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对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想让学生在每一堂数学课有所得有所获就应该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想要有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就应该通过课前的备课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才能达到初中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在初中的所有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是在许多初中学生中他们的其他科目都很优秀,唯独数学成绩却很难得到提升,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中考总成绩,可以说“一科毁了所有”。从初中生现在所处的学习阶段来看,他们的自学能力受到了年龄和智力等等方面的限制,所以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来自于课堂中,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引导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成为了我国最典型的方式,而课堂则成为了教师最主要的教学阵地,所以我们只能从提高课堂有效性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重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一、备课

备课是为了教师上课而所做的工作,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还是专业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备课,应该把备课的精力放在一下几方面。

1.备学生。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满意的效果,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充分、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对教法的反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了这些,掌握了学情,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得,反之,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接受知识的能力一无所知,这样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学失败。

2.备教材。一个专业的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研究透彻初中数学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知识技能,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才能抓住,抓准教材重点难点。

3.备资料。教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但是教师上课仅仅依据教材,则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科学选择资料,恰当的与教材交错使用,融汇贯通,这样才会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

即使把学生、把教材、把资料备的再详细再合乎要求没有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之在课堂上发挥出它的作用来,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所以我们应该有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学策略的层次多样和形式灵活性。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熟练掌握教学策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

1.思考探究型教学策略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教师先为学生设计一个场景,然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来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通过实际探究来得出书上给的结论。例如在讲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学习菱形的性质。将一张矩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按照书上的裁剪方式剪下,再打开,就得到一个菱形,观察得到的菱形,并提问: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你能看出,量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角?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书上裁剪的方式去做,自己动手剪出一个菱形,再根据它的对

称性,观察其中相等的线段或角,猜想菱形四条边相等和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对角线平分对角等性质。在探索菱形的性质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2.开门见山,直击主题性教学策略

首先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讲的主要知识,这样教师将在45分钟内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并且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从初中数学内容来看,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十分明显的,很适合开门见山,直击主题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这节课的主要知识以后再通过课前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时候,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对正方形有了认识并且刚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结合图形,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在矩形和菱形这两个图形的基础上总结出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图形,平移矩形的一边,使得到的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它是一个正方形;移动菱形的木框,使得它的一个内角为90度,此时所得到的也是一个正方形。通过这个探究过程可以发现,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既具有矩形的性质又具有菱形的性质,因此可以得到正方形的性质。这样在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去得结果的这一过程让学生获取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更牢固的掌握了正方形的性质,更提高了这一堂课的效率。

3.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融汇的过程,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联,如果学生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后面的知识学起来自然会受到影响和制响。特别是到了八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慢慢存在并显现,学生之间的数学思维强弱的不同开始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对所有的学生都提出一样的要求,否则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想有一堂有效的数学课,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有极致的发挥,这样就会让学生对你的每一堂数学课都有所期待,有兴趣去学习数学,让数学不再成为枯燥的数学,让学习数学不再成为孩子们头疼的一件事。

参考文献:

[1] 陈一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索»载«科学大众»2006年第5期

[2] 陈慧玲«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载«魅力中国»2009年第2期

[3] 陆长蓁«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载«科教新报»2010年第2期

[4] 孙旭东«提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的有效性方法探讨»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