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论文]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e1f393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9.png)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
而要想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要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学生们需要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阅读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
孩子们要明白,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
只有在正确的观念下去阅读,才能真正受益匪浅。
学生们要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无论是在课外时间还是寒暑假,都要保持阅读的习惯。
学生们应该多读好书,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好书是有营养的,是能够给予我们深刻启迪的。
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些名家作品或者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书籍去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除了多读好书外,学生们还应该注重阅读的质量。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品位和鉴别能力,阅读的是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仅仅为了填补空虚。
通过精读和深度阅读,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去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和作品,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且,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笔记的方式记录下一些感悟和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通过不断的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a3b62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d.png)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外阅读已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
首先,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的学习注重多元化,课程设置不仅仅在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课外阅读,则是一种凝练历史、文学、哲学、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形式,孩子可以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开拓视野、增强知识量和能力。
其次,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言是学生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文素养则是对语言的各个方面都能运用自如,达到“话说出口、文如其人”的程度。
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语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最后,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逐步养成。
通过课外阅读的实践,学生将学会如何自觉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如何有效筛选所读内容,如何加强阅读理解的能力等阅读技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感知人生、情感世界,拥有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表达的一系列能力和方法,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阅读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论文]
![加强阅读训练 提升语文素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0c1714b7360b4c2f3f6400.png)
加强阅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获得精神享受。
一、阅读中赏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诵读,才能进人作品的情境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感受到它抑扬的韵律与抒情之美。
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精妙、语境描写恬静,思想表达欢愉。
《春》就是这样贮满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歌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因此我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美。
诵读分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
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之美。
二、阅读中知趣阅读是使人的精神得到成长、增强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
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体的差异,学生对于生活中相同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应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应该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
课堂的思维空间是开放的,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教师相互借鉴、补充、激发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和同学的启发下突有所感、忽有所悟,这便是创造、生成。
学生会在发现中得到莫大的鼓舞。
课文《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的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
拓展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论文
![拓展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402c1a0b4e767f5acfce1c.png)
拓展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素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陷于一片声讨之中。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把学生教得没有了生气,成了应试的机器人,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他们的创造思维。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众多的报刊媒体在热切关注着,热心语文教改的人士在出谋划策,广大的语文教师也在努力探索。
我认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不会阅读一般非专业性的报刊杂志中的文章,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彻底的失败。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需加强拓展阅读教学。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病出在阅读教学中的课文分析上。
是的,我们语文教师确实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文分析上,有的微言大义,有的牵强附会,有的生搬硬套,有的无限拔高,把生动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成了各知识点的拼盘,对某些问题分析来分析去,宝贵的45分钟时间就被我们语文教师承包了。
这使本应给于美感和灵气的语文教学,成了机械僵化的训练,学生得到的只是干巴巴的结论,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语文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应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有效地投入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从拓展阅读教学人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方法是:从一些报刊杂志中选取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文质兼美、短小精悍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指导阅读时,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立意、选材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这样,学生阅读时能够静下心去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学习的乐趣。
长期坚持训练,使学生不仅受到性情的陶冶,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阅读多了,积累也就丰富了,学生再也不会有“茶壶装饺子——倒不出”的苦闷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要搞好拓展阅读,选择文章很重要:一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学生才会有阅读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二要选择偏重于亲情的文章,学生阅读时容易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产生共鸣,三要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学生阅读时的为难情绪;四要选择语言规范化的文章,避免产生误导的作用;五要选择有助于学生崇高人格培养的文章,让学生“以内养外,以血养颜”。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0161ab284ac850ad0242d5.png)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摘要: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工具。
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只有具有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学好各门学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阅读培养语文素养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界定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也就是说语文教育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辫证统一,语文知识也是学习其他知识和从事其他活动发展个人能力的工具。
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只有具有基本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学好各门学科,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基拙上,开展课外阅读,学会积累语言,锻炼学生各种能力,丰富学生各方面知识。
一、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内容、情调、注意采用不同的语速、语调、音高、音长、音量。
古人云:“柳郎中(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就是说,读柳永之词,应慢语轻声,含蓄缠婉;读苏轼之词,须激情饱满,慷慨激昂。
一般的见解,往往以为文言可以吟诵,白话就没有吟诵的必要。
这是不对的。
只要看戏剧学校和认真演习的话剧团体,他们练习一句台词,不惜反复念诵,就知道白话的吟诵也大有讲究。
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过去要求学生只“背”不“诵”,只“阅”不“读”(甚至只要求会默写)的现象。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演讲、辩论、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影视作品精彩对白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诵读,细心品味语言的巨大魅力,获得审美愉悦。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b0107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5.png)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课外阅读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培养阅读兴趣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和基础,只有拥有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愿意进行阅读,乐于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推荐好书、举办读书分享会、组织阅读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他们愿意主动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引导正确阅读方法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指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能够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思考分析,能够善于利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巧进行理解和领会。
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如何进行阅读计划安排、如何进行阅读笔记整理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使他们更加高效、更加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可以组织阅读报告会、阅读演讲比赛、阅读角色扮演、书信往来等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阅读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开阔阅读的视野。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五、注重阅读体验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b65e9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d.png)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 引言1.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课外阅读是学生拓展知识、提升素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修养素养。
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课外阅读既是学生学习的延伸,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工具。
只有通过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更具创新意识和竞争力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语文素养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规律、发现美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需求。
语文素养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自己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更加深入、全面和准确。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关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2. 正文2.1 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 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制定适合的阅读计划,包括每周或每月阅读的书目和数量。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供多样化的读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书籍,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鼓励互动与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阅读分享会,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2df542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a.png)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表达、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
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课外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选择并阅读各种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出一些建议。
课外阅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因此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了解不同的文学风格、题材和作者风格。
也可以通过深度阅读,加深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拓展阅读广度和深度,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不断接触各种优秀的语言表达形式,如修辞手法、修辞格、语言运用技巧等。
通过模仿和学习这些优秀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写作和口头表达中能够更加地准确、生动和地道。
语言表达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课外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与鲜明的个性色彩,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丰富的滋养和体验。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懂得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
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增强这方面素养的机会。
针对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指导,推荐适合自己的读物。
学校可以建立和完善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鼓励和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课外阅读。
家长也应该在孩子的课外阅读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与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论文
![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4cfa1c0b4e767f5acfce09.png)
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摘要:教师对阅读的爱能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能热情执著地在孩子与阅读之间建构一座传递的桥梁。
教师要给孩子的应是一种熏陶,一种影响,一种感悟。
所以,教师博览群书,争做读书活动的带头人,领路人,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阅读越乐!关键词:书籍阅读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
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
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校给每个年级都配备了适当的阅读书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让阅读为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听”导读,试飞心情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
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
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教师还应让学生多“听”书。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听起故事来个个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不放过一点点情节。
动人的故事哪怕是听上十几次,孩子们也会不厌其烦,听得满是津津有味。
而作为老师,在讲完故事之后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们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这其中的效果恐怕比任何生硬的说教都要来得更有意义些。
《妈妈的爱》一课以舒缓、富有亲情的语气,将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
在盛夏的夜晚,妈妈为我送凉风;在雨天,妈妈为我送伞。
这种深深的爱无处不在。
学生在听故事中融入到这美妙的意境中,同时,抓住孩子易于模仿,易于感染的特点,很容易便会产生自己读一读的欲望。
而且这样即学技仿,无论语调、表情都会模仿得恰到好处。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99b98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8.png)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个体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文化品格等方面的素养。
它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
而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拓展知识面。
课外阅读不受课本内容的局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了解更多世界的事物。
这样,学生们就会增加对世界的认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
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牢固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能之后,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内容,培养学生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领悟能力。
不同题材的书籍也会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以及不同风格的文字。
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模仿优秀的文字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准确、流畅。
课外阅读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终身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在学生课外时间自主进行的,这种自主性的选择和阅读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丰富多彩的读物,从而激发他们对读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成为一种终身的学习习惯。
那么,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学校可以建立阅读角、图书馆等阅读环境,购买各种类型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同阅读,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挑选书籍,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论文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01a25aad02de80d4d84050.png)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因此,如何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礼物来领受。
”其实课外阅读也一样,如果教师能改变传统的做法,丰富课外阅读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和唤醒学生的阅读欲望,则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故事引入法故事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是阅读教学喜闻乐见的形式。
教师应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教育理论,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产生“悬念”。
在讲解到精彩之处突然戛然而止,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鸿门宴》一文时,教师可找部分熟悉这个故事的同学进行复述,然后详细介绍其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文言文详细了解其人物性格特征,如刘邦圆滑机警,能言善辩;张良:老练多谋,眼光锐利,善于用人;樊哙:忠勇豪爽;项羽:光明磊落,寡谋轻信,;范增:老谋深算等。
教师可启发学生,“刘邦在鸿门宴死里逃生后是如何发展壮大,最终令项羽乌江自刎的呢?这其中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呢?让我们还是走进《史记》去一探究竟吧。
”这样,教师自然而然的就把学生的阅读方向指向了《史记》,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
2.课文导读法中职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作家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但脍炙人口,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导读法进一步激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例如,在讲解著名散文家、诗人郁达夫的作品《故都的秋》时,学生们不但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北国秋的浓浓诗意,花草、树木、秋雨、秋蝉、秋天的果实要作者笔下充满了趣味,令人向往。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61f1b1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3.png)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 引言1.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备受教育界的重视。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自己的时间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世界的认识,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通过合理引导和推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深度思考,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1.2 语文素养的定义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它包括了对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对语言文字表达和语言文字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同程度等方面。
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和文化,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接下来请继续输出正文部分】.2. 正文2.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读物,如童话故事、科幻小说、历史传记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吸引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式,如阅读赛、读书会等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度,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由阅读中体验到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设置阅读目标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终身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cf12c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5.png)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基本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
而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如何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读书笔记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比如预习、泛读、精读和复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读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所读材料相关的写作任务,比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摘抄等,帮助学生将阅读体会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安排阅读时间,自主进行阅读分析和表达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比如编写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改编故事情节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深化课外阅读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深化课外阅读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328672e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8.png)
课堂深化课外阅读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王艳摘要:阅读时让小学生了解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可以对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通过阅读所积累的素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的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希望对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课外阅读积累;小学;语文素养随着我国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人们对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成了教师们的首要任务。
而课外阅读就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且还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现状(一)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现阶段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了,但是,仍有一部分的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是没有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业,认为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还有就是有一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很少在课下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这样就会造成许多学生即使想在课后进行阅读,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阅读,时间长了就会降低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家庭文化差异导致认识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地增加,许多家长为了避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孩子报了许多的课外辅导班,这就造成了学生课下的时间都在忙着上辅导班,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阅读。
再加上许多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出息”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带着一定的功利性。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0801ac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e.png)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可
以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激发他们对学习
的兴趣。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课本所涵盖的内容有限,而课外阅读可以提供
丰富的知识资源。
通过阅读各种题材的书籍,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有更加
深入的理解。
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其他
学科的基础。
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深度和阅读思维能力。
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类考试和学习任务。
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外阅读需要学生投入时间
和精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性和毅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时间,保
持坚持,并且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和思考。
这些学习习惯将会延续到其他个人学习和做作业
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课外阅读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故事、经历和见解,这些内容会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和兴趣。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进入不同的世界,体验
各种情感和冒险,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当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时,他们对于学习和知识的兴趣也会随之而来。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d3f839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a.png)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的阅读习惯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缺乏对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对他们的语文素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学校教学中,由于课业繁重,学生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而课外阅读恰恰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这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课外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
教科书所涉及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和见识。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学知识等,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词汇和句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加强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阅读活动、建设图书角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帮助小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2000字】。
开展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开展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d9692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6.png)
开展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而课外阅读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自愿阅读各种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的活动。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阅历,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开展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开展课外阅读有助于丰富知识面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所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课外阅读对于丰富知识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开展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相比于课内阅读,学生会更加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意图,掌握文章结构和脉络,这些过程都是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机会。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外阅读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汲取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和写作灵感,使他们写作时能够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写作思路。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对于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有兴趣的人,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更主动地去学习。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不仅仅是单纯地接受信息,而是需要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阅读中理性思考、质疑和辨别信息的真伪。
这种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诸多优势和价值,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收获?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保持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270a2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f.png)
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一、引言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借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1. 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形象、丰富的语言素材,积累词汇、掌握语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提升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4. 塑造良好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和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借用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1.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书籍: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更适合的书籍,尽量避免勉强阅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课上开展读书分享会、读书竞赛等活动,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提供多种阅读形式: 融入电子书、音频、视频等多种阅读形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2. 指导泛读方法,提升阅读效率:教授阅读理解技巧: 传授扫读、精读、速读等阅读技巧,提升阅读理解效率。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提出疑惑、分析和评价,增加泛读的深度和广度。
进行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的有效衔接: 将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理解课外书籍。
3. 注重阅读评价,促进学生成长:采用多元化的阅读评价: 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作品分享、角色扮演、主题辩论等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外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归根究底,要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外阅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注重积累,在积累中思考,在思考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求得创新,获得对自然、生活、人的个性体验和有益启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读书中积累语言
学会积累运用,启迪灵性。
心理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大量积累书面语的语言材料,而读书,正是学生积累书面语言材料的最好手段。
”
1.丰富词汇量,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愈完善。
只有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思考”才能成为有米之炊。
因此我每周开设一节“知识储备”课,供学生阅读,做摘记,每学期评比一次。
及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于他们读的报刊,诸如《读者》《青年博览》《演讲与口才》《中学生天地》《学生阅读》《语文新圃》《语文学习》以及各级地方报纸。
2.背诵古诗词,鼓励掌握成语
汉代杨雄曾经在《答桓潭论赋书》中把自身的写作能力习得经验总结为:“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清代杨彪则对语文能力习得规律作了更为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
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七年级时,要求学生背诵唐诗宋词,并且每天课前三分钟安排学生讲一则成语故事,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急于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给同学,还促使他们不断的用新知识充实自己。
同时,还要求班上同学都准备诗歌、成语等摘抄本,学期结束评比,比谁的积累雄厚,比谁的知识渊博。
二、在读书中积累文化
文化的积累多寡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世界文化长廊的精品五彩纷呈,对于初中生,更多的是让他们从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入手,提高文化素养,以期达到文化的积累,为将来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做准备。
因此,笔者往往先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目的是激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八年级时,开展文学名著简介活动,利用课前五分钟以“向你推介一本书”的形式要求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书,并且有自己的评论,一学期每位学生起码轮到一次。
学生从鲁迅的《风筝》谈到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谈到朱自清的《背影》;从四大古典名著谈到《巴黎圣母院》、《高老头》;从冰心的委婉清丽谈到泰戈尔的清新雅丽;从歌德的睿智谈到拜伦的热情,令同学们耳目一新。
1.做摘记,分门别类进行。
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精彩段落、诗词歌赋、文学典故等。
2.摘记+评论。
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适时地做好摘记,然后
予以适当评论,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它使学生不死读书,有眼光,有创见,领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3.仿写中创新。
读了一篇美文后,学生能够仿写,而且写出新意来,一位学生学了庄子《效颦》后,写了一篇随笔:《“东施效颦”无可厚非》充满思辨性。
一位学生读了鲁迅名篇《风筝》后,写了一篇散文《窗口》,其中结尾写道:“自由是柔顺的风,柔顺的风是自由,给我这风,也便给了我自由……”这心灵之歌,唱出了学生对大自然,对自由的期盼,也唱出了目前存在的家教问题——封闭式教育的弊端!
4.自由阅读,写随笔、读后感,抒发感悟,激发灵性。
《四大古典名著》《上下五千年》《唐宋八大家名作赏析》《呐喊》《老舍文集》《梁实秋散文》《冰心文集》令学生痴迷;莫泊桑的《茶花女》令他们眼界开阔,心灵震撼;《拿破仑传》《居里夫人转》《梅兰芳》等,让他们懂得奋斗的乐趣,人生的真谛。
还有余秋雨、林清玄、三毛……他们的作品令学生流连忘返。
许许多多的作品,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美丽世界、思维的世界和人的情感世界,这世界在孩子面前展现着生活的欢乐。
学生阅读名著,经过消化、思考、取舍,学生的思维激活了,思想渐渐成熟。
他们的随笔充满了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
一位学生在《谈谈课外阅读》中写道:“鲁迅先生说过:‘书是良师益友。
他可以带你通向另一个奇妙世界’。
是的,一些中外名著,或时文佳作,可以带我们领略异域风光民情,他国历史变迁。
可以让我们明
白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
是啊!一部好的课外书就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学者,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
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所说:‘请热爱书吧!他是你真诚的朋友!’”
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思考、感悟,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个性思维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阅读来吸取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思想更具体、更充实,为认识和理解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从阅读中吸收了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增强了语感,为表达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因此,多读书,多积累,终身学习,应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