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道山亭记练习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山亭记
作为“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位的曾巩虽然不像其他几位大家那样名声显赫、光彩照人,但他以让人吃惊的执着和朴实同样写下了人生传奇。
曾巩一生很谦谨,他和杜甫、东坡等同为大文豪,名声却不如他们,这正显示出他的可爱、他的高尚。
名声有无无所谓,关键是有好的文章流传于世间,何况,还有人仍然没有忘记他,不然怎么会把他列入八大家之中呢?曾巩要的是实在,他崇尚的是文以载道,赞同的是畜道德而能文章的人。
(选自百度文库《江西才子——曾巩》
)
美
字
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赏美文
游曾巩读书岩
蜜橘飘香的金秋十月,我携一好友,重游了曾巩读书岩。
出南丰县琴城南门,步行走过横跨盱江上的铁索桥,右转近200米,就来到了位于盱水河畔半山腰的读书岩。
读书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幼年刻苦攻读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成文人墨客、莘莘学子常来观光的游览之地。
进入读书岩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水池,水池被一条石径小道一分为二,池内水不多,清水中游动的数十条小鱼清晰可见,池边石碑上刻有朱熹“墨池”手迹。
相传,这里是曾巩幼年读书磨墨洗笔之处。
从“墨池”左边拾级而上,便是读书岩了。
站在“墨池”、“书岩”前沉思,遥想曾巩当年苦读之境,我想,他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幼年时在这里苦读是分不开的。
而鲜为人知的是,曾巩其实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有400余首传世。
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
特别是七言绝句,清新雅淡,不乏佳作。
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
可惜只因曾巩的诗作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为人们所注意,使得后人有了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
从读书岩右边石径继续往上走10余米,便是曾巩纪念馆了。
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的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的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并按年谱顺序介绍了曾巩不平凡的一生。
通过参观图文并茂的纪念馆,我们从中又可发现曾巩性情耿直、清廉刚正的另一面人生闪光点。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曾巩中进士后,历任越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
后来又较长时间担任地方官,曾任越州通判,先后到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职。
他从政以仁为本,兴利除弊,抑强扶弱,政绩赫然。
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
他任越州通判时,碰上荒年,他谕示属县富户,拿出余
粮,以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5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
在齐州时,他为地方除去不少恶霸。
在襄州时,他亲自调查审问案狱,开释无辜良民100余人。
由于曾巩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深受人民爱戴。
当他离开齐州时,老百姓堵住桥头,关上城门,恳切挽留。
宋朝皇帝神宗对曾巩也很赏识,多次召见与其讨论国家大计,并特别赞扬他提出的“节用为理财之要”的方略。
(选自临川文化网,有删改)
【课内挖掘】
曾巩在济南
曾巩在济南城市建设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主持修建了北水门。
由于齐州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流多涌向城北,北门内外时常遭遇水患,曾巩为此在北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水闸等。
北水门的成功兴建,不仅解决了齐州的水患,更造福了子孙后代。
在北水门基础上,后人又建成巍峨壮观的汇波楼,在美丽的大明湖映衬下,形成了历下八景之一的“汇波晚照”。
曾巩还利用盈余财力,修筑桥梁,改建驿馆,并开通了由长清到博州(今聊城)、直达魏州(今河北一带)的官道。
(选自游龙的博客)
【课外运用】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节选)
进士考试失败,曾巩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说。
他没有攻击说那些考中的:他们不如我,他们的水平跟我比很差。
你还记得韩愈吗?韩愈当然也不容易,考了四次最后才考中,可是他每次考不中都很急,然后就拼命地说,考试净考这种文章,我看了,那文章写得没有我的好,然后再不录取,就给宰相写信,一个月里恨不得能写几封。
曾巩没有,曾巩没有去埋怨,没有去嘲讽和诋毁那些考中的人。
他也没有怎么样呢?去对那个考试的主管部门大放厥词。
没有。
曾巩告诉自己说,我回去了,我回去以后增进我的学问,我会再来考的。
为什么我们说曾巩的文章写得很醇厚很纯正呢?这当然一方面是来源于儒学的那种深厚的底蕴,儒家思想的纯正和醇厚。
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做学问之前,在学习之前,他的心应该是端正的。
心如果是端正的,什么样的知识放到他的心上,那个知识都会放出光彩。
一个人的心要是歪了,学的东西越多越糟糕。
曾巩家里很穷,自己担负着抚养这么多弟妹的责任,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考中。
欧阳修这么赏识他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居然没有一句埋怨的话。
我回去“广其学而坚其守”,我会坚持我的操守,做个端正的人;我会增进我的学问,更加地博学。
我相信我还会考中。
欧阳修说,我见到曾巩“初骇其文又壮其志”。
最开始为他的文章而感到惊讶,真是一代之奇才。
后来听到他这番话“又壮其志”,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不可多得的有壮志的年轻人。
所以一个人挫折和失败都是常有的事,关键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之后,不要首先从社会和他人身上找问题。
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但这本身是一种健康的态度。
如果你用健康的眼光健康的心灵去看社会的话,你自己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种健康的心态和眼光来看社会。
这个社会
和我们的人群就会是健康的。
而曾巩就是这样一个人。
(选自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曾巩》)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城之内外皆涂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A项,“涂”通“途”,路途。
B项,“颁”通“斑”,须发花白。
D项,“知”通“智”,智慧。
答案:C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闽,故隶.周者也隶:奴隶
B.其途或逆坂.如缘坂: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踬:跌倒
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
..之外埃壒:尘埃,尘世
解析:A项,隶:隶属。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三山者鼎趾
..立
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解析:A项,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B项,鼎趾: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
C项,行:名词作动词,排列。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孺子祠堂记
曾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
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
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
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
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
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①,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
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
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
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
”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②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
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
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
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
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
”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
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③,率州之宾属拜焉。
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
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
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
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
..之意为记焉。
注:①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
②惟:考虑。
③中牢:祭祀的猪羊。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少.屈其意少:稍微
B.抗.其节于乱世抗:保持,坚持
C.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操:节操
D.故并采其出处
..之意为记焉出处:出仕和隐居
解析:C项,操:所持的处世方法。
答案:C
5.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曾巩对徐孺子理解、肯定的一项是( )
①安车备礼,召皆不至②异于怀禄之臣远矣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④义在于济物故也⑤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⑥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解析:①是客观陈述徐孺子的事迹,②④是评价朝廷公卿士大夫。
答案: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元兴以后,宦官把持朝政,奸臣与他们互相勾结,制造冤狱,疯狂迫害正直的大臣B.朝廷的公卿大夫伸张正义,坚贞不屈,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汉朝因为这些股肱之臣得以再支撑一百多年
C.乱世中,徐孺子独善其身,还保持高尚的气节,忘己为人,济世救人,得到后人敬仰D.曾巩做了太守后,经过一番考证,在孺子宅的旧址修筑了徐孺子祠堂,目的是为了教化州民
解析:C项,文中徐孺子没有“济世救人”,更没有“忘己为人”。
答案:C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孺子像,祠以中牢,率州之宾属拜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百多年来,掌握强大的权力、对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连不断,都犹豫不决,不敢发难。
(2)看这意思,他也并不是一个自足于隐居山林、超脱而不恋尘世的人。
(3)绘了徐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礼来祭祀他,率领州中的宾客来祭拜他。
参考译文:
汉元兴以后,政令出自宦官之手,小人依仗权势,相互煽孽,为非作歹;中等才德之人徘徊观望,无所适从。
东汉朝廷已失去了权柄,法制伦常都败坏了。
然而在位的公卿大夫,不少是才能杰出的豪俊之士,他们一起发愤努力,同心同德,坚守正道,敢于直言,分辨是非黑白,毫不委曲求全,以至于为当权者所不容,罗织罪名,兴起党锢之狱,而他们的操守更加坚定,行为更加振奋,壮志虽未遂,忠心却有余。
所以到他们死后,汉室也跟着灭亡了。
在这个时候,天下闻知他们的高风、仰慕他们的亮节的人,个个感慨奋激,以至于丢官职、弃家庭,骨肉亲人相互勉励,慷慨赴死决不退避。
一百余年间,掌握强大权力、存着非分企图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们都迟疑不决,不敢行动。
汉室能在危亡中苟安图存,是他们的力量呀!
孺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豫章太守陈蕃、大尉黄琼征聘他去做官,他都推辞不去;荐举他为“有道”,拜他为太原太守,用安车、备厚礼前去召请,他都拒绝不到。
这是因为忘却自己来为别人造福的人与在穷愁忧困中洁身自好的人,他们的处世态度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志义仁道是一致的。
在位的士大夫,在乱世中坚持高尚的志节,不因死生而动摇心志,他们同一味贪图功名利禄的臣子当然是大不相同的,但还不屑弃官而去,这是因为他们把济世当作做人的准则。
孺子曾对郭林宗说:“大树将要倾倒了,不是一条绳子所能系得住的,你为什么这样忙碌不定,顾不上过安宁的日子呢?”看这意思,他也并不是一个自足于隐居山林、超脱而不恋尘世的人。
孔子曾称赞颜回:“任用我,就出仕;不用我,就退隐。
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孟子也称赞孔子:“可以仕进就仕进,可以隐退就隐退。
至于我的愿望,就是学习孔子。
”《易经》上有关于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彼此消长进退的说法,要选择处置得宜,没有不是以时势许可就出来、不许可就退止作为原则的。
这正是孺子未能以这一条去改换成那一条的缘故。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是他的字,豫章郡南昌县人。
根据图记:“章水向北经过南昌城,又向西流经白社,白社的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经过南塘,它的东面是东湖,湖南面的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叫孺子台。
三国吴嘉禾年间,太守徐熙在孺子墓的墓道上种植松树;太守谢景在墓旁立碑。
晋永安年间,太守夏侯嵩在碑旁建思贤亭,代代修整,一直到北魏时,改名聘君亭。
”现在亭还在,而东湖南面的小洲,世人不知道那里曾经是孺子的住处,又曾经被称作孺子台。
我当太守的第二年,才在那个地方用茅草造起一座祠堂,画了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礼祭祀他,率领州里的宾客拜奠他。
东汉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千年了,生前富贵而死后湮没无闻的人不计其数。
孺子不出乡里,独独被人们称扬思念到今天。
这样看来,世上想靠智力取胜的人,难道不是迷了心窍吗?孺子的墓地已不可知,幸而孺子台还可以考察得知。
祭祀他是为了教育乡人崇尚道德,所以我采辑了前人出仕和退隐的意义一并记在这里。
三、创新语用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______①______。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
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
排放到大气中。
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______②______。
三是______③______。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颗粒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
总之,悬浮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根据“一是”“二是”“三是”确定第一处填写“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之类的句子;第二处根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填写“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放出去”;根据“悬浮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填写“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答案:①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②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放出去③悬浮颗粒物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