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 论贫富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贫富差距
101301313 唐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剧,部分穷人和富人形成了对立面,所形成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因此缩小贫富差距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个人应端正自身的心态和提高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国家则应完善相关政策保护弱势全体的利益,是社会稳定和谐。
关键词:贫富差距穷人致富唯物辩证法财富政策
绪论
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已日渐严重化,穷人太穷富人太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也日益明显,衍生的社会矛盾也日渐加剧,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处理贫富差距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人民和政府都得理智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中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和现状
中国贫富差距是指中国社会中,个人财富不均衡的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后,为形成示范效应,提高效率,就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由于政策滞后,市场发育不全,中国由平均主义向贫富分化极剧倾斜。
另外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程度;地理环境原因;权钱交易;税制漏洞因素等都加剧了社会贫富差异。
在2009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中国各行业间收入差距或已达10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96。显然,这种贫富分化的现象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就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中国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5,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
虽然贫富差距问问政府年年提,年年在想解决的方法,但是贫与富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穷人与富人的矛盾也日益的突出,甚至有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贫富差距的加大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因而社会矛盾也会不断的加大。人们长说的仇富心理也油然而生。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不仅穷人觉得不公平,富人也觉得不公平。在穷人抱怨少数富人占据了太多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富人们也在抱怨整个社会有“杀富济贫”的倾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在过去的25年里,政府在人们怎么致富、致富的程序以及致富以后财富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上的相关法律和程序都还没有跟上。“国内很多的老百姓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发现,很多快速致富的人都不是正正当当地按照纸面上的法律和政策
致富的,他们往往是靠着特殊的关系、特殊的门路甚至是腐败和罪的方式发起来的。这让那些没有富起来的人觉得非常地不公平。”①
同时,富人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多积累出来的财富,在不断的遭人窥视,自己也无端的被人仇视,甚至生命也没有安全的保证,这样他们觉得很不牢靠,很不公平。
因此,一些富人与穷人就处在完全相反的对立面上相互敌对,仇视。人民的心理日益紧张,在不断的摩擦中,必然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这两种人的思想都非常的不安全。对此,消除双方的不满,正确的对待贫富差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贫富差距
正确的看待贫富差距应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一个非常平均化的社会。但这个平均化的社会是不公平的。这里我们一定要把平均和公平这两个概念给区分开,就是说一个平均的社会不等于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也不一定是平均的社会。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25年里,这个平均化的社会变的非常的不平均,而这种不平均其中有一部分在我看来是公平的,另外一部分则是不公平的,需要纠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不平等变化的速度非常地快。
理性来讲,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不可能搞平均主义。有差距的存在才会产生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所以贫富差距是必然存在而且短期内不会消失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要用平静的心对待。并且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寻找。
列宁曾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知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②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认识到实践,实践到认识,在实践在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而在对贫富差距问题的处理上,就体现了这一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在摸索中寻找正确的方式处理贫富差距问题,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别的激进主义或者错误决定,没有经验可寻,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因此在对待贫富差距的问题上,人民必须用宽容的态度看待这可能出现或者不可避免的问题。
但是光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贫富差距只是治标,并不治本。关键还是要正确处理贫富差距这个问题。切实的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使穷人富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反之,如若置之不理,任其发展的话,社会必然动荡。
经济学家林毅夫,曾以“穷人经济学”理论分析“十一五”的经济发展方式。“他认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③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使“穷人致富”。
那如何让“穷人致富”,也就成了解决贫富差距的首要问题。
三、如何处理贫富差距问题
同样的,我们也必须用唯物辩证法来处理贫富差距这一问题。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④
在上述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要解决贫富差距这个问题,要使穷人致富,必须从两方面出发:一是个人,二是社会即政府及其相关的政策决定。
首先,作为“穷人”的个体,必须相信自我,做出努力。即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规划人生,尽自己所能的改造客观世界,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正如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⑤因此,想要致富,个人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社会生活所要求的技能,并且不断完善自己,做事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克服,抓住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遇。
但是,从解决贫富差距的大环境来讲,政府的决策和制度的改革才是根本。而合理的税收制度是基础,从建国开始,中国实行了有倾斜的区域政策。现在,政府也开始把政策向农村倾斜,减免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九年义务教育也免掉了书本费和学杂费。
虽然现行的税法并不是很尽如人意,还要加强立法和监管,但这些措施还是给极度贫困者带来了利益。而且所得税的征收应该对富人加重一些。从税收上给与政策,促进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教育经费问题等等。
建立公平制度是一个需要漫长过程,但也迫在眉睫、不得不做。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公平制度的建立必须要通过不同的社会力量之间的较量、竞争,然后才能指望这个社会变成越来越不是强者通吃一切,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平衡贫困者心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缩小贫富差距的目标关键在于调整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这样我国的经济不仅能够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只有劳动力的穷人的工资的增长快于富人的收入的增长,才有可能缩小贫富差距。然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提法,在先前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就曾提过,但是并未产生实质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每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都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来保证。
传统的赶超战略以计划体制为载体,由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来实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主体,追求的是利润,关注的是各种产品和投入要素的价格。要企业按照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前提是有一个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有了这样的价格体系,每个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就会按照价格信号的引导,进入到能够多利用我国丰富的要素,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且,采用能够多利用我国丰富的要素的技术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