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山区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山区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
摘要根据毕节山区植物地理学原理,采用民间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毕节山区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分布、储藏量、食用价值、食用部位、食用季节、保健功能及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毕节山区野生蔬菜资源农村常食用的有70余种;分布在海拔457~2 900 m地区,且中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分布多;食用部位多以茎、叶为主,根、根茎、块根、块茎次之,花最少。

关键词野生蔬菜;资源调查;毕节山区
中图分类号 s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13-03
毕节山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3°21′36″~106°25′48″、北纬26°12′36″~27°27′36″,西邻云南省,北接四川省,东、南分别与遵义、安顺两地区和六盘水市接壤;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8个县(市),250个乡(镇、办事处),4 50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6 853 km2, 2005年末有72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75万人[1]。

区内山高谷深,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达2 443 m,是典型的岩溶山区。

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20 ℃,年降雨量1 100 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于多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及温润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各色野菜资源。

毕节山区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类型多种多样,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叶用野菜有蒲公英、苦叶菜、百花菜、土山七、车前子、山韭菜、水芹菜等;根菜类有折耳根、党参、魔芋等;花菜类有野百合、鸡肉花、金银花等。

野生蔬菜以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无污染等诸多优点被誉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野生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效,如刺儿菜不但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美味佳肴,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能力、抑制肝癌细胞的功能;马齿苋最善解痛肿热毒,可作敷药;苏恭谓“饮汁治反胃、金疮流血”,诸频湖谓“散血消肿利肠、解毒通淋”;苦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疗肿等;蕨菜是我国主要的野生蔬菜,被称为“山菜之王”,其营养价值较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根茎可入药。

但是受人工驯化栽培及自然储量的限制,加之经济利益驱使下的滥采滥挖,不仅危及到部分珍稀野菜资源的生存,而且严重破坏了原始生态环境,使得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蔬菜,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1 黔西北地区野生蔬菜资源分布概况
黔西北地区立体气候差异极为悬殊,在极近垂直地域内跨越气候带的现象较普遍。

平原地区同一气候带的地域跨度较大,山区同一气候带的地域跨度极小,常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出现若干小气候。

且在同一气候类型范围内,地理地貌错综复杂,又会孕育出许
多特殊的小区气候环境,从而使该区域内的气候、植被、生物资源多样化。

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野生蔬菜种质资源,从种类、分布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可以作为蔬菜的植物资源有213科815属1 800余种[2],贵州目前在公开出版物中发表的已鉴定的野生蔬菜资源[3]分属于7门2纲9类163科386属669种(变种),占全国可食性蔬菜资源的1/3多,黔西北毕节山区野生蔬菜品种占全省的1/2以上。

野生蔬菜资源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不仅种类多,分布广,而且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北至2 9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韭菜坪,南至457 m 以下的热带赤水河,随着气候带的水平和垂直变化,孕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野生蔬菜种类[4]。

如赫章韭菜坪的高寒野生大韭菜(eryngiumfoetidum)、宽叶韭(allium hookeri),威宁草海镇周边的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la thunb)、香茅草(cymbopogon intsia),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等暖温带地区的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马齿苋(por-tulaca loeracea var)、野薄荷(mentha arvensis l)、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金沙低海拔地区的水芹菜(oenanthe benghale-nsis)、土人参(radix talini paniculati)、竹节参(commelina communis)等品种,几乎全区各地都有野生蔬菜分布。

但有些野生蔬菜只有特定的地区才有分布,如高寒野生大韭菜(eryngiumfoetidum)、宽叶韭(allium hookeri)只分布在高寒
地区(海拔2 800 m以上)的威宁、纳雍韭菜坪等地;蕨菜(pteridum aquilinum)、水蕨菜(callipteris esculenta)、水芹菜(oenanthe benghal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分布在暖温带地区的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等地;水葵花(flos inulae japonicae)、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慈菇(folium cremastrae appendiculatae)大多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赤水河一带。

总之,毕节山区野生蔬菜种类多而且复杂,涉及面广,其分布、使用种类及食用方法既有共性又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2 黔西北地区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
2.1 调查范围
通过到毕节山区8个县(市)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民间采访,实地考察,收集野生蔬菜资源,结合黔西北地区立体气候差异极特征,在不同海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野生蔬菜资源调查,高海拔地区(2 000 m以上)选威宁、赫章2个县进行实地考察,在威宁县的草海镇、小海镇、黑石镇、哲觉镇、秀水乡、牛棚镇、中水镇等乡镇;赫章县的野马川镇、城关镇、白果镇、韭菜坪、可乐乡、财神镇等乡镇进行野生蔬菜资源调查。

中海拔地区(1 000~2 000 m)选毕节、纳雍、黔西、大方、织金等县(市)进行实地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在毕节市的流昌桥办事处、鸭池镇、梨树镇、朱昌镇、海子街镇、撒拉溪镇、杨家湾镇等乡镇;纳雍的雍熙镇、骔岭镇、龙场镇、水东乡、昆寨乡等乡镇;黔西的
中建、韦寨、太来等乡镇;大方的普底、响水、牛场、黄泥塘等乡镇;织金的鸡场、金龙、茶店、官寨、赤水河等乡镇。

低海拔地区(1 000 m以下)选金沙进行实地考察,如金沙的石场、太平、石场、星宿、赤水河等乡镇。

2.2 调查方法
以毕节山区8个县(市)实地考察为主,结合文献资料查阅、民间走访和市场调研,对毕节山区的野生蔬菜资源进行实地考察。

用gps手机以及全球定位仪测定收集地经度、纬度、方位及海拔等相关地理数据。

拍摄考察到的野生蔬菜种类,记载采集地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特征、食用方法、植株作用以及周边环境等,同时收集可采集的繁殖材料、活体植株等。

对收集的野生蔬菜资源及时种植在资源保存圃内,并对这些野生蔬菜资源按植物学特征、植物类型进行分类。

2.3 毕节地区野生蔬菜资源植物学分类
查阅相关植物检索表,对收集的野生蔬菜进行植物学分类,具体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2.4 野生蔬菜资源保存繁育圃
根据黔西北地区不同海拔、不同生态条件下野生蔬菜资源的分布,收集不同类型的野生蔬菜种类,分类鉴定各类野生蔬菜的生物学特性,集中统一种植在资源保存圃内,并进行观察试验记载,分析测定其内含物的药理及营养成分,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
生蔬菜品种,集合不同种类野生蔬菜的原生境及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资源快速繁殖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一步促进黔西北地区野生蔬菜资源保存及生态建设,为下一步进行产业化开发研究打下基础。

3 野生蔬菜收集整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野生蔬菜资源收集难度较大
野生蔬菜大多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部分品种生长在深山老林,多数品种不知其生长习性,采用收集植株方式,移栽后植株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如在赫章县韭菜坪收集野韭菜带回来后,大多因不适应当地环境,植株苗逐渐退化。

采用种子收集方式,则因种子幼嫩,含水量较大,不易保存,发芽率低,如锣鼓菜,因多数种子不成熟,种植后大多不发芽。

3.2 野生蔬菜资源保存难度大
从全区各县(市)收集回来的野生蔬菜,部分品种由于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或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以至植株死去或逐渐退化。

如锣鼓菜扦插不易成活,菜用当归不易抽薹开花,资源保存难度较大。

此外,野生蔬菜驯化栽培难度也较大。

3.3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部分野生蔬菜品种不能及时通过控制小气候环境以满足野菜生长的最佳生长环境,从而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加之2012年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水资源较紧缺,以致野生蔬菜在生产
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 结论
野生蔬菜分布在毕节山区的各个领域,田间走道、山边林地均分布有各类野生蔬菜,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山区常见的食用野生蔬菜资源分属于36科70余种,分布在海拔457~2 900 m地区,且中低海拔地区较高海拔地区分布多;食用部位多以茎、叶为主,根、根茎、块根、块茎次之,花最少。

5 参考文献
[1] 付业春,詹会泽.黔西北地区立体气候与林木药材产业的开发利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5):33-35.
[2] 陈建华,刘银汉,宋维健,等.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269-273.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吴康云,陶莲,崔德祥.贵州野生蔬菜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9):1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