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隧道概况 (3)

1、工程概况 (3)

2、地质概况 (4)

3、施工图设计概况 (4)

三、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6)

四、风险评估程序及方法 (6)

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6)

2、隧道风险评估的总体程序 (6)

3、风险评估方法 (6)

五、风险源识别及确定风险因素 (6)

六、基本风险点清单 (8)

七、风险评估内容及基本风险点归类 (8)

八、风险控制措施 (11)

1、降低掉块风险措施 (11)

2、降低塌方风险措施 (11)

3、边仰坡垮塌风险控制措施 (16)

4、突水突泥风险控制措施 (16)

5、危岩落石应对措施 (17)

九、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结论 (17)

十、存在问题和建议 (18)

一、编制依据

1、审查意见

⑴《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向莆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细则》(东南铁安〔2017〕31号)。

⑵《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2、隧道设计基础资料:

⑴霞美村隧道设计咨询图纸资料

⑵霞美村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⑴《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

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工规程》(ZQ/9604-2015号)

⑶《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ZQ/9219-2015号)

⑷《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2)

⑸《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⑹《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⑺《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⑻《铁路隧道辅助导坑技术规范》 (TBJ10109-95)

⑼《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⑽《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ZQ/9217-2015号)

⑾《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⑿《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

⒀《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2007〕152号)

⒁《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文

⒂《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006-2014

二、隧道概况

1、工程概况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线路北端衔接合福铁路、温福铁路,南端衔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与东南沿海铁路福厦段共通道,既可构建京福厦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也是东南沿海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厦五标位于泉州市,经过泉港区、惠安县、台商投资区,其中霞美村隧道位于惠安县与台商投资区交界处,进口在惠安县螺阳镇锦水村,场地以丘陵林地为主,有2道220KV高压线(含2座高压铁塔)、大型风水墓3座,出口在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长新村,场地有孤石、民房分布。

霞美村隧道全长972m,隧道全段DK145+511~DK146+483位于直线上,隧道DK146+125.02~+483段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为25000m。隧道DK146+405.8~+447.3范围内下穿泉州绕城高速公路,DK145+645~685隧道顶部回填10%水泥土设置反压板。本隧道为客运专线双线隧道,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350km/h,设置双侧救援通道,本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高速铁路建筑限界内轮廓及基本尺寸”,隧道内线间距为5.0m(曲线地段线间距不加宽)。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8]0301)内轮廓,隧道内轨顶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为100m2,隧道内均铺设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结构预留为515mm。隧道进出口洞门均采用斜切式洞门,明暗交界里程分别为DK145+530、DK146+464。隧道最大埋

深23.15米,最浅埋深4m,Ⅳ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144.89㎡,Ⅴ级围岩开挖断面面积152.4㎡。

2、地质概况

⑴工程地质:

拟建区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南部,构造线主要展布方向为西北西向及北北东向。沿线断裂规模大,分布密集。隧址共发育1条断裂构造,2处节理密集带。线路于DK146+082处与断裂带相交,夹角为75º。主要发育节理段落为DK146+150~DK146+190段,DK146+350~DK146+380段。隧道全长972m,其中Ⅳ级围岩170m,占全隧道正洞长比例的17.5%;Ⅴ级围岩802m,占全隧道正洞长比例的82.5%。

⑵不良地质:

隧址进出口坡面分布有风化残余孤石,块径以0.5~1.0m为主,呈散体状态分布,孤石块径为0.5~3.0m。出口端孤石直径为2~5m。对线路施工和运营造成潜在威胁,应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分别采取清除与加固防护措施。对于自稳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工程及人员安全的危岩孤石,采取清除加固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⑶工程水文:

地表水主要以水库、冲沟、水塘等地表汇水为主。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为全风化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3、施工图设计概况

⑴洞口设计

隧道进口里程为DK145+511,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隧道出口里程为

DK146+483,亦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

洞口施工前对洞口附近的危石进行清理;对明挖段采取分段施工对边仰坡及时进行封闭处理,尽快施工衬砌结构并回填。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进行暗洞施工前对洞口开挖临时边仰坡及掌子面进行喷锚(网)。

隧道除明洞段采用整体式衬砌外,其余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⑵防排水

本隧道对裂隙水发育地段,采取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或补注浆等形式;其他地段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施工措施,地表和地下水妥善处理,使洞门外形成一个完整、可靠的防排水系统。

⑶施工组织

施工方法:本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双线隧道Ⅴ级围岩地段采用六部CD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设临时钢架),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运输方式:隧道采用无轨道运输方式。

工区安排:本隧道按出口工区组织施工。

⑷环保及弃砟

本隧道出砟约15.4万方(紧方),工区弃砟处理如下;

弃砟量约15.4万方(紧方),弃砟弃于DK150+300线路左侧750m废弃采石场,占地约100亩,运距8km。采石坑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隧道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隧道进洞采用“早进晚出”方式,以减少洞口边、仰坡刷坡,并对洞口边、仰坡采用绿色防护设计。隧道施工期间污水,经处理后方可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