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行为偏离道德意识的倾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2002 07 18
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所谓质的偏离是指个体 采取的道德行为与原有道德意识的性质完全 不同 , 是背道而驰的。总的来讲, 在相当多的 情况下 , 道德行为在原有的道德意识水平上 下小幅波动, 表现为量的偏离 , 这是因为道德 意识对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 使之基 本上能保持与道德意识的吻合 ; 即使发生偏 离, 也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只有当道德 意识的控制力被冲破时, 道德行为才会与道 德意识相脱离, 发生质的偏离。 道德行为何以会偏离道德意识 ? 首先, 各种利益冲突是偏离发生的根本 原因。道德行为 是一种关 乎他人利 益的行 为, 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或 有害的影响时 , 该行为就有了道德意义。在 具体的道德情境中, 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往往 很复杂 , 是自我利益、 他人利益、 社会整体利 益交织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各种利益之间既 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 , 又常常 发生矛盾 冲突。 采取道德行为的过程就是协调处理诸多利益 关系的过程 , 道德行为的选择就是在各种利 益关系中进行取舍。道德意识当然是取舍的 一个重要尺度, 它告诫人们什么该做, 什么不 该做。问题在于, 个体原有的道德意识作为 取舍尺度并不总是行之有效 , 当该取舍涉及 到重大的切身利益时, 当复杂的利益关系难 以认识清楚时 , 当利益的取舍所带来的道德 价值大小无法断定时, 人们常常要参照其他 因素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 , 于是, 道德行为偏 离原有的道德意识就很容易发生。 其次, 心理需要的多元化是偏差发生的 重要原因。当个体处于一定的道德情境时, 除了原有的道德意识被调动起来之外, 还有 多种心理需要可能同时被激活 , 如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自尊需要、 归属需要等等都要求满 足, 一旦某种心理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 就会对道德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 使道德行 为表现与原有的道德意识在性质和水平上出 现偏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很容易见到。 60
如有人看到歹徒行凶, 为了使自己的人身安 全不受到威胁而袖手旁观; 有人迫于群体的 压力不得不捐款捐物, 等等。 再次, 道德情境缺乏正确的解释是偏离 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当个体处于一定的道 德情境中时, 首先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 有什 么样的道德意义。解释情境需要有足够的正 确的信息 , 如果得到的信息不全或错误 , 个体 就会对情境作出错误解释, 如因不认识邻居 而把小偷撬门误认为是主人没带钥匙。当自 己无法对道德情境作出正确判断时 , 则常常 会根据他人的反应作出判断。人云亦云, 这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从众现象。对道德情境缺 乏正确解释 , 意味着个体自以为给道德行为 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而事实上却与原有的道 德意识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错位 , 其结果是直 接导致道德行为偏离原有的道德意识。 此外, 道德行为能力的不足等其他因素 也会造成偏离的发生。
至消除 , 对偏离行为进行矫正的内驱力转换 成了对道德意识进行调整的动力。 由此可见, 顺应之所以发生的关键在于, 道德主体对偏离行为的态度在外界影响下实 现了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 , 因此, 承认外界环 境对人的态度的 影响是必 要的。在 这一点 上, 行为主义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行为主义认为 , 外界的奖赏和惩罚是个体的 行为得以强化或 消除的基 本条件。一般来 讲, 受到奖赏的行为会被强化 , 受到惩罚的行 为会逐渐消除。行为主义学派以大量的实验 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遗憾的是行为主义 忽视了主体的心理因素, 没有真正揭示出外 界的奖惩何以能影响行为的原因。其实, 人 的行为是在一定的认知、 情感等心理因素的 支配下做出的。外界奖惩机制之所以能使个 体的行为发生改变, 恰恰是因为外界的奖惩 影响了他的认知和情感, 改变了他的态度倾 向。一旦态度转变, 道德主体就会对原有的 道德意识进行改造, 而调整后的道德意识则 表现出明显的趋同于偏离行为的特点, 这意 味着顺应已随之实现。至此 , 道德意识与道 德行为之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 重 新恢复了和谐与平静。 矫正与顺应的差别在于二者的调整对象 不同 , 矫正改变的是偏离的道德行为, 顺应改 变的是原有的道德意识。但是矫正与顺应殊 途而归, 本质上是一致的 , 都是重新建立起道 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平衡 , 重新塑造了 个体的道德品质。
行的 , 即矫正是道德主体经过反思 , 确认了偏 离的道德行为的不适当性之后采取的一种补 救措施 , 是以对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的价值 有着清晰的认识为前提的。 其次, 矫正的发生还有着浓厚的非理性 的感情色彩。当偏离的道德行为发生时, 无 论偏离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 , 只要与道德主 体的真实意愿有冲突 , 都会引起心理失衡, 都 有可能会使 道德主体 体验到焦 虑、 不 安、 羞 愧、 内疚、 懊悔等不良感受 , 消除这些消极体 验, 恢复心理平衡, 成为道德主体采取矫正方 式以对付偏离的内驱力。 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种现 象的存在。卡尔史密斯和格罗斯曾在心理实 验中发现, 内疚的感觉往往导致赎罪行为的 发生。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 被试者被告知他 正在参加一项学习实验, 他充当老师的角色, 他的工作是每当学习者出现一个错误时, 就 按电钮对学习者释放电击。当然 , 这是一项 很不合意的工作 , 而且被试者并不知道被他 实施电击的学习者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同谋。 实验完毕后 , 被试者和同谋者都去填一张调 查表 , 这时 , 同谋者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提 出一个关键性的请求, 他问被试者是否愿意 做一系列与拯救红杉树运动有关的宣传。实 验结果表明 , 被试者因电击对方而产生的内 疚程度越高, 选择帮助对方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实 , 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碰掉了别人的东西帮助捡起 , 损坏别人的东 西主动赔偿 , 把来路不正的钱捐给有困难的 人等等 , 都属于对反向偏离的行为进行的矫 正。违心地参加义务劳动后消极怠工, 施惠 于他人后向对方索要好处, 甚至进行讹诈等 等, 均属对正向偏离行为进行的矫正。 上述现象说明 , 对偏离行为的矫正不是 偶然的。道德主体对偏离行为的道德价值作 出否定性评价, 确认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 是矫正之所以发生的理性前提 ; 道德主体试 图消除因自我否定而产生的不良体验, 是矫
正之所以发生的情感基础。道德行为高于原 有的道德意识水平的正向偏离 , 很容易使道 德主体产生懊悔之感, 于是在继发的行为中 往往表现出消极倾向, 寻找合适的机会弥补 自己的损失; 相反, 道德行为低于原有的道德 意识的反向偏离 , 则容易使道德主体产生内 疚之感, 于是在继发的行为中往往表现出积 极倾向, 寻找合适的机会 , 借以弥补给他人造 成的损害。表面看来, 两种倾向似乎是背道 而驰的, 实质却是一致的 , 就是通过矫正使继 发的道德行为向原有的道德意识回归 , 重新 使二者取得协调一致, 恢复到平衡状态。 顺应则是个体在偏离发生后采取的与矫 正截然相反的应对方式, 是指对偏离的道德 行为采取接受、 承认、 肯定的态度 , 通过调整 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的内容、 方向 , 使其 与偏离的道德行为取得协调一致的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 , 偏离的道德行为与道德 主体原有的道德意识是不相符的 , 它违背了 道德主体的真实意愿, 甚至有着尖锐冲突, 因 此, 道德行为的偏离很容易在道德主体的内 心产生否定性评价, 对偏离采取拒绝、 排斥、 否定的态度。那么, 为什么道德主体会改变 这一态度 , 转而肯定并接受偏离的行为 , 以调 整原有道德意识使之顺应偏离行为呢? 这是 因为偏离行为在外界获得的评价与个体的自 我评价常常是不一致的。如果自我评价维护 原有的道德意识 , 而外界评价则支持偏离的 行为 , 那么就不能不使道德主体进行重新思 考, 究竟哪一方更具有合理性。当个体确认 了偏离的行为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时 , 他的 态度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具体表现为他对 自己原有 道德意识的态 度会经历 一个肯定 怀疑 否定的过程, 与此同 时, 于是 , 对偏离行 为的态度倾向 则会经历 一个否定 怀疑 接受的相反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 个体因对偏离行为的自我否定性评价而 带来的内疚、 懊悔、 烦恼、 沮丧等不良体验, 也 随着这一转化过程的完成而被冲淡、 减弱甚 61
社会 科学 2002 年第 10 期
精神文明建设
论道德行为偏离道德意识的倾向
卢凤菊
摘要: 道德品质由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构成, 但是, 道德行为时常会出现与原有 道德意识的偏离倾向 , 从而导致道德品质的内在协调性受到破坏。 矫正与顺应是道 德主体针对偏离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 其共同的目的是重建道德行为和道 德意识的平衡。 这意味着道德行为的偏离为道德品质提供了再造契机 。正确地把握 和利用这个契机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 能够促进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升华 。 关键词 : 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 ; 偏离; 矫正; 顺应 中图分类号 : B82 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5833( 2002) 10 0059 04 致的基本倾向 , 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经常遭 到破坏, 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也就是说, 当 一个人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时 , 经常会 遇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干扰 , 致使个体的道 德行为脱离道德意识所蕴涵的内在的轨迹 ,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在根本性质上以各种方 式与道德意识发生偏离。 从偏离的方向看 , 有正向偏离和反向偏 离之分。所谓正向偏离是指个体采取了高于 原有道德意识的价值水平的道德行为。比如 某人拾到一笔巨款 , 本想据为己有 , 可是在众 目睽睽之下只好违心地上缴 , 这属于正向偏 离; 所谓反向偏离是指个体采取了低于原有 道德意识的价值水平的道德行为。比如某人 拾到一笔巨款后 , 内心清楚地知道应该还给 失主 , 否则是不道德的, 可是由于禁不住诱惑 便私自藏匿归为己有 , 这属于反向偏离。正 向与反向的尺度是个体原有的道德意识的价 值水平, 而不完全是社会道德价值标准。 从偏离的水平上看 , 有量的偏离和质的 偏离之别。所谓量的偏离是指个体采取的道 德行为与原有的道德意识没有本质的不同 , 59
二、 偏离的矫正和顺应
当道 德行为偏 离道德意 识且幅 度较大 时, 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了破坏, 并且相 应地给当事人带来诸如焦虑、 不安、 遗憾、 懊 悔、 羞愧、 内疚、 自责等种种不良的心理感受 , 这就促使当事人对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和偏 离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 重新认定它们的道 德价值。道德主体往往以这种反思结果为指 导, 采取矫正和顺应两种方式来应对偏离的 道德行为, 使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之间的关 系得到调整, 达到重建二者之间的平衡 , 消除 由偏离带来的不良情绪的目的。 矫正指道德主体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 偏离的道德行为进行纠正, 进而使继发的道 德行为恢复到接近原有的道德意识水平的应 对方式。 对偏离行为的矫正是有着深厚的心理基 础的。首先, 在通常情况下, 道德主体对偏离 的道德行为所作的矫正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
Leabharlann Baidu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部分 , 它与 道德意识一同构成了道德品质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 , 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比较复杂, 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时常会偏离 原有的道德意识 , 造成道德品质内在的协调 性受到破坏 , 这必然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产 生一定的影响。
一、 偏离的发生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 道德意识的外化过 程是在道德主体的控制下围绕着一定的主线 展开的 , 这条主线就是尽量保持道德行为与 道德意识的协调一致性。具体来讲, 道德意 识与道德行为有 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一方 面, 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发动者、 指导者、 监督者、 调节者 , 另一方面 , 道德行为是道德 意识的体现者。因此 , 道德意识必然要求道 德行为与自身保持一致, 有什么样的道德意 识,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这就决定 了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本倾向。 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时力图保持一
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所谓质的偏离是指个体 采取的道德行为与原有道德意识的性质完全 不同 , 是背道而驰的。总的来讲, 在相当多的 情况下 , 道德行为在原有的道德意识水平上 下小幅波动, 表现为量的偏离 , 这是因为道德 意识对道德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 使之基 本上能保持与道德意识的吻合 ; 即使发生偏 离, 也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只有当道德 意识的控制力被冲破时, 道德行为才会与道 德意识相脱离, 发生质的偏离。 道德行为何以会偏离道德意识 ? 首先, 各种利益冲突是偏离发生的根本 原因。道德行为 是一种关 乎他人利 益的行 为, 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对他人产生有利或 有害的影响时 , 该行为就有了道德意义。在 具体的道德情境中, 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往往 很复杂 , 是自我利益、 他人利益、 社会整体利 益交织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各种利益之间既 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 , 又常常 发生矛盾 冲突。 采取道德行为的过程就是协调处理诸多利益 关系的过程 , 道德行为的选择就是在各种利 益关系中进行取舍。道德意识当然是取舍的 一个重要尺度, 它告诫人们什么该做, 什么不 该做。问题在于, 个体原有的道德意识作为 取舍尺度并不总是行之有效 , 当该取舍涉及 到重大的切身利益时, 当复杂的利益关系难 以认识清楚时 , 当利益的取舍所带来的道德 价值大小无法断定时, 人们常常要参照其他 因素进行道德行为的选择 , 于是, 道德行为偏 离原有的道德意识就很容易发生。 其次, 心理需要的多元化是偏差发生的 重要原因。当个体处于一定的道德情境时, 除了原有的道德意识被调动起来之外, 还有 多种心理需要可能同时被激活 , 如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自尊需要、 归属需要等等都要求满 足, 一旦某种心理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 就会对道德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 使道德行 为表现与原有的道德意识在性质和水平上出 现偏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很容易见到。 60
如有人看到歹徒行凶, 为了使自己的人身安 全不受到威胁而袖手旁观; 有人迫于群体的 压力不得不捐款捐物, 等等。 再次, 道德情境缺乏正确的解释是偏离 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当个体处于一定的道 德情境中时, 首先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 有什 么样的道德意义。解释情境需要有足够的正 确的信息 , 如果得到的信息不全或错误 , 个体 就会对情境作出错误解释, 如因不认识邻居 而把小偷撬门误认为是主人没带钥匙。当自 己无法对道德情境作出正确判断时 , 则常常 会根据他人的反应作出判断。人云亦云, 这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从众现象。对道德情境缺 乏正确解释 , 意味着个体自以为给道德行为 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而事实上却与原有的道 德意识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错位 , 其结果是直 接导致道德行为偏离原有的道德意识。 此外, 道德行为能力的不足等其他因素 也会造成偏离的发生。
至消除 , 对偏离行为进行矫正的内驱力转换 成了对道德意识进行调整的动力。 由此可见, 顺应之所以发生的关键在于, 道德主体对偏离行为的态度在外界影响下实 现了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 , 因此, 承认外界环 境对人的态度的 影响是必 要的。在 这一点 上, 行为主义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行为主义认为 , 外界的奖赏和惩罚是个体的 行为得以强化或 消除的基 本条件。一般来 讲, 受到奖赏的行为会被强化 , 受到惩罚的行 为会逐渐消除。行为主义学派以大量的实验 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遗憾的是行为主义 忽视了主体的心理因素, 没有真正揭示出外 界的奖惩何以能影响行为的原因。其实, 人 的行为是在一定的认知、 情感等心理因素的 支配下做出的。外界奖惩机制之所以能使个 体的行为发生改变, 恰恰是因为外界的奖惩 影响了他的认知和情感, 改变了他的态度倾 向。一旦态度转变, 道德主体就会对原有的 道德意识进行改造, 而调整后的道德意识则 表现出明显的趋同于偏离行为的特点, 这意 味着顺应已随之实现。至此 , 道德意识与道 德行为之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 重 新恢复了和谐与平静。 矫正与顺应的差别在于二者的调整对象 不同 , 矫正改变的是偏离的道德行为, 顺应改 变的是原有的道德意识。但是矫正与顺应殊 途而归, 本质上是一致的 , 都是重新建立起道 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平衡 , 重新塑造了 个体的道德品质。
行的 , 即矫正是道德主体经过反思 , 确认了偏 离的道德行为的不适当性之后采取的一种补 救措施 , 是以对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的价值 有着清晰的认识为前提的。 其次, 矫正的发生还有着浓厚的非理性 的感情色彩。当偏离的道德行为发生时, 无 论偏离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 , 只要与道德主 体的真实意愿有冲突 , 都会引起心理失衡, 都 有可能会使 道德主体 体验到焦 虑、 不 安、 羞 愧、 内疚、 懊悔等不良感受 , 消除这些消极体 验, 恢复心理平衡, 成为道德主体采取矫正方 式以对付偏离的内驱力。 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这种现 象的存在。卡尔史密斯和格罗斯曾在心理实 验中发现, 内疚的感觉往往导致赎罪行为的 发生。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 被试者被告知他 正在参加一项学习实验, 他充当老师的角色, 他的工作是每当学习者出现一个错误时, 就 按电钮对学习者释放电击。当然 , 这是一项 很不合意的工作 , 而且被试者并不知道被他 实施电击的学习者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同谋。 实验完毕后 , 被试者和同谋者都去填一张调 查表 , 这时 , 同谋者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方式提 出一个关键性的请求, 他问被试者是否愿意 做一系列与拯救红杉树运动有关的宣传。实 验结果表明 , 被试者因电击对方而产生的内 疚程度越高, 选择帮助对方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实 , 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碰掉了别人的东西帮助捡起 , 损坏别人的东 西主动赔偿 , 把来路不正的钱捐给有困难的 人等等 , 都属于对反向偏离的行为进行的矫 正。违心地参加义务劳动后消极怠工, 施惠 于他人后向对方索要好处, 甚至进行讹诈等 等, 均属对正向偏离行为进行的矫正。 上述现象说明 , 对偏离行为的矫正不是 偶然的。道德主体对偏离行为的道德价值作 出否定性评价, 确认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 是矫正之所以发生的理性前提 ; 道德主体试 图消除因自我否定而产生的不良体验, 是矫
正之所以发生的情感基础。道德行为高于原 有的道德意识水平的正向偏离 , 很容易使道 德主体产生懊悔之感, 于是在继发的行为中 往往表现出消极倾向, 寻找合适的机会弥补 自己的损失; 相反, 道德行为低于原有的道德 意识的反向偏离 , 则容易使道德主体产生内 疚之感, 于是在继发的行为中往往表现出积 极倾向, 寻找合适的机会 , 借以弥补给他人造 成的损害。表面看来, 两种倾向似乎是背道 而驰的, 实质却是一致的 , 就是通过矫正使继 发的道德行为向原有的道德意识回归 , 重新 使二者取得协调一致, 恢复到平衡状态。 顺应则是个体在偏离发生后采取的与矫 正截然相反的应对方式, 是指对偏离的道德 行为采取接受、 承认、 肯定的态度 , 通过调整 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的内容、 方向 , 使其 与偏离的道德行为取得协调一致的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 , 偏离的道德行为与道德 主体原有的道德意识是不相符的 , 它违背了 道德主体的真实意愿, 甚至有着尖锐冲突, 因 此, 道德行为的偏离很容易在道德主体的内 心产生否定性评价, 对偏离采取拒绝、 排斥、 否定的态度。那么, 为什么道德主体会改变 这一态度 , 转而肯定并接受偏离的行为 , 以调 整原有道德意识使之顺应偏离行为呢? 这是 因为偏离行为在外界获得的评价与个体的自 我评价常常是不一致的。如果自我评价维护 原有的道德意识 , 而外界评价则支持偏离的 行为 , 那么就不能不使道德主体进行重新思 考, 究竟哪一方更具有合理性。当个体确认 了偏离的行为具有更高的道德价值时 , 他的 态度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具体表现为他对 自己原有 道德意识的态 度会经历 一个肯定 怀疑 否定的过程, 与此同 时, 于是 , 对偏离行 为的态度倾向 则会经历 一个否定 怀疑 接受的相反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 个体因对偏离行为的自我否定性评价而 带来的内疚、 懊悔、 烦恼、 沮丧等不良体验, 也 随着这一转化过程的完成而被冲淡、 减弱甚 61
社会 科学 2002 年第 10 期
精神文明建设
论道德行为偏离道德意识的倾向
卢凤菊
摘要: 道德品质由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构成, 但是, 道德行为时常会出现与原有 道德意识的偏离倾向 , 从而导致道德品质的内在协调性受到破坏。 矫正与顺应是道 德主体针对偏离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 , 其共同的目的是重建道德行为和道 德意识的平衡。 这意味着道德行为的偏离为道德品质提供了再造契机 。正确地把握 和利用这个契机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 能够促进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升华 。 关键词 : 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 ; 偏离; 矫正; 顺应 中图分类号 : B82 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5833( 2002) 10 0059 04 致的基本倾向 , 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经常遭 到破坏, 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也就是说, 当 一个人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中时 , 经常会 遇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干扰 , 致使个体的道 德行为脱离道德意识所蕴涵的内在的轨迹 ,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在根本性质上以各种方 式与道德意识发生偏离。 从偏离的方向看 , 有正向偏离和反向偏 离之分。所谓正向偏离是指个体采取了高于 原有道德意识的价值水平的道德行为。比如 某人拾到一笔巨款 , 本想据为己有 , 可是在众 目睽睽之下只好违心地上缴 , 这属于正向偏 离; 所谓反向偏离是指个体采取了低于原有 道德意识的价值水平的道德行为。比如某人 拾到一笔巨款后 , 内心清楚地知道应该还给 失主 , 否则是不道德的, 可是由于禁不住诱惑 便私自藏匿归为己有 , 这属于反向偏离。正 向与反向的尺度是个体原有的道德意识的价 值水平, 而不完全是社会道德价值标准。 从偏离的水平上看 , 有量的偏离和质的 偏离之别。所谓量的偏离是指个体采取的道 德行为与原有的道德意识没有本质的不同 , 59
二、 偏离的矫正和顺应
当道 德行为偏 离道德意 识且幅 度较大 时, 二者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了破坏, 并且相 应地给当事人带来诸如焦虑、 不安、 遗憾、 懊 悔、 羞愧、 内疚、 自责等种种不良的心理感受 , 这就促使当事人对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和偏 离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 重新认定它们的道 德价值。道德主体往往以这种反思结果为指 导, 采取矫正和顺应两种方式来应对偏离的 道德行为, 使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之间的关 系得到调整, 达到重建二者之间的平衡 , 消除 由偏离带来的不良情绪的目的。 矫正指道德主体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 偏离的道德行为进行纠正, 进而使继发的道 德行为恢复到接近原有的道德意识水平的应 对方式。 对偏离行为的矫正是有着深厚的心理基 础的。首先, 在通常情况下, 道德主体对偏离 的道德行为所作的矫正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
Leabharlann Baidu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客观部分 , 它与 道德意识一同构成了道德品质的全部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 , 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比较复杂, 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时常会偏离 原有的道德意识 , 造成道德品质内在的协调 性受到破坏 , 这必然会对道德品质的塑造产 生一定的影响。
一、 偏离的发生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 道德意识的外化过 程是在道德主体的控制下围绕着一定的主线 展开的 , 这条主线就是尽量保持道德行为与 道德意识的协调一致性。具体来讲, 道德意 识与道德行为有 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一方 面, 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发动者、 指导者、 监督者、 调节者 , 另一方面 , 道德行为是道德 意识的体现者。因此 , 道德意识必然要求道 德行为与自身保持一致, 有什么样的道德意 识, 就要求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这就决定 了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本倾向。 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时力图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