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7期·综述·
小柴胡汤源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之《伤寒论》,主要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组成。

小柴胡汤可用于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效[1]。

方中药物可以分成三组:一为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是和解少阳、表里之主药[2];二为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通过其辛散作用,助柴胡透达经中之邪[3];第三是大枣、人参、甘草益气调中,既能鼓舞胃气以助少阳枢转之力,又可以补脾胃以杜绝少阳之邪内传之路[4]。

七药配伍,少阳经,又兼顾脾胃,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

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小柴胡汤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 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
曾有研究者对78例住院并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于术后当日加服由柴胡30 g,黄芩、人参、清半夏各15 g,炙甘草、生姜各6 g,大枣3枚组成的小柴胡汤水煎剂,每日分早、晚2次温服1剂,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共进行3个疗程,在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瘤体近期疗效比较、血清甲胎蛋白方面比较均有不错改善[5]。

后世医家在《伤寒论》对小柴胡汤的汤证、加减法、类证及类方阐述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进行发展,进一步扩大治疗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合方,使其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效果尤为显著[6]
2 小柴胡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经常受到本病的影响。

本病虽然好发于中老年人,但是目前由于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及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其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7]。

基于上述原因,有研究人员运用小柴胡汤加减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取得很好疗效。

具体方法: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每天分早、晚2次煎服1剂,进行为期10 d的治疗。

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丁片6.0 mg,每天3次,疗程10 d。

治疗组(50例):治愈2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50例):治愈7例,有效2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故而值得在临床上借鉴[8]。

3 小柴胡汤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作用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病变的临床疗效,洪永文[9]对90例肝郁脾虚胆囊息肉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具体方法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金钱草20 g,柴胡13 g,茜草5 g,半夏12 g,大枣6 g,党参11 g,甘草9 g,山楂13 g,白芨9 g,生姜6 g,三七粉3 g,茵陈11 g,郁金13 g组成的加减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1个疗程为7 d。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4.4%(29/4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4 小柴胡汤对哮喘伴抑郁患者预后方面的影响
韩志强[10]对29例哮喘伴抑郁患者予以小柴胡汤治疗,收到不错的疗效。

治疗组患者给予小柴胡汤口服:柴胡15 g,黄芩10 g,法半夏15 g,党参15 g,茯苓15 g,甘草10 g,大枣10 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150 mL,每天2次口服。

结果显示:应用小柴胡汤调和上下之气,流通内外之津液,并且使支气管哮喘得到更好的控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小柴胡汤加减在治疗癌症发热中的疗效
在河南安阳中医院一项小柴胡汤针对癌症发热有效性的研究显示,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癌症发热的总有效率为87.5%,这一数据较同期的对照组明显高且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提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在癌症发热治疗中应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者体温可快速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11]。

6 小柴胡汤加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刘洪臣[12]研究认为: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得消化性溃疡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有效降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愈后的复发率,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7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有研究人员为验证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疗效,将86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13]。

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该方中柴胡解郁疏肝,枸杞具有补肝益肾功效,甘草、党参可健脾益气、顾护中州,联合川芎、龙胆草、栀子等药,理气调中、燥湿利水,多药联合可疏肝利胆、疏肝解郁、健脾益气。

由此得出中风后眩晕患者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14]。

8 小柴胡汤在肾科疾病中的应用
于俊生教授长期从事肾脏病的研究,对肾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整体调治,不仅可避免大补大攻致矫枉过正现象,还可延缓慢性肾病的病理进程[15]。

周盛杰[16]的研究证实:小剂量尿激酶、贝那普利、缬沙坦、霉酚酸酯及激素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能够有效地改善肾功能、保护肝功能,对于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章念伟等[17]也总结了小柴胡汤在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盂肾炎方面的疗效。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可广泛地运用于多种临床,作为常见疾病的主要用药、配伍用药,疗效确切,笔者认为该药在临床使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保国, 李昌勤, 刘庆芳. 小柴胡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中成药,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张颖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 300450)
【摘要】目的 了解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疗效。

方法 通过综合多篇论文探讨总结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

结果 小柴胡汤在治疗原发性肝癌、颈椎病、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哮喘伴抑郁患者、癌症发热、反流性食管炎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小柴胡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疗效
15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7·综述·
新生儿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在出生后快速明显上升,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加上新生儿脑部屏障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抵抗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神经中枢的损害,引发胆红素脑病,甚至于对患儿的生命、智力、听力等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

由此可见,必须重视观察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及时发现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光疗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主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1 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危害性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该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住院新生儿疾病中所占比例为30%~50%。

胆红素过高容易导致细胞代谢功能受到干扰,引起脑细胞功能代谢出现紊乱,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核黄疸,提高了疾病的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与家庭。

病理性黄疸指的是新生儿出生24 h以内发生黄疸,或者出现黄疸的速度比较快,持续时间比较长,新生儿通常出现贫血、体温异常、吃奶异常、呕吐以及大小便颜色异常的情况。

病理性黄疸容易导致患儿神经系统、肝肾功能以及心肌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对患儿的肠道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其一,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性:高胆红素症对患儿的脑神经中枢产生毒性,从而危害神经系统,如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出生1周由于胆红素毒性的作用急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手脚运动障碍等。

其二,对心肌组织的危害性:近年来关于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组织的研究鲜有报道,现有的报道多数证明病理性黄疸对心肌组织的危害性并不明显,或者具有可逆性,经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无明显损害。

对早期新生儿诊断心肌损伤仅依据其心肌酶谱、CTNI值增高是不够的,还要根据新生儿临床表现及心脏彩超、心电图改变,并结合新生儿日龄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其三,对肝肾功能的危害性:新生儿肝脏功能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尤其在胆红素方面。

在对新生儿肝脏功能进行检测,需要对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胆红素代谢情况、血清ALT、血清ALB和血清ALP水平等,通过对各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方可确定新生儿的肝脏功能情况。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有力的证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其肝肾功能产生严重的危害性[1-2]。

2 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包括围生期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等因素。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应当对新生儿出生后的黄疸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并且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降低黄疸对新生儿机体的危害程度[3]。

其一,围产因素。

高胆红素血症和围产期的高危因素(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孕母妊高症及胆淤症)紧密相关。

围产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对新生儿红细胞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抑制患儿的肝脏功能,引起患儿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大大地增加肝肠循环的负担,促使患儿黄疸加重[4]。

高危患儿,必须通过一定的有效措施预防由围生期因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其二,新生儿溶血病(HDN)。

新生儿溶血是导致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证明[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HDN 阳性率较高,应尽早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并可结合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值来提高 HDN 检出率。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为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奠定了基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研究
王翠红
(泰达医院儿科,天津 300459)
【摘要】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给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脑病。

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间接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

常用的照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间歇蓝光照射,另一种是持续蓝光照射。

不同的光疗方式的疗效有所区别。

本研究主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光疗效果
2010, 32(4): 648-651.
[2]王振福, 李玉华, 高俊杰. 小柴胡汤在临床运用中的体会.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1): 17-17.
[3]丁茂文. 小柴胡汤应用举隅.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34): 57-58.
[4]连旭东.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验案举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 16(8): 30-31.
[5]乔喜婷, 王克穷, 代引海, 等. 小柴胡汤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陕西中医, 2014, 35(7):835-836.
[6]谭志勇, 刘云云, 朱迪. 小柴胡汤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6): 44-45.
[7]钟燕斌, 冯志文, 麦镇荣. 中药熏蒸结合牵引手法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河北医药, 2011, 33(16): 2534-2535.
[8]卞容民.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上海医药, 2014, 35(8): 35-43.
[9]洪永文.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5例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探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275-276.
[10]韩志强, 贾刚, 孙特. 小柴胡汤对哮喘伴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中医中药2014, 3(7): 365-366.
[11]李华.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症发热疗效分析. 亚太传统医药,2014, 10(8): 126-127.
[12]刘洪臣. 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治疗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4,(6): 3478.
[13]王爱玲.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5): 151-152.
[14]陈有智.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20): 121-122.
[15]于慧青, 于欣. 于俊生教授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2013:184-185.
[16]周盛杰, 王海涛.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近期疗效及生化指标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1): 18-19.
[17]章念伟, 王绪彪, 张德兰. 小柴胡汤在肾科临床中的应用.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228-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