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新闻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闻采编实务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请你谈谈客观
性原则的内涵,并举课堂讲授之外的例子加以阐述。要求:400
字以上。
2009年10月14日“艾滋女”开博曝光性接触者即见诸报端;10月13日,河北一男子杨某盗用前女友闫德利的名字开设了博客,捏造闫德利卖淫、患艾滋病和嫖客发生性行为的博文,以及闫德利的私人生活照片。包括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在内的各网站贴吧纷纷转载杨某博文同时,电视台也不放过这种吸引大量眼球的机会,纷纷报道“艾滋女事件”。
但是这些媒体和网站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却并未对事件加以核实,而是直接引用博文:“我的人生既然已经烂了,那就要烂出名气!”一开始,就把闫德利推向了公共舆论的漩涡。
根据陆定一“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信息有两个本质属性:一个是客观真实性,即新闻信息必须有客观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的或者捏造的事务;另一个是及时性与新意。其中,客观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从总体上、发展趋势上把握了真实性,才能揭露事物真相,才能抓住新闻真实的灵魂。
就“艾滋女事件”的传播过程而言,一些报纸、电视台与网络媒体在将闫德利男友杨某的博文转变成新闻的过程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不是单个的记者或编辑的新闻价值观有问题所导致,而是这些作为“把关人”的媒体组织对新闻的把关标准出现偏差使然。
在我国传媒逐渐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原本由政府支撑的局
面逐渐打破,进而转向市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介市场,“眼球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眼球即意味着利润。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传媒组织一直在权衡真实而没多少受众的新闻与虚假与轰动且能吸引大量受众的新闻哪个更能赚钱,而传媒组织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凭着这样的“把关”标准与新闻价值观去生产及传播信息,捏造、编造并传播各种虚假新闻便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