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国梦——银行未来之路(交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中国梦——银行未来之路(交行篇)
王霄丁蕊发自上海
一个多月前,宣布卸任阿里巴巴[微博]集团CEO的马云光临上海,在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讲到: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
一个月后,黄浦江另一端的陆家嘴(10.32,0.08,0.78%)金融城交银金融大厦,交通银行(4.06,0.03,0.74%)董事长牛锡明独家对话新浪财经,畅谈他眼中的互联网金融和未来银行的发展方向。
他预言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广为密布的银行营业网点可能会缩减,营业网点将不再有现金柜台。但他也断言商业银行不会消亡,互联网金融要真正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还受制于诸多主客观因素。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金融行业,牛锡明认为未来的银行发展模式包括零距离银行、智慧银行和全功能银行。根据他的设想,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在实现路径方面分三步走:
首先依托互联网建立支付中介平台,开展与其他资质良好的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企业等的广泛合作,通过丰富平台服务内容,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务。
第二步是建立信用中介平台,为资产管理业务服务,实现理财等金融产品以电子渠道为主进行销售。
第三步要建立信贷中介平台,从小额信贷做起,推进实现小微企业和个人通过信用积累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通过整合挖掘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及信用记录,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综合管控,降低风险并提高互联网形式下的融资服务能力。
牛锡明坦言,银行业单纯靠传统的利差赚取利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对于交通银行自身的转型,牛锡明强调该行是有准备的,将在银行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挑战
新浪财经:“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已经成为金融甚至是互联网领域最为时髦的话题之一了,尤其是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称要做金融业的搅局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银行业到底会带来哪些冲击和挑战?
牛锡明:阿里巴巴还不是金融业的搅局者,它还游离在金融的边缘上。如果他们进入金融业,我们欢迎新的竞争者。
从金融发展史看,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在金本位时代,这种融通的中介是传统商业银行;在纸币流通时代,是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在内的金融体系;而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又扩大到了第三方支付公司、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并不简单是技术和渠道的革新,而是颠覆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全新业态。未来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我理解,将是一个以物理网点为支撑,以互联网金融为平台,以客户自助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商业银行。
新浪财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下,银行这一传统形态未来会消亡吗?
牛锡明:比尔盖茨先生有一个著名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灭绝的恐龙”。很多人对此耳熟能详,但却不知道盖茨先生这句话还有一个作为前提的上半句,那就是如果“传统商业银行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时至今日,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在电子化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事实上,电子渠道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的主渠道。例如交通银行的电子银行分流率就已超过76%,通过人工处理的业务已经不到30%,而三年前的这一比例还在50%。在数字化金融时代,基于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取代传统商业银行的功能,但这仅仅是技术层面而言。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要真正取代商业银行还受制于诸多因素。
新浪财经:互联网金融要大发展,甚至取代商业银行,存在哪些主要障碍?
牛锡明:首先,银行体系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在市场调节和政策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稳定离不开金融稳定。只要中央银行体系没有改变,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通胀的职能继续存在,商业银行体系作为调节市场经济、传导宏观政策的主渠道功能也就继续存在。
其次,商业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借贷关系的产生以信用为基石,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对于信用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求更高。以人人贷为例,实施平台担保将加大借贷资金的成本,而不进行担保则将大大增加风险隐患和损失概率。互联网金融如果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有很大的难度。
第三,在大额信贷业务、集成式金融解决方案方面,银行体系仍然拥有互联网金融模式难以企及的优势。大额的、复杂的金融交易,需要高程度的专业知识背景,以及法律顾问、会计审计、评估评级等专业团队的共同支持。另一方面,在最基本的贷款之外,商业银行还能提供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多种融资工具的组合,设计包括信贷、投行、租赁、信托等在内的立体融资解决方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这一点,互联网金融还难以做到。
未来银行近似于信息行业中的系统集成商
新浪财经:尽管目前看互联网企业想要取代商业银行看来还是很难的,但眼下他们的存在也会刺激商业银行主动做出转变,对于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下的金融行业,未来有哪些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牛锡明:商业银行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构建起“人工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的“三位一体”全新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键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发展模式可以有三种:
一个是零距离银行。
金融是一个几乎没有物流成本的特殊行业,未来的银行服务完全有可能、也应该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目前交通银行的绝大多数业务已经实现电子化,把各类业务搬上电脑、手机与平板,并通过价格、服务、营销等方面策略,鼓励客户只来一次网点,主要通过电子银行和手机银行来办理金融业务。三年前,交行在业内首推专用的手机银行客户端,“e动交行”已成为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银行移动金融品牌。去年,交行又推出全国首台“远程智能柜员机”(iTM),将自助设备与客服中心相结合,使客户在自助办理业务的基础上,借助远程视频座席的协助,实现“无人银行,有人服务”。
另外一个就是智慧银行。
实际上银行转型是转向智慧银行。智慧银行的概念可以初步理解为,将银行建设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拥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具备透彻的感应度量、全面的互联互通、深入的智能洞察三大能力,实现对客户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合一管理,从而帮助企业打通供应链各个环节,成为企业的全能财务管家。
第三个是全功能银行。
未来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角色,我想应该近似于信息行业中的系统集成商。就是说,银行的主要职能应该是联合各类第三方机构,整合各种不同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方案。例如,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作,为电子商户提供融资、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服务;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移动商务综合化解决方案;通过与管理软件提供商合作,为客户提供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增值服务;通过与教育咨询行业合作,为客户提供出国金融、留学汇款等一揽子服务等等。
互联网金融自我风控机制如何建立很关键
新浪财经: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交行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风险?你认为对于互联网金融如何监管才不会让其失去创新的活力?
牛锡明: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是有效防范风险,维持金融稳定。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有两点需要考虑:一是要符合监管要求。任何经济金融形态都需要在监管框架下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二是要有风险自控能力。互联网金融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风险机制应该如何建立,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要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在业务发展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约束和控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