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
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添加必要的助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加工配制成商品化的形式,才能应用,这种方便使用的农药产品,称为制剂。农药制剂的名称是由有效成份含量、农药通用名称和剂型三部分组成,例如50%乙草胺乳油。农药的制剂类型,就叫剂型。
农药加工过程中,对剂型的选择应考虑到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使用方法、加工成本、技术难易度、国家政策等因素。应用于农作物上的常见农药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水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等等。
一、乳油(EC)
乳油的基本组分为有效成分、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外观为均匀透明的油状液体,用水稀释后成均匀的白色乳状液,无浮油。该剂型一般有宽的贮存温度,一1 0 ℃~ 5 0 ℃,有好的化学稳定性、稳定的药效、易计量和倒出、制造相对简单。因此,它是农药剂型加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剂型,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农药市场的首位( 国内约占近5 0 %) 。
乳油的加工由于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而这些有机溶剂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制造成本。特别是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系列化工原料,包括农药用有机溶剂价格的上升;另一方面,有些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则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因此,乳油有被水乳剂、微乳剂等水基化农药制剂逐渐取代的趋势。
由于有机溶剂能对植物幼嫩组织的表皮形成破坏,因此,在作物的某些敏感时期,如果树的幼果期,要慎用乳油产品,尤其注意要避免在幼果表面形成液滴。因为液滴中含有较多的药液,在水分蒸发以后,往往有较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和有机溶剂滞留在液滴形成的部位,造成果面光洁度下降、起斑点甚至裂果,影响产量和品质。
乳油产品不应与叶面肥,尤其是无机盐类的叶面肥混用。一定要混用的话,要先进行药害试验。乳油产品与其他剂型混合使用时,难分散的剂型先稀释。一般情况下,常见农药剂型分散的难易程度分别为: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粒剂(粉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
不合格的乳油产品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混浊、分层、沉淀、稀释后乳状液不均匀,有浮油,等等。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咨询有关专家,或直接咨询生产厂家,再决定如何处理,不要随意使用。
二、可湿性粉剂(WP)
可湿性粉剂的基本组分为有效成分、惰性填料、分散剂,是加工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最基本的剂型。许多杀菌剂、除草剂和部分杀虫剂往往都加工成这种剂型。可湿性粉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点。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外观应为均匀的疏松粉末、无团块,用水稀释后很快分散润湿、无沉淀。
可湿性粉剂生产所采用的惰性原料,多为一些多孔的载体,如高岭土。由于这些载体不能为作物、杂草、害虫或病原物吸收,实际上,就作为一道人为的屏障,阻滞了有效成分与上述作用对象的接触。一方面,影响了药效的快速发挥;另一方面,增加了药剂的持效期。因此,一些具有触杀活性的杀虫剂如菊酯类成分,应用于大田作物时,一般不加工成可湿性粉剂;而保护性的杀菌剂,则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的较多。
可湿性粉剂使用时,存在易漂移和难计量的缺点,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使用者的保护。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其他助剂用量也很少,因此,对作物安全。不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常常表现为结块、胀气、稀释后不润湿、有沉淀等情况。遇到上述不合格情况严重的,不建议使用,或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才能使用。
三、水分散粒剂(WDG)
由于可湿性粉剂具有易漂移和难计量的缺点,一个趋势是进一步加工成水分散粒剂(WDG)。水分散粒剂是在可湿性粉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粘结剂、崩解剂等组分,通过系列加工工艺生产而成。合格的水分散粒剂外观为粒状,无粉尘,用水稀释后快速崩解、分散。由于解决了可湿性粉剂易漂移和计量不方便的问题,水分散粒剂被视为是环境友好的剂型。在我国,该剂型正处于发展研究阶段,品种不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加工程序复杂,技术难度大,加工成本远远高于可湿性粉剂。
不合格的水分散粒剂,往往表现为颗粒太细,或几乎为粉末状,这主要是由于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导致产品过早崩解造成的。如果用水稀释后仍然能够被均匀的分散和润湿,则几乎不会影响最终的使用效果。
四、可溶性粒剂(SP)和可溶性液剂(SL)
有些可以在水中直接溶解的有效成分,如敌百虫,即使不进行专门的加工,也可以在生产上使用。在水中溶解度小的,只需经过简单的粉碎、包装即可,粉碎成粒状的,即为可溶性粒剂;粉碎成粉状的,即为可溶性粉剂。如市场常见的90%敌百虫晶体、90%杀虫单可溶性粒剂、74.7%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粉剂。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则常常直接加工成水剂,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8%杀虫双水剂等等。
由于这类有效成分可以直接在水中溶解,而形成均匀稳定的真溶液,因此,实际应用时,是否采用“二次稀释法”并不重要,只要确保有效成分最终充分溶解即可。
在水中有较高溶解度的有效成分,往往在作物内有较好的内吸输导性。内吸到作物体内的成分,可以输导到整个植株;而没有被作物吸收的成分,则以结晶体的形式,分布在作物的表面。一些有效成分的活性,需要被作物有效的吸收和疏导才能充分发挥,如杀虫单防治二化螟、草甘膦防治杂草等。如果滞留在植物表面的有效成分过多,则进入到植物(作物或杂草)的有效成分相对就少了,从而直接影响了药效。滞留在表面的这些有效成分,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
可溶性粒剂(粉剂)不合格的表现一般是结块,原药熔点低、产品中水分含量高等原因,容易造成这种情况。已经结块的产品给计量和分散带来不方便,但一般不会影响最终的应用效果。
五、水悬浮剂(SC)
水悬浮剂的基本组分是水、原药、分散剂、增稠剂等,通过碾磨使原药达到一定的细度后以固体分散在水中。外观为白色、均匀、粘稠状液体。用水稀释后形成白色均匀悬浊液。悬浮剂具有无粉尘、容易混合、稀释后粒径稳定等优点。由于不使用有机溶剂、加工使用过程中无粉尘、易计量,悬浮剂也被视为是环境友好的剂型。
悬浮剂中的有效成分,在生产上使用后,直接与植物(作物或杂草)和防治对象接触,由于不象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那样,有惰性填料的阻碍,其药效更容易发挥。悬浮剂的细度,要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因此,在作物或杂草的表面更容易被吸附,从而表现出更好的耐雨水冲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