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学习要点:
1、掌握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基本循环的原理及其热力过程在T-S图 和 Lgp-h图上的表示; 2、掌握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各项参数的计算;
3、掌握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的热力过程在 T-S图和 Lgp-h图上的表示及各项性能指标分析; 4、掌握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单级压缩基本循环的工作原理 及其热力 过程在T-S图和 T 图上的表示; 5、掌握单级压缩分凝循环流程的工作原理; 6、掌握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实际循环的特性及其热力过程在T-S 图 和 Lgp-h 图上的分析: 7、掌握实际循环的性能指标及热力计算; 8、掌握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的特性分析、制冷机的工况及名义 工况;
如果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于被 冷却空间内的吸气管道上,或者发生在两者皆有的情况下,那么由 于过热而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的空间,因而产生了有用的制冷效 果。我们将这种过热称为有效过热。与无过热循环相比,有效过热 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大了。而循环的理论比功也增大了,因而有效 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可表示为:
4. 单位冷凝热 qk : 单位(1kg) 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 量,称为单位冷凝热。单位冷凝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5. 制冷系数
0 :

6. 热力完善度
c 为在蒸发温度( T0 )和冷凝温度( Tk )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愈大,说明该循环接近可逆循环的程度愈 大。
wk.baidu.com
虽然有效过热的循环制冷量增大了,但耗功量也增大了。有
q0 效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 0 是大于还是小于无过热循环的制冷 w0
q 0 系数,取决于比值 是大于还是小于 0 。 w0
q0 q0 0 则过热不利。 0 则过热有利。如果 如果 w0 w0
(三)回热循环 利用回热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进 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蒸气过热,称之为回热。具有回热的制冷 循环,称为回热循环。
3、热力过程分析
(1)压缩过程:dq=0
(2) 冷凝过程:dw=0
(3) 节流过程:w=0, q=0
(4) 蒸发过程:dw=0
二、性能指标计算
1. 单位制冷量 q0
2. 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 v1 随蒸发温度 (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增大,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 制冷量将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3. 理论比功 w0 : 理论循环中制冷压缩机输送单位(1kg)制冷剂所消 耗的功称为理论比功。
回热循环系统示意图及其压-焓图
回热循环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相对于无回热循环变化 的程度是相同的。如果要使回热循环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及制冷系数 比无回热循环高,其条件应是:
显然,对于一定的蒸发温度来说,上式是否成立,只取决于制冷 剂的物性。凡是满足上式条件的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后制冷系数 可以提高,单位容积制冷量可以增大,因此是有利的,在实际应用 中宜采用回热循环。而对于不满足条件的制冷剂,回热循环的制冷 系数及单位容积制冷量比无回热循环低。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 与过热循环的比较来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比较可知,回热循环制 冷量以及制冷系数的改变量与有效过热循环一样,因此由图3-4和 表3-1得出的结论同样适合于回热循环,即从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 冷系数角度看,R502、R290、R600a、R134a 等制冷剂采用回热 循环有利,而 R717 采用回热循环不利。此外,回热循环还具有过 冷循环由于制冷剂液体过冷所带来的优点。
各点参数的确定法:
1、先根据 1 点的温度查表得到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比容、 熵及焓值。
2、再根据 4 点的温度查表得到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比容 及焓值。 3、根据 4 点的饱和蒸气压和 1 点的熵在压-焓图上确定 其温度和焓值。
按式(3-6)、式(3-8)、式(3-9)、式(3-10)、式(3-12))计算循环 性能指标如下:
三、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流程分析
(一)液体过冷: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温度的状 态,称为液体过冷。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 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就愈小,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就愈大。
(二)吸气过热: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 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时,称为吸气过热。
第一节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循环
一、基本原理 1、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流程图。
2、单级理论循环的假设前提: ①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可 逆损失; ②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等于冷却介质 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 蒸发温度都是定值; ③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蒸发压力下的 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 的饱和液体; ④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力损失,忽略动能 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 质之间没有热交换; ⑤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 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换。
从节流阀里出来的制冷剂为两 相状态(点6),压力为蒸发压力, , 温度为 T6 ,对应液相的组成为 6 。这些两相的制冷剂 汽相组成为 6 在蒸发器里吸热蒸发到露点状态 (点0),此时温度为蒸发压力下 的露点温度 T0 。然后,它们经回 热器回热后,回到制冷压缩机。 T0 和 T6 的选择是根据被冷却介质 的温度变化情况同时考虑一定的传 热温差而确定。在 T0 和 T6 确定后, 再根据蒸发压力来决定混合制冷剂 的组成 。这里得到的 仅考虑蒸发温度的匹配情况。它与根 据冷凝过程温度匹配得到的 通常是不一样的。最终是选择哪一 个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最后确定。
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
由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定压相变时温度会发生变化,所以用非 共沸混合制冷剂来近似实现洛伦兹循环是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一大 优点。
(一)单级压缩基本循环
压缩机出来的高压制冷剂气体, 组成为 ,温度为 T2 ,进入冷却 器被冷却成饱和蒸气( 即露点, 温度为 T3 )后再进入冷凝器, 制冷剂在冷凝器里放热冷凝成为 饱和液体(即泡点,温度为 T4 ) , 然后进入节流阀节流降压。 T3 和 T4 的选择是根据冷却介质 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考虑一定的传 热温差而确定。选定 T3 和 T4 后, 根据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实际情况, 来确定混合制冷剂的组成 。 这里的混合制冷剂组成确定仅考 虑冷凝过程的泡、露点温度匹配因素,实际上,我们还必须考虑蒸 发过程的温度匹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