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快乐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生活快乐作文

摘要:从就地取材、课后链接、关注体验、放手写作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快乐作文,提高习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就地取材;开渠引水;体验生活;快乐作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身边的习作素材,觉得无话可写,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因此适当地降低要求,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走进生活,把习作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他们爱写,并能够通过习作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习作,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一、就地取材,自成风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习作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件中寻找习作素材,学习写作,感受习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就地取材,自成风景,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处处皆文章。

现在的孩子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周末时家长经常带着上公园、逛街或是亲朋好友周末小聚,这无疑也给孩子开阔了视野,有些同学碰到好玩的,有趣的事或现象总爱和同学说一说,每到周一,我

发现他们常常三人一伙、四人一群,叽叽喳喳地互相说个不停。让学生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该把孩子们放在写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知晓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日常活动等,教会他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自成风景,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二、课后链接,开渠引水

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由于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新的问题、新的学习会不断地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向课后延伸拓展。在实际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学生把文本链接延伸到与文本相关的文字资料的阅读上,可以强化或类化相关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体会和感悟,可以起到开渠引水,深化和丰富语言积累的作用,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如:在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后,让学生回家再次收集资料,了解到许多像扬科一样的孩子,纵使他酷爱音乐,有杰出的才能,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他的结局只有悲惨地死去。这时,学生自然而然能联系到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是扬科能生活在今天的环境中,该多好啊!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此时让学生以《扬科来到了我们中间》为题习作,学生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扬科说,由于学生的生活是多样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出的文章也就异彩纷呈。生活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三、关注体验,以情缀文

新的教学理念,不仅提倡教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

情感体验,更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验,成了习作教学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把在学习生活中或在与人的交往中,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一切和习作结合起来,学生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将会更加浓烈。

例如,在教《少年闰土》时,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故乡》,让学生体悟“我”和闰土生活在封建社会,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不一样的人物性格,让学生体会到“我”与闰土之间的那种主仆又似朋友的关系。引导学生以看图,想象“我”和闰土告别时的情景,抓住图中人物的穿着、神态、动作等情景变化,想象人物的语言,然后小组合作表演。之后,让学生以《分别的时刻》为题习作。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学生走进了生活,习作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情感喷涌而出。有个学生写了父母到国外打工,到车站送别父母,一家人抱头痛哭,妈妈不停地叮嘱,孩子不停地叫妈,舅舅舅妈不停地抹泪。看了她的习作让人不由得心头阵阵发酸。有的学生写出了到车站送别表姐上大学,站台上一家人喜气洋洋,小孩拉着姐姐的手,不停地问这问那,不忘交代放假回家时要给买礼物,大人则一脸的不放心,忙着交代这交代那,而大学生则是满脸的兴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因为有了阅读的情感体验,触发了学生的生活情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吧,学生们把分别时刻的那种难舍难分、喜乐悲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四、放手写作,张扬个性

同样的活动、同样的指导,不同的个体,因体验的不同,感悟自然不同;思维的角度、思路不同,写出的作文也不同。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记叙过程和感受。老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唤醒学生潜在的能力。

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作文教学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尽可能多地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天际中自己去感触、思维。寻找写作的独特视角,教学时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大胆求异,鼓励有创新的见解和认知。

其次,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展示个性特点的习作环境,积极消除学生思想上的惧怕心理,保护学生脆弱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语言

天赋。鼓励学生的文思随情而发,要大胆想、放开写,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个性的光彩。

生活是多棱镜,生活是大舞台,为孩子们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平时让孩子们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说真话、表真情,让孩子们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写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使学生真正找到习作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赖瑞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卷.新华出版社,

2002-11.

[2]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4.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古峰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