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深基坑工程——第十章基坑降水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底发生流砂现象,边坡失稳,地基悬浮流动
– 基底发生类似于“沸腾”的喷水现象,使基坑积水, 地基土扰动
突涌产生条件与防治措施
承压水层顶板厚度: H w h
减压井
24
基坑突涌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降低地下水的方法
26
降水方法的分类
• 明排法 • 井点法
– 轻型井点 – 喷射井点 – 电渗井点
• 引渗法 • 管井法 • 大口井法 • 辐射井法
27
降水技术的发展
➢ 降水技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最早采用明排或竖井降水 ➢ 1896年,柏林地铁施工第一次用深井降水 ➢ 1925~1930年,真空泵井点 ➢ 1939年,德国在Salzg-itter铁路一段长距离挖方中采
用电渗稳定边坡 ➢ 1950年以来:多级井点、喷射井点、辐射井点
4
基坑渗透力
5
降水加固原理
6
有关降水的基本概念
• 渗透力
– 渗透力与水力坡度成正比
j
i
w
h
L
w
– 当 i w 时 , 产生流砂现象
7
有关降水的基本概念
渗透系数
– 渗透系数是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流速度
v ik
– 渗透系数单位:m/s、m/d – 渗透系数大小与土的形成条件、颗粒级配、结构有关 – 渗透系数的取值对降水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土层的不均匀系数(d60/d10)愈大,愈易产生潜蚀;当d60/d10大 于10时,易产生潜蚀
– 两种相互接触的土层,当二者的渗透系数之比k1/k2大于2时,易产 生潜蚀
– 当渗流水流的水力坡度大于5时,水呈紊流,易产生潜蚀.
12
潜蚀
潜蚀的预防措施 – 加固土体 – 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 – 设置反滤层
基坑地下水位超过基础底板标高不大于2.0m 渗透系数小于0.5m/d,降水深度小于2.0m 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
31
降水方法——明排法
排水沟和集水井的设置
布置在距拟建建筑物基础边净距0.4m以外,排水沟 离开坡脚不小于0.3m,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 设置1个集水井(坑)
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坑) 比沟底低0.5m
13
反滤层构造
14
流砂
定义 指土的松散颗粒被地下水饱和后,在渗透力即水头
差的作用下,产生的悬浮流动现象 发生地层
粉细砂地层 工程意义
突发性、工程危害大
15
用抽水机在基坑 底明排水
粉细沙随地下水流 入基坑,产生流沙
在基坑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中,必须防止流沙,
以免支护失效发生重大基坑坍塌事故。
流砂形成的条件 – 水力坡度大,渗透力超过土颗粒重量使之悬浮时, 达到临界水力坡度
18
流砂
– 砂土孔隙度大 – 砂土渗透系数愈小排水性能差,愈易形成流砂 – 砂土中含有较多的片状矿物,易形成流砂 流砂的防止措施 –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 采用地下连续墙截水 – 设置帷幕 – 水下开挖 – 其他方法:冻结法、化学加固等
沟、井截面根据排量确定: 基础较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分层明排或导排法
32
21
管涌破坏示意图
管涌的防治措施 – 增加支护桩的入土深度,使渗流路线增加 –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
22
水库副坝产生管涌 23
基坑突涌
含义
当基坑开挖,基底有承压水,承压水顶板厚度小时, 水头压力能顶穿基坑底板的现象,称为基坑突涌 突涌形式
– 基底顶裂,出现网状或树枝状裂缝,地下水涌入,带 出下部土颗粒
19
井点降水防止流砂
20
管涌
定义 指疏松的砂土层时,地基土在具有一定渗透速度
(水力坡度)的水流作用,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土中 孔隙逐渐增大,形成细管状渗流通道,从而掏空地基 或坝体,使之变形、失稳,此现象为管涌。 产生条件 土中粗、细颗粒粒径比D/d大于10 土的不均匀系数d60/d10大于10 两种相互接触土层渗透系数比k1/k2大于2~3 渗透的水力坡度大于临界水力坡度
16
基坑支护结构
外侧因泥沙随水渗 流进入基坑,造成 局部沉陷坍塌事故
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均有多雨季节,地
下水充沛,基坑土方开挖时排水或降水不当,均有可能造成
支护结构失效坍塌事故。
17
流砂
流砂的形成原因 – 水力坡度大,流速大冲动细颗粒使之悬浮 – 饱和时胶体颗粒吸水膨胀,土颗粒密度下降,能悬 浮流动 – 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结构破坏,体积缩小,土颗粒悬 浮于水而流动
2~3m 地下喷射嘴真空吸水
极距1m 钢筋阳极加速渗流
20~50 单井真空泵、离心泵
10~250 25~30 30~50 单井潜水泵排水
大面积降水
平管引水至大口井排出
不透水层下有渗存水层 打穿不透水层,引至下一存水层
29
降水方法——明排法
• 原理
30
降水方法——明排法
适用条件
不易产生流砂、流土、管涌和塌陷等现象的粘性土、 砂土和碎石土
第十章 基坑降水设计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水的不良作用及防范措施 第三节 降低地下水的方法 第四节 降水设计计算 第五节 降水施工 第六节 降水对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第七节 工程实例
2
第一节 概述
3
基坑降水的目的及意义
保证地下结构的安全施工(干槽作业) 防止工程事故:流砂、管涌、坑底失稳 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减少板桩和支撑的压力 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砂土特性 工程降水不当引起的工程事故的比例很大
8
土层渗透系数参考值
9
第二节 地下水的不良作用与防范措施
10
地下水的不良作用与防范措施
• 不良作用
– 潜蚀 – 流砂 – 管涌 – 基坑突涌
11
• 分类
潜蚀
– 机械潜蚀:动水作用下,土粒受到冲刷、冲走,导致土体结构破坏
– 化学潜蚀:水的溶解作用导致土颗粒之间胶结作用的破坏,结合力
减弱
• 产生的条件——适宜土层和足够的水动力条件
28
• 井点类型及适用范围
井点类型 单级轻型井点 多级轻型井点 喷射井点 电渗井点 管井井点 深管井井点 水平辐射井点 引渗井点
渗透系数 降水深度 最大井距 主要原理
0.1~20
m/d
0.1~20 < 0.1 20~200
3~6 m 6~20 8~20 5~6 3~5
1.6~2 地上真空泵或喷
m 射嘴真空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