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作者:张巍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6期
摘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关注着GDP的增长率高低情况,但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高投入、高增长率、低就业率、低消费等出现的诸多问题,意味着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及"十三五"中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无不强调了质量增长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必然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增长进行转型。本文主要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进行研究,探索质量增长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十三五;经济增长;数量;质量;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取得了快速的突破,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9.91%。2010年以来,随着“十二五”的经济规划发展,我国经济的增速逐年回落,增长预期也不断地调整,在2012年和2015年分别下调至7.5%和7%左右。在“十三五”规划中,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回落为6.7%,为近年最低。随着国家发布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在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平均区间在6.5%-7%之间,那么也就对应了要逐步重视质量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1.经济增长的内涵
通常所讲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上的名词,从狭义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也就是说在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跨度上,一个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或是人均收入持续的增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实力的标志。
2.数量型经济与质量型经济的区别
数量型经济增长和质量型经济增长,是一段时期所决定的不同发展形势。数量型经济更多的是以增量为主要目标,通过高投入、大规模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质量型经济更多的是注重质量,主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实现经济的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由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所决定的。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让经济能够得到长期的提高,我们就要注意要提高增长效
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等。可以说,数量型增长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经济增长质量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发展的优劣程度。
二、数量型增长的缺陷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增与速度提升使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国家中,位居前列,但是引人瞩目的成绩背后,两者之间也出现了一系列不一致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方面。
1.经济结构的质量缺陷
我国经济在增长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一系列失衡问题的存在,这就导致了我国在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上是存在缺陷的。可以概况如下:第一,宏观经济中的供需结构失衡。企业产出远大于人民的需求,导致了许多的产业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这一点,在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可以看出,会议强调“2017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就是说,要通过改革调整结构,使供给方灵活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出调整,既可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还可以达到经济的稳定、持续性发展。第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失衡。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导致了储值的增加,那么也就使我们国家形成了一个高储值资金的特征。人民手中有钱了,也就自然会将资金投入一些类似投资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的虚拟经济中,这就会导致一些真正的实体经济产业没有有效自己的进入与投资,形成了虚拟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最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不平衡。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一些基础性建筑的投资力度比较大,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人民争取利益,但是由于政府的投资过热,而民间投资跟进不上,就会出现在投资的结构中政府与民间不统一的步调。例如,根据资料已知,2012年以来,我国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13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7%),到了2014年,增速就下滑到了18.1%,2015年更是下滑到了10.1%。到了2016年,清醒更加不容乐观,在1-6月份中下降到了2.8%,但是与民间投资直线下滑相对应的是,国有控股投资增速却从2015全年的10.9%大幅拉升至2016年1—6月份的23.5%,这就与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形成了巨大反差。
2.经济增长稳定性的缺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在提升,但是由于经济是开放的,全球的经济变化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我们虽然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可还是不能完全避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所以经济增长也会有高有低,甚至在危机时期会出现经济周期的短期化,即在短时间就经历了经济周期的四个时段。
3.福利分配的质量缺陷。
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提出了“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口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出现了贫富差距比较大的情况。收入差距大,那么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享受到高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这就与我们国家推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不同的,想要实现这个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要走,单凭经济的数量增长是不可行的,最重要的还是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
4.资源环境的质量缺陷。
最初,我们国家从农业大国想要转型成为工业大国的阶段,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承载力超载。沙化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低,草原退化严重。二是水资源供给相当紧张,并且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等情况。三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例如煤炭、石油等等。
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的矛盾不断加重,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改变发展方式,追求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采取集约式发展,可以根据以下途径实现。
1.利用高科技手段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国经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增长,都要积极利用科学技术。随着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我国也要不断重视科研人员,积极引导和鼓励民众有创新意识,加强科技的创新。同时,也要为一些老牌工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他们的科技转型提供有效帮助。另外,要加强新型的科技技术企业的地位,保证他们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的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转变经济思维
上文已经指出了在改革的初期,我国所追求的是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如今为了实现质量增长,就要改变方式,要以高质量、高效率为主。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企业,一定要转变思维,不能再主要以GDP的高低来观察经济增长的情况,而是要看增长中的质量好坏、效率高低。同时,例如,人民对于一个城市的幸福感、舒适度,都可以作为参考数据来判定。
3.追求和谐发展的道路
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受到我们的不断破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思考着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例如,“绿色经济”一词,就被提出了,这就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当然一些朝阳企业就属于这类型的,像“风能发电”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