2、字词句翻译牢牢掌握。 3、掌握课文内容。 4、能力提升。
自主复习 1、文学常识牢牢掌握。 2、字词句的解释翻译。 3、资料、伴你学。
小组合作
组内检查过关 要求:(1)1、4,2、3号互查。 (2)注重落实。
抽查过关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 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 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 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 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 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 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 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杆射之,贯虱之 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 “汝得之矣。”
1、作家作品。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这是 一部由_____主持编纂的______体 _ 史, 记载了从__ 到____1362年的史事。 《纪昌学射》选自《_____》。
2、字词句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成语积累与拓展
1、出自《孙权劝学》的成语: 2、写出含有下列字并相同意思的成语 视微如著 见微知著 高蹈拊膺 手舞足蹈 偃旗息鼓 偃卧 瞬息万变、转瞬即逝 不瞬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重难点】1.文言词义理解。

2.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做导学案。

2、规范书写,认真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3、课前收集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3、了解文体:一、课前活动引导学生以亡羊补牢、知识改变命运等角度为话题演讲。

二、导入新课任选下面方法导入。

A.你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口吗?你可知道他曾经因为学识浅薄被称为吴下阿蒙吗?是谁让他变成一位博学多识的人呢?B.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

他曾厌倦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

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C.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泯然众人;我们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也因为鲁笨甚至被勒令退学。

丑小鸭能否变成白天鹅?“勤奋出天才”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读书,达到了让人刮目相待的地步,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D.“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E.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F.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文,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二、有关文中人物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三、完成练习.注音:卿()邪()涉()猎()孰()遂()2、解释词语:多务:治经:博士:往事:若:见事:3、《孙权劝学》选自,它是北宋(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

四、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提示: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

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

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合作探究学习】一、填空、本文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2、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北宋家、家。

部编版 4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部编版 4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一。

、复习指导。

二、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此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本文作者,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二)、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8、卿今者才略()9、即更刮目相待()()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四)、古今异义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一词多义1、乃、蒙乃就学()、乃悟前狼假。

()2、当、: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余闻之也久()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蒙乃始就学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七)、阅读比较,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写法上异同内容上不同点是:--------------------------------------------------------------------------------------------------------------------------------------------------------------------------------------内容-相同点是:-------------------------------------------------------------------------------------------------------写法上不同点是:---------------------------------------------------------------------------------(八)、写一写1、有关劝学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预设:一、谈话激趣教师介绍自己,与学生谈心里话:你最擅长什么?听说过射箭能手吗?你觉得能称得上射箭能手的是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两位射箭能手。

二、故事导入,引出课题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引出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板书课题,指导读法和写法。

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用老师所给的提示说主要内容。

最后,纪昌练的怎么样?他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四、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①自由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②纪昌练到如此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叹,佩服。

下面,让我们去他家里看看他是怎么练习的?③播放织布视频。

了解梭子织布的轨迹。

请学生亲身体验,谈体会。

④练习生活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⑤想象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⑥练习朗读。

⑦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2、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①总结学习第一次练眼力所运用的方法,学生合作学习。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学法指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灵活运用竞赛式、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迁移知识的能力。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
(2)解决文中的生词、解释重点词语,进行字词归类并在导学案上做完。
三、交流学
5.五读,读出语气
四人小组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为他配音。
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能体现人物的心理,能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内涵。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关心还有命令的语气;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六读,读出性格
请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
孙权:严格要求
……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 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五、问答题: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自主预习案】答案一、填空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惊讶、敬佩学有所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qīng shè shú suì三、1当权 2推辞 3研究 4粗略地阅读5了解 6于是,就 7才干和谋略 8刮擦四、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内容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3、熟练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课文的翻译4、积累文言现象: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5、拓展练习复习过程一、文学常识作品:《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巨著,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文中人物: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

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

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

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

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练习: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2.《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节奏)提示一:如何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1、主谓之间可停顿。

如:蒙/乃始就学2、谓宾之间可停顿。

如:隔/篁竹,闻/水声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可停顿。

如:奉命/于危难之间4、句首的语气词、连词、关联词、总结性词后面可停顿。

七年级语文 《孙权劝学》导学案 (教师用)

七年级语文      《孙权劝学》导学案 (教师用)

《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师用课前自主学习:学习建议1、上课前自学完成。

2、20分钟完成3、反复大声地朗读文章,查阅网络和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吴国军师。

二、基础知识积累:1、我能给下列字注音。

卿(qīng)岂(qǐ)孰(shú)涉猎(shè)邪(yé)遂(suì)更(gēng)2、我能写出成语的意思:吴下阿蒙:特指不好读书的吕蒙,泛指人学识短浅。

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三、通译全文并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一、课前说话练习.《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二、一读课文,疏通文意1、老师先找一个同学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全班齐读。

2、小组合作探究,在预习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一起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句。

幻灯片显示: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调)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③但当涉猎(替)④孰若孤?(替)⑤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补)3、检查合作学习效果:比比看,哪个组掌握得最好?(每组一个词语解释为必答,组内每个同学都可以举手回答问题,如果有的组回答错误或者不会回答,别的组可以抢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纪昌学射导学案第【1】篇〗《纪昌学射》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过程与方法:探究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学习者应具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记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2、请同学们看黑板,读读这两个句子,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

)3、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4、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就让我们快快走进寓言《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能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初读寓言,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词或句子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反馈。

⑴读好了吗?那老师可要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则故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故事的主要内容吗?(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

开始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练眼睛牢牢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眼力练成后,飞卫才教他开弓、射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2《纪昌学射》导学案最新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2《纪昌学射》导学案最新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2《纪昌学射》导学案最新版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内容大意;2.掌握并能解释生僻字词;3.能理解和感受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手法;4.能理解并能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二、导学内容(一)课文导读本文讲述了纪昌在射箭比赛中的一次得奖经历。

通过比较自己和朋友的不同,隐含表达了对勤奋和努力的推崇。

(二)课文内容分析1.纪昌是怎样在射箭比赛中得奖的?2.纪昌和他的朋友在射箭比赛中展现了怎样的不同?3.诗句“破竹之势”和“飞鸟恐惧飞之将坠”分别想表达什么意思?(三)重点词语解释1.碌碌无为2.罗罗唆唆3.赞美4.品尝5.蜿蜒6.叩拜7.停顿8.颤巍巍9.凝神10.急促三、课文赏析1.“破竹之势”一词运用于文章中,表达了何种意蕴?2.急促的脉搏,是作者对纪昌内心状态的描写,你能感受到纪昌的焦急吗?3.本文有哪些地方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请列举并解释其效果。

四、课文拓展1.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努力学习不遗余力,确有立身之基”?2.有哪些故事或者名言可以与本文中的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相类比?五、课文延伸1.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2.你有哪些亲身经历可以与本文中的故事做对比,说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得失?六、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纪昌学射箭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七、课后作业1.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本文的故事;2.选择一段你认为最有意思的段落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为《纪昌学射》导学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16周第3课时《孙权劝学》、《纪昌学射》
复习导学案设计者:陈克峰亓丽君
复习目标:1.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梳理文章内容,熟练背诵默写相关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卿今者才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飞卫高蹈拊.膺曰()旬日之间,浸.大也()()贯.虱之心,而悬不绝.()4.重点句子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5)、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合作讨论:
1、《孙权劝学》一文采用对话的方式刻画了哪两个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读完本文你有什么启发?
2、读完《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孙权劝学》全文[乙]邴①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②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③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①邴(bǐng):姓。

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

②恻(cè):心中悲伤。

③苟:如果。

1、解释[甲][乙]两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

(1)蒙乃始就学: (2)于是遂就书:
2、翻译下列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通过讲述一则小故事来说明学习的益处。

B.[甲]写吕蒙聪明好学的故事;[乙]写邴原少而好学的故事。

C.[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赞扬了吕蒙、邴原主动学习的精神。

D.[甲]写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4、写出甲文中的两个成语:
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
(2)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以下问题(2007年南京市中考题)
[甲]《孙权劝学》全文[乙]《傅永列传》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寻.根问底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品学兼.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