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认识网络 了解网络的分类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IP地址
PART.1 认识网络
计算机网络
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 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理解
分组交换
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
数据报
数据报传输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对于短报文数据,通信传输 率比较高,对网络故障的适应能力强;缺点则是传输时延大且离散度 大。
虚电路
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的优点是对于数据量较大的通信传输率高, 传输延时短,且不容易产生数据丢失;缺点是对网络依赖性较大。
小结:
1. 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线路端接设备 2.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3.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4.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5. 数据交换技术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定时方式。数据传送是以数 据区块为单位,在区块的前后使用一些特殊的字符作为成帧信息,使得 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步调保持一致。 同步传输适合于大的数据块的传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开销小、效率高, 缺点是控制比较复杂,如果传输中出现错误需要重新传送整个数据区块。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根据数据在传输线路上的传送方向,通常将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单工通 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如下图所示。
通信的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在数据通信中,表示计算机二进制比特序列0和1的数字 信号是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该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为基带, 矩形脉冲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2.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通信方式, 即频带传输方式。
注意: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帧。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起始位和停止位实现同步,而同步传
输则是从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
路协调时序。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概念
信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对物质的形状、大小、结构、性能 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信息有多 种存在形式,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数据: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的类型
1.模拟数据:连续变化的各种物理量称为模拟数据,如声音的大小、光线 的强弱等。 2.数字数据:离散不连续的物理量称为数字数据,如名次、身高等。
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点对点式网络,广播式网络
分类
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工作模式分类: 对等网(Peer-to-Peer):网络中计算机均处于同等的地位。每一 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服务器,同时可以是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lient/Server):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并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客户机是网络 的基础。
报文交换
报文是一个带有目的端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包的数据块。报文交换采 取的是“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 两个结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 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网络延时较长且变化比较大,因而不宜用于实时 通信或交互式的应用场合。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也属于存储转发方式,但它不是以报 文为单位,而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输 交换。分组也叫做信息包,分组交换有时也称为包交换。
异步传输
特点是有数据需要发送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任何时刻向信道发送信号,而 不管接收方是否知道它开始进行发送操作。 它把每个字节作为一个单元独立传输,字节之间的传输间隔任意。为了 标志字节的开始和结尾,在每个字符的开始用一位作起始位,结尾加1 bit、1.5 bit或2 bit停止位,构成一个个的“符”,这里的“字符” 指异步传输的数据单元,不同于“字节”,一般略大于一个字节。 缺点是开销大、效率低、速度慢,优点是控制简单,如果传输有误只需 要重新发送一个字符。
小结:
1.按覆盖范围分类 2.按拓扑结构分类 3.按传输带宽分类 4.按网络结构分类 5.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 6.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7.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8.按工作模式分类
补: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占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传输介质,把位于不同位置的终端与 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 信处理等任务。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每次由发送端到接收端传输的数据只有一位,将要传输的数据 排成一串,一位一位地逐一传输。远距离通信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技术。
并行传输主要应用于距离比较近的情况,至少有8 bit数据同时传输。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大多是并行传输,如用于连接磁盘的扁平电缆一次就 可以传输多位数据,外部的并行端口及其连线都利用并行传输。
问题:如家庭ADSL的带宽为2Mbps,问传送 一个2M的文件最快不超过多少秒?
带宽和吞吐量的区别
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 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
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 特数(吞吐量)。
一段带宽为1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2Mbps 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能够以2Mbps的速度 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数据均指数字数据。
信道与信道容量
1.信道:信号是数据的传输形式,而传输信号的通道则称为信道。 2.信道容量: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
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内某信道传输的信息量,即单位时间内传送 的比特数。(b/s) 2.误码率:信息传输过程中传错的数据占总传输数据的比率,也称错 误率。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B/s,b/s) 4.信道的传播延迟:信号从信源端到信宿端传播的时间。 5.信道带宽:原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 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 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集
T
主计算机 前端机
中 器
T
T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模型
阶段二
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H
IMP
T
IMP
H
IMP
H IMP
IMP H
T
H
ARPA 网络结构图
阶段三
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 的标准化。
分
为 三
2.计算机通信网络(60 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个
特征: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阶
段
3.计算机网络(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
特征: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阶段一
(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 模型
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通过网络结点(交换设备)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的 通信通道,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一旦通信线路建 立,这对端点就独占该条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线路被取消。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是实时性好,由于信道专用,通信速率较高; 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线路组成链路,通信的双方 必须同时工作。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 (3)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等)
软件资源(如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 数据资源(如数据库文件和数据库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
大 致
特征:计算机与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
问题: 1K字节最多能包含多少个字母,多少个汉字?
1024
512
常用的带宽单位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也常写为kbp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也常写为Mbp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也常写为Gbp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也常写为Tbps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 10 M,实际上是 10 Mbps。
比特和字节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bit 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 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一个字节1Byte=8bit 作为单位时,通常用B代表byte,
用b代表bit
基本单位:K 、M、G、T
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M = 220,G = 230, T = 240。 1K(B)=210=1024B 1M(B)=210K=220B 1G(B)=210M=230B 1T(B)=210G=240B
DTE和DCE
1.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通常代表通信链路的端点,一般就是一台 计算机,也可以是终端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
2.数据线路端接设备(DCE, 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 数据通信设备,介于DTE与传输介质之间。用于信号转换,例如 Modem(调制解调器)等设备。
资源子网:组成;功能
按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 LAN:十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广域网 WAN :几千千米到上万千米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星状、环状、网状、树状网络
分类
按传输带宽分类: 基带网,宽带网
按网络结构分类: 以太网,令牌环网
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
是计算机网络的“成熟”阶段。
是按照ISO提出的OSI参考模型为指导性标准构建的计算机网络。
提问: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
1946年
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代表是?
ARPAne t
SABREI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代表是?
ARPAne t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目的
(1)提供资源的共享 (2)提供信息的快捷交流 (3)提供分布式处理 (4)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 (5)提高系统可靠性 (6)提高系统性价比
计 ① 算电子机邮件网(络E-M的AIL应) 用
② 远程登录(TELNET) ③ 文件传输(FTP) ④ 网络新闻组(USENET) ⑤ 万维网(WWW) ⑥ 电子公告栏(BBS) ⑦ 虚拟现实(VR) ⑧ IP电话(IP PHONE) ⑨ IRC和ICQ ⑩ 电子商务(EB) ⑪ 网络娱乐
因特网概述
小结:
1. 信息与数据 2. 数据的类型 3. 信道与信道容量 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5. 比特与字节 6. 带宽与吞吐量
数据传输技术
一、数据通信系统结构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分布在远地的数 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数据通信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a)
(b)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主机
因特网
小结: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作用或建设目的 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5. 因特网概述
PART.2 了解网络的分类
分类
按逻辑功能划分为: 通信子网:组成;功能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如图(a)所示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即网络和网络 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如图(b)所示
网络 结点 链路
PART.3 解读网络体系结构
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即网络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1)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即确定了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 的的结构与格式 (2)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 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同步):规定双方“何时进行通信”,即对事件实现顺序 的详细说明。
认识网络 了解网络的分类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IP地址
PART.1 认识网络
计算机网络
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 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理解
分组交换
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
数据报
数据报传输分组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对于短报文数据,通信传输 率比较高,对网络故障的适应能力强;缺点则是传输时延大且离散度 大。
虚电路
虚电路传输分组交换的优点是对于数据量较大的通信传输率高, 传输延时短,且不容易产生数据丢失;缺点是对网络依赖性较大。
小结:
1. 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线路端接设备 2.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3.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4.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5. 数据交换技术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是在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定时方式。数据传送是以数 据区块为单位,在区块的前后使用一些特殊的字符作为成帧信息,使得 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步调保持一致。 同步传输适合于大的数据块的传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开销小、效率高, 缺点是控制比较复杂,如果传输中出现错误需要重新传送整个数据区块。
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根据数据在传输线路上的传送方向,通常将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单工通 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如下图所示。
通信的传输方式
1.基带传输:在数据通信中,表示计算机二进制比特序列0和1的数字 信号是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该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为基带, 矩形脉冲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2.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通信方式, 即频带传输方式。
注意: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帧。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起始位和停止位实现同步,而同步传
输则是从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
路协调时序。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概念
信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对物质的形状、大小、结构、性能 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信息有多 种存在形式,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数据: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的类型
1.模拟数据:连续变化的各种物理量称为模拟数据,如声音的大小、光线 的强弱等。 2.数字数据:离散不连续的物理量称为数字数据,如名次、身高等。
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点对点式网络,广播式网络
分类
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工作模式分类: 对等网(Peer-to-Peer):网络中计算机均处于同等的地位。每一 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服务器,同时可以是客户机。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Client/Server):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并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客户机是网络 的基础。
报文交换
报文是一个带有目的端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包的数据块。报文交换采 取的是“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 两个结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 报文交换的主要缺点是网络延时较长且变化比较大,因而不宜用于实时 通信或交互式的应用场合。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也属于存储转发方式,但它不是以报 文为单位,而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输 交换。分组也叫做信息包,分组交换有时也称为包交换。
异步传输
特点是有数据需要发送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任何时刻向信道发送信号,而 不管接收方是否知道它开始进行发送操作。 它把每个字节作为一个单元独立传输,字节之间的传输间隔任意。为了 标志字节的开始和结尾,在每个字符的开始用一位作起始位,结尾加1 bit、1.5 bit或2 bit停止位,构成一个个的“符”,这里的“字符” 指异步传输的数据单元,不同于“字节”,一般略大于一个字节。 缺点是开销大、效率低、速度慢,优点是控制简单,如果传输有误只需 要重新发送一个字符。
小结:
1.按覆盖范围分类 2.按拓扑结构分类 3.按传输带宽分类 4.按网络结构分类 5.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 6.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7.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8.按工作模式分类
补: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在计算机网络中占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传输介质,把位于不同位置的终端与 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 信处理等任务。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每次由发送端到接收端传输的数据只有一位,将要传输的数据 排成一串,一位一位地逐一传输。远距离通信一般采用串行通信技术。
并行传输主要应用于距离比较近的情况,至少有8 bit数据同时传输。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大多是并行传输,如用于连接磁盘的扁平电缆一次就 可以传输多位数据,外部的并行端口及其连线都利用并行传输。
问题:如家庭ADSL的带宽为2Mbps,问传送 一个2M的文件最快不超过多少秒?
带宽和吞吐量的区别
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 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
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 特数(吞吐量)。
一段带宽为10Mbps的链路连接的一对节点可能只达到2Mbps 的吞吐量。这样就意味着,一个主机上的应用能够以2Mbps的速度 向另外的一个主机发送数据。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示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数据均指数字数据。
信道与信道容量
1.信道:信号是数据的传输形式,而传输信号的通道则称为信道。 2.信道容量: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
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内某信道传输的信息量,即单位时间内传送 的比特数。(b/s) 2.误码率:信息传输过程中传错的数据占总传输数据的比率,也称错 误率。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B/s,b/s) 4.信道的传播延迟:信号从信源端到信宿端传播的时间。 5.信道带宽:原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 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 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集
T
主计算机 前端机
中 器
T
T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模型
阶段二
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H
IMP
T
IMP
H
IMP
H IMP
IMP H
T
H
ARPA 网络结构图
阶段三
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 的标准化。
分
为 三
2.计算机通信网络(60 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个
特征: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阶
段
3.计算机网络(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
特征: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阶段一
(1)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 模型
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通过网络结点(交换设备)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的 通信通道,即在两个工作站之间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一旦通信线路建 立,这对端点就独占该条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线路被取消。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是实时性好,由于信道专用,通信速率较高; 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线路组成链路,通信的双方 必须同时工作。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 (3)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等)
软件资源(如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 数据资源(如数据库文件和数据库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
大 致
特征:计算机与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
问题: 1K字节最多能包含多少个字母,多少个汉字?
1024
512
常用的带宽单位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也常写为kbp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也常写为Mbp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也常写为Gbp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也常写为Tbps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 10 M,实际上是 10 Mbps。
比特和字节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bit 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 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一个字节1Byte=8bit 作为单位时,通常用B代表byte,
用b代表bit
基本单位:K 、M、G、T
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M = 220,G = 230, T = 240。 1K(B)=210=1024B 1M(B)=210K=220B 1G(B)=210M=230B 1T(B)=210G=240B
DTE和DCE
1.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通常代表通信链路的端点,一般就是一台 计算机,也可以是终端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
2.数据线路端接设备(DCE, Data Circuit Terminal Equipment) 数据通信设备,介于DTE与传输介质之间。用于信号转换,例如 Modem(调制解调器)等设备。
资源子网:组成;功能
按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 LAN:十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广域网 WAN :几千千米到上万千米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星状、环状、网状、树状网络
分类
按传输带宽分类: 基带网,宽带网
按网络结构分类: 以太网,令牌环网
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
是计算机网络的“成熟”阶段。
是按照ISO提出的OSI参考模型为指导性标准构建的计算机网络。
提问: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间?
1946年
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代表是?
ARPAne t
SABREI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代表是?
ARPAne t
计算机网络建设的目的
(1)提供资源的共享 (2)提供信息的快捷交流 (3)提供分布式处理 (4)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 (5)提高系统可靠性 (6)提高系统性价比
计 ① 算电子机邮件网(络E-M的AIL应) 用
② 远程登录(TELNET) ③ 文件传输(FTP) ④ 网络新闻组(USENET) ⑤ 万维网(WWW) ⑥ 电子公告栏(BBS) ⑦ 虚拟现实(VR) ⑧ IP电话(IP PHONE) ⑨ IRC和ICQ ⑩ 电子商务(EB) ⑪ 网络娱乐
因特网概述
小结:
1. 信息与数据 2. 数据的类型 3. 信道与信道容量 4.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5. 比特与字节 6. 带宽与吞吐量
数据传输技术
一、数据通信系统结构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与分布在远地的数 据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执行数据通信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a)
(b)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主机
因特网
小结: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作用或建设目的 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5. 因特网概述
PART.2 了解网络的分类
分类
按逻辑功能划分为: 通信子网:组成;功能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如图(a)所示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即网络和网络 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如图(b)所示
网络 结点 链路
PART.3 解读网络体系结构
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即网络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1)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如何讲”,即确定了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 的的结构与格式 (2)语义:规定通信双方“讲什么”,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 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同步):规定双方“何时进行通信”,即对事件实现顺序 的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