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载体受到了世界广泛的关注,为了适应东道国环境,跨国公司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本文从本土化的动因和理论依据分析入手,研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指出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战略。本文研究认为,通过本土化的运作,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品牌认知等方面的不足,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加快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原因;影响;对策
一、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层推进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作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微观主体,跨国公司己经成为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跨国公司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变发展战略。20 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生产国际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纯粹的全球化、教本式的多国化或是经典的国际化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全球效率、地区响应能力和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创新与知识的能力这三种需求共同驱动的行业。
因此,跨国公司站在全球竞争的视角,运用高度一体化战略调整其全球经营网络,同时,各东道国不同经济环境所体现的差异性、多样性,使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当地响应能力的重要性日渐凸现,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就是典型的一例。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生产、研发以及管理运营,是其全球发展战略的充分体现和具体实施。本土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有机结合,正成为全球性公司的主导选择。
二、文献回顾
本土化是一个企业进入不同社会、市场环境中对自身的适应性调节,在适应环境的变化中相应地调整企业经营的战略,与此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的特色为本土所接受。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Prahalad认为,当地化经营主要是指针对地方性的竞争和消费需求,由某一子公司自主作出的资源配置决策。在众多经营领域中,跨越各子公司的整体协调行动可能并不带来竞争优势;相反,还可能会有损于竞争优势。Christopher A. Bartlett 认为,尽管世界日益全球化,但世界上仍然存在许多差异。因为世界各国品味、习惯及偏好的差异都离同质的标准相去甚远,再加之市场结构、销售渠道和地方法规的不同,都要求各子公司比以往更多地调整其产品及营销策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一些国家的子公司纷纷自己开发出本地化的产品,这种经营独立性极大地巩固了它们的管理自治权。
英国里丁大学学者约翰·邓宁于1977 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提出了FDI 选择不仅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且也要考虑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企业所有,垄断优势是其对外投资的必要
条件,内部化优势依赖于跨国公司建立全球的网络,体现了全球化的本质;而区位优势,是东道国的某些因素如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等所形成的优势,是本土化的体现。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业依次进行,即该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必须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状况相结合。对此小岛清指出:另一些国家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从该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该理论说明FDI不仅考虑本国及本国企业的情况,而且必须考察东道国本土的产业发展状况。即在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结合进入过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通过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原因:
(1)适应在社会文化、企业文化、语言、消费观念、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条件、原料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的环境需要。
(2)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以减少总成本,提高整体效益,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争夺中获得竞争优势。
(3)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压力。在中国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4)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中国政府、企业和公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施人员、企业文化、营销等方面的本土化,作为衡量跨国公司是否对华有利的一个重要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其公司形象及美誉度。
本土化使跨国公司比“中国公司还中国”,而且更善于适应中国的经营环境。它一旦控制市场就可能压抑竞争,降低市场效率、扭曲市场结构,有可能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造成一种垄断代替原来的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正在成长中的国内优势企业很可能寻求跨国公司的收购,作为其生存发展的途径。
三、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动因分析
3.1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外部动因
跨国公司本土化是为了增强对经营环境的适应性。东道国经营环境对跨国公司当地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制度约束和资源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本国的主要战略性资源工业部门和幼稚民族工业部门中限制跨国公司可能的垄断地位。在此情况下,跨国公司力求在所有制方面突破,建立合资性质的海外企业。
当企业封闭在狭小的区域内,由于经营规模和市场容量的限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各种政治和经济的波动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而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在东道国的各种风险。
3.2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内部动因
本土化使得跨国公司更加自如地运用东道国的资金、人力和技术,跨国公司凭借内部化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调配各种资源,并且利用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分工体系,将设计和销售活动设在市场中心区,将研究和开发及大型工程放在智力密集区,将生产放在劳动力廉价区。
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的天然属性,当在国外投资比在国内投资更有利可图时,资本必然流向国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已不仅仅局限于独立的投资,投资成为其地区或全球生产和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只有在当地可以提供更多利润的条件下,跨国公司才有可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只有在有希望获得长期高额收益的条件下,它们才有可能进行技术革新、人员培训和提高国内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工作。
企业在本国处于衰退阶段的成熟产品在某些国家中是正在发展的新市场。按照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同一产品在不同的(中国)市场上处于生命的不同阶段,在发达国家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处于引入期或成长期,吉列刀片公司的经理曾形象地说:“美国昨天的产品是拉美今天的产品,非洲明天的产品。”
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在国际市场上,由于资金有限等很多原因,跨国公司首先会考虑使用东道国现在的营销系统,利用中间商的业务关系、经验和专业优势,消除语言和社会习俗的隔阂,迅速理解和开拓市场,销售商品。相对于建立自己的销售机构来说,这样既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风险,又能争得市场时效。
四、国外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经营战略及表现
4.1 采购的本土化战略和表现
物资采购本土化或国产化的好处,在于节约了运输成本,省掉了进出海关的手续,而且由于在同一个地区或国家中进行贸易,不存在汇率的风险,在服务的提供上,尤其是在采购原材料的交付方式上,供应商能与各子公司密切地合作。国外跨国公司采购本土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可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迅速提高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2 研发的本土化战略和表现
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趋势的滚滚浪潮中,中国也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国外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其在中国R&D投入,竞相建立了R&D 机构。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智力资源等是吸引国外跨国企业在当地成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原贝尔实验室亚太区总裁许浚博士说:“如果贝尔不到中国建研究院,而竞争对手完成了这样的计划,就等于把贝尔的智力资源抢走了。”
4.3 人才的本土化战略和表现
国外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其本土化经营战略的根本。国外跨国公司如何运用本地化的人员,实际上是解决跨国公司在中国如何赢利的关键问题。因为国外跨国公司在其他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制度和技术,但是对中国的理解,还是需要通过这些有能力的人才来帮助实现。国外跨国公司在华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的主要方式是以较高的薪酬吸引人才、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网罗人才、通过并购寻求人才等。
4.4 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战略和表现
国外跨国公司基于中国文化的融入战略,即本土化战略有一个逐渐适应与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外跨国公司一开始存在着文化不适应以至于固守己见的行为,后基于现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