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师资培养的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师资培养的问题探讨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师资的培养却没有跟上中职学校发展的速度,导致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缺乏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和稳定的职业师资培养渠道是影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源。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解决此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统筹规划师资培养的数量和层次,建立稳定的合乎标准的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制定严格的职教教师资格标准,制定从其他行业吸纳优秀人员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17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缺乏师资培养基地的矛盾

(一)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教育需求使得中等职业教育获得较大发展

1.国家工业建设需要大量中、初等专业技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①。为了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工业化强国,我们需要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五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家机关需要补充的各类高等和中等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共约100万人左右;同时,中央工业、运输、农业、林业等部门需要补充的熟练工人约为100万人。”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各项专门人才的重任摆在各级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前。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要求举办职业学校解决中小学生出路问题。新中国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方针,以及“大跃进”的影响,使我国各级教育发展迅速,中小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但每年能升学者极为有限。“全国每年能进入小学的新生,约1500万人。”“大中城市出生的人,大约每年仍要有180万以上的人等待安置就业。农村出生的人,除去每年有少数进城就业和升大学的之外,绝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③这些毕业生既不能升学,也缺乏职业训练。无论是在城市安排就业,或动员下乡都很困难,严重影响当时的社会稳定。但同时,新中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急需受过训练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如何把这批人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举措。

3.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职业教育无法满足需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极弱,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无法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1950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07所,在校生11.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整个中等学校中的比例极低。当时,东北地区普通中学生占中等学校学生总数的81.3%,技术中学学生只占7.2%;华北地区普通中学学生占73.2%,技术中学

学生只占5.6%。这种结构既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大量潜在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4.中央要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实现社会稳定和人力资源转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就提出,“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初级和中级的技术干部”,开始大力整顿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的整顿发展。1950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全面研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略。随后,教育部出台《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中等专业学校章程》《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等文件,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为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前者培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后者培养中等专业干部。学校实施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专业、课程,统一分配毕业生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地按专业化、单一化、公立化和规模化的原则调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到1953年9月,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数由原来的794所调整为651所。除保留少数综合性学校外,其他均以单一、专门性质的学校设置为主。如华北成立了钢铁、制造、冶金、采矿、化学、土木工程、水利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31所学校中,重工业学校20所,轻工业学校4所,综合性学校7所。④到1963年中等专业学校发展为865所,学生为32.1万人。1960年技工学校曾发展到2179所,在校生达到51.7万名。⑤可见,中专、中技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第二,发展职业学校和农业中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教育部提出在普通教育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举办城乡职业学校来满足经济建设和青少年受教育的需求。1955年教育部公布“小学教学计划”。为更完整地体现全面发展的方针,提出“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即综合技术教育)和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及体育”。1957年教育部专门发文,提出中小学要为那些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比较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兴趣和能力。1958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和手工业中学,把高小毕业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又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20世纪60年代,中央考虑“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学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⑥并在1964年制定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七年(1964~1970)规划要点(初步草案)》中提出,要在今后7年内,在大中城市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同时,根据城市需要,有计划地为工业、交通、财贸和其他行业培养必要的劳动技术后备力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等方案。在以上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城乡职业中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培养缺乏必要的渠道和科学规划

1.师范院校只承担普通文化课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确定了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的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的思路:“师范学院以培养高中、工农速成中学、师范的教师及中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师范专科学校以培养初中、初师教师和初等技术学校普通课教师为目的的。”同时,

师范院校还要承担部分学历未达到专科毕业程度的职校普通文化课教师的进修任务。

2.其他综合大学和专门院校未承担起培养专业、技术课教师的任务。普通文化课教师由师范院校培养,但对职业学校极其重要的专业课、技术课教师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意见。1954年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行政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提出了几条解决师资问题的路径:一是由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加以补充;二是发掘现有教师的潜力,提高教师工作量;三是充分发挥厂矿、企业机关的潜力,抽调技术人员与干部任教师或兼课。所谓有计划地补充是通过各部委高校培养解决。但实际上各高校并未将中职教师的培养列入计划。1954年高等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根本未提及财经类专业课教师的培养问题。同时,应该成为农林中专和农业中学师资重要来源的农林高等学校,在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上没有确定为中等农林学校和农业中学培养师资的任务。其毕业生“大部分是到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推广站和省、专、县农场,小部分到最先进的国营机械化农业企业中去工作,发展农业生产,以示范作用引导个体农业逐步走上合作化的道路”。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曾提出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工科院校的系科培养一部分职业学校师资,似乎明确高校应承担职校专业等课教师的培养任务。但在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明确招生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

3.工矿企业成为专业课教师的临时补充渠道。为了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各主管部门多次考虑在企业聘请兼任教师给予解决。如1952年提出,中等技术学校应设一定数量的技术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各主管业务部门在其企业或业务单位的技术人员中聘请兼任教师,职校可与企业或业务单位试行建立定期交流技术课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制度;另外,也可从中等技术学校遴选成绩优良的毕业生作技术课助理教师。之后,教育部曾提出,可从中专毕业生及部分老技工中设法挑选补充一部分充实教师队伍。这一办法成为中专、中技类学校专业课教师的重要来源。但在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中等层次技术人员的当时,各厂矿企业很少有富余的技术人员供给职业技术学校。这一问题在农业中学中尤为突出。厂矿企业的技术人员通常受过专业训练,但当时的中国农村很少有受过专门学校训练的农民。1957年教育部要求农村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课,提出由担任“自然”或“手工劳动”教学的教师担任,或请当地有经验的农民、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员等给予指导或帮助,边教边学。这种办法显然不适合正规的农村职业学校,也不是长久解决师资的办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师资培养矛盾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

1.1990年以前职业学校的恢复发展。自1978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至80年代末,中央屡次发文要求中等教育关注升学和就业两个任务,要求“改革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