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自闭症和性格孤僻

如何区分自闭症和性格孤僻
如何区分自闭症和性格孤僻

【郑州二中院】如何区分自闭症和性格孤僻自闭症孩子从来不与人交往,与人缺乏目光接触,对自己的亲人没有感情,行为兴趣狭窄而怪异,生活方式刻板教条,简单重复。喜欢自言自语,鹦鹉学舌。真正的危险不知害怕,听而不见或对某音节很敏感,好动或过分安静,有很好的听觉或视觉记忆能力。经常有莫名其妙的表情或笑容。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在与人交往上呈现自我封闭;在语言上表现为自言自语;在行为上表现为自得其乐。他们往往有怪异的兴趣或者有超人的机械记忆力。

又称,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其主要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较好,尤其是在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如有更多建议请联系公众微信-zzszbz。

(又称孤独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

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不关心,似乎是,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或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的判断标准

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2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自闭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 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非语言性交流行为的应用存在显著损害,例如:眼对眼的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 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四、不能与同龄人交往,难于介入同龄人,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五、对声音没有反应,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 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 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

八、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九、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言语完全发育或延迟,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 十、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或刻板,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的、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十一、有一定说话能力者,但却缺乏语言技巧。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 十二、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刻板重复的作态行为,如手指扑动或扭转、复杂的全身动作等。 友情提示 一、请排除舌系带是否过短,如是,请五官科行舌系带截断术。 二、排除听力不佳的问题,因为“十聋九哑”,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听力为好。 三、排除家庭中方言过多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该学谁的话会无所适从。

第16章_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及举例。 ②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实验法的探究步骤; ②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和 归纳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①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 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意识; ③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使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 适应将来的社会。 2.设计思路 图片入手导入新课→展示资料合作研讨→由点到面归纳特点→知识应用深化理解 3.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归纳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与区别。 5.教学策略 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引导、演示。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课前准备 ①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故事; ②用PowerPint制作课件。 6.2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回答) 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猎豹在追逐猎物。 生2:我看到有两只大象在嘻戏、打闹。 ……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刚才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在受到内外刺激时产生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动物的行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1的第一、二自然段。 点击鼠标出现: 6.3新课学习 师: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探究实验—“涡虫的行为研究”来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学生阅读课文22-23页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完成学案。 学案如下: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学案 一、涡虫行为的研究 实验1: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孤独症5种使孩子走出自闭的措施

孤独症:5种使孩子走出自闭的措施 【案例】 晶晶,现为二年级学生。她刚到学校上学的时候,就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一声不响,不管你如何询问,她都漠不做声。上课从没见她举手回答问题,也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游戏。每天最多说两句话“老师早” “老师再见”,而这两句话还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说的,声音极轻,而且语音不清楚。此外,晶晶胆子特别小,就算她明知你在旁边,轻轻地喊她一声,她都会惊得颤抖。 晓彤是位长得非常俊秀的男孩子,但他爱哭,怕见生人,性格固执、暴躁,常常自言自语、答非所问,难得有一分钟安宁,被诊断为“高功能孤独症”。但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他的英语天赋被很好地发掘出来,有“英语小天才”之称。目前晓彤已进入小学三年级学习,其英语水平已达到六年级的要求。 现在一提起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大家马上会想到孤寡老人、聋哑儿童,却没有人注意到在弱势群体当中还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从小不会与人交往,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分析】 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在幼儿和儿童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主要特征:一是感觉异常。婴儿期就不喜欢让人抱,儿童期也不与他人交流,总是独自玩耍,但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缺乏与父母亲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二是语言障碍。多数患儿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出现语言倒退,“鹦鹉学舌”或自言自语的表现很常见。三是刻板行为。表现为爱转圈、来回奔走,一个人排列玩具和积木,独自看电视,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并非一成不变。四是智力异常。这些孩子外表看和正常孩子没有不同,也并非全部智力低下,其中个别患者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超常的高智商。有的记忆力特别好,比如,有的两岁就能背几十首古诗词和各种各样的广告词等。五是行为怪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好动,喜欢爬高,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惧怕感。行为怪异,我行我素,比如走在马路上,他可能会突然扑向汽车。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但大量的研究推测,其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饮食营养不良。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良,造成很多脑部疾患,包括精神疾患。儿童孤独症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说,如果儿童缺乏某些特别的营养物,膳食的酸碱失去平衡,脂肪酸代谢和电解贡平衡极度紊乱,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产生没有规律,矿物质平衡有明显改变等,这些都是造成病因的罪魁祸首。有孤独症的儿童一般不是什么也不吃,就是吃些怪的东西,包括不适合食用的东西。根据血液检验的异常情况,可以精媚地找出孤独症儿童体内缺少哪些营养因素。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的区别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孤独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一、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 。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孤独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非典型孤独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对智力障碍的定义为:现有的能力水平有实质上的限制其特征为: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具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领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和工作。其患病是在发育期间(18周岁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说课稿 -----民族中学费学芳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 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 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 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 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

孤独症abc行为分析

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 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2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1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2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2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2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3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3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3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 4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 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 计不足。 2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3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2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 3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2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1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3 22 经常拍打手 4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3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4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3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3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2 30 常用脚尖走路 2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2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3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1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 2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 2 37 不能指出5个以上物体的名称 1 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 4 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 4 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 4 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 1 42 一天只能提出5个以内的要求 2 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 3 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 3 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 1 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 3 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 4 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 4 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 2 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 没了地蹦、跳、拍、敲) 4 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 3 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 3 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 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区别

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识别自闭症便显得十分重要。自闭症患儿与正常宝宝比较,通常存在明显差异。下面列出的情景描述了正常宝宝和患有自闭症的宝宝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妈咪可据此推断宝宝是否具有自闭症倾向。一旦发现宝宝表现异常,一定要及早就医,并尽快实施早期干预。 社会性及人际关系障碍 1.正常宝宝:不到半岁的宝宝就会注视他人的脸,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表现出期待与高兴的情绪。大约半岁左右,宝宝开始认生,表现为不愿意与妈咪或者亲近的监护人分离,如果有陌生人靠近,会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 自闭症宝宝:宝宝不会注视妈妈的脸,也不会对人微笑;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不将身体贴近妈妈;妈妈伸手抱宝宝时,不会做出迎接的姿势,眼睛也不正视搂抱他的人,对他人的逗弄与亲近没有反应,对父母没有正常宝宝的那种依恋行为,父母来了或走了,都显得无所谓。很少哭,从不粘人,通常比正常的宝宝显得乖很多。 2.正常宝宝:周岁之后,宝宝总是像个小影子似的跟着父母或其他亲近的监护人,模仿他们的动作,并以眼神、动作、简单的词句主动与人交流。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等都会寻求成人的安慰。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父母没有依恋的感觉,与陌生人相处也没有畏缩的感觉,更不懂得与人主动交流,遇到困难或者感觉身体不舒服通常也会显得无动于衷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 3.正常宝宝:两岁以上的宝宝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热衷于各种有趣的游戏与活动,玩玩具和游戏时内容丰富,花样繁多,并且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已经懂得遵循游戏规则。 自闭症宝宝:宝宝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喜欢独来独往,不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懂如何玩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只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玩耍,对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恋,特别喜欢作单调、重复的动作,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十分敏感,不喜欢任何形式的变化。如果有人试图改变他,会表现得非常烦躁。有时候也想与小朋友交流,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比如,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的行为看起来显得毫无意义。 金童专家提醒:为了自闭症患者身心早日康复,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给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协助患者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思维重新认识,让患者逐步溶入社会。 北京金童医院独家引进由上海生产的TMS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拥有国内10项专利,通过了临床和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实现了脑部疾病诊断(SX)与治疗(ILF-TMS)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生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治疗时无声响、无痛苦、无副反应,安全可靠,频率小于0.2Hz,磁场强度在500GS以内,0.5岁以上人群均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发育障碍及智障等脑部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肯定。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 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 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 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 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 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 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 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 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 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 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 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 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 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 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解在裤子上。针对他的这些行为,我决定在他身上实施训练,以帮助它缓解一 些较严重的症状,并努力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孤独症(自闭症)的早期诊断

早期识别孤独症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仔细地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某些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伴有一些奇特行为,就应引起注意. .照料困难:孤独症儿童中一部分表现很乖,特别安静,整天不声不响地躺着,不哭也不闹,不注意周围地动静.也有一部分表现睡眠少,哭闹不止,只有在车里推着走,听音乐或节奏感强地声音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但他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抱他们时不能与母亲身体贴近,常常回避眼对视.在—个月时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玩具不感兴趣,迷恋地玩自己地手,机械地重复某一个固定动作,有地孩子经常拿着洗浴用品,瓶盖或饮料瓶爱不释手,甚至吃饭、睡觉时也不能松手. 、发育进度和次序异常:发育正常地儿童个月会爬,岁可独立行走,有意识地叫爸、妈,孤独症地儿童大多不会爬,而是直接站起来就走或还走不稳,就以跑代走,发育较一般儿童延迟,这种发育进度和次序紊乱,对早期识别孤独症也是重要指标. 一:与众不同地内森 二岁地内森`卡茨曼“一出生”看起来就与众不同,他妈妈妮科尔说:“回想起来,我觉得不同地地方大概是目光接触.”内森地父亲马克也这么说:“那种感觉就好象他地目光没有落到我们身上,而是直接穿透我们.”让卡茨曼夫妇不安地迹象还在不断出现.马克说:“你叫他地名字,他却没有任何反应.我们有时和他玩一些婴儿游戏,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内森在一周岁零几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连婴儿学语地咿呀声也没有,这时父母着急了.他们认为,儿子可能是聋儿.然而他不是,经检查,内森患有孤独症.在美国像内森这样刚刚学步就诊断为孤独症地孩子越来越多. 卡茨曼夫妇希望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对内森地病会有帮助.专家说:这确实是可能地.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沟通障碍专家埃米`韦瑟比说:“如果及早行动可能大不一样.”患有孤独症和相关疾病(以下简称)地患儿在于他人沟通时存在障碍,缺乏适当地社交技巧,而且表现出反常地重复行为.许多患儿都智力迟钝.但是病情地严重程度和具体问题因人而异.有些孤独症患儿,永远不说话,也学不会照顾自已地基本生活技能,而另一些患儿长大却能独立生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早发现早治疗 由于幼儿身上有时很难准确描述儿童孤独症()地特殊性,许多医生都不愿意给刚刚学步地孩子贴上孤独症()地标签,韦瑟比说,研究表明,在美国,确诊孤独症()地平均年龄为岁半.但是,这种情况看来正在改变,原因之一是,家长和医生对孤独症()地意思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研究人员逐渐了解到更多关于孤独症地早期迹象,对早期治疗增强了信心,对许多孤独症患儿来说,通过治疗可以提高智商,改进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降低他们对特殊教育地需求,对在——岁诊断患有孤独症()地患儿是这样,较早确诊地患儿能收到较好地治疗效果.人们曾经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罕见地疾病.但是,最近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在亚特兰大,每个正常孩子中就有三名是孤独症患儿. 解析: 对于孤独症患儿地确诊只能从行为表现来确诊(如两岁以前最主要地是病儿不能对亲人有正常孩子地目光接触,叫他或玩婴儿游戏没有反应,也没有正常儿童咿呀学语地声音,二岁半以后稍大点地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病态就更加凸显,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学习语言,表现在说话晚,或语言偏离如重复语言,人称代词你,我,他,不会运用等.较为明显,最突出地是交往障碍,轻一点地患儿没有玩伴,想玩但不会玩,较重患儿,干脆就不愿意接触小朋友,沉浸在自已地小天地里,如对某种玩具或物品“爱不释手”行为怪异刻板,自身旋转或喜欢圆地东西,转地东西,或出门愿走同一路线,愿听广告词,天气预报,或较喜欢唱歌,在饮食方面较单调,不多样化,尤其对蔬菜不太感兴趣.还表现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数患儿不能自理生活,较重者大小便不能自理…….这些症状每个患儿不一定都存在或表现轻重不一. 在亚特兰大开展地政府研究发现,一千名儿童中就有名孤独症患儿,也就是万分之,和我国估算地——万分之地发病率相差甚远,按我国万分之地发病诊断,孤独症地误诊率应是也就是说在我国名孤独症患儿才确诊名,有名患儿漏诊.因本病地发病率不论何种国籍,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他地发病率都是一样地,按这样地准确推算,我国按人口基数患儿地发病就不是万——万了,而是万左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探索诊断方式与孤独症病儿多胎发病率 目前还没有任何血液测试或脑扫描能准确诊断孤独症地.医生必须根据患儿地行为加以判断.兰达和韦瑟比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节课的设计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节课的设计

参赛类别 教学设计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 参赛教师情况 地区: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学校:南安市榕桥中学 姓名:施能章 职称:中学生物一级教师 教龄:15年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 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堂中相关动物行为的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并最终学会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地学习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我的处理:通过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2、教学难点: a、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b、活动:对研究涡虫行为的试验进行讨论 c、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我的处理: a、精心制作flash动画,再科学探究过程,化抽象为直观! b、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来教学!

c、科学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 四、学生分析: 教师们都知道:“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地学习激情! 五、教学方法: 以“简单、有趣、易懂”的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六、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习”向“学会学习”转变,成为主动、热爱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事例均来源于生活,给了学生“知识就在于生活之中”的观念引导;引导了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观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可分解为: (一)创设情景、引入 【课件演示】:播放视频:一些动物的行为(如小狗杂技表演等)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自闭症ABA训练

ABA训练-发音练习 一、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2]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自闭症儿童的口语障碍的类型: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immediateecholalia):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delayedecholalia):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自闭症和抑郁症

自闭症和抑郁症 自闭症和抑郁症是我们人体较为常见的两种疾病,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还是比价多的,尤其是这两年,社会中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就更加多了,其中具体的原因谁也不知道。自闭症和抑郁症对于人体的身心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而且很多时候患有自闭症和抑郁症的人会因为想不开而轻生的。 对于自闭症和抑郁症轻生的梨子,我们的社会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当然导致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轻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单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患上了这两种病,所以才会想不开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自闭症和抑郁症的具体定义吧。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有:心情抑郁、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容易疲乏、注意不集中、总想不高兴的事、思维和反应迟钝、自责自罪、工作学习和创造能力明显减退,严重时可以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另外也可以有“衰弱”性的躯体症状:如失眠早醒、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性欲减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等。诊断标准:如果病人具有上述大部分的症状,并且每天

都有,持续2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应该高度怀疑抑郁症的可能性。 抑郁症有几种,如果抑郁与极度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交替出现,就称之为双相情感障碍(一相为抑郁;另一相为情感高涨或躁狂)。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 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 像发脾气、无法表达情绪或需要时的自我伤害等都是自闭症患不适当的行为表现。 ★让自闭症患者接治专业矫正的目标有下列三项: ★1. 促进正常的发展: 自闭症患者,由于先天脑部功能的受到损伤,打从幼儿时期开始,在发展上便与一般的儿童有所不同,例如大多数自闭症的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2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的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

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内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 1.人猿泰山的故事: 一对带着幼子的夫妇遭遇海难,他们奋力划着救生艇来到茂密的非洲原始森林。夫妻俩在树上筑起树屋当作临时住所,一天却不幸惨遭花豹突袭,双双丧生。与此同时,母猩猩卡娜正因为失去了小猩猩而悲啼不已,听到远处传来婴孩哭声,她循着找去发现一个人类宝宝。在母爱的驱使下,卡娜收养了这个后来被称作“泰山”的婴孩,把他带回了森林中的家。用自己的奶喂养小泰山。长大后的泰山在经历了许多奇特的景遇后,最终回到了人类社会 2.对比图片:山雀喂鱼 3.多媒体图片展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时间:15分钟)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 1.学生看书,教师点拨 实验1:(1)取涡虫(2)作标记 (3)水平放置,记录(4)遮光处理,记录实验2:(1)光照刺激看反应(2)电刺激看反应 (3)光紧接着电击反复100次(4)101次只有光 2.学生活动讨论: (1)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2)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

特殊教育学--自闭症(孤独症)的儿童概述

特殊教育学——孤独症(自闭症)儿童概述 自闭症儿童概述 一、自闭症儿童概述与分类 (一)自闭症儿童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性的概念与分类性的界定。1991年美国教育部门对自闭症给出了以下的定义:“自闭症意味着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影响。通常在三岁前症状已出现,广泛地影响教育成绩。另一显著特点是他们好进行反复行为和刻板运动,抵抗环境的变化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并且总拘泥于一种感觉体验的反应。如果一般教育不适合他们,孩子的教育成绩受到广泛影响的话,是因为他们有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在美国精神医学会主编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都是把自闭症归为一种广泛的发展障碍。 下面我们来看这种广泛的发展障碍涉及哪些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自闭症儿童有四个主要的症状或特点:一是多在三岁前发生;二是有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三是伴有固着性、刻板性行为;四是对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漠不关心,缺乏社会互动。我国台湾地区的教科学书《特殊教育通论》将自闭症儿童定义为:“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示的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上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 早期的研究多从婴儿精神病、早发性精神病的角度来归纳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认为自闭症或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症状是离群、沉湎于幻想世界;缄默不语,或自言自语,姿势古怪保持无意义的刻板行为等等,往往将一些有生命的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混为一谈。 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幼年期(3岁以前)的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最近的一些研究,多少改变了最初认为自闭症等同于早期儿童精神病或儿童精神分裂的观点。自闭症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是: (1)社交困难,患者显得特别孤独,不喜欢也不会与别人交流 (2)对父母没有依恋之情,对人更为冷漠,但对陌生人也无怯生之感 (3)没有眼对眼的注视,不会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1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三、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排便,排尿吗? (二)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3、动物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三)归纳小结: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 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 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 联系:后天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 4、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四)训练提高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心脏搏动 B、飞蛾扑灭 C、鸟类育雏 D、蜜蜂集群 2、下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鸟类筑巢 B、蜜蜂采蜜 C、蜘蛛结网 D、猴子钓鱼 (五)拓展创新: 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 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 试分析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1.先天性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孤独症)得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她们缩短与正常社会得差距,让她们早日融入社会。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得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就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得合作者或参与者;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与系统化; 5、治疗、训练得同时要注意患儿得躯体健康,预防其她疾病; 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自闭症康复训练得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从训练得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就是家长学习训练得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得含义?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与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成得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得形式。强调将每一项要教得技能分成小得步骤,然后一步步地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得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得奖励与惩罚。?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得一些操作方法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得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这叫“分解目标”。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干……。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与“强化”来促使孩子正

确反应,完成要求。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得步骤练习,就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可以瞧出, ABA得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得经典得教学方法不一样。它就是由指令、反应与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得。经典得教学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瞧或讲)很多得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得“信息”(比如两张动物得卡片与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得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应该说ABA不就是那种被动、消极得学习方式,而就是一种积极得学习方法。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得训练,因为我们得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得技能。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得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与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传统得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得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她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她“今天就是星期几”?她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如果别得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就是我们得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给她们以提示,给她们多次得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通过反复得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得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她也能正确作出反应。 强化也就是很重要得。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与它自身得结

“第16单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教学案例

“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教学设计 江南初中眭庆华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②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1.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②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③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④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①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③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2.设计思路 3.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5.教学策略 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课前准备 ①”动物行为”的视频材料;②用PowerPint制作课件;③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 6.2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动物的行为》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逐一群斑马。 生2:我看到有两只顽皮的小猴在嘻戏、打闹。 生3:我看到一只美丽的鸟正给巢中可爱的小鸟哺食。 ……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的一些行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动物的行为”。 点击鼠标出现: 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一些动物的行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呢? 生 1: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是动物的行为。 生2:动物发出的鸣叫声也是动物的行为。 生3:还有,动物的面部表情也是动物的行为。 ……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21的第一、二自然段。 点击鼠标出现: 生答:略 点击鼠标出现: 师:如果你养过小猫、小狗等庞物,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点击鼠标出现:

特殊教育《自闭症》

特殊教育《自闭症》 一、前言 自闭症(Autism)一词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并将Autistic 一词引入专业文献中,他将“孤独性”的退缩,拒绝交往及反应障碍描述为精神分裂症的伴随性特征。1809年美国的Thm Haslam 和1919年美国心理专家Witmer也曾提出过一些记述相似的报告,但一直没有统一的诊断名称。直到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 发表《情感接触的自闭障碍》一文,为之明确命名。至今历经半个多世纪之久,自闭症一词可谓由陌生转而熟悉。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自闭症到底是什么”,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对此进行思考和研究,不断的进行讨论,纷纷阐释自己的见解,对自闭症的内涵不断的进行修正,但始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不能达成共识。 本文拟对自Leo Kanner提出的自闭症到现在这段时期中的对于自闭症的主要认识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争论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针对关于“典型自闭症”的研究发展进行探讨,其它如“亚斯伯格症候群”等不在此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二、回顾 1943年Leo Kanner在对11名儿童的特有行为进行细致描述后提出了婴儿自闭症。他认为这些儿童身上所出现的奇怪、特殊的现象虽与早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行为相似,但是有所区别,属于一个独立的特定的群体。这11名儿童所具有的共同的异常特征为: 1、极端的自闭孤独倾向,缺乏和外界的情感接触,没有对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2、对环境事物具有要求同一性的强烈欲望。对外界刺激的极端敏感。 3、出色的机械记忆能力,伴随着使用语言方面的无能。 4、语言发展有障碍,与人沟通上有严重问题。 5、保留智能,有良好的认知潜能,通常具有显著聪慧的外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