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中偏见歧视之形成与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會發展中偏見歧視之形成與消除
薛國致
摘 要
社會發展中,偏見與歧視是常見的社會問題之一,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範疇。偏見研究起始於1920年代,當時把偏見問題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政策和白人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現象;二是因為社會心理學發展,由於態度概念的出現,使人們有可能對種族歧視現象進行經驗和實證的研究。
本文先就偏見與歧視之內涵做一概念性定義,並瞭解兩者之間的關係與特徵。偏見與歧視形成和維持的原因複雜且互相關聯,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社會方面(如社會不平等、群體偏見、權威性人格、宗教、相符、習俗等),二是認知方面(如刻板印象、類屬化、認知歸因偏差、情緒-代罪羔羊心理等)。在藉由社會發展中典型常見的兩種歧視與偏見-種族主義與性別主義,說明種族與性別在全球各地所表現的形式、實例與特徵,最後提出消除偏見與歧視的方法,期盼消弭偏見與歧視的情形,了解與尊重個別差異,並且擁有包容他人不相似的胸襟,同時還需要瞭解每個人都有可學習之處,肯定彼此、給別人機會並欣賞別人。
關鍵字:偏見、歧視、種族主義、性別主義
----------------------------------------------------------------------------------------------------------
薛國致(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生)
壹、前言
社會發展中,偏見與歧視是常見的社會問題之一,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範疇。偏見研究起始於1920年代,當時把偏見問題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政策和白人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現象;二是因為社會心理學發展,由於態度概念的出現,使人們有可能對種族歧視現象進行經驗和實證的研究。
偏見研究在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意義,是在於它揭示了偏見的普遍性及其社會作用。偏見為態度的一種,而歧視是基於偏見的一種行為,常見且典型的有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
貳、偏見與歧視的內涵
偏見(prejudice)是一種常見的否定性態度,是指對某特定群體或是某類成員持有某種否定性的消極認識與態度,這種認識和態度又總是缺乏充分的事實依據。歧視的「歧」是指差異、不同,歧視即區別對待,故原意可以是褒義的,體現為正確看待差異的能力,即人所具有的洞察力;可以是貶義的,體現為在待遇中表現偏見,即不合理的不同對待或不合理的相同對待(李傲,2007);歧視(discrimination)則是指由偏見的認識和態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受偏見的目標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極的行為表現。然而偏見與歧視不全然都是負面的態度或行為,亦有可能是對某群體的正向態度或行為表現。
偏見也可能包含對某一團體成員的期待和信念,「刻板印象」即是認為某一團體成員擁有某些相同的特徵和行為。所以刻板印象的一般性說法,就是對某一團體成員所持有的信念,因此,刻板印象是偏見最核心的部份,偏見也包含某種行為表現的傾向(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
偏見與態度的關係如下(陳昌文等,2004):
1.偏見是歧視的根源,偏見這種態度經常引發歧視反應。
2.歧視是偏見的具體化和外顯化。
3.偏見和歧視密切相關,但不盡然完全相同。
4.偏見不一定必然轉化成為歧視,歧視也並非皆由偏見引發。
偏見是一種群體間的社會態度,其特點在於不合事實、過分類化、先入為主、不易改變。故這種社會態度具有一些基本特徵(陳昌文等,2004):
1.它總是在不正確的或不全面的資訊來源基礎上形成的。
2.偏見的看法和預期具有刻板印象的特點,所以偏見常一旦形成就不一改變的特
徵。
3.偏見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應有過度類化的傾向,即過多地強調某一類對象的
共性,而忽略個別差異的多樣性。
4.偏見常受第一印象左右,含有先入為主的感受和判斷,人們往往具有佔有資料
和資訊不全就貿然下決斷的傾向,並且在事實的資訊輸入後仍不願意改變原來的態度。
5.偏見與政治、經濟、宗教、文化諸多社會因素有錯綜複雜的交互作用。
參、偏見歧視形成與維持的原因
偏見與歧視形成和維持的原因非常複雜,影響因素很多,且常常互相關聯,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社會方面,二是認知方面(陳昌文等,2004)。分述如下:
一、偏見的社會根源
(一)社會的不平等
社會各階層、各群體之間不平等的社會地位是滋生彼此偏見的一大源泉。社會優勢理論(social dominance theory)認為,在所有社會內,群體都被組織進一個權力體系中,其中至少有一個群體優越於其他群體。優勢群體享用了社會財富的大部分,而下層群體則承受了社會的大多數責任。社會學家Hacker(1951)曾指出,針對女性與黑人的這兩種美國社會最常見的偏見,促使社會公然對女性和社會的相對低下的社會經濟地位習以為常。
(二)內群體與外群體偏見
內群體是指一個由擁有共同特徵和歸屬感的人組成的群體;外群體則是指內群體以外的人。對於外群體的人可能只有某些特性的總括知覺,並且常常是偏差的知覺。
內群體偏見通常包含兩個涵義,基本上對於自己所屬的群體都是「好的」知覺,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其他群體都是「差的」知覺。Brewer(1979)曾研究表示,不管是什麼性質的內群體,人們對他們所置身於其中的群體都是偏袒的。
(三)權威性人格與偏見
權威性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又稱為專制人格,是具有權威態度的人所常見的人格特徵,由德國學者Adorno提出。權威性人格是指一個人對上司百依百順,對下屬則趾高氣揚的品質,與對少數民或其他人種的偏見和歧視的社會態度相結合,產生出一種獨特性格。其特點是單一價值觀;較為簡單的認知系統,思考型態簡單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身份關係;缺乏超越現實範圍的想像力。Adorno(1950)認為具有權威性人格人更容易產生對外群體的敵意與偏見。
(四)宗教與偏見
Batson從1940~1990的38個研究中發現,宗教的虔信程度與偏見的程度有確定的關係,亦即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可能有偏見和固執。西方社會心理學家所做的大量研究表示,宗教與偏見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宗教是否產生偏見,要是具體情況而定,甚至要視我們如何提出問題而定。
(五)相符(Conformity)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偏見得以持續下去的社會因素,首先是人們對偏見及其規範持有的從眾性。具體來說,在某一社會之內,某一群體一旦對另一群體形成了根深柢固的偏見,與之相伴隨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就會成為一種社會規範,並不知不覺使該群體的大多成員遵守之。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普遍存在男性優越於女性的觀念,社會成員包括女性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並認同了這種社會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