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考

合集下载

切韵考序录

切韵考序录

冬,都(当孤切)宗切
反切上字系联
2.分析条例:“同音之字,不分两切语。其两切语下字同类者,则上字必不同类”
红,户公切
烘,呼红切
“公红”韵同类,则“户呼”声不同类
反切上字系联
3.补充条例:“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矣,然有实同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 字两两互用故也。”反切上字两两互用时,就无法跟同类联系起来。
“红公”二字互用
“红公”二字同韵 “东红公”同韵
递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德红切
“东”字用“红”字,“红”字用“东”字
东,德红(户公)切
反切下字系联
2.分析条例:“反切上字同类者,反切下字必不同类。”
公,古红切
弓,居戎切
古居见母声类同,则红戎韵不同类,今分析每韵下面分二类、三类 四类者,据此。
反切下字系联
《切韵考》序录
陈澧
序录
一、序 二、条例
三、目录
一、序
(一)写《切韵考》的原因
1. 历史原因: “ 自孙叔然始为反语,双声叠韵各从其类,由是诸儒教 授,四声韵部作焉。而陆氏《切韵》实为大宗,盖自汉末以至隋代, 审音之学具于斯矣。唐季沙门始创三十六字母,分为等子字母之名, 虽由梵学,其实据中土切音。然音随时变,隋以前之音至唐季而渐混, 字母等子以当时之音为断,不合于古法”

多,得何切
得,多则切 都,当孤切 当,都朗切 “多得”“当都”两两互用,遂不能系联(四字本同类)
反切下字系联
1.基本条例:“切语下字与所切之字为叠韵,则切语下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 者,韵必同类也”
同用:东,德红切


公,古红切
红,户公切 红,户公切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大成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大成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大成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韵学大成”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韵学大成①十二卷。

又称《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明李攀龙撰,唐顺之校正。

李攀龙字于麟,济南人。

以诗名于时,尚着《沧溟集》、《古今诗删》等书。

是书为学者作诗检韵脚查故实而撰,按平水韵编次,兼注《广韵》韵部于下,每韵之字首列切语,次释字义。

其下遂按类罗列辞藻,如童字事类罗列村童、黄童、青童、儿童、头童、圣童、终童、山不童、八百童等。

之后汇集诗料,举凡古人诗章,其韵脚有用童字者皆为搜辑。

李氏此书与王世贞《韵学全书》体例略同,为清代《佩文韵府》之先导。

援引博洽,实足为作文者检查之资。

然于古今韵部之分合,反切等呼之审辨,尚茫无所知也。

有明刊本。

②四卷。

明濮阳涞撰。

濮氏字致东,号真庵,广德(今安徽广德县)人。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人,官南昌府通判。

此编大抵本诸《中原音韵》,但不取入声隶诸三声之说。

韵部自“东钟”至“尤侯”,凡二十八部,分韵较《中原音韵》为细,如“鱼模”析为“须鱼”、“苏模”,“江阳”析为“江黄”、“姜阳”。

声类凡三十母,以“新鲜”、“仁然”等为代表字,而不用见溪群疑等。

不立四等门法。

此书意在简捷,然“削总目而存助纽,可以说是又化简为繁,殊不知要”(赵荫棠语)。

所分各部亦无义例,“既云宏萌不宜入东钟,又不附之庚青;且分京青为庚生、京青二部,真所谓进退失据者也。

”(《四库提要》)有明刊本,清人似未重刊。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源流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源流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学源流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韵学源流”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韵学源流一卷。

清莫友芝撰。

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郘亭,自号与俦子,晚年号眲叟。

贵州独山县人,祖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举人,以荐特诏知县发江南,不就。

少年时居遵义,与郑珍交,治许(慎)郑(玄)之学,名重西南,学者并称“郑、莫”。

后居曾国藩幕府,校雠经史十余年,与张裕钊友善,张氏殊钦其学。

善书法,精版本目录之学。

尚着《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声韵考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过庭碎录》、《樗茧谱注》、《郘亭遗文》。

是书向无刊本,民国七年(1918年)康宝忠以活字刊印,附于报纸以行。

康宝忠识语云:“莫子偲《韵学源流》一卷,为遵义赵幼愚校钞本,刘申叔入蜀时,幼愚以贻申叔者也。

是书海内既无刊本,余所得者,又为幼愚申叔所校定,固应以公同好而不可自秘也。

爰为刊行,以饷海内外爱读之士。

”民国十八年(1929年)罗常培任教广州,以康氏印本多脱误,校勘重印,并加圈点及分段。

罗氏后序略云:考黎庶昌《莫徵君别传》及张裕钊《莫子偲墓志铭》,均载《声韵考略》四卷,而不及此书,意此书或即《考略》之初稿而展转传钞者耳。

清人推迹韵学沿革之作,前乎莫氏者,有万斯同《声韵源流考》及潘咸《音韵源流》二书。

万书匡廓粗具,挂漏弘多,潘书凭臆杜撰,难资典要。

莫氏此书,理明事简,弗尚烦纡,博赡或弗逮万,而纠缠瞀乱之讥,庶几可免。

其所致疑,并皆精辟。

惟全书取材,多本《四库提要》,故论古韵只断至顾江而不及戴段孔王诸家;论今韵则以《洪武正韵》与《韵府群玉》并诋,而不重视《中原音韵》以后之音变;论反切则但详《指掌图》、《指南》、《四声等子》三书,而于前此之《韵镜》、《七音略》,后此之《韵法横直图》、《字母切韵要法》及明清等韵别派,亦并略而弗陈。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籁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籁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韵籁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韵籁”的解读,
以供大家了解。

韵籁
四卷。

清华长忠撰。

长忠天津人。

是书分喉音五、舌头舌上之音各四、半舌半齿音一、正舌音五、唇外音四、唇内音三、正齿齿上之音各四、半牙半喉音四、轻齿重齿轻牙重牙之音各三,这五十个声类用如下字标目:各客赫额额、德特诺勒、狄惕匿力日、独秃鹿讷弱、伯迫莫弗、必僻觅、角阙雪月、节妾挈叶、国廓或渥、责测瑟、浙彻涉、作错索、卓绰说。

韵母分为十二大类:①江阳韵、②真文元庚青侵韵、③东冬庚青蒸韵、④尤韵、⑤萧肴豪韵、⑥佳灰支麻韵、⑦歌麻韵、⑧元寒删先覃盐咸韵、⑨麻佳韵、⑩支微齐灰韵、⑾支齐微韵、⑿鱼虞韵。

华氏将介音的区别归于声母,只就韵腹韵尾区分
韵类,所以仅有十二韵类。

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去、入五类。

其韵图以声类为纲,每个字母一图,凡五十图。

每图列十二类韵母的字,同韵之字按声调的不同分
列,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串联相贯,入声字则另列一图之后。

华氏谓该语音系统可以统古今中外之音。

当清光绪末年,西学东渐,许多学人有感于反切方法之繁难,受西洋字母及拼音方法的影响,争欲创立字母以代反切,华氏此编亦因是而作。

惜华氏等人对西方语文知之甚少,欲统古今中外
之音,力何能逮也。

此编有光绪十五年(1889年)松竹斋刊本。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字辨同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韵字辨同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韵字辨同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韵字辨同”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韵字辨同
五卷。

清翁方纲钞辑。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号苏
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累迁至内阁学士。

先后典江西、湖北、顺天乡试,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

尚着《经义考补》、《两汉金石记》、《通志堂经解目录》、《复初斋全集》等多种。

是编因彭元瑞《韵字辨同》参校补正而成。

卷首冠以“凡例”七则及“字目”。

末附谢启昆识语。

正文析为五卷,平声两卷。

上去入各为一卷。

选取音异义同之字,凡一千一百七十二个,以《佩文诗韵》为本,间取《文选》、诸家诗集及稗史丛说等注释辨析之。

其辨同义之例有二:一为两训彼此同义者,如一东之“矇”及一董之“矇”,音虽分平上二声,义则同训矇眬;一为两训虽彼此各异其辞,而义实相同者,如一先之“軿”,训四面屏蔽妇人车,九青之“軿”,训辎,案辎为衣车,实与前义同。

是书逐韵逐字一一辨析,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虽为押韵用字而编辑,然于考查音异义同之字亦颇有价值。

原刊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羊城试署。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说文解字篆韵谱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说文解字篆韵谱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说文解字篆韵谱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说文解字篆韵谱”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说文解字篆韵谱五卷。

南唐徐锴(其生平着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

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

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

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乃是许书所附的重文,籀文注以“史”字,古文注以“古”字,注释十分简略。

徐铉为之作序说:“偏旁奥密,不可意加,寻求一字,往往终卷。

力省功倍,思得其宜。

舍弟楚金,特善小学,因命取叔重所记,以《切韵》次之,声韵区分,开卷可睹。

楚金又集《通释》四十卷,考先贤之微言,畅许氏之元旨,正阳冰之新文,折流俗之异端,文字之学善矣。

今此书止欲便于检讨,无恤其他,故聊存训诂,以为别识。

”据宋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序云,此书篆字皆为徐铉所书。

徐铉在此书后序说:“韵谱既成,广求余本,孜孜雠校,颇有刊正。

今承诏校定《说文》,更与诸儒精加研核。

又得李舟《切韵》,殊有补益。

其间有《说文》不载,而见于序例注义者,必知脱漏,并从编录,疑者则以李氏《切韵》为正。

”由此可知,是书不独出自小徐一人之手,大徐也曾用心更定补编之。

《四库提要》分析说:“前序称命锴‘取叔重所记,以《切韵》次之,声韵区分,开卷可睹’云云,考后序称‘又得李舟《切韵》’,则所谓《切韵》次之者,当即陆法言书,即《唐韵》、《广韵》所因也。

然锴所编部分,与《广韵》稍异。

又上平声内痕部并入魂部,下平声内一先二仙后别出三宣一部,然魂部之下注痕部附字,而宣部则不着别分,似乎《切韵》原有此部,殆不可晓。

或此书部分,铉亦以李舟《切韵》定之,非陆法言之《切韵》,故分合不同欤。

”是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有《函海》本、《小学汇函》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切韵》系韵书三论

《切韵》系韵书三论

《切韵》系韵书三论《切韵》系韵书三论是中国古代韵书之一,是历代音韵学家所著的重要著作之一。

该书的论述内容丰富,对于研究古代韵书、音韵学以及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切韵》系韵书进行论述。

一、《切韵》的历史渊源《切韵》最早出现在唐代,作者为韩愈。

韩愈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他在文学批评和音韵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在唐代,文学批评和音韵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韩愈的《切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切韵》一书分上、中、下三篇,共三卷,内容包括有关音韵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古代韵书的评论。

《切韵》在全唐文学之中,具有突出的地位,韩愈用十余年时间整理成书,形成了《切韵》的权威地位。

唐代的《切韵》经宋代和明代继续修订,并相传于后世,成为中国古代音韵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二、《切韵》的内容和思想《切韵》的主要内容是对古代韵书的评论和总结,包括对于汉语音韵体系的分析和归纳。

关于音韵学的理论研究,对于音声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汉语声韵变化的规律性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切韵》对于韵书的分类、编排和使用方法作出了详细介绍,为后世的音韵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切韵》对于古代音韵学的理论研究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声韵的产生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切韵》还对于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后世的音韵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思想和方法论支持。

三、《切韵》的影响和价值《切韵》系列书是中国古代音韵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对古代汉语音韵体系的总结和归纳。

《切韵》对于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后世的古代汉语音韵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3. 对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的影响。

《切韵》对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后世的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重要思想和方法论支持。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指掌图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指掌图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指掌图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切韵指掌图”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切韵指掌图二卷。

传本卷首有署名宋司马光的序文,过去很多人认为本书为司马光所作,宋董南一《切韵指掌图序》云:“图盖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所述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撰。

其‘检例’一卷,则元邵光祖所补也。

原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录出。

等韵之传于今者,以此书为最古。

”明桑绍良《青郊杂着》、清周赟《山门新语》、莫友芝《韵学源流》等则怀疑此书是托名之作。

清人邹特夫、陈澧主张是南宋杨中修的作品,此说亦无确证。

此书作者尚属疑问,大约是南宋人所作,且晚于《四声等子》。

赵荫棠《等韵源流》谓是书“是淳熙三年(1176)以后与嘉泰三年(1203)以前的产物。

”《指掌图》也列二十图,使用三十六字母,表面上和《四声等子》是一致的,但实质上区别颇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指掌图》三十六字母排成三十六行,每行一母,改变了《韵镜》、《等子》排成二十三行传统。

三十六母的顺序与《七音略》相同,以“影”、“晓”、“匣”、“喻”为次,与《等子》不同。

清陈澧《切韵考·外篇》云:“《切韵指掌图》影晓匣喻四母次第殊谬,不知喻母为影母之浊,《四声等子》、《五音集韵》、《切韵指南》皆以晓匣影喻为次,则影喻清浊相配不误。

然以晓厘在前亦非,影喻是发声,晓匣是送声也。

”韵母方面,《指掌图》一声包四等,改变了《等子》一等包四声作法,恢复了早期韵图传统。

(二)《指掌图》不立韵摄名目。

《等子》虽分十六摄,但宕与江,曾与梗,果与假相并,实际只有十三摄。

《指掌图》实际上也是宕与江,曾与梗,果与假不分,所以用摄来衡量,也只有十三摄。

(三)《指掌图》对《切韵》韵部的归并与《等子》大同小异,区别有以下几点:(1)对江韵的处理不同。

《等子》把江韵的帮见组字与阳韵的庄组字排在一起,定为开口二等;把江韵其他声母字,即知、庄组和来母字另排一图,定为合口二等。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切韵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切韵”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切韵①五卷。

隋陆法言撰。

陆法言(562-?)名词,一作慈,字法言,以字行。

魏郡临漳(今河北临漳县)人。

开皇中为承奉郎,因其父得罪朝廷,坐罪除名。

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人讨论音韵,评议古今是非、南北通塞,参考各家韵书,于仁寿元年(601年)编成《切韵》。

《切韵》是魏晋以来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韵书的定型作品,在音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书新旧《唐书》并加着录,五卷。

自宋以后,公私书目均未着录,盖自《广韵》盛行,此书遂佚。

今仅存陆法言《切韵序》和若干残卷。

陆氏《切韵序》附载于《广韵》卷首,该序叙写作缘由、目的、原则颇详,是研究《切韵》性质和特点的重要材料。

据序文可以了解以下几点:一、《切韵》之作,是在分析比较实际语音与古今方域不同的基础上,参酌诸家取舍,以赏知音为目的编撰而成的,因此分析务求精密,重分不重合,所谓“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但《切韵》音系与实际语音亦不能相去太远,如果相去甚远,则无法用作“私训诸弟子”的教材。

二、《切韵》之作,虽然完成于法言之手,但其提纲,乃共同讨论所确定,而且“萧、颜多所决定”。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篇》中说:“自兹厥后,音韵锋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孰是。

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

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

”说明审辨古今雅俗,参酌诸家取舍的标准,是“帝王都邑”,认为唯金陵与洛下的语音最为纯正。

而金陵之音实指中原士流侨居江左之后所操语音,与洛下语音的区别不一定很大。

根据《切韵序》以及其他材料,可知《切韵》音系的基础是当时的洛阳音系,但也多少吸收了部分其他方言和古语的特点。

在审音辨韵时,它以“从分不从合”为原则,分韵较细。

唐封演《闻见记》谓《切韵》共收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八字。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四声切韵表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四声切韵表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四声切韵表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四声切韵表”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四声切韵表一卷。

清江永撰。

此书作于康熙年间,《四库全书》收入“小学类存目”。

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

江氏对明清时代表现“时音”的韵图不满,认为应遵照中古韵书、韵图体制制作韵图。

他说自己的着作是“依古二百六韵,条分缕析,四声相从,各统以母,别其音呼等列。

本字之切,即注本字之下,开卷了然。

”其审音标准有三:一以开合分、一以等分、一以古今音分。

江氏从研究上古音的角度出发,把古今音的流变作为划分中古音类的标准之一,某些音类虽然“且从今音列之”,但有一些中古韵书中本属一类音的字却分属两类、三类,如支、虞韵即如此,这种做法造成混乱,殊不足取。

本书前列凡例六十二条,备论其分析考定之意,而列表于后。

韵图用三十六字母代表声类,韵类分为一百零四个大类,一类之中再按等呼的不同分列为小类。

声调仍分平上去入四类。

列图格式是将同韵同等同呼的字列为一栏,各类字音依类相从。

每栏纵列四声相应的各个韵部,横列三十六字母。

纵横交合处列字,各字下注明《广韵》反切,有些切语江氏曾加以改作。

韵图形式与《切韵指掌图》及《四声等子》接近,只是没有分为独立的图而已。

江氏提出“数韵共一入”之说,韵图将入声字兼配阴、阳,在凡例中他对这种处置有详细说明,主要根据是古音中的阴、入韵字通押和偏旁互谐。

江氏之说得到丁显的赞赏,受到夏燮《述韵》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的批评,“数韵共一入”之说对分析上古音系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四声切韵表》有应云堂原刊本及《贷园丛书》本、沔阳陆建瀛刊本(合《古韵标准》、《音学辨微》),另有光绪二年(1876年)浔阳李氏刊本、民国壬申(1932年)湘潭孙氏家塾刊本等。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考声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考声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考声切韵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考声切韵”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考声切韵一卷。

唐张戬撰,清顾震福辑。

王国维《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观堂集林》卷八)云:“撰《考声切韵》之张戬,其人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官至泗州刺史,其弟锡相武后温王,则戬亦伪周时人。

然则据今音为韵书实自戬始,故以‘考声’名其书。

”另据《旧唐书》卷八五《张文瓘传》知张戬乃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人,尚着《丧礼纂要》、《古今正字》、《集训》、《文字典说》、《文字释要》等书。

《考声切韵》新旧《唐志》不录,似当时流传即不甚广,今日所见者,则仅《慧琳音义》所引数十则而已。

王国维氏认为唐人韵书皆祖陆法言,虽部目有增损,次序有移易,要皆以法言为本。

然法言之书,用六朝正音,至唐时已稍变易,于是有根据唐时言语以作韵书者,其分部乃不得不与法言大异。

其书盖有数种:天宝《韵英》、陈廷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等是也。

唐景审序《慧琳音义》云:古来音反多以旁纽而为双声,始自服虔,元无定旨,吴音与秦音莫辨,清韵与浊韵难明。

至如“武”与“绵”为双声,“企”以“智”为叠韵,若斯之类,盖所不取。

近有元廷坚《韵英》及张戬《考声切韵》,今之所音,取则于此。

是《慧琳音义》全用廷坚及张戬二书,故其反切与六朝以来诸家字书及韵书颇殊。

其开卷音《大唐三藏圣教序》“覆载”二字云:上敷务反,见《韵英》,秦音也;诸字书皆敷救反,吴楚之音也。

据此则《韵英》《考声切韵》等书反切以当时秦音为据,与陆韵之据南北朝旧音者不同。

陆韵所据旧音多存于江左,故唐人谓之吴音,而以当时关中之音为秦音。

其后陆韵行而《韵英》一派微,则由音韵之书用于属辞者多,而用以辨声者少也。

欲考唐时关中之音,《韵英》、《考声切韵》及《慧琳音义》反切可为主要根据。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刊谬补缺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刊谬补缺切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刊谬补缺切韵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刊谬补缺切韵”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刊谬补缺切韵五卷。

唐王仁昫撰。

王仁昫事迹史无专载,据本书序言及唐兰考证,大体可知他是唐中宗时人,一作王仁煦,字德温,曾官朝议郎,行衢州信安县尉。

是书大约成于神龙二年(706年)。

《刊谬补缺切韵》已散佚一千多年,近几十年才陆续发现三个唐人写本。

第一种(简称“王一”),出自敦煌石室,被法国伯希和盗走,现藏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P2011。

是本残损较甚,国内仅存显微胶卷,收藏于北京图书馆。

刘半农所编《敦煌掇琐》、《十韵汇编》及姜亮夫所编《瀛涯敦煌韵辑》皆辑入该本。

第二种(简称“王二”),是故宫所藏项子京跋本,称“内府本”。

这是一个杂凑的本子,系统混杂。

现有延光室照片本、唐兰手写影印本,《十韵汇编》辑入。

第三种(简称“王三”),是1947年发现的全本,是本原藏故宫,有宋濂跋语,现有故宫博物院影印本。

《王韵》卷首前有王仁昫序,谓“谨依《切韵》增加,亦各随韵注训”。

后有陆法言原《切韵序》。

标题下注云:“刊谬者谓刊正谬误,补缺者谓加字及训。

”是书对《陆韵》谬误有所刊正,如“蕃,草盛。

陆以为蕃屏,失”(平声二十一元)。

书中标明刊正之处,据唐兰统计,共有十三条。

《陆韵》没有义训的字,王氏亦加以补注,如《陆韵》“潸”、“绾”、“板”、“”等字只有切语,没有义训,《王韵》分别加以训释:“潸,悲涕”、“绾,系”、“板,薄木”、“,面赤”。

《王韵》尚注意辨析文字形体,如指出“帽,亦作,本作冒”(效韵)、“择,或作”(昔韵)、“掷,古作摘”(昔韵)。

《陆韵》对于本字俗体或体等往往不加分别,《王韵》则加以辨析。

此外,《王韵》还增收约六千余字,共收一万八千余字。

在分韵方面,《陆韵》“严”韵不立上、去两声韵目,《王韵》则增立上声“广”(案:广,音yán,非广之简字)韵和去声“酽”韵。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四库本》全文-古籍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四库本》全文-古籍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四库本元刘鉴撰。

鉴字士明,自署关中人。

关中地广,不知隶籍何郡县也。

《切韵》必宗《等子》,司马光作《指掌图》,等韵之法於是始详。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小学类三【韵书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元刘鉴撰鉴字士明自署闗中人闗中地广不知隶籍何郡县也切韵必宗等子司马光作指掌图等韵之法于是始详鉴作是书即以指掌图为粉本而参用四声等子増以格子门法于出切行韵取字乃始分明故学者便之至于开合二十四摄内外八转及通广局狭之异则鉴皆畧而不言殆立法之初已多挂碍纠纷故姑置之耶然言等韵者至今多称切韵指南今姑録之用备彼法沿革之由原本末附明释真空直指玉钥匙一卷验之即真空篇韵贯珠集中之第一门第二门又若愚直指门法一卷词旨拙涩与贯珠集相等今并删不録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总校官臣陆费墀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序声韵之学其来尚矣凡穷经博史以声求字必得韵而后知韵必得法而后明法必得传而后通诚诸韵之总括订字之权衡也虽五土之音均同一致孰不以韵为则焉但能归韵母之横竖审清浊之重轻即知切脚皆有名声音妙用本乎自然若以浮浅小法一槩求切而不究其源者予亦未敢轻议其非但恐施于诵读之间则习为蔑裂矣略如时忍切肾字时掌切上字同是浊音皆当呼如去声郤将上字呼如清音赏字其蹇切件字其两切□字亦如去声又以强字呼如清音□丘仰切字然则亦以时忍切如哂字其蹇切如遣字可乎倘因碍致思而欲叩其详者止是清浊之分也又如符羁切如肥字本是皮字都江切如当字本是□字士鱼切如殊字本是锄字详里切如洗字本是似字此乃门法之分也如是误者岂胜道耶其鸡称赍癸称贵菊称韭字之乃方言之不可凭者则不得已而姑从其俗至读圣贤之书首贵乎知音其可不稽其本哉其或稽者非口授难明幸得传者归正随谬者成风以致天下之书不能同其音也故仆于暇日因其旧制次成十六通摄作检韵之法析繁补隙详分门类并私述关六段总括诸门尽其蕴奥名之曰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与韩氏五音集韵互为体用诸韵字音皆由此韵而出也末兼附字音动静愿与朋友共之庶为斯文之一助云尔至元二年嵗在丙子良月关中刘鉴士明自序钦定四库全书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元刘鉴撰分五音见溪羣疑是牙音端透定泥舌头音知彻澄娘舌上音帮滂并明重唇音非敷奉微轻唇音精清从心邪齿头音照穿牀审禅正齿音晓匣影喻是喉音来日半舌半齿音辨清浊端见纯清与此知精随照影及帮非次清十字审心晓穿透滂敷清彻溪全浊羣邪澄并匣从禅定奉与牀齐半清半浊微娘喻疑日明来共八泥明等第端精二位两头居知照中间次第呼来晓见帮居四等日非三等外全无交互音知照非敷逓互通泥娘穿彻用时同澄牀疑喻相连属六母交参一处穷检篇韵法篇中类出韵中字韵内分开篇内音见字求声篇内检知声取字韵中寻检篇卷数捷法一序二见溪三内是羣疑端透泥定四澄娘彻五知帮滂六内取明并七为基非敷微八奉精清从九归心邪十内有照穿牀十一审禅行十二晓匣影十三喻母俱十四来日十五宜总括五姓分配例见等牙肝角木东舌心徴火喻南风北方肾水羽唇下西面商金肺齿中喉按土宫脾戊巳西南兼管日来同后进未明先哲意轩辕格式为君明订五脏锱铢之例四斤四两属牙肝心重十二两舌间唇肾一斤零一两三斤三两肺中编二斤十四喉脾类六两半心徴半连日肺一斤九两半心肝脾肺肾俱全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lt;经部,小学类,韵书之属,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gt;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

七卷。

黄淬伯着。

黄淬伯(1899-1970)江苏南通人。

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青岛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

一生致力于音韵学的研究和教学。

尚着《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切韵音系的本质特正》、《唐五代西北方言音系》、《诗传笺商兑》等。

是书根据慧琳所征用的切语,考得《一切经音义》声类三十七个,分为八组:舌根音,古苦渠吾呼胡;喉音,乌韦;舌面前音,陟敕直之昌时式而;舌尖后音,侧楚仕所;舌尖音,都他徒奴鲁;舌尖前音,祖仓庄桑循;双唇音,补普蒲莫;唇齿音,方扶武。

考出韵类:阴声十五类(举平以赅上去)、阳声二十二类(举平以赅上去)、入声二十一类。

并以所考订之韵类为纲,声类为纬,编成韵表,排列《音义》反切所注诸字。

附有所订声、韵与《切韵》之声、韵对照表,认为慧琳反切系采用天宝时元庭坚所作《韵英》。

此书考订严谨细密,受到学者高度评价。

1931年作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刊行。

切韵

切韵

切韵[qiē yùn]目录编辑本段五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音帮p 滂pÁ 并b 明m 轻唇音非pf 敷pfÁ 奉bv 微M舌音舌头端t 透tÁ 定d 泥n 舌上知¦彻¦Á澄¥娘¤齿音齿头精ts 清tsÁ 从dz 心s 邪z 正齿照tS 穿tSÁ 床dZ 审S 禅Z牙音见k 溪kÁ 群g 疑N喉音影O 喻j 晓x 匣Ä半舌音来l半齿音日¤ü《切韵》声母五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音帮p 滂pÁ 并b 明m舌音舌头端t 透tÁ 定d 泥n 舌上知¦彻¦Á澄¥娘¤齿音齿头精ts 清tsÁ 从dz 心s 邪z 正齿二等庄tS 初tSÁ 崇dZ 生S 俟Z正齿三等章tþ昌tþÁ船dü书þ禅ü牙音见k 溪kÁ 群g 疑N喉音影O於w以j 晓x匣Ä半舌音来l半齿音日¤ü2、与现代普通话声母比较:【1】浊音清化:并b 定d 澄¥ 从dz 邪崇dZ 俟Z 船dü 禅ü 群g 匣Ä 【2】唇音分化出f【3】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合并为t§、t§Á、§【4】影、於、以、疑、明,母的一部分和日母少数字合流为零声母[1]韵母1、总特点:分韵多韵头:一等、二等的开口没有介音,合口有u介音;三等开口有i介音,合口有iu介音。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唐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唐韵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唐韵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唐韵”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唐韵五卷,唐孙愐撰。

孙愐,唐代音韵学家。

愐一作缅,天宝中官陈州司马。

《唐韵》早已亡佚,近代发现唐人写本《唐韵》残卷,据考是书有二种版本,一本成于唐开元年间,一本成于唐天宝年间。

孙愐《唐韵序》,宋修《广韵》刊载,一向通行。

王国维认为:(1)书名又称《广切韵》,略称《切韵》或《广韵》。

(2)书有开元本与天宝本,差别颇大。

开元本部目次序大致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同。

天宝本分韵加密,平声多出三韵,上去声亦各多出三韵,入声多两韵。

(3)二本下平声韵目序数均与上平声衔接。

王氏认为二本皆孙愐所作,开元本为初撰之本,天宝本则为重定之本。

唐兰则认为天宝本并非孙愐所作。

天宝本是否为孙愐所作,尚有待研究,开元本出于孙愐之手则是确定无疑的。

开元本原书久佚,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着录明项子京所藏《唐韵》五卷,前有孙愐序及韵部数目。

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对开元本《唐韵》可以有如下了解:(1)全书共分五卷。

(2)平声上二十六韵,平声下二十八韵,上声五十二韵,去声五十七韵,入声三十二韵,凡一百九十五韵。

较《切韵》多两韵,与《王韵》总数同。

(3)卞氏所录孙愐《唐韵序》与《广韵》前所载者文句颇异。

王国维谓“《唐韵》有开元、天宝二本,亦有二序,今《广韵》前所载,乃合二序为一,违失甚矣”。

(4)是书很注意辨正形体,故“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扌,着彳着亻,并悉具言”。

辨正形体主要依据《说文》《玉篇》等。

(5)增加了很多注解,字义之外,事物名称、姓氏原委、州县名号等均加以注释,某些“异闻奇怪传说”也写进注解。

引据颇为广博,字书、韵书、训诂书如《三苍》、《尔雅》、《字统》、《字林》、《说文》、《玉篇》、《声谱》等之外,尚旁及经史子集等着作。

(5)开元本《唐韵》写成时间不会迟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因为开元本序中有“及武德以来创置,迄于开元二十年并列注中”的话,王国维谓“此实当时进书之序”。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古韵标准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古韵标准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古韵标准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念“古韵标准”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古韵标准四卷。

清江永撰着、戴震参订。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

江氏于仕途不得志,六十二岁始成贡生。

一生专究学问,潜心着述。

通《三礼》,晓乐律,治经以考据见长,开皖派之风气。

着《周礼释义举要》、《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四声切韵表》、《音学辨微》、《春秋地理考实》、《群经补义》、《乡党图考》、《推步法解》、《律吕阐微》等多种。

休宁戴震尽传其学,世称“江戴”。

江永以前研究古音的人多不区分时代,把《诗经》、《楚辞》跟汉魏六朝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韵文相提并论,江永则以《诗经》用韵为研究古韵的主要根据,以经传骚子为佐证。

标准确定之后,方便于与后代声韵相比较,因之本书命名为《古韵标准》。

江氏《古韵标准例言》云:“《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

稽其入韵之字,凡千九百有奇,同今音者十七,异今音者十三。

试用治丝之法,分析其绪,比合其类,综以部居,纬以今韵,古音然。

其间不无方语差池、临文假借,案之部分,间有出入之篇章,然亦可指数矣。

以《诗》为主,经传骚子为证,《诗》未用而古今韵异者,采他书附益之。

标准既定,由是可考古人韵语,别其同异;又可考屈宋辞赋、汉魏六朝唐宋诸家有韵之文,审其流变,断其是非。

”江氏研究古音与顾氏不尽同,顾氏只凭考据,江氏则兼及审音,他批评顾氏“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又谓顾氏“天之未丧斯文,必有圣人复起,举今日之音而还之淳古者”之论是错误的。

盖“古人之音虽或存方音之中,然今音通行既久,岂能以一隅者概之天下?”因此“顾氏《音学五书》与愚之《古韵标准》皆考古存古之书,非能使之复古也。

”江氏所论极是,古音学的性质从此方明确清晰起来。

江氏分古韵为十三部,他分部的特点有四:①真元分部;②侵谈分部;③宵幽分部;④侯鱼分部。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唐韵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唐韵考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唐韵考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唐韵考”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唐韵考
五卷。

清纪容舒撰。

纪容舒字迟叟,号竹厓,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举人,官至姚安府知府。

通音律,尤精古韵。

尚着《玉台新咏考异》、《杜律疏》等。

孙愐《唐韵》久佚,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徐铉校定许慎《说文》,时《广韵》尚未修成,徐氏所用反切一从《唐韵》,见铉等进书表。

纪氏认为反切之法,其上字必同字母,下字必同
韵部;类隔切者亦仅上字不同字母而下字韵部并
无变化。

因之,他搜辑《说文》所载反切,排比分析其下字,使各归其类,以成是书。

纪氏所归纳之《唐韵》与《广韵》分部无别,但所收之字二书略有不同:有《唐韵》收而《广韵》不
收者,有《唐韵》在此部而《广韵》在彼部者,有《唐韵》两部兼收而《广韵》止存其一者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推寻考校具有条理,《唐韵》分合之例与《宋韵》改并之迹,均可由是得其大丸,亦小学家所当参证者矣。


《越缦堂读书记》云:“纪氏于《说文》之学实未深造,故其大端误者有二:一字之子母不以次列,甚至有失载字母者;一许氏本书与新附不别,惟取其掇拾之功而已。


是书有守山阁本、《畿辅丛书》本。

刊本注经钱熙祚校订,补其失收之音切四十四条,音切下失收之字百一十有五,又疏其谬误,随条附案,致为精密,李慈铭谓此实出于张文虎之手,张氏乃南汇(今上海市南汇县)人。

《切韵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切韵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切韵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切韵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音韵学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切韵考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切韵考”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切韵考
①分内外篇。

《内篇》六卷:《外篇》三卷。

清陈澧撰。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学者称东塾
先生。

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县)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官河源县训导,后为广州学海堂学长数十年,晚年主讲菊坡精舍,从学者甚众。

学识渊博,尤精文字音韵之学。

尚着《说文声表》、《声律通考》、《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等多种。

《切韵考》是研究《切韵》音系的一部重要着作,影响很大。

《内篇》六卷,卷一《序录》;卷二《声类考》,考证《切韵》声类;卷三《韵类考》,考证《切
韵》韵类;卷四《表上》、卷五《表下》,把所考韵类列成韵表;卷六《通论》,论列理论问题。

《外篇》三卷:卷一《切语上字分并为三十六类考》,云:“唐宋时通行者《切韵》、《唐韵》、《广韵》,作字母等子者之所据也。

今《广韵》犹存,故据以考字母等子也。

《广韵》切语上字四十类,唐末沙门三十六字母,则少四类。

明微二类,《广韵》切语上字同一类;字母照穿床审喻五类,每一类《广韵》切语上字分二类;故四十类为三十六类也。

其帮滂并非敷奉六类亦与《广韵》切语上字分合
不同。

今皆胪列之,其得失则后别有论。


卷二《二百六韵分并为四等开合图摄考》,是一部韵图。

卷三《后论》类似《内篇》第六卷。

《切韵考》认为“陆氏《切韵》之书已佚。

唐孙愐增为《唐韵》,亦已佚。

宋陈彭年等纂诸家增字为《重修广韵》,犹题曰陆法言撰本。

今据《广韵》以考陆氏《切音》,庶可得其大略也”。

陈氏通过《广韵》反切,对《广韵》的声韵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

根据反切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声调的基本原
理,创造了研究反切的着名的系联法。

本书卷首《条例》详细叙述了这种方法,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点:(一)反切上字或下字同用的,被切字的声母或韵母必然同类;(二)反切上字或下字互用的,被切字的声母或韵母必然同类;(三)反切上字或下字递用的,被切字的声母或韵母必然同类;(四)《广韵》同音的字不会设立两个不同的反切,因而两个反切下字同类的,上字必不同类;上字同类的,下字必不同类;(五)反切上字有时两两互用,因而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的现象。

《广韵》一字两音往往互注反切,互注的反切既然同音,它们的反切上字当然同类,如平声东韵“冻,德红切,又都贡切”,去声送韵“冻,多贡切”。

这里又音“都贡切”指的就是“多贡切”。

既然“都贡”、“多贡”同一音,“都”“多”当然同类。

凡上字实同类而不能系联的,可据此以求。

(六)反切下字有时也两两互用,因而也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的。

《广韵》平上去入四声相承的韵,它们的分类也大
多相承。

凡反切下字不系联,而相承的韵又分两类的,就据
以定其分类,否则虽不系联也定为同类。

就利用反切本身以考求《广韵》声、韵类别来说,陈氏的方法是正确的,但陈氏过分强调系联法,“惟以考
据为准,不以口耳为凭”,把复杂的反切系统单纯化了,所以系联的结论与《广韵》的实际语音系统并不完全一致。

后人有鉴于此,遂在陈氏基础上,广泛利用其他
材料,方逐步解决了陈氏没能解决的问题。

陈氏运用系联法,考证出《广韵》有四十声类、三百二十一韵类,为《广韵》声韵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后黄侃、钱玄同订为四十一声类;白涤洲订为四十七声类;高本汉、黄淬伯亦主四十七声类说;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则分出五十一声类;董同和,李荣主张“俟”类独立,实际是分为五十二声类。

《广韵》的韵类,后来学者认为如果尽可能地分,可有三百三十五个韵类。

如果不计声调,可归纳为一百六十三个韵母。

声类可归并为三十七个声母。

陈氏《切韵考》有《番禺陈氏东塾丛书》本及《音韵学丛书》本等。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据成都书局1929年版影印本最易得。

②四卷。

清李邺撰。

李邺字衡山,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

李氏尝馆于沈灏家,此书为灏出资刊行者。

卷一《集说》、卷二《图表》、卷三《韵谱》、卷四《切法》。

李氏之学出于宋明等韵,所制韵图,横列为公恭居姑等四十四字,每字分阴阳上去入五声。

纵列喉舌等七音。

韵谱既定,然后据谱出切。

又制定各种符号以定开合等。

李氏祖述宋人,为弥合语音变化之后产生的困难,制定诸多门法,遂使易切之字,转入艰涩。

李氏对门法阐述甚详,颇资参考。

是书有雍正间刻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