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监测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墒情监测规范
TZS-I型土壤墒情监测是水循环规律研究、农牧业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抗旱救灾基本信息收集的基础工作。
一直以来,国内缺乏一套完整的土壤墒情监测规范系统,对土壤墒情的理解存在局限性,对它的监测只理解为土壤含水量的监测。
事实上,从03年开始,国内对其开始重视,并且已提出了初稿,土壤墒情监测规范包括墒情和旱情检测要素、墒情检测站网及站网的布设、墒情和旱情监测点和代表区域的查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土壤测报制度与报送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第一部分即土壤墒情监测要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希望能够纠正一直以来大家对土壤墒情的狭隘理解。
土壤墒情监测要素是同气象条件、土壤、土壤的水分状态,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认为气象条件、土壤的物理特性、土壤的水分状态,作物种类及生长发育状况是土壤墒情监测的四大要素。
气象要素:
气象观测要素主要有降水量、气温、气压、湿度、风速、水面蒸发量、低温、日照等。
气象要素资料可由墒情检测区域内或邻近的国家气象站、水文站及农业管理站的气象的观测资料取得。
墒情检测区域内及邻近地区无气象、水文站时需建立气象观测场。
气象观测场的建设应符合气象观测场的规范要求。
自设气象场需记录每日的降水量、日平
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湿度、日最高、最低相对湿度、日平均气压、日平均低温、最高地温、最低地温、日平均风速、日水面蒸发量、日照时数等。
自设气象站的仪器和设备应按气象部门的要求配置,并按气象部门的观测规范来进行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和资料的整编。
墒情监测站点除收集气象资料外还应收集当地气象部门的未来天气趋势的预报,以了解墒情监测区域的未来天气变化。
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土壤含水量:
土壤的物理特性由土壤的质地、土壤的结构、土壤的比重、土壤干容重、土壤孔隙度来表达土壤质地由当地的土壤颗粒级配情况来决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分类方法来进行。
土壤垂向分布有层次结构时,需分析不同层次的土壤质地和其他的土壤物理特性。
土壤水分常数是土壤水分特性的重要指标,主要有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及作物不同生长期适宜的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是墒情和旱情检测的主要指标、土壤水分状态可由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土层含水量、土层中的蓄水量和土壤相对湿度四个指标来表达。
重量含水量和体积含水量可以相互换算。
浅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及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墒情变化的重要要素之一。
地下水观测要素为地下水位、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温度、地下水质等要素。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不大的地区应观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埋深。
当观测土壤含水量的代表性地块附近有地下水测井时,可利用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观测,地下水井所在地块和土壤含
水量检测地块的高程应基本相同。
记录地下水井的位置,周围的地貌地物,并调查地下水井的用水情况和用水规律,当水井为灌溉水井时,灌溉抽水期资料不能用于地下水位的观测。
在地下水埋深浅的地区,邻近土壤水观测点无地下水测井时应建专用的地下水位测井。
测量地下水井的地面高程、收集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最高地下水位、最低地下水位,最大、最小地下水位,最大和最小地下水埋深值。
当地下水井有自记水位计时,可收集日平均地下水位,月平均地下水位,月和年的最高和最低地下水位,最大和最小地下水埋深值。
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墒情要素:
国家和地方的墒情监测站点应收集代表区域的作物种植情况,即作物的种类,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各种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观测土壤含水量的同时记录作物的播种日期,作物生长发育期,观察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
记录代表地块的作物的水分状况。
记录地表地块的作物的水分状态,以涝、渍、正常、缺水、受旱等分级来表示。
收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资料。
此含水量一般以土壤相对湿度来表示。
旱地田间积水时间超过24小时为涝、地下水面达及土壤表层为渍、土壤含水量小于适宜土壤含水量时为缺水(脱墒)、土壤含水量小于凋萎含水量时为受旱。
收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脱墒和受旱的临界含水量资料,记录脱墒和受旱开始的日期,受旱的天数,代表区域干旱程度及干旱的分布情况。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是水资源循环规律研究、农牧业节水灌溉控制和排涝抗旱救灾等信息收集的基础工作。
根据我国地理特点来说,水资源地区差异明显,南方多,北方少,东方多,西方少;从时间上来说,大半的水是以汛期形式出现的,雨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旱季非常旱,经常造成大规模的旱灾。
结合我国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为了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掌握实时信息,科学指导抗旱救灾,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服务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提高水资源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农业水利行业的时势所需。
奥地利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
测技术、计算机系统分析软件和墒情云平台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
线自动监测系统。
对土壤墒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进行实时的监视和分析,为开展排涝抗旱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固定站无人值守情况下的土壤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数据在监测中心自动接收入库;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并实时将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无线等传输方式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生成报表,统计分析。
同时监测中心可以对现场监测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站的土壤状况,从而更加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区的土壤变化情况,提供有效的减灾抗旱的土壤墒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