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1.1背景描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采取高科技产品来解决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于稍具规模的研究机构来说,论文的管理存在着数据量大,数据保存时间长,数据处理频率较低,数据处理方式单纯的特点。若单单通过人工方式管理,那么操作过程会复杂而且效率较低,除此之外,管理过程中容易出错,使的研究单位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得利用。解决这些问题得首选方案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实现管理操作,而且现如今的软硬件价格都比较低廉,所以在实现上一般不存在资金问题。
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论文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论文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其论文管理,信息的查询,数据的引用添加,数据的修改删除等,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资产工作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各项信息准确无误、快速输出,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研究机构对论文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因而学术论文管理系统成为了一个研究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研究单位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术论文的管理,主要解决类似的问题:一个研究机构需要对学术论文进行存储管理,以方便研究人员进行查找和引用。学术论文的内容按照标准格式组织(即: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正文、索引、作者简介等等。可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相关信息,研究人员能够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文章。并且能够对数据库内容进行增、删、改等操作。
1.2需求概述
通过需求获取与分析之后,系统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
1)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2)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
3)为了方便用户,要求系统支持多条件查询。
4)对论文信息按标准格式提供浏览。
5)对论文信息按索引,作者,关键字提供查询。
6)支持论文添加,修改,删除功能。
7)数据计算机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1.3可行性研究
1)技术可行性
在如今的多种高级语言主流的时代,对于一个论文管理系统不具有复杂的技术
难度,难度在于业务逻辑的熟悉,所以要通过多方的了解,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
的系统。本系统初步策划使用JAVA语言编写桌面应用程序,MySQL 做后台数据
库管理。
2)经济可行性
正如在背景概述中所提到的,对于研究机构来说,若单凭人工方式管理论文,会
出现很多问题,如效率低,出错率高等。这有可能导致论文资源得不到有效得利
用或其他经济问题,客观的来讲,系统所需的投资并不多,这使公司或企业在较
少的投资下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3)操作可行性
系统将采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符合业务流程的逻辑关系,对于会使用计算机的
用户,都能很快的掌握使用系统的方法,对于不会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只要做短
期的培训就能熟练的使用系统。
4)安全性
论文信息是研究机构的内部信息,要具有足够的安全级别,安全性的保护一般要求管理员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来进入系统实现对论文的修改,删除操作。并以保证论文信息的安全性。
2系统目标和建设原则
2.1系统目标
论文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其论文管理,信息的查询,数据的引用添加,数据的修改删除等,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须手工填制
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资产工作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各项信息准确无误、快速输出,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研究机构对论文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因而学术论文管理系统成为了一个研究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研究单位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力在管理方面,使研究机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失。
综上所述,本系统的目标为: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错误,节省大量人力,提供及时、迅速的检索功能,能长期存储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很好的完成各项业务,如:论文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2.2建设原则
系统的建设原则主要特性如下示几点:
1)易用性
易用性,也可以称之为易操作性。顾名思义,就是用户能够很容易的学会如何操作该系统以完成任务。满足这一点原则,就需要系统分析员对该领域的业务流程有足够多的了解。系统应该具有友好的、人性化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对系统的功能和如何操作一目了然。
2)数据库设计的关系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是对关系的某中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
3)高内聚、低耦合
所谓高内聚、低耦合是对系统程序的要求,使程序格式清晰,各个模块之间降低交互操作,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也提高模块(构件)的重用可能性,这是当今软件业一直提倡的方式,也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必要手段。这样在调试时能将错误或问题的范围缩小,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4)可扩展、可维护
这两点是以程序的相关文档的清晰度,程序的易读性,程序的模块化程度(内
聚和耦合度)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所以程序的编写要采用良好的风格和清晰的结构以及详细的系统开发文档。
3支撑环境规划
3.1网络逻辑结构
本系统将用于企业或公司内部的局域网,所以初步计划采用C/S体系结构作为网络的逻辑结构。所谓C/S,即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
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它定义了工作站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
多个处理机上。C/S体系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
网络,也可以设计成三层C/S模式,这要看企业的规模是否大到必须填加除数据库
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之外的应用服务器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改善其他性能。
C/S的主要优点在于系统的客户应用程序和服务器构件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系统中每台服务器都可以适合各构件的要求,这对于硬件和软件的变化显示
出极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且易于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缩小。当然,这种体系结构
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如:管理不便,开发成本较高,客户端程序复杂不易维护等。
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考察,因为是在同一地域、同一局域网内,这些问题都大大简
化。
二层C/S结构是特点为单一的服务器,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分布在客户端操作,是客户端比较庞大,而且存在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数据安全性不好等多
处缺点。
针对这写缺点,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三层C/S结构,它解决上述大多问题,性能上更加完善。但是在性能提高的背后,所要考虑的是,高昂的硬件费用,因为它要
增加其他的服务器以增强性能。
本系统是针对中型企业或公司来而开发的,它将所有的逻辑业务处理都放在程序的内部执行,也即在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实现,虽然增加了客户机的负担,但相对来
说,二层C/S较三层C/S更适合做本系统的体系结构。
3.2软件支撑环境及开发工具
为了更好、更流畅的使系统运行计算机基本满足如下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