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84学分:5适应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周数:16周一、构成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构成基础课一直都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是设计基础教育的主干课程。
构成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全面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理性的思维,最终推导出创新的、合理的造型,最终有效的完成创作。
在学习构成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解形态、理解形态的各个基本要素,学会应用各种构成法则进行有视觉传达目的性的训练,把平面、立体、色彩、空间等要素综合起来,避免以往纯粹的形式法则单一的作品。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方式和方法通过构成基础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掌握构成基本原理,熟练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创作。
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段和创作条件进行创新。
加强学生对创作形式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平面、色彩和空间的综合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设计从形式到内涵得到全面的提升。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前期,进行理论教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进入实践环节也可分部分进行,组织学生进行符合课程要求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践作业,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构成作品范例,要通过这些范例作品,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以前学生制作的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构成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构成基础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构成基础的关键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构成基础的重要性和作用;2. 研究构成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掌握构成基础的要素和要求;4. 学会运用构成基础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构成基础的概念和定义:- 构成基础的含义和范围;- 构成基础的要素和要求。
2. 构成基础的原则和标准:- 合法性原则;- 衡量标准和检验规定。
3. 构成基础的相关观念:- 罪责与过错;- 故意与过失;- 对象和主体。
4. 构成基础的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和判断;- 理论结合实际。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构成基础的相关概念、原则和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构成基础案例,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构成基础的实际应用。
4. 提问与反馈:定期进行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强化重点知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构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与实验:布置相关作业和实验,检验学生对构成基础的应用能力。
3. 考试与测试:进行期末考试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构成基础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教材《构成基础原理与实务》。
2. 参考书目: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供学生深入研究讨论。
以上为《构成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欢迎学生们参加本课程,与我们一起探索和了解构成基础的精髓。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2学时2学分)类别:必修课开设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先行、后续课:色彩、原画设计教材:《构成艺术》参考书:《动漫色彩构成》《设计构成》一、课程性质《构成基础》是为数字多媒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形态的认知能力和构成能力。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构成基础》是适用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原则,主要从形、色、质三个方面研究设计造型的一般共同规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形态的构成元素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并提高学生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灵感,提炼简化,获取抽象形态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认识,熟练把握色彩心理特征和色彩情感,深刻体会形态、色彩和材质之间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在掌握基本造型、色彩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其规律应用于以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设计和创作之中。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并联系实际分析设计实例。
掌握色彩三大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掌握立体造型在空间上、材料上、实际应用上的知识。
2、教学难点:平面构成当中最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力求表现形式美的手法。
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联想与运用。
四、实验安排无计划实验学时。
五、学时分配1、构成基础概论4学时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4学时3、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4学时4、基本形及构成形式法则4学时5、色彩的属性4学时6、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受和应用4学时7、色彩的对比与调和4学时8、综合材料构成4学时六、说明本课程紧密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采用开放式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基础上,本课程设置了大量可操作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和独立的思维方法与工作习惯。
大纲批准:大纲审定:大纲制定:。
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四 课程内容
序 课程 号 模块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掌握形态的基本概念;了解
生活中的形态。
1.理论教学内容:
产 品 形 2.掌握形态的特征性,了解设 (1)何为形态?
1 态概述 计中形态的重要性。
(2)形态特征;
3.提高学生对形态的认识、归 (3)形态设计要素;
纳和运用。
学习重点
学时 理论 实践
1.学习时注意了解形态在二维设计
七 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建议
教材选用
教材建议选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获奖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优 质教材。同时将国内、外优秀的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
三维形
态 构 成 2.了解三维形态与材料关系; (2)三维形态与材料;
1.重点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
3
3.掌握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 基础与
与方法;
(3)三维形态构成的方式与方法; 方法;
(4)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2.多尝试综合体的三维形态构成
4
32
训练
4.提高学生对综合体构成的 2.实践教学内容:
六 课程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建议:本课程考试为专业课程考试,采取将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综合考核的方 式,实行随堂考试,成绩记载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在成绩 评价方式上,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能力考核,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评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 励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平时和期末考试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任 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评分标准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按照 美术学院统一制定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评分表,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实填到评分表上,连 同期末考试作品一起拍照,并交到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相结合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学习,开拓学生设计思路,培养他们造型能力,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为以后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作用及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更深入研究构成提供新途径和构思表现方法,为设计推敲及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更深入研究构成提供新途径和构思表现方法,为设计推敲及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相结合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问题(含教学建议)《构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想法去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要求学生(1)了解: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基本设计方法。
(三)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平面构成第一章概述1.了解构成的概念2.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3.了解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1.理解点的性质和作用2.理解线的性质和作用3.理解面的性质和作用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1.掌握律动、节奏规律2.掌握均衡规律3.掌握调和规律4.掌握统一规律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1.掌握重复构成形式2.掌握渐变构成形式3.掌握空间构成形式4.掌握特异构成形式第二单元色彩构成第一章色彩理论的沿革1.了解内容色彩构成总述各个时代色彩理论研究成果2. 要求了解和掌握色彩理论的发展历史以及重要代表人物,能达到何种设计。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三大构成》教学大纲制定人:(教研组组长) (参与)审核人:(专业部主任)(教务科科长)批准人:(分管校领导)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 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又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构成:主要研究设计造物的表面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但却要求透过表面看内容.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构成基础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去组合,创造出(调配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就是在三度空间中,把具有三维的形态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拼装、构造,从而创造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全新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主要任务:平面构成: ①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②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③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④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⑤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他们在平面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肌理表现与意义.⑥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掌握自然,文化,时代中的构成意义。
色彩构成: 通过色彩构成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色彩规律去调和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空间-------理想的色彩效果.同时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视觉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立体构成: 通过研究各种造型要素及立体要素之间的构成法则,变化规律,来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表现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立体组合及空间构成的变化.课程要求:平面构成①教学内容上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中,要考虑三个层次的内容衔接:一,平面构成中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理解,含平面构成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中基础造型的初步分析把握,构图美学原理的研究(形式美法则)等;二,平面构成效果的理解与掌握,含立体与空间的认知和平面幻象的掌握,以及平面设计基本技法的认知等,三,平面设计中图形创作的初步掌握和与各类应用设计的关联。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构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去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设计构成(微课版)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微课版)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设计构成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先修课程:无学分:3学时:42(32理论+10实训)适用专业(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新媒体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
开课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二、课程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环保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行业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度,不断学习,深耕专业技能,注重创新和实践,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设计构成是一门现代设计基础课程,其主要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为基础,旨在详细介绍构成的基本原理、美学法则、表现形式和造型技法,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
止匕外,课程还附带“构成设计应用”项目,通过对大量设计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和掌握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并为未来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审美,理解、热爱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现代作品设计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传承。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可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品性等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培养1.理解构成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构成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了解构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熟悉各阶段的设计特点与风格。
3.熟悉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能够利用点、线、面要素构成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4.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表现形式,能够运用其法则与表现形式设计构成作品以及鉴赏设计作品。
5.掌握色彩基本原理、色彩的感觉以及各种色彩的搭配,能运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原理和方法创作画面和谐的构成作品。
6.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美学法则,培养对三维立体形态的想象力。
7.掌握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工艺以及表现形式与造型技法,能够创作立体作品。
建筑形态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形态构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形态构成基础/ Form Combination Basics课程代码:05232079课程类型:拓展/选修总学时数:48(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学分:3.0先修课程:视觉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开课单位:建工学院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选修专业基础课程,本课全面介绍如何获得艺术形态构思灵感;怎样进行空间艺术创造性思维;排列组合数之秩序美的形式;以及由此产生和谐的艺术形态视觉心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多种材料与技术操作承载空间艺术思维和美学。
为建筑形态构成奠定基础。
从自然、抽象、人文形态中获得灵感与构思;进行空间艺术创造性思维;运用形式美法则排列组合数之秩序美的形式;表现和谐的艺术形态视觉心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多种材料与技术操作承载空间艺术思维和美学,抽象思维与具象表达是本课的任务和目的。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然形态的形成:(自然生态设计):(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1)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设计:(2)物种多样性与设计的多样(3)物种形态语言的多样性与设计语言的多样化(4)自然形态的设计规律与人文形态设计的规律(5)自然形态的对立统一与人文形态设计对比统一(6)自然形态设计的突变与人文形态设计的变异(7)自然形态的艺术、结构、生长规律与人文形态艺术的结构、功能、形态构成规律。
了解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设计;物种多样性与设计的多样;理解物种形态语言的多样性与设计语言的多样化;自然形态的设计规律与人文形态设计的规律;掌握自然形态的对立统一与人文形态设计对比统一;自然形态设计的突变与人文形态设计的变异。
2.平面形态构成:(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1)图与底关系(2)形与形关系(3)基本形与单元形(4)平面形态的形成(骨格与基本形、作用性骨格与非作用性骨格、网格构成、座标纸)(5)平面形态的组织(统一中求变化与变化中求统一)(6)肌理形态的构成了解图与底关系,形与形关系;理解基本形与单元形;平面形态的形成;掌握平面形态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
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构成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相互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去收集资料、阅读资料、进行实验或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图画、挂图、幻灯、投影、电教片、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教学内容进行静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使得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重点在于形式法则的掌握。
难点是如何知道学生科学地将理论研究运用到作业实践当中。
既具有各个形式法则的特点,又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人想法,以及具有基本的美感,从创意思维到技术处理均得到开发与锻炼。
所以要求学生对构成中的各个形式法则及色彩的对比调和形式都要熟练掌握,还要具体加强作业阶段的辅导并时刻与学生交流心得。
同样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时间的基础尚不断总结和完善。
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是学好构成的基本途径。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构成基础》孙玉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7504534064, 本课程课时为108课时。
二、学时分配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要求:
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
2.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及目标;
3.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1-1 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建议:
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
2.相关概念可以案例解析;
3.掌握平面构成的内容;
4. 了解构成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教学要求:
1.了解点线面的概念;
2.掌握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3.掌握点线面的视错。
教学内容:
点线面
§2-1 点的性质及作用、点的错视
§2-2 线的性质及作用、线的错视
§2-3 面的性质及作用、面的错视
教学建议:
1.学习掌握好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2.了解学习点线面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3.可以找更多案例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视错;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美学法则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构成的美学法则;
2.掌握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
3.了解的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形式美法则。
教学内容:
§3-1 对称与平衡
§3-2 节奏与韵律
§3-3 变化与统一
§3-4 对比与调和
教学建议:
1.将不同形式美法则分类来教学;
2.对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分析学习;
3.注意相关课后习题的掌握。
第四章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
教学要求:
1.理解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概念;
2.掌握基本形的构成及骨骼形式;
教学内容:
§4-1 基本形
§4-2 骨骼
教学建议:
1.重点学习基本型的构成;
2. 掌握好构成的骨骼形式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教学要求:
1.理解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概念;
2.熟悉重复、渐变、发射、近似等基础等构成法则;
3.掌握好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教学内容:
§5-1 重复
§5-2 渐变
§5-3 发射
§5-4 近似
§5-5 变异
§5-6 密集
§5-7 对比
§5-8 空间
教学建议:
1.重点学习空间、对比、密集、变异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2.学习好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
第二部分色彩构成
第六章色彩的概述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
教学内容:
§6-1 色彩构成的概念
教学建议:
1.重点学习色彩构成的作用;
2.确认的相关概念需要分清。
第七章色彩的三大属性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的分类;
2.理解色彩的三大属性概念;
3. 掌握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波的关系;
4. 了解色彩的明度变化。
教学内容:
§7-1 色彩的分类
§7-2 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与波的关系
§7-3 色彩的明度变化
教学建议:
1.学习重点:色彩的三大属性
第八章色立体
教学要求:
1.理解孟谢尔色立体;
2.了解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3.了解日本色立体;
教学内容:
§8-1 孟谢尔色立体
§8-2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8-3 日本色立体
教学建议:
学习重点:色立体的概念掌握
第九章色彩的混合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混合的概念;
2.掌握色彩的加色混合的相关内容;
3.掌握色彩的减色混合的相关内容;
4. 掌握色彩的中性混合的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
§9-1 加色混合
§9-2 减色混合
§9-3 中性混合
教学建议:
1.学习重点: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
第十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的概念;
2.掌握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的内容;
教学内容:
§10-1 色彩的对比
§10-2 色彩的调和
教学建议:
1.学习重点:色彩的对比(明暗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同时对比、面积对比、综合对比)
第十一章色彩心理构成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心理构成的概念;
2.掌握色彩心理构成的内容;
教学内容:
§11-1 色彩心理
§11-2 情感配色法
教学建议:
1.学习重点:色彩心理和情感配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