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乡地理环境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乡地理环境与文化
----中原地理环境与文化特征[摘要]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也是文化的加工对象.中国农耕文化的形成及其地域差异与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在农耕文化上的反映.
[关键词]
地理环境中原文化农耕文化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的生存和开始的前提条件, 然而物质生产在一开始不可避免地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 而这种制约的结果必将导致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经济的和文化的形态。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首先造成了自然产品的差异, 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例如, 有江河灌溉的暖温带和亚热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热能和水分, 所以农业最早得到发展, 草原荒漠提供了畜牧的广阔场所, 成为游牧经济的温床滨海地区的鱼盐资源和交通之便则为工商业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中原文化的地理环境, 如果以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起来, 可以这样讲一种封闭的、适宜于农耕的、广裹而肥沃的平原或丘陵。中原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原人对农耕文明的选择。农业生产尽管是比较艰辛的,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都必须付出极为艰苦的劳动, 但在中原农民心中, 相比手工业和商业而言, 农业依然是最稳定的生命依靠,
尤其在动荡多发的中原, 在统治阶级不胜其烦的教化中,农民的这种认识也得到不断深化、固化, 并最终走向僵化。认识的这种演化过程, 甚至影响到农业本身的扩展。在先秦和秦代, 我们尚能够看到农牧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均衡的, 但到了汉代, 畜牧业则降为第三位, 以后
历朝更偏重谷物生产, 忽视畜牧。这种畸重于种植业、畸轻于畜牧业的经济结构, 极大地决定了华夏人及后来的汉人的饮食结构特点。人们的日常饮食不外乎禾、麻、黍、翟、豆、葵、霍、黎, 而以素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必将对中原人民的生活习惯乃至民族体质、民族性格造成深远影响。中原人身体较灵活,性格较温顺平和, 而强健不足, 竞争意识差便与此有关。饮食结构对人种的影响, 我们从动物学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证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食肉动物的膘悍是由其食肉造成的, 食草动物的怯懦和温和则是由其食草决定的。中原人的这些性格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从中原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就可找到答案。成书于东汉、魏晋之际的《四民月令》描绘了中原农村那种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田园牧歌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个典型的农耕家庭里, 往往男子耕田, 妇孺养蚕, 成童以上的青年男子农
闲人学读书, 农忙从事农业生产。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恒久不变。这种生活充满着恬静、闲适的气氛, 而它正是中原农民们所向往的生活状态。数千年来, 中原农民过的就是这种生活‘旧出而作, 日人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世纪·击壤之歌》这种生活方式对人们性格特征、思维方式乃至文化特征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首先, 这种简单重复的、稳固的而又闲适的生活方式易产生循环的和恒久不变的保守意识。在中原文化中, 充斥着对自然、人事循环的或恒久的诊释, 如, 我们谓政治生活中周期性兴衰更迭、治乱合分“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我们谓自然元素金、木、水、火、土, 相生相克,永不停息。年复一年简单的再生产很容易产生恒久不变的意识, 对此我们也不难理解, 因为这种生产方式所体现的
总体就是静止的。所以在中原精英文化中, “天不变, 道亦不变”董仲舒《春秋繁露》成了定律, “经久耐用”成了原则。而微弱的变易观念也被笼罩在恒久的不变当中。所以, 我们最后的原则是“万变不离其宗。”
其次, 农耕文化易养成务实的民族心理, 这在中原人身上有清
楚的体现。农业生产需要极为坚忍的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空话无补于农业的收成, 弄虚作假同样不会有好的报偿。实心做事, 必有收获, 所以中原人常坚守这样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这样说, 务实精神是农耕文化在实践中导致的必然的心理趋向,而这种心理趋向在古代中国圣贤的思想论述中又不断得以强化, 最终演变成一种
心理的和实践的准则。孔子讲“巧言令色, 鲜矣仁”这是因为,在孔子眼里“巧言”就是一种不务实的表现, 而君子应该做到“刚毅、木呐”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儒家的这一教诲在中国古文化中实际上是整个中国人的行动准则, 违背这
一准则必将受到批评和讥讽。所以, 像张仪、苏秦这类纵横家尽管是中原重要的历史名人,但却极少有史书褒奖的, 因为在务实的中原文
化中, 他们是左右逢源的“反复欺诈之臣”《荀子·臣道》, 是
不务实的代表。中原文化中的良民犹如章太炎所讲“国民常性, 所
察在政事日用, 所务在工商耕稼, 志尽于有生, 语绝于无验。”
第三, 农耕文化易培养中庸的文化品格。冯天瑜先生指出“华夏—汉人崇尚中庸, 少走极端, 是安居一处, 企求稳定平和的农业
经济造成的人群心态趋势。”〔《中华文化史》由于农业生产来不
得冒进和懈怠, 农业耕作最正确的态度只能是踏实的、持恒的、“不温不火”的态度, 在这中间,掌握“中”度是最要紧的。可以肯定
地推知, “中庸”之道只能以农业文化作为生发土壤, 其他文化类
型都不可能导出这种人群整体心理倾向。中庸之于社会生活明显的表现有平均主义理念、求同存异精神和不偏不倚的处事态度。
第四, 农业文化造就了中原人和平至上的品格。传统的农业生产是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与外界世界基本处于半隔绝
状态, 但正因为其小又与世隔绝, 所以极难承受社会的变故。翻开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每次社会动荡受害的首先是农民。因为他们恬静的生活是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与世无争, 他们比其他阶层更愿意过“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老子》第八十章的生活, 因为这样对他们来说最为安全。
这种生活方式和心理诉求必然导致和平至上的品格。而这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诉诸的必然是和平的、与人为善的, 甚里是逃避问题的原则。所以, 在汉代有“和亲”之举, 晋代有“桃花源”的向往, 宋代
有偏安的懦弱等等追求和平的期盼和举动。不过, 后者显然是和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