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艺术特征分析
析土家族民间舞蹈“茅古斯”
析土家族民间舞蹈“茅古斯”作者:汤静来源:《艺海》2009年第04期“茅古斯”是流传在湘西北龙山、永顺、保靖三县的偏远山区的一种极为古老的土家族民间舞蹈。
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段,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
结草为服是“茅古斯”的显著特征。
其服,有以茅草为之;有用棕叶、桐叶、芭蕉叶结成。
每服五块,一块扎在腰间如裙状;一块周围胁下,前遮胸,后盖背;两块如肩浴系在左右臂;一块作头套以蒙面。
头套上有扎二根、三根辫子的,亦有扎二至四根辫子的,以辫子象征犄角,偶数代表兽,奇数代表人,奇数经常多于偶数,据土家老人说,人角多于兽角是为了吓唬兽、战胜兽。
不仅跳“茅古斯”舞蹈的人要结草为服,其奉祭的神像也是用七根茅草扎成的草人儿,土家人称它为“梅嫦”,是该民族所尊崇的猎神。
这位传说中的女猎神与屈原笔下的《山鬼》形象颇为相似。
传说白虎为患,她替民除害,在与白虎搏斗中被虎抓得片纱未存,羞愤中与虎抱在一起跳崖身亡。
为纪念这位替民除害的女英雄,土家人把她奉为猎神。
因她死时是裸体,不便塑像,才以草码代之,直到现在,湘西北的土家人仍有“供梅嫦”、“祭梅嫦”的习惯。
“茅古斯”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也是用一根三尺来长的小棍外面缠以稻草制成。
表演渔、猎、农耕时,它可以是渔具、猎具、农具;而在“祭梅嫦”、“接新娘”等舞段中,它又代表人类自身生产——“种的繁衍”的工具。
在表演中有“示雄”、“搭肩”、“转臂”、“甩摆”’、“刷露水”、“接腹送胯”、“左右抖摆”等动作,其形粗鄙,语多俚词。
据说,这么做是为了博得女猎神的欢悦。
演至高潮时,“茅古斯”象头发情的牡牛,随意在围观的妇人身上碰来碰去,妇人亦乐于接受这种神秘的触碰,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意向的神嫫后便可以得到神赐予的生育能力。
这种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正是处在天地初开,人兽相残的暴孽环境中的土家先民对“种的繁衍”的需要与祈求。
土家族毛古斯舞探讨
收 稿 日期 :0 9 5 4 2 0 —0 —2
是 出于猎 捕野 兽 , 尤其是 大 动物 的需 要 ” 而不 仅 仅 , 只是为 了“ 引起 快乐” 先 民们在 狩猎过程 中 , 。 模仿野
族毛古斯 舞 的起 源和流变 可以说是众说 纷纭 。因此 有必要对 湘西土 家族毛古斯 舞的起源和 流变进行 梳
理和探讨 。
一
从毛古 斯舞表 演的 内容和遗存 的大量舞蹈语 汇 来 看 , 家族 毛古 斯舞 起 源于 原始 的狩 猎 和农 耕 文 土
化, 或者说 毛 古斯 舞就 是对 土 家族先 民原始 狩猎 和
番的冲动 , 就再度 从事模仿 动作 , 造 自己独 特 他 创 的狩猎 舞”2 毛古斯 舞中 的“ iti 打猎 、 肉) [。 ] s ge 孔 ( 赶 ”
原始 狩猎生 产生 活场 景 的模 仿 ; 有人 认 为起源 于 古 代先 民的娱 神 ; 有人认 为起源 于古代的游戏 ; 有人认
第2 9卷 第 6 期
20 年 1 09 1月
中 南 民族 大 学学 报 ( 人文 社 会 科学 版 )
J u n l fS u h Ce ta iest o t n l is Hu nte n ca ce c s o r a o t — nr lUnv riy frNa i ai e ( ma iisa dSo ilS in e ) o o t
、
土 家 族 毛 古 斯 舞 的起 源
农耕 生活 的模 拟 。因为在原 始 民族 中 ,当狩猎 者有 “
了想 把 由于狩猎时使 用力气所 引起 的快 乐再度 体验
土家族舞蹈 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土家族舞蹈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毛古斯舞,是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
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土家族没有文字,但毛古斯舞代代相传不衰,其表演形态中所保留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符号和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艺术元素。
它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让人领略到远古原始风情,土家族每逢过年节跳摆手舞,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有舞蹈的特征,又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浑然一体。
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时穿插进行,有时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毛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者屈膝,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作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表演中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
“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等内容,可根据表演动作清楚地分辨出来。
该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树皮,古朴大方,极具原始风情。
表演对话时要求变腔变调,使观者辨认不出表演者的真实身份。
跳“毛古斯”,规模大者要跳六个晚上,主要以土家族的历史、渔猎、婚姻、生活等为内容,舞蹈从动作到内容,都别具一格。
演出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形态滑稽,诙诣有趣。
碎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浑身颤动。
摇头耸肩,茅草刷刷作响,全是模仿古人的粗犷的仪态。
跳“毛古斯”,一般由十五六人组成,为首的祖辈叫“拔步长”,其他的是小辈儿孙。
这样就组合成一个家庭,无论辈份高低,浑身都得用稻草、茅草、树叶包扎,甚至脸面也用稻草树叶遮盖住,头上还要扎五条大棕叶瓣子,四根稍弯,分向四面下垂。
跳演至《接亲》时,特别要用稻草扎根男性生殖器,夹在两腿中。
浅谈湖南湘西土家族“茅古斯”歌舞
永顺 、保靖 、吉首 、古 丈等县市。土家族有 自己的语 言,土 ‘ 管 ’ ,后 生 ‘ 食 姐 ’身 捆 草 。 ” 这 是 清 代 诗 人 彭 勇 功 ( 清 家语属汉藏语 系藏缅语族 ,语 支未定 ,暂入彝语支 。大多数 代 土 家 族诗 人 彭 勇行 、彭 勇 功 、彭 施 锋 以 “ 彭 家 父 子 兵 ” 而 人 由于 长 期 与 汉 族 杂 居 ,很 早 就 开 始 使 用 汉 语 、汉 文 ,只 有 负盛名 。 ) ( 1 8 3 8 -1 8 9 9) 在 同治戊 辰 ( 1 8 6 8)岁春写的一 湖南 的 永 顺 、龙 山 、古 丈等 聚 居 地 区 ,还 完 整 地 保 留着 土 家 首 《 竹枝词 》, “ 食 姐 ” 是 土 家语 ,即 狩 猎 的 意 思 ,这 是 土 茅古 斯”中的一个 传统节 目,时隔一百 四十 语。本 民族无文字 ,通用汉 文。主要 从事农业 ,织锦和蜡染 家族原始舞 蹈 “
入名 录。 “ 中国史前稻作 文化的活化石”、 “ 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 中华古文化之遗”这些都是赋 予 “ 茅古斯”
的美誉 , “ 茅古斯” ,相传为茹 毛饮血 时代 的土家先 民 ,茅古斯是土 家族人为 了纪念祖先 开拓 荒野 、捕 鱼狩猎等 创世 业绩的一种原 始戏剧形 式 ,它所关联 的歌舞流行 于大湘 西等土家族地 区,兼有舞蹈和戏 剧表演 的原始 祭祀。 其 中的对歌舞对土 家族 的民歌和 舞蹈 皆有重大影响。
、
【 关键词 】 土家族 ;茅 古斯 ;土家族 民歌
中图分类号 :T 7 2 2 . 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5 ) 0 3 — 0 2 3 9 — 0 2
析土家族民间舞蹈“茅古斯”
● 汤 静
“ 古 斯 ” 流 传 在 湘 西 北 龙 山 、 顺 、 靖 三 县 的 茅 是 永 保
偏 远 山 区 的 一 种 极 为 古 老 的 土 家 族 民 间 舞 蹈 。 它 以 近
陋好 笑 乃嗤 为愚 蒙 , 而那 一 抖一 蹲 间 即神 形 显 露 , 然 令
根 、 根 辫 子 的 , 有 扎 二 至 四 根 辫 子 的 , 辫 子 象 征 三 亦 以
椅 角 , 数代 表 兽 , 数代 表 人 , 数 经 常 多于 偶 数 , 偶 奇 奇 据 土 家老人 说 , 角 多于 兽 角是 为 了吓 唬兽 、 胜兽 。 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仅 跳 “ 古 斯 ” 蹈 的 人 要 结 草 为 服 , 奉 祭 的 茅 舞 其
人 眼 前 豁 然 一 亮 , 胜 欣 然 : , 不 正 是 人 类 祖 先 从 不 啊 这
似 戏 曲 的 写 意 、 拟 、 定 等 艺 术 手 段 , 演 土 家 先 民 虚 假 表 渔 、 、 耕 等 生 产 内容 , 具 有 舞 蹈 的 雏 形 , 具 有 戏 猎 农 既 又 剧 的 表 演 性 , 者 杂 糅 交 织 , 成 浑 然 一 体 的 祭 祀 性 舞 两 形
舞 即 巴 渝 舞 俄 意 。” 于 民 间 流 传 的 巫 教 歌 舞 的 形 式 , 对 左
表 演 中 有 “ 雄 ” “ 肩 ” “ 臂 ” “ 摆 ” 、 刷 露 水 ” 示 、搭 、转 、甩 ’“ 、
神像 也 是用 七 根茅 草 扎成 的草 人儿 , 家人 称 它 为 “ 土 梅
嫦 ” 是 该 民 族 所 尊 崇 的 猎 神 。 这 位 传 说 中 的 女 猎 神 与 ,
土家族茅克斯舞的文化内涵解析
26民族民间音乐土家族茅斯舞的文化内涵解析摘 要】【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茅古斯舞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本文对土家族茅古斯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去研究其舞蹈语汇,其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对弘扬民族艺术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两个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家族 茅古斯 舞蹈 文化茅古斯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是神秘湘西大山里从远古流传至今的一种代表土家族人“爱的繁衍”的古老文化,也是传授狩猎技艺的民间武术,展现着土家族先民的生活情态。
作为人类原始戏剧和舞蹈的“活化石”,“茅古斯”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茅古斯”也是土家族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茅古斯舞艺术赏析茅古斯舞的表现形式非常独特,既有歌舞,还有故事情节,并且具有一定的戏剧表演成分。
这种原始舞蹈在其他民族的歌舞、祭祀仪式中很少见到。
总体上给人一种独特、古朴又很别致的舞蹈风格。
茅古斯舞既然融合了戏剧和歌舞,那么表演者在唱和跳之外,还有许多简单的角色扮演。
原始戏剧的萌芽正是来自于这些角色扮演的舞蹈,也代表着土家族原始戏剧的初步形成。
这也就是土家族茅古斯舞被后人称为“土家族原生生活的活化石”的主要原因。
茅古斯舞表演时的歌唱语言使用的是土家族的土话,表演者唱歌时越古怪、越夸张,舞蹈效果的表现就越好。
所以在茅古斯舞的演唱部分,表演者往往唱出来的歌颠三倒四,毫无逻辑;在舞蹈动作方面,茅古斯更讲究形式怪异、滑稽粗鲁。
茅古斯舞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没有整齐划一的表演队形和动作,表面上显得比较杂乱无序、粗糙零散。
但整个舞蹈只是对土家族先民原始生活劳动状况的简单模仿和情景再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表演,随意性和自发性更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包容和热情。
这种热情可以在茅古斯舞的杂耍,以及和观众游戏互动的环节体现出来。
茅古斯舞的表演动作比较特殊,要求表演者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保持一种屈膝、弯腰、驼背的姿势,为的是模仿土家族祖先“毛人”。
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
Extensive Music Research 泛音乐研究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王 雪(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山西 忻州 034000)【摘要】土家族舞蹈有“摆手舞”“跳丧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等,其中“毛古斯”更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
“毛古斯”舞蹈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采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后,大量来自于西方的、现代化的文化传入,加上土家族居住地受到地域的限制,当地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也比较滞后,严重使得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观念淡化,甚至消失,这种种因素影响着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毛古斯”;舞蹈【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一、土家族“毛古斯”舞蹈概述“毛古斯”舞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先祖而产生的舞蹈,舞蹈内容主要表现远古时期的生产生活,动作也来自于生产生活形态。
最先以打猎捕鱼为主要生活来源,当时没有具体语言交流,证明当时的土家族处于原始时期,这也是“毛古斯”的发源时期。
“毛古斯”舞蹈动作来自于生产生活,所以其动作粗旷、简单、豪迈。
“毛古斯”表演大多为每年年初或播种季节穿插表演在土家摆手舞中,舞蹈具有一定戏剧性,也含有情节和对白,“毛古斯”舞蹈也会单独在一些大型活动,或重要场合中表演。
2006年5月,“毛古斯”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中。
在土家族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当地人讲述,他们的祖先是毛人,最初在卡柯山,是以茅草树叶为衣服,以当地的野物生肉作为食物。
他们说:“在以前,‘毛古斯’主要是女人来表演,到了后来,因为女性怕丑,逐渐演变成为男性表演。
”二、土家族“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在古代的土家语里认为,“毛古斯”又称为“古斯拨铺”,汉语被解释为“祖先的故事”。
“毛古斯”舞蹈最早之前是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祖先在居住地进行辛勤地开荒拓野,传授土家人民农业技能、繁衍生息而进行编排的舞蹈。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是一种原始戏剧舞蹈,动作别具一格,服饰极具原始风情,表现了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和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远古信仰的推崇,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和这个民族的独特性。
正如我们所知,现在许多旅游表演场所都会表演土家族毛古斯舞,不出所料的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正是意识到独特的舞蹈文化可以吸引人们的聚集,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充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灵感和原材料。
如果少数民族的文化仅仅被本民族的人所知,这就违背了传承的目的。
正因为旅游场所的存在,给少数民族文化(如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以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促使少数民族人群不断向全世界发扬本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动力和市场。
所以,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为张家界地区甚至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灵感,并且吸引了大量旅客,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发扬了本民族的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动力和平台。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灵感和原材料,反过来,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动力和市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试论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与文化价值
试论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与文化价值作者:王瑛吴婵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05期【摘要】茅古斯舞是湘西州土家族特有的一种传统原始舞蹈,其承载着土家人的精神和文化。
为了更好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本文对土家族茅古斯舞蹈从历史积淀、表演艺术特点、艺术传承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茅古斯舞;表演形式;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土家族“毛古斯”舞蹈是一种与戏曲的表演性相关联和具有舞蹈动作特征为基点的原始性戏剧舞蹈,两者相辅相成、交织一体,不仅有着与戏曲息息相关的写意、虚拟、模仿假定等艺术手法,还能以土家族先民捕鱼、打猎和农耕等生产生活为表演内容,保留自然崇拜、祖神崇拜等艺术元素的艺术表演形态,反映了土家族先民最初的原始模样,成为中国舞蹈最远源头的活化石。
所以选择这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艺术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发展其艺术魅力和加强保护,有利于开发新的艺术形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占到总人口的80%左右。
湘西州拥有浓烈的原始气息,自古以来,土家族先民生活在荒山峡谷之间,由于人烟稀少,四周树木浓密围绕着,过着原始生活的他们为了觅食,打猎捕鱼是必不可少的,传说一个男孩打猎途中被老虎追赶,惊慌失措的他不得已爬到树上藏起身来,老虎在树下徘徊死死守住这口肥肉,男孩吓的直哆嗦,突然发现树上缠着许多稻草,于是他把稻草成梱披在身上,像是隐身了一般,过了许久,老虎以为男孩不见了,便离开,男孩得救,后来土家族人民都利用这个藏身的好办法进行觅食,经过时间的洗礼,为了纪念这种藏身术,已经演变成现在的“茅古斯”,身批稻草表演的“毛人”。
土家族先民劳动方式的体现通过“茅古斯”舞蹈形象地模仿出来,用这种方式传授所学到的农耕技能,本人利用当地资源,深入了解和收集到更多更淳朴原始素材,结合茅古斯舞蹈本身的内容元素,从模仿性的基点入手,找到属于本民族优势化的舞姿动作部分加以编排,借入新的透视运动轨迹,在不改变原有原生态舞蹈本身的情况下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融入土家族摆手舞的韵律穿插其中,同时从“茅古斯”舞蹈中获取非常见舞姿或原生态动率进行改编、处理,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舞蹈迹象,为舞蹈史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动态模式。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的艺术特征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支系,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湘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土家族是中国的土著民族,土家族舞蹈深受自然环境和民俗习惯的影响,以表达土家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为核心。
舞蹈中常常表现出土家族人民对山水的热爱和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欢乐。
舞蹈动作独特,优美而热情,展现出土家族人民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风貌。
湘西土家族舞蹈具有丰富的舞蹈形式和技巧。
土家族舞蹈包括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和表现手法。
土家族的单人舞蹈注重身体的表现力和舞者的个人技巧,通过舞者的协调动作和身体灵活性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双人舞则注重舞伴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展现出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群舞则更注重合作和协调,通过群舞的形式展示土家族人民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
湘西土家族舞蹈注重舞台效果的营造。
舞蹈的舞台效果是表达舞者意图的重要手段,湘西土家族舞蹈通过舞蹈动作的鲜明和舞美的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舞台效果,增强观众的艺术享受。
舞蹈动作具有较大的舞蹈幅度和舞蹈力度,能够将土家族独特的舞蹈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台背景的布置和服装的设计也体现出土家族舞蹈的独特美感,增加了舞蹈艺术的观赏价值。
湘西土家族舞蹈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土家族是一个具有丰富节日文化和民俗习惯的民族,土家族舞蹈常常与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相结合,通过舞蹈表达土家族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和社会风貌。
舞蹈中常常表现出土家族的传统婚礼、丰收庆典、祭祀仪式等民俗活动,通过舞蹈形式将这些民俗文化内涵传承下来,展现出土家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湘西土家族舞蹈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舞蹈形式和技巧,注重舞台效果的营造,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这些艺术特征使得湘西土家族舞蹈成为一门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舞蹈的艺术宝库,也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土家族毛古斯舞的符号形式与象征互释
土家族毛古斯舞的符号形式与象征互释
王莉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年(卷),期】2024()3
【摘要】土家族毛古斯舞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舞蹈,以演绎土家先祖“毛人”故事为主,展现土家先民原始渔猎生活。
文章基于湘西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的田野调查,从语言产生的文化环境理解毛古斯舞的身体外形特质,它既是舞者先觉经验的符号化显现,也是在文化生境中历久滋养的身体记忆。
在长期的身体实践中,土家族将这种符号不断复现、衍义,进而折射出石堤村土家族人的生命状态。
【总页数】7页(P174-180)
【作者】王莉
【作者单位】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722.22
【相关文献】
1.少数民族村落原生态健身舞蹈的文化功能探析——以湘西州土家族毛古斯舞为例
2.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之初印象
3.土家族毛古斯舞的保护与研究
4.原始思维下土家族毛古斯舞的文化解析
5.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戏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极为罕见的土家族神秘舞蹈“毛古斯”(图)
极为罕见的土家族神秘舞蹈“毛古斯”(图)性器舞在土家族人的心目中,“毛古斯”代表了祖先,“毛古斯”舞是土家族为了纪念先祖,开拓荒野,捕鱼狩猎,刀耕火种的舞蹈形式。
土家族在表演“毛古斯”舞蹈时总是心怀对祖先的感激与崇拜,相信神可以在后代的舞蹈中享受欢乐,而后代亦可借此获得神的保佑,这就是土家族每年春节必跳“毛古斯”舞的原因。
土家族自古以来都有着祈求祖先保佑,脱灾免难、恩赐平安的信仰习俗。
为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迎吉纳祥,人畜兴旺,每年必跳“毛古斯”舞蹈。
如果不跳,人们便认为邪气和灾难扫不出去,吉利和丰收扫不进来,到那时,不仅人畜不旺,而且庄稼也长不好。
原始的“毛古斯”舞蹈,表演时都是载歌载舞形式。
大致分为通神歌、颂神歌、祭祀歌、巫咒歌。
土家人俗称领歌舞主持祭祀者为“梯玛”。
其舞又分为祭祀舞、降神舞、娱神舞、生产舞、生活舞、性器舞、军事舞等七大类。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毛古斯”舞蹈,其动作带有原生态的特点。
扮演者头戴棕叶帽,身穿茅草衣,模拟握棍起舞,双手交替握棍,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地抖摆,再现出原始“毛人”的形象。
在整个“找果子”、“打露水”、“祭梅山”、“追野兽”、“赶猴子”、“抖狗蚤”、“野兔跳”的表演中以单人动作为主,如“八字步”、“碎步”、“斜丁步”、“正步”、“花邦步”等主要舞步和屈膝、扭腰、送胯、抖棍、大小跳、摆头、叉腰、下蹲、抖身、虚拳、左右跳摆、摇头耸肩、浑身颤抖,碎步进退、蹦跳行进等肢体动作。
同时根据剧情需要,采用了一些双人和三人以及群舞的动作。
在表演队形方面采用了对称式动作空间设计法,使表演整体队形互成直角,三维空间感较强,显得活力十足。
但在表演围猎和庆丰收情节时,“毛古斯”由集中到分散,形成若干个猎物状或反复形成若干个谷物状,彼此循环相连,顺序延伸。
表现土家族在自己的节日里,与祖先一道共同祈祷今天的幸福和对美好明天的期盼之意愿。
抖跳蚤舞祭祀山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祭祀的场景祭祀舞场景祭祀祖先劳做场景劳做场景打露水劳动场景用于毛古斯舞蹈的道具追野兽。
土家族毛古斯的文化解析
顺 县 双 凤 村 的 舍 巴坪 中 心 设 置 了三 把 供
古斯 是土 家族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体 现 方 式
( 二) 戏 剧 与 毛 古 斯 的演 变
作 为湘 西 舞 蹈 的 特殊 表 现 形 式 . 毛 古 斯 更 是被 看 做 戏 剧 艺 术 的 活 化 石 . 但 是艺
、
土 家 族 毛 古 斯 的 起 源
由于 土 家 族 历 史无 相 关 文集 记 录 . 因 此 对 于 毛 古 斯 的 起 源 缺 乏 有 力 的 实 物 考
证 。学 术 界 对 毛 古 斯 的 起 源说 法 不一 。一
原 因 是 舞蹈 可 以缺 少 观 众 . 舞者 可 以 自娱 自乐 ,但 戏 剧 确 是 用 来 表 现 给 观 众 看 到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难 以辨 别 舞 蹈 和 戏 剧 的 真 正区别. 这 也 从 侧面 说 明 了毛 古 斯 的原 始
生 活 资 料 来源 的主 要 任 务 . 因此男性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的地 位 越 来 越 高 . 社 会 财 富 大 多
些 学 者 认 为 毛 古 斯 起 源 于 原 始 生 活 中 人 们的狩猎行文 . 其 粗 犷 的 动 作 如 同 狩 猎 场 景再现 : 一 些学 者 认 为毛 古 斯 起 源 于 土 家 族传统祭祀活动 : 一 些 学 者 认 为毛 古 斯 起
性 毛 古斯 表 演 中服 饰 及 道 具 的特 殊 性 也 说 明 了这 点 。 因此 毛 古 斯 舞 的 发 展和 当地
戏 剧 有 一 开 始 的 相 互 影 响 直 到 最 终 实 现 融合 。 四 结 语 毛 古 斯 作 为 土 家 族 的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通 过 研 究 其 文化 可 以发 现 土 家族 人 民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介绍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介绍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介绍土家族文化中有一种古老而又原始的舞蹈,叫做茅古斯舞,意思是“浑身长毛的打猎人”,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的原始生活和习俗。
那么,茅古斯舞到底是什么呢?一起随店铺来看看吧!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
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
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
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茅古斯以近似戏曲写意、虚拟、假定等技术手法,表演土家祖先渔猎、农耕、生活等内容,既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蹈。
茅古斯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
是土家族为了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流行于重庆酉阳及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区。
茅古斯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表内容,被专家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历史价值1、茅古斯实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的.“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的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状况,说明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还应上溯得更远。
2、茅古斯以丰富的内容与湘西酉水流域旧石器、新石器考古遗址相佐证,扩写了土家族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
艺术价值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茅古斯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
2、从戏剧发生学来说,茅古斯是中国戏曲的一条古根,从中可以找到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基本性的创始缘由和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的造因。
因此,有些戏曲专家赞它为“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
3、从舞蹈发生学来说,茅古斯是我国民族舞蹈的一条古根,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4、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茅古斯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其巫词、巫术、巫歌、巫咒、巫祀为人们研究中华上古时期的宗教源要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的艺术特征
湘西土家族是中国土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
作为土家族的代表,湘西土家族的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是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的主要艺术特征:
1. 融合民族特色: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融合了土家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展示了土家族音乐、舞蹈、服饰和民俗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在舞蹈动作、音乐节奏和舞台布景等方面,都表现出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2. 强调群体性:湘西土家族的舞蹈注重团队合作和群体性表现。
舞蹈中常常有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体现出土家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3. 奔放豪放的风格:湘西土家族舞蹈以其奔放、豪放的风格著称。
舞蹈动作多为跳跃、踢踏、转身等快速而有力的动作,充满力量感和激情。
舞蹈表现出土家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4. 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湘西土家族舞蹈中常常表现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
舞蹈的情节和动作结构通常都是基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
通过舞蹈,人们能够感受到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5. 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湘西土家族舞蹈有着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
舞台布景常常采用丰富多彩的土家族传统元素,如彩旗、锣鼓等。
舞蹈还经常伴有土家族传统音乐的伴奏,通过舞蹈和音乐的结合,进一步展示土家族文化的魅力。
湘西土家族遗存舞蹈具有融合民族特色、强调群体性、奔放豪放的风格、民间故事和历史题材以及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等艺术特征。
这些特征展示了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湘西土家族舞蹈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
土家语称“谷斯拔帕舞”,中外专家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
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以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为主要流传区域。
(图1、在跳毛古斯舞前的祭祀仪式)毛古斯舞的起源,无史籍记载,但有故事传说供参考。
据龙山县坡脚乡卡柯村土家族毛古斯老艺人(“梯玛”掌堂师)田其友说:“我们土家族的祖先是‘毛人’。
原始社会,‘毛人’身穿茅草树皮,吃的是野兽生肉和野果。
后来,燧人氏钻木取得了火,给了土家族的祖先‘毛人’。
有了火后,‘毛人’用石头和木棒打得的猎物用火烤熟,食后美味可口。
从此,吃生肉现象消失了……”。
又说:“毛古斯是女的,当时是女的为男人扎草衣草裙,崇拜男性,并带领男的上山打猎,因为女人最会识别猎物的踪迹,每次出猎必有收获。
有了她,土家族祖先‘毛人’才有吃穿,她死后,变成了‘梅山神’(猎神)。
因此,后来土家族人上山围猎,必须虔诚祭祀梅山神。
又因梅山神是女神,所以祭祀时严禁讲丑话……”还说:“跳毛古斯舞,在我们卡柯田祖,相传有名有据有七代人了……”。
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也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流传区域内的各县志厅志均有记载。
如清乾隆《永顺府志》、嘉庆《龙山县志》、同治《保靖县志》等志书中,都记载了祭祀仪式跳摆手舞和毛古斯舞的习俗。
毛古斯舞因有一些性崇拜的内容,曾被禁止。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8月,湖南省土家族访问团在龙山、永顺、保靖等地的访问过程中,皆发动群众恢复毛古斯舞。
1959年,中央文化部组织省、州、县民族文艺调查组,对毛古斯舞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收集并写出调查报告。
1963年10月,湖南省民委派员访问毛古斯舞艺人,写出了《马蹄寨毛古斯舞访问记》。
“文革”中,毛古斯舞被视为“封、资、修”,停止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毛古斯舞受到重视,恢复活动。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与发展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传承与发展作者:杨昌菊王军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交汇之处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处于武陵山脉的腹心地带,区域呈山地构造地形。
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思是“祖先的故事”。
茅古斯舞不仅是土家族最古老且原始的舞蹈,而且还被认定为中国舞蹈的源头之一。
是土家族为了纪念一位传授农耕技能的祖先,每当祭祀或者还愿,就会表演茅古斯,当然有时候也有单独表演。
茅古斯以近似戏曲写意,假定,虚实等手法,表演土家族祖先“生产”,“钓鱼”,“扫堂”,“祭祀请神”,“读书”,“接官”等生产、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土家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
关于土家族茅古斯舞,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研究。
而研究土家族茅古斯舞以及它的现代生存方式,可以更好的保护土家族茅古斯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它,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关键词:土家族茅古斯舞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2(a)-0188-021 土家族茅古斯舞的起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土家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
18世纪初,土家族渐渐受汉文化影响,融入汉文化。
而土家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慢慢变弱,许多的传统民族习惯就渐渐被遗忘。
现在还有保留的主要存在于传统文化艺术之中,舞蹈是一门表现力最强、肢体语言最丰富的文化艺术。
而土家族舞蹈中最出名的当属茅古斯舞和摆手舞。
相传古时候,土家族地区遍布着森林,人烟稀少,土家族祖先为了寻找食物,或者下河捕鱼,或者上山狩猎。
后来进入农耕时代,有一位青年独自一人下山去学习农耕技术,后来为了赶回山寨传授技术,一路上风餐露宿,一身衣服被山林中的荆棘拉扯得不成样子,等他回到山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正逢过年,举行摆手舞等活动。
他不方便参加,便在场地旁边的杂草丛中观看,不料几个小伙子瞧见了他,他急中生智,扯了一些茅草披在身上,去参加活动,他用舞蹈的形式给乡亲们表演了他学到的农耕技术,后来土家人为了纪念这位祖先,每逢过节,祭祀等活动都会表演茅古斯。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初探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初探摘要:“毛古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家族舞蹈,原始古朴。
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土家族先民在远古时期的信仰、生产和生活,它是舞蹈的“活化石”。
我们应该对毛古斯舞蹈进行挖掘搜集,梳理剖析,把舞蹈中所展现的土家先民的古朴风貌真实、准确地发扬下去。
在其传承与发展中要掌握好平衡,如果融合了太多现代元素,可能会使其失去古朴风格,应保留毛古斯舞蹈的精髓,去除糟粕,在今后还需要不断探索。
时间:2019.6.4—6.6地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和镇采访对象:国家级土家族毛古斯舞非遗传承人彭南京老先生采访人员:罗绮儿这是我第一次下乡进行田野调查,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既充满了好奇和激动,也充满了不安。
对未知的事情也都是一头雾水,但当我来到这片神秘的湘西土地,我心中的想法都被眼前的美景所淹没了。
都说湘西人杰地灵,土家人民热情好客,果真名不虚传。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一来就会爱上。
我们湖南师范大学一行人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赵书峰教授的带领下,领略和探索土家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舍巴日”,了解其文化内涵、探寻其艺术价值。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探寻当地的毛古斯舞蹈。
在这次土家族“舍巴日”的现场我有幸采访到了毛古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目前唯一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代表性传承人彭南京老先生。
当我看到彭老先生的时候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老先生,老先生今年78岁高龄了。
之前就有听说老先生作为目前唯一的传承人这么高寿了还一直坚持自己教学授课,把毛古斯舞蹈带给更多的人,所以我一直是打心底里敬佩老先生。
彭老先生是土家族人,1942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
他自13岁起就开始学习、表演和传承毛古斯舞,现已从事土家族毛古斯舞的表演和传承达56年之久。
彭南京老先生对祖传的“毛古斯”舞蹈技艺情有独钟,深得真传,在传承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毛古斯;舞蹈;艺术特征
土家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生活区域是在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脉相毗邻的地区。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土家族拥有自己的生活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土家族独特艺术的舞蹈。
土家族不仅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土家族舞蹈,而且由于其能歌善舞,其发明的舞蹈多种多样,有“毛古斯舞、摆手舞、跳马舞、跳丧舞、巴山舞”①等。
也就是说,土家族的舞蹈种类非常多,尤以毛古斯舞蹈较为出名。
在许许多多的湘西土家族舞蹈中,毛古斯算是土家族舞蹈的精华部分,这种舞蹈的存在以及发展,不但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而且还反映出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
当然,要想全面了解毛古斯舞蹈及其艺术特征,必须先深入了解毛古斯舞蹈的起源。
一、毛古斯舞蹈的起源
毛古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历史的“仪式性舞蹈”。
其活动时间主要是“安排在祭祀先祖的大型活动‘舍巴日’中演出”②,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地区一带流行。
虽然毛古斯舞已经被公认为“中国舞蹈界的最早源头”,又是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北京奥运会之时登上开幕式的舞台,但是由于土家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加上历代对毛古斯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因此考察起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考察毛古斯起源之前,何谓“毛古斯”是首先需要知道的事情。
根据《土家族简史》所说:“它是流行于永顺、古丈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萌芽状态的戏剧……据说戏剧中的那些人物都是土家族人的祖先,他们全身长满了毛,表演者浑身上下扎着稻草象征毛人。
”③从道具、服饰、表演形式和内容可以看出,毛古斯舞蹈完全展现了父系社会到五代时期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真实状况。
关于毛古斯舞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传说:传说一: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土家族青年,一个人出门到很远的地方去学习劳动技能,想着学好之后可以马上回到家乡把学会的种庄稼的技能传授给其他村民,为了能在过年之前赶回家,他连夜赶路,穿过茂密的丛林时,衣服被挂破了,也顾不了那么多,终于,年三十那天他回到了家乡,此时,村里正在举行活动。
他因为挂破了衣服,衣不遮体,很不好意思,所以偷偷躲在一边观看着热闹非凡的过年活动。
不巧的是,村民偏偏发现了他,并且执意邀请他一起参与活动,他盛情难却,急中生智地扯了一些茅草,遮盖住了自己的身体,而后便立即参与到活动中去。
后来他便用舞蹈的形式把所有学习到的技能传授给父老乡亲,人们学会了种苞谷、水稻等技能。
为了纪念这位土家族青年,从此之后,每逢还愿、祭祖等活动时,都会跳毛古斯舞。
传说二:湖南龙山坡脚乡传说,土家族的祖先是毛人,为了后代纪念他们,在逢年过节之际接毛人祖先回家一起过,后代必须用稻草装扮成毛人。
不然,他们的年收成就会不好。
其实关于毛古斯起源的传说有很多种,以上仅列举两种传说。
当然,传说终究是传说。
作为一种意境存在的艺术,不能依靠传说来证明其来源,必须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才能了解毛古斯舞的起源。
毛古斯是一种将歌、舞、剧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原始艺术。
所以,考察的起源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分析。
从毛古斯舞表演内容和遗存的用语来看,应该起源原始的狩猎文化。
这可以从原始社会的基本形态认知而来。
例如毛古斯的“食姐”(打猎)就是典型的“狩猎舞”。
此外,毛古斯舞的起源还有其他迷信仪式在里面,尤其是关于巫术仪式成分,有不少专家认为“湘西土家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土家族巫文化的影响,舞蹈中呈现了生育崇拜、模拟巫术、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灵物崇拜等巫文化现象”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毛古斯舞是起源于早期狩猎文化或者农耕文化时期,并且与原始巫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而逐渐形成的少数民族仪式性舞蹈。
二、毛古斯舞蹈的艺术特征
毛古斯舞蹈是土家族最原汁原味的特殊性舞蹈,它展现出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以毛古斯舞为载体,呈现出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一)毛古斯舞蹈的主要内容毛古斯舞蹈表演的内容主要是土家族人的祖先在原始社会进行狩猎、打鱼、农耕和日常生活,同时还有对男性生殖器的尊崇。
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它反映先祖们如何劳动生产来获取日常生活必需品,并且在生活空闲之余,如何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
这种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而且还有一定人物对白和故事情节,这反映了毛古斯舞蹈的丰富性。
毛古斯舞蹈举办具有流通性,并没有一直固定在某一个村落或者某个姓氏,而是轮流举办,这样显现出土家族人的团结一致的特点。
而其举办的持续时间不定,一般以5到9天为准。
(二)毛古斯舞蹈的动律特点毛古斯的舞蹈动作刚劲、有力度、很豪迈,自然性、随意
性是毛古斯舞蹈最为明显的两个特征,把杂耍、游戏与舞蹈融合在一起,歌声和舞蹈同时进行,整个表演以相互对白为主体,展现的感觉各种各样,让人有一种仿佛自己陷入舞蹈表演中的神奇意境。
注重表演的动作性是毛古斯舞蹈的一个特点。
也就是说,在舞蹈表演过程,全身各个部位都在跳动,而脚下的小碎步则是相互协调的前后移动,双膝微微向前弯曲来让身体抖动起来,在往两边的动作特点是摆和跳,这样使身上的茅草不停作响。
(三)毛古斯舞蹈的表演形式毛古斯表演形式非常具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不一样的风格,质朴又不失优雅。
既采用了舞蹈的艺术形式,又带有戏剧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既像舞蹈又像戏剧,所以这是一种特殊的融合于歌、舞、剧的表演。
然而,这种表演形式与其他民族相比,是比较少见的。
这也是“毛古斯”被称为中国舞蹈“活化石”的原因。
演出时,必须要有17个毛古斯为装扮对象。
其中为主要的祖辈,土家语叫作“拔步长”,其余的,全部都叫作毛古斯。
有学者如是说道:“毛古斯有相对而言,比较完整的情节,还有几乎不会改变的对话和场次,演出的时候,一边唱,一边讲,一边舞,一边跳,从头到尾讲着土话,唱着土歌,做动作的时候,全身抖动,使得茅草刷刷作响,舞蹈形态非常有意思,有趣中带点滑稽,全部都是模仿古人粗犷的动作,表现出了土家族人丰富的生产和生活。
”
(四)毛古斯舞蹈的基本用语毛古斯舞的动作主要是两个膝盖稍微下屈,臀部有点下沉,并且摇着头抖着肩膀慢慢往前走。
这种形态有点像步出原始森林的早期人类刚刚学会站立的样子,深刻地展现了人类进化的景象。
在表演中,毛古斯有人物对白,并且还有简略的故事情结和规范的表演套路。
其艺术形态虽然笨拙,但是显得纯真质朴,这体现了土家族人早期的生产内容和崇拜男性生殖器的人类繁衍意识,表演过程中所发出颇具勇敢的声音来沟通两者之间的感情或者释放情感。
这使毛古斯舞具有戏剧的形象,又有手舞足蹈的原始舞蹈特点,从而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祭祀舞蹈。
(五)毛古斯舞蹈的着装特色毛古斯舞的服装装饰主要是用稻草织成服装,也有的用棕树叶织成服装道具。
一整套“毛古斯”的服装,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一共有五块,其中,帽子一块、披肩一块、围腰一块,护肩有两块;第二种,一共有七块,帽子一块、披肩一块、腰围一块,护肩两块、护腿两块。
毛古斯舞的服装,极其讲究帽子的编织,它会根据角色的不同,帽子顶端上编织的辫子数目也会不同,统一把帽子上的辫子称为“角”。
“角”在编织中,分为奇数和偶数,奇数代表人,分为三、五、七、九等不限,角的数量越多表示越年长,角的数量越少也就是代表年龄越小;偶数是代表家畜或野兽。
在表演的时候,女人主要是披着长发,她们的胸部和阴部是用大桐叶或芭蕉叶遮挡,身上不穿着任何衣物,脚上戴着脚圈,耳朵上要戴着用玉米做的耳环。
对于男子表演的服装,则是头上佩戴着辫角帽,扎着用大棕叶做的辫子。
其中,有四根微微弯曲,并且分开往四周垂下,象征着犄角。
三、结语
毛古斯舞蹈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展现出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舞蹈根源之一,是最古老的仪式性舞蹈。
通过了解毛古斯舞蹈的起源与艺术特征,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内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