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中国陶瓷工业-于长凤,朱小平)完整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法制备铝酸锶蓄能发光材料的研究

于长凤1刘俊荣2梁耀龙 2 唐奇 2 朱小平 1 张缇2

(1.景德镇陶瓷学院,2.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围绕燃烧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开展试制研究。考察了铝锶比、激活剂离子、燃烧添加剂的加入量对荧光强度及余辉时间的影响。对制备的荧光粉末进行了XRD、SEM分析检测,XRD分析表明当铝锶比为1.76时,燃烧法合成的铝酸锶荧光粉主晶相是SrAl2O4;当铝锶比为3.03,合成的主晶相为SrAl2O4和Sr4Al14O25两种晶型。

试制结果表明,当Al/Sr(mol比)=1.76,Eu3+与Dy3+加入量分别为0.40mol%,H3BO3加入量为0.05mol,燃烧添加剂脲的加入量为反应物摩尔总量的2.8~3倍时,在600~700℃的电炉中即可燃烧合成得到发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达24小时以上的黄绿色蓄能发光粉末材料。

关键词:燃烧合成法;铝酸锶蓄能发光材料;长余辉荧光材料

SrAl2O4:Eu2+,Dy3+系蓄能发光材料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材料。目前市场上出售是采用固相法合成的铝酸锶荧光材料,是在1350~1500℃高温长时间的还原条件下得到发光材料[1]。其优点是合成物晶相稳定,粉末发光效果也稳定。但由于高温合成还需要通过细粉碎工艺才能制得粉末蓄能发光材料,粉碎过程不宜采用湿法,否则对发光效果有明显减弱,而且会产生粉尘。可见固相法合成铝酸锶发光材料,耗能耗时,不经济不环保。本文将通过燃烧法(自蔓延合成法)制备发光材料,并通过试制研究探讨改变Sr/Al比、激活剂、反应条件等对SrAl2O4:Er2+,Dy3+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燃烧法制备铝酸锶荧光材料的试验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化工原料。Sr(NO3)2(A.R)、

Al(NO

3)

3

·9H

2

O(A.R)、Eu

2

O

3

(99.99%)、Dy2O3(99.99%)、H2NCONH2(A.R)、H3BO3(A.R)、

HCl(A.R)、HNO

3

(A.R)等。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主要有:JA2003N型电子天平、101—3电热鼓风干燥箱、JB300-D强力电动磁力搅拌机, XQM-2L变频式行星球磨机、769YP-24B小型粉末压片机、SJJ-14型电炉等。

对制备的试样进行了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所用仪器是德国布鲁克(Bruker)公司Advance D8型X射线衍射仪,主要测试参数为:Cu靶,步进扫描速度0.02度/分,测量范围10-60°。扫描电镜分析是采用日本JEOL 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1.2 实验方法与流程

燃烧合成法(自蔓延合成法)是制备无机材料的一种新方法。本实验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并研究配料组成及反应条件对SrAl2O4Eu2+,Dy3+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燃烧合成法的实验流程::

(1)0.02mol/L 硝酸Eu3+、硝酸Dy3+溶液的配制;(2)将Al(NO3)3.9H2O、Sr(NO3)2和

一定量H3BO3混合,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混合溶液;(3)在电阻丝炉上小火加热,使全部物质溶解并浓缩至一定体积;(4)将混合液倒入称有一定量脲的耐热陶瓷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后(5)置于预先加热至500~900℃的电炉中,可观察到燃烧反应的全过程:2~3min后,开始有轻烟冒出,4~6min开始冒浓烟,并产生淡黄色火焰,6~8min剧烈燃烧等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有大量气体放出,生成疏松的白色泡沫状反应物。.由于反应结束的时间与热量传递有关,整个反应过程根据反应溶液的量及耐热陶瓷反应容器的大小及器壁的厚薄不同有所不同,通常在8~15min 钟左右结束。(5)冷却到300℃以下,从电炉中取出试样,进行自然冷却;(6)待样品冷却至室温,干磨3~5min,得到粉末状样品。

1.3 配料组成的实验设计

用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取四个因素: 铝锶比、硼酸量、及镝铕含量。并分别对每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铝锶比(mol比)=1.76,2.1;,3.03;硼酸用量=12,15,18mol%;铕镝加入量分别=0.4,0.7,1 mol%;。(固定反应温度即炉温T=600℃,脲(反应物mol总量的3倍):0.56 mol)

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处理,目测相对发光强度,并进行打分和极差分析,可初步定出影响发光因素的趋势。在选定的四个因素中对荧光体余辉亮度影响的主次秩序为: 激活剂Eu的加入量、铝锶比、硼酸的量、镝的量。

试验各因素的合理组合: A1B3C1D1

即铝锶比(mol)A2=1.76,硼含量B3=18mol%,铕加入量C3=镝加入量D1=0.40mol%,固定反应炉温为600℃,脲的加入量为0.56mol。从而确定了实验的基础配方和初始工艺条件。

1.4 燃烧合成法的制备工艺研究

(1)改变燃烧法合成温度的研究

为探讨燃烧合成温度对合成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设定的温度分别为:500、600、700、80 0、900、1000、1100、1200℃进行试验,按照上述试验确定的配料组成,将预热后的配料混合液分别置于上述温度的电炉中进行合成后,进行XRD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以确定燃烧合成温度对SrAl2O4Eu2+,Dy3+荧光材料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

(2)改变燃烧添加剂脲用量的研究

为摸索燃烧法合成中,燃烧添加剂脲(也称尿素)的用量对合成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在同一个配料的几个试样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尿素量,观察合成物的发光效果。以确定尿素用量对SrAl2O4Eu2+,Dy3+荧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固定反应物的量,试验设定尿素用量(反应物mol总量的2~5倍):0.37, 0.56,1.13,1.85mol。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配料组成对SrAl2O4:Eu2+,Dy3+荧光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

通过多组对照实验,发现铝锶比对样品的发光颜色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随着铝锶比增大,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从黄绿转变为蓝绿色。即铝锶比在1.76的样品呈黄绿色,而Al/Sr为3.03时,样品呈蓝绿色。

XRD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表明,铝锶比为1.76的样品,其主晶相为单斜晶系的SrAl2O4。而铝锶比为3.03的样品的中存在SrAl2O4和Sr4Al14O25两种晶型。据资料介绍,Sr4Al14O25其中存在2种杂相晶型,属于混晶结构[2]。该储能发光材料所用的激活剂是稀土Eu离子和Dy离子,荧光材料的发光效应,是利用稀土离子的特殊电子构型,使得电子吸收能量时在4f-5d 间发生跃迁,回到基态时放出能量,产生发光。也就是它们的电子跃迁发射的光波长在铝锶比为1.76和铝锶比为3.03时是不同的。当能量差盐越大,发射的波长越短[3]。铝锶比为1.76的样品发黄绿色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