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摘要: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血清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因此,测定血中HCY浓度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病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
引言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又称为高半胱氨酸,为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种。
正常人血浆中,HCY以还原型存在的占1%左右,与白蛋白结合的占70%左右,形成小分子二硫化物占30%左右。
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醚β合成酶缺乏;血清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
因此,测定血中HCY浓度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实验室检测方法
1.1 同位素检测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14C标记的腺苷与HCY缩合后,通过色谱分离,
液体闪烁计数放射强度来检测HCY的含量。
同位素检测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强,但实际操作比较复杂、繁琐,且可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未能得到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1.2 气相色谱检测法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半胱氨酸、蛋氨酸、甲基甘氨酸和胱硫醚等多种相关物质。
尽管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因为仪器价格昂贵,不能得以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目前比较成熟且推广应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但在样品处理、层析条件、样品检测及定量的存在许多变异的缺陷,容易出现随机误差,使其难以标准化。
根据HPLC为柱前或柱后衍生的方式、荧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检测方法。
只有具备优良的检测设备、熟练的检测技术和经验,应用HPLC的时间足够长,准确选择和制备内部质控,才能应用HPLC准确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
1.3 免疫学测定法
这是目前医疗机构的主要检测方法。
该方法应用特异性较高的抗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单克隆技术,采用免疫法或荧光偏振法检测其含量。
美国雅培公司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用AXSYM仪器检测HCY的含量。
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的原理为:含二硫苏糖醇预处理液血浆标本后,各种形式的HCY均被还原成游离HCY(tHCY),后者在过量腺苷存在和S-腺苷-L-同型半胱氨酸(SAH)水解酶的作用下,
生成SAH;此时,将预稀释的SAH混合物、抗-SAH单克隆抗体和标记的荧光S-腺苷-L-半胱氨酸示踪物一同孵育,检测仪器会自动检测偏振光的变化,即可检测出血标本中总HCY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精密性。
2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2.1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研究表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与急性血栓形成和扩张后血管夹层有关。
炎性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及凝血活性改变均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出血和夹层形成而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血清HCY≥15μmol/L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CY<15μmol/L者。
可能的机制为HCY水平升高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一氧化氮产生减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升高[1],白细胞介素-8表达和分泌增多,同时促进血小板激活及血液凝固,导致病变斑块的不稳定和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
尽管术前、术中已使用了抗血小板、抗凝药物,仍不能防止PCI术后迅速出现的凝血因子的活化,进而导致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有相当一部分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卒中病人,既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生活习惯,也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史;临床研究表明,与高HCY血症有关的占1/3。
在一般人群中,血浆HCY>15μmol/L的比例低于5%,而50%的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人群中血浆HCY超过15μmol/L,轻至中度的高HCY血症即可明显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
近30年来的研究显示,成人期发生的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5μmol/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浆HCY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代谢过程中酶的辅因子缺乏。
HCY浓度与叶酸浓度呈显著反向相关。
因此,补充这些营养因子可能降低血浆HCY浓度,可能对脑血管病起到预防作用。
血浆HCY浓度中度升高是动脉血栓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2 同型半胱氨酸与肾衰竭之间的关系
在HCY的代谢清除过程中,肾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大部分HCY均在细胞内进行分解代谢,释放到血浆中的HCY仅占7.5%~10%,通过肾脏清除HCY的比例为70%。
另外,HCY 代谢有关的酶如胱硫醚β合成酶、甲基转移酶、MTHFR等均存在于肾组织内。
当肾功能受到损害时,因酶缺乏或活性降低甚或丧失,均可导致代谢通道受阻,HCY在血中蓄积。
作为决定血循环中HCY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肾功能,传统指标血肌酐值并不能精确的反映肾衰竭的实际水平,HCY含量却能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高低。
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发生率高。
HCY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包括内皮毒素作用、血管受到刺激、增殖的心肌
平滑肌细胞、超载的心肌细胞钙、谷胱甘肽合成受到干扰、影响体内转甲基化反应、血栓形成等途径完成。
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20倍。
终末期肾衰患者CVD的高发原因,仅用一些如高血压、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吸烟等传统的危险因素是很难完全解释,还存在另一些非传统致病因素,如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等。
CRF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3倍,血浆HCY每增加1μmol/L,血管通路栓塞的危险增加4.0%,CVD的危险性就增加6%。
高HCY血症已被广泛认为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2.3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作为进展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糖尿病,能导致脑梗塞的发生或使其加重,原因在于高血糖促进氧化,氧自由基产生后,使内皮细胞DNA合成受到抑制,从而损害内皮屏障。
超负荷的血糖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增加了血清可溶性ICAM1的含量,造成微血管的广泛损伤,致使糖尿病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塞。
此时,脑组织缺血又使ICAM1的含量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因抑制tPA而促使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在糖尿病伴高HCY患者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能增加内皮细胞对HCY损伤的敏感性,两者协同作用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高HCY可加剧糖尿病患者葡
萄糖的直接毒性作用,进一步加重了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孙坚,胡申江,王国彬,等.心绞痛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改变[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8:4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