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提纲
一、详细阐述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现状
1、控制环境不优
2、控制制度不完善
3、内控制度落实不够
二、简要说明农村信用社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流程,并为制定和评审内部控制目标提供指导。
2.内部稽核是监督控制力,可保障中小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3.全面加强、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操作风险的重要保障。
三、根据存在的现状,重点阐述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优化控制环境
2.完善控制措施
3.抓好内控落实
浅谈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由于农村信用社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控制环境不优,包括:产权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内控措施落实困哪,内控独立性不够。控制制度不完善,包括:内控部成体系,存在控制断层,内控建设缺乏人性化,部分新产品业务操作流程过长,账务电子系统没给审计留下接口,审贷委员会成员组成不合理,内部制度落实不够等诸多薄弱环节。
本文通过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控制环境、完善控制措施,抓好内部控制落实等对策,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内部控制,以更好地为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架护航。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度是农村信用社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完成农村信用社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是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农村信用社属于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在构筑农村信用社安全运营的保障体系中,不仅需要人民银行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更需要农村信用社的自我约束,即内部控制。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的薄弱使得单个独立且分散、弱小的农村信用社更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切实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控制环境不优
1.信用社产权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残缺
由于信用社所有权人缺位,导致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失去有效的监督、控制,经营管理者受自身利益进而损失信用社利益的可能性,控制行为偏离所有者的控制目标就在所难免;目前大多数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框架为“三会”制度,即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是信用社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监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的派出机构,代表广大社员的利益,负责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然而由于所有权人缺位和社员监督成本过高等原因,造成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之间并没有行成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形成社员代表大会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大事项决策权,监事会不能对理事会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事实上是理事会在操纵社员代表大会和监事会。在这种情形下,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进行有效内部控制活动是难以想象的。
2.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内控措施落实困难
信用社属于高风险行业的特性要求其内部控制活动能够覆盖各项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业务活动的每个风险控制点之间既环环相扣、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然而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许多信用社不是按业务风险控制点设置岗位,而要按存贷款规模定员定编,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做法比较普遍,通常基层信用社分社只有4到5名员工,有的甚至只有3名员工。受人员数量的限制,许多基层信用社或分社没有能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在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有关人员,致使诸如单人守库、单人临柜、单人押运、混岗操作、一人多岗、业务操作一手清的问题屡禁不止。
3.内部控制独立性不够,控制活动运转低效
内部审计做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是超然独立的。然而目前许多信用联社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监督上司,信用社主任实质上是自由人,不能有效监督同级。信用社内部各职能部门都是在信用社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做的,其各项经营
行为尤其是重大行为大多是在主任的授权下开展工作的,是主任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又如何开展工作呢?所以,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在地位上实现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很难赢得威信。
㈡控制制度不完善
1.信用社内部控制不成体系
长期以来,信用社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内控的跟进和强化,使得信用社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没能从信用社的实际请况出发建立连续的内部控制,只有零星的借鉴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许多盲点和与实际不相协调。
2.存在控制断层的问题
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建设多集中于以普通员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建设,而其它主体的内部控制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跟进和调整,出现控制盲点和控制手段落后、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控下不控上等问题。
3.内部控制建设缺乏人性化
有些信用社领导理解内控制度片面化,认为,完善内控制度是完善各种约束制度,通常采取“堵”的方法来规范员工行为,而对正向激励机制应用很少或者不应用,既强制性政策多,鼓励性政策少,没能实现“疏”“堵”有机结合,使内部控制建设缺乏人性化,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部分新产品业务操作流程过长,导致风险不易控制随着业务品种的增加,内部控制的环节也会增多,增加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风险发生源。
5.帐务电子系统没给审计留下接口
长期以来,信用社在实施业务电算化过程中,只重视“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方面的程序设计,而对计算机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关部门如何检查程序本息的运行各方面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开发出来的软件往往没有给审计留下接口,使审计人员无法对计算机完成任务中的数据流向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审计人员的检查活动只能是事后监督,对事中隐藏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6.审贷委员会成员组成不合理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长不得担任审贷委员会成员”这是目前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通行做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部分行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