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与职业教育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1-1914 (统一至一战前)
第二次产业革命 改造了传统机器设备制造业, 形成轻型机器设备、重型机器设 备、电力机器设备三个主要的制 造体系 1887年8月23日,英国《商标 法》 诞生蔑称:“德国制造”。 摸索技术改进、开拓创 新 189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 “德国制造”脱颖而出
1914-194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制造业是德国的支柱产业,世界 领先
“德国制造”具有产业集群效 应 “德国制造”以对外出口为导 向 中小企业撑起半边天 (小而精) 精专制造和高端制造结合 拥有众多顶级品牌和百年老店
“德国制造”之所以誉满全球,是因为 德国人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 科技奇迹 ————美国《新闻周刊—众厂之 厂》
今后发展方向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化 制度
全方位教育 体系的长期 效应
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产业 发展的驱动力
,非政府组织——行 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
充满活力的隐形冠军—— 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教育体系
12年义务教育 三次分流 德
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
国 职 家长、老师尊 业 重孩子的兴趣, 引导孩子发现 教 自我 育
结业: 1)参加由所属的行业协 会组织的考试(比如:IHK 工业贸易行会) 2)每年两次(春季和夏 季) 3)每人可以参加三次 4)平均通过率90%左右
企业会支付给学徒 一定工资(200-900 欧元每月,计入企 业成本)
毕业后: 1)学生与企业双方满意, 学生可留在企业工作 2)企业没有必须雇佣培训学 员的责任,学员没有必须在 该企业工作的义务
70%的学生选 择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民教育
19世纪中期开始实行免费教育,并普及全
双元制职业学校
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过 高等职业教育 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职业学院 ———— 威廉三世
立交桥”功能的职业类学 校 "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 专科大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双轨制)
双元制职业教育 企业
两种培训机构
两种身份 两类教学内容 两种教师 两种教材 两种考试
学校
德国经济 腾飞的秘密 武器
学徒 实践技能 实训教师
学生 理论知识
理论教师
理论来自百度文库材 学校考试 毕业证书
校企结合、 企业为主
实训教材 行会考试 职业资格证书
两种证书
双元制二三事
进入双元制学校的条件、步骤: 1)一张主体中学或实验中学的 毕业证书 2)自行向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申 请学习岗位凭企业的接受证明 申请职业学校 3)与企业和学校签订教育合同 1)一周内学生1、2天 在校学习理论知识3、4 天实践学习 2)学制2-3.5年
1871年前 (德国统一前)
1871-1914 (统一至一战前)
1914-194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1990-当今 (再次统一后)
1949-1990 (战后两个德国)
1871年前 (德国统一前)
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 业 制造业主要是与此相关的钢 铁、煤炭和机器制造(蒸汽 机车)
1867年,巴黎世博会, 克虏伯大炮成为焦点
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德国经济深陷其中。
纳粹统治时期,“德国制造”被绑到纳粹战车上
西门子为纳 大众车是二 粹研制导弹, 战中德军的 并在集中营 主力装备 中建立工厂
宝马,为纳粹生产大量 用于战争的飞机、摩托 等。
二战失败后
为战争为目的而发展的工业,客观 上为战后“德国制造”的再次腾飞 创造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品及零部件生产的标准化,最 终成为制造业的主流,同时,德国开始制定全国范围的标 准制度
20世纪20年代
美国援助
道威斯计划
“德国制造”
标准制度:
1907年 穆特西乌斯 德意志制造联 盟 标准化、批量化 生产 设计独立于经济, 设计品质不能因 经济利益而动摇
德国标准化组织:
德国标准化协会(DIN) 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协 会(VDE) 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 德国机床标准委员会(NWM) 德国电工委员会(DKE) 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 申克(SCHENCK) 鲁尔奇(LURGI) 道依奇(DEUTZ)
依然会是德国的支柱型产业
指出“德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于高科技和绿色导向。
将强大的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战略产业有机融合。(微电子控制)
梦想成为服务型大国,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电子技术和产品)
成就“德国制造”的原因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 和引导 严谨理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 “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 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主 义、守序主义、专注主义、实 用主义和信用主义。
遵循“非军事化”、“非纳粹化”、 “非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基本 原则。
“德国制造”曾是一个耻辱和负面 的标签。
1949-1990(战后两个德国——西德)
“和平工业化”道路
小批量定制模式
关注于工艺技巧密集产品 的制造
规模生产
“德国制造”则突出其 在技术、产能、品质、 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的 特色,
西德制造业在世界市场 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 在化学塑料品、化纤、 矿物油加工、车辆制造、 电气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更为 突出
1949-1990(战后两个德国——东德)
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机械、制药和电气制造 是其传统产业部门, 60年代还发展起了半导体产业
重工业
国有企业、联合企业
1990-当今(德国再次统一)
西德“和平工业化”
东德计划经济模式
具有德国特色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 制造业为其主要产业
今天的“德国制造”
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综合社会各方力量
国家
在社会合作伙伴参与下制 定职业培训法规
双元制教育
市场、企业
设置企业培训岗位、签 订职业培训合同
联合会
负责调节、监管 (例如考试条例、行会毕业 考试)
双元制的利与弊
学生比较接近实践,接近未来工 作的需要,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 一些公司企业不愿承担培训费用 原有体系不适应新生行业的培训 获得官方认可的职业资格 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协调有困 难 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比 (在完成中学一级教育后) 良好的收入 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
德国制造 与 职业教育
14德语一班 许雅雯
他们 有个 共同 的国 际名 片: “德 国制 造”
“德国制造”
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德国公司是 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赫尔曼.西蒙
请找 出厕 所的 特别 之处
“德国制造”成长史
但“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从历史上看,“德国制造” 经历了由弱到强、由辱到荣的“灰姑娘”式的蜕变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