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啸原 西方政治思想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史纲》
上篇:古代希腊奴隶制时期至欧洲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想
第一章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西方有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与政治观念的产生
1、西方有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
2、西方政治观念的产生
交通极为不方便的群岛地区最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各自为政的城邦。而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不能闭关自守、自给自足,他们必须通过海外贸易才能生存下去。商业贸易客观上要求自由、平等,要求有章法可依,这些又有利地推动了民主政体的建立,而小国寡民,又使得民主原则容易贯彻、落实。
第二节西方城邦国家的建立与国家观念、法制观念、民主观念的形成
1、西方城邦国家的建立
在公元前8至6世纪,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奴隶制的,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联系着城市周围的村镇,形成一个人口土地规模不大的国家整体,这种城邦国家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多达两百余个。
2、政治改革与西方国家观念、法制观念、民主观念的形成
(1)梭伦(Solon,约公元前630—前560年)改革。经过梭伦改革之后,雅典已经具备了现代国家的几乎所有职能和特点。这次改革所确立的各项基本原则被后来几乎所有的政治家所接受并且进一步发展。
(2)克里斯提尼(Cleistheaes,约公元前6世纪)改革。经过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雅典已经完全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形成了一个国家。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帝国所征服,整个希腊世界就处于像雅典这样的城邦政治时代。
第二章古代希腊早期和繁荣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泰勒斯等早期思想家的政治观
1、政治上的“中庸”主张
2、对法律的尊重,注重法制,强调对法律的服从
作为七贤之首,泰勒斯的思想对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毕达哥拉斯论正义、和谐与秩序
1、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最高规律
2、公民之间应该平等
3、必须建立法制才能实现和谐与秩序
4、公民之间应该平等
5、重视教育
6、拥护贤人政治。
第三节赫拉克利特的贤人治国论与法制主张
他认为,大千世界在本质上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火。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服从着同一的客观规律,他把这个规律称为“逻各斯(Logos)”
1、强调战争的积极作用
2、主张贤人政治
3、主张建立法制,把法律分为人的法律和神的法律。
第四节德谟克利特的国家起源论和民主政治观
1、社会、国家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的起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2、为了保证社会和城邦的统一,法律制度虽然必不可少,但重要的问题还是应当通过教育来提高公民的
认识
3、他强调公益高于私利,国家高于个人。
4、他认为,在坚持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应当把优秀人物选举出来来管理国家。
5、主张发展生产,主张私有。他的一句名言是:“公有的鱼是无刺的。”
第五节智者—一批早期注意现实、关心政治的思想家
要实行民主政治,就必须动员全体公民参与政治。要公民们参与政治,就得让他们掌握政治知识、政治艺术。适应于这一社会需要,希腊各地出现了一批以传授知识、讲授辩论及演说技巧等为生的一批人,史称为“智者”(Sophist)。所谓“智者”实际上就是一批职业教师。他们的政治观点并不统一,但由于他们整个阶层是适应于民主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他们大都拥护民主政治制度,同时又特别关注社会现实。他们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著作,但是,他们的许多思想和观点后来经常被采用和引用,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公元前481—411年)。
1、普罗泰戈拉
2、高尔吉亚
3、安提丰
4、加里克里斯和色拉叙马霍斯
第三章城邦政治学说
第一节苏格拉底——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
1、道德是政治的基础。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命题是:“美德就是知识。”换言之,一个公正的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就达到了善的境界,就掌握了公正、正义的原则,而这也就是掌握了知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国家的技艺。
2、反对民主政体,同时也坚决反对僭主政治和富豪专政。
3、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柏拉图以及对后来的新教思想家显然都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柏拉图的《理想国》、《政治家》及《法律篇》——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著
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
1、理念与理想国。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柏拉图认为,要认识国家,理解国家,把握国家,就是要达到对国家的“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所谓国家的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
2、社会分工理论。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为了论证社会分工的合理性,柏拉图还进一步发挥了当时希腊人广为接受的所谓“四德”说。该学说认为,一个人的美德包括四个方面,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柏拉图要求哲学家有智慧,要求军人勇敢,要求全社会、其中特别是生产者阶级节制。如果各个等级都安分职守,国家就会井然有序,这样,第四个美德即正义就会自然而至。为了
3、3、政体理论与哲学家治国。在柏拉图看来,只要统治权掌握在哲学家手中,或者掌握在经过教育和培养的统治者手中,即掌握在能把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的人的手中,国家就会摆脱当时的危机,就会重新走向繁荣。他对当时的希腊进行了归类分析,认为当时的四类政体都是恶的。
4、共产制度的优点。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纷争和灾难的祸根在于私有制。正是由于私有制,人们才不能专心致志于善的理念,才陷入了许许多多琐碎无聊的事情。因此,柏拉图主张,在一个理想的国家中,在统治者和保卫者之间必须实行一种财产和家庭共有的制度。柏拉图主张的实质在于,用限制个人欲望的办法来巩固奴隶制度。
5、教育对治国的重要性。柏拉图虽然曾经杜撰了人的灵魂中加入了不同的金属,从而使人生来具有不同气质的理论,但是他同时又认为:第一,并不是所有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把自己的天赋都能够充分发挥、挖掘出来;第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都能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因此,他认为,无论是从选拔统治者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教化普通公民的意义上说,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6、晚年的思想。
柏拉图晚年的两部著作《政治家》和《法律篇》中,其中特别是在据信是最晚年的《法律篇》中,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柏拉图的上述思想今天看起来虽然似乎幼稚可笑,但是,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柏拉图的最大贡献在于把哲学与政治现实结合了起来,理想被直接运用于改造社会的现实之中。此外,柏拉图在私有制社会刚刚建立之日所提出的一些批评意见和改进方案,在今天回味起来也的确发人深省。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制危机的时代。其《政治学》无可争议地算是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