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内部指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指引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

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依据

为健全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依据我国现行的监管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监管评级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国际通用的“骆驼(CAMEL)评级体系”,并充分考虑我国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指引。

二、功能

(一)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监管评级可以建立一个对农村信用社风险和经营状况的分析框架,提出一系列分析农村信用社风险的方法与标准,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判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和严重程度。

(二)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通过监管评级对农村信用社主要经营管理要素进行评价,可以系统地分析、识别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据此确定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监管评级既是对被监管机构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的总结,也为下一个周期的持续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是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持续监管的重要工具。

(三)有利于监管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基本依据。

三、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所有办理存贷款业务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实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两级法人的以县辖为单位评级;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和以地(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以法人为单位评级。

四、评级原则

实施监管评级应严格遵循本指引确定的评级方法、评级标准和评级操作规程。在评级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定性指标的分值原则上不应高于定量指标的原则,即(定性因素得分/相应的权重)<(定量指标得分/相应的权重)。

第二章评级要素

一、资本充足状况(Capital Adequacy

(一)定量指标

1.资本充足率;

2.核心资本充足率。

(二)定性因素

1资本的构成和质量;

2.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3.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

4.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社员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

5.对资本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情况。

二、资产质量状况(Asset Quality)

(一)定量指标

1.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资产率;

2.正常贷款迁徙率;

3.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授信集中度;

6.全部关联度;

7.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二)定性因素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对整体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3.关联交易程度以及对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

4.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及其有效性;

5.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6.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

7.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状况。

三、管理状况(Management)

(一)法人治理状况

1.基本结构;

2.决策机制与效果;

3.执行机制与效果;

4.监督机制与效果;

5.激励约束机制与作用。

(二)内部控制状况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信息交流与反馈;

5.监督评价与纠正。

四、盈利状况(Earnings)

(一)定量指标

1.资产利润率;

2.资本利润率;

3.成本收入比率;

4.风险资产利润率。

(二)定性因素

1.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

2.盈利的质量,以及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

3.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五、流动性状况(Liquidity)

(一)定量指标

1.流动性比例;

2.核心负债依存度;

3.流动性缺口率;

4.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5.(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二)定性因素

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头寸的调配情况;

3.流动性的管理情况;

4.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头寸的能力。

六、评级结果

单项要素评级和综合评级均以一级、二级、三级、四A级、四B级、五A级、五B级、六A级、六B级和六C级表示。越大的数字表明越低的级别,级别越低表示越需要予以更多和更有力的监管关注。

(一)单项要素评级

单项要素(管理要素除外)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权结果,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各单项要素评分90分(含90分)至100分为一级;75分(含75分)至90分为二级;60分(含60分)至75分为三级;53分(含53分)至60分为四A级;45分(含45分)至53分为四B级;37分(含37分)至45分为五A级;30分(含30分)至37分为五B级; 20分(含20分)至30分为六A级;10分(含10分)至20分为六B级;10分以下为六C级。

(二)综合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是五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分值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分。资本充足状况(C)、资产质量状况(A)、管理状况(M)、盈利状况(E)、流动性状况(L)五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25%、25%、25%、15%、10%。

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信用社,其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三级;如果资本充足率低于8%且呈下降趋势,该信用社的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四A级。

加权汇总后综合得分90分(含90分)至100分为一级;75分(含75分)至90分为二级;60分(含60分)至75分为三级; 53分(含53分)至60分为四A级;45分(含45分)至53

分为四B级; 37分(含37分)至45分为五A级;30分(含30分)至37分为五B级; 20分(含20分)至30分为六A级;10分(含10分)至20分为六B级;10分以下为六C级。

七、其他因素(Others)

(一)市场风险状况;

(二)信用社经营的外部环境;

(三)前十名法人和自然人持股社员情况;

(四)信用社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情况;

(五)信用社及其关系人受到行政处罚、法律诉讼、法律制裁等情况;

(六)新闻媒体对信用社的报道。

其他因素是指对信用社运行及风险变化可能产生重大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其他事项。监管评级人员可依据这些事项的性质和对信用社风险的影响程度,对综合评级结果做出细微的正向或负向调整,其他要素一般不可以改变综合评级结果,但可以通过“+”、“-”符号标识出评级结果正向或负向的趋势,以增强监管评级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市场风险,在未纳入评级要素之前,监管评级人员可以从定量(利率风险敏感度、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定性(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控、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及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做出评价。

信用社监管评级的各项要素及其评级结果和监管含义等详见《信用社监管评级简表》和《信用社监管评级结果一览表》。各个评级要素的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详见《信用社监管评级定量与定性评价标准》。

第三章评级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