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保护规划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https://img.taocdn.com/s3/m/d9b71a1ef18583d049645995.png)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公示(展板、媒体发布内容)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过程公众参与全方位共同规划佛山市顺德区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香港-深圳-广州经济走廊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近年来,随着顺德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使城镇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显著突出,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许多工业污染源,也相应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流经城镇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局部河段已达不到国家地表水标准相应的要求,已威胁到顺德区饮用水源。
工业的布局不太合理,大气环境容量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分配;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染源没有集中控制与处理,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顺德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立项启动《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来指导未来数年顺德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前期已通过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实地踏勘等形式充分吸收民意,目前已完成《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成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本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草案法定公示期为30天,自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1月12日止,公示期内,欢迎您对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通过以下网络公示: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网:/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1.民意传真——0757-********2.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528300)规划概述一规划范围顺德区全境,即顺德10个镇(街道),东经113°0'30"-113°23′21〞和北纬22°40′11〞-23°0′47〞之间。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https://img.taocdn.com/s3/m/620f0018eff9aef8941e0653.png)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2008年4月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现状概况及条件分析............................................................................ - 1 -一、区位概况 ................................................................................................ - 1 -二、自然条件概况........................................................................................ - 1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2 -四、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 2 -五、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 2 -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 3 -一、规划依据 ................................................................................................ - 3 -二、规划原则 ................................................................................................ - 4 - 第三章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 6 -一、功能定位 ................................................................................................ - 6 -二、规划目标 ................................................................................................ - 6 - 第四章规划布局设计......................................................................................... - 7 - 第五章各类用地功能....................................................................................... - 10 -一、居住用地 .............................................................................................. - 10 -二、公共设施 .............................................................................................. - 10 - 第六章道路交通................................................................................................ - 11 -一、交通系统 .............................................................................................. - 11 -二、道路等级 .............................................................................................. - 11 -三、道路交通设施...................................................................................... - 11 -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 - 12 - 第八章城市设计指引....................................................................................... - 12 -一、“水城” 理念 ........................................................................................ - 12 -二、城市空间模式...................................................................................... - 12 -三、水城文化 .............................................................................................. - 12 -四、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道路............................................................ - 13 -五、营造特色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 13 -前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总体规划》和《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概念规划》的修编,对北滘镇新城区提出了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塑造城市特色为目标,重点突出区域中的地位、商务功能、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内容。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佛山市碧江古村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佛山市碧江古村](https://img.taocdn.com/s3/m/2a5cffea0975f46527d3e1d5.png)
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佛山市碧江古村我一向喜歡古村落,喜歡它的質樸,嚮往它的原生態,陶醉於它的歷史沉澱。
但是由於城市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等,這些古村落保存與發展面臨著很多問題。
這些問題應該得到關注與重視。
我的家鄉佛山存在的古村不算多,現在想要介紹一下我們漂亮的碧江古村。
碧江村位於廣東省東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
大規模建村始於南宋初年,古稱"迫崗",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屬順德四大圩鎮之一。
從古至今,碧江村人才輩出,據《順德縣誌》載,自明景泰三年建縣至清代中葉,碧江村出了17名進士,而中舉仕子更達106名以上。
這些仕人遍佈京城和全國各地,他們告老還鄉後,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園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築。
碧江保留了泥樓、職方第等具有典型嶺南風格的民居,以及慕勤堂蘇公祠、肖岩蘇公祠、五間祠等嶺南祠堂建築。
村心街、泰興大街更集中了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金樓等16處保存較好的明清歷史建築。
為珠江三角洲民居、祠堂標本部落、傳統宗族文化、近代工商文化等,提供了完整、重要的物證。
碧江村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於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崗稱碧崗而得名,後用同音字改稱碧江。
最鼎盛時期曾有3萬多人口。
該村人才輩出,據《順德縣誌》載,自明景泰三年建縣至清代中葉,碧江村出了17名進士,而中舉仕子更達106名以上。
這些仕人遍佈京城和全國各地,他們告老還鄉後,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園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築。
碧江村現存的祠堂、宅第、民居、書塾、園林等明清古建築共有1萬多平方米。
由於經濟與科名、文化的發達,碧江給後代留下了豐厚的古建築資源。
祠堂、書塾、古橋等處處可見。
清鹹豐《順德縣誌》留下“俗以祠堂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區,其宏麗者,費數百金,而莫盛於碧江”的記載。
現在碧江的古建,仍保存得較完好。
其中金樓及古建築群包括金樓、泥樓、見龍門、慕堂蘇公祠、磚雕大照壁、蘇三興大宅等建築,已於2002年7月17日成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ce6e2b58fb770bf78a5595.png)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规划文本委托单位: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压力 (1)1.1环境现状 (1)1.2存在问题 (3)1.3机遇挑战 (4)第二章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6)2.1指导思想 (6)2.2规划原则 (6)2.3规划范围和期限 (7)2.4规划目标 (7)第三章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 (10)3.1生态功能区划 (10)3.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11)3.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12)3.4声环境功能区划 (13)第四章主要任务 (20)4.1促进产业转型,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20)4.2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 (23)4.3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27)4.4防治噪声污染 (32)4.5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臵 (33)4.6重金属污染防治 (35)4.7整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生态 (36)4.8加强环境风险应急防范 (38)4.9强化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 (38)第五章重点工程计划 (39)5.1水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39)5.2大气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1)5.3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2)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46)第六章保障措施 (47)6.1政策保障 (47)6.2组织保障 (48)6.3资金保障 (48)6.4技术保障 (48)6.5规划的滚动实施 (49)附录----文本有关的用词说明 (50)名词解释 (50)第一章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压力1.1 环境现状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北邻广州,南近港澳,面积806.6平方公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1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为246.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2.54万人,流动人口123.63万人。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1935.57亿元,人均GDP约为全国人均的3.1倍,广东省人均的2倍,已处于工业化的成熟阶段。
古村落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古村落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7fc23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2.png)
古村落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阅读《佛山古村落》6.1佛山古村落保护的现实局限和制约因素从本书实地调研的95处佛山古村落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是空心化和建设性破坏。
这其实反映了古村落原居民对于古村落成者是形式上的整体遗弃,或者是碎片化、零散化的建设性破坏。
这两者在本质上则共同反映了古村落原居民对古村落至少在当下依然堪称为主流的态度,反映了古村落居民对古村落资源的价值认识和未来命运之选择有鉴于此,客观上可以说古村落的保护、传承、活化、升级目前尚存在着本质上的主体缺位。
而这种主体缺位的背后,则存在着法制、管理、规划、资金、教育和技术等多种复杂的现实局限和制约因素。
6.1.1法制因素(1)农村土地政策滞后佛山市在农村实行“一户一宅”的国家政策,缺乏基于地方实际的灵活调整机制,“旧房宅基不拆,新房地基不批”,客观上与村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客观上与村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要求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古村落内村民不得不拆旧屋建新房。
加上缺乏基于地方实际的灵活调整机制,缺乏对新建建筑的层高、外形、体量和色彩等的控制,使得不协调的新楼凸现于许多传统古村落中,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传统风貌和建筑文化艺术氛围。
“一户一宅”的土地政策给佛山古村落的保护带来的消极作用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城(镇)中村和城(镇)边村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如禅城区石湾镇湾华村、顺德区杏坛镇髙赞村、南海区九冮镇烟桥村、三水区白坭镇祠巷村和高明区杨和镇豸岗村等,这些村落的格局大部分保存较好,但村民迫于现在的土地政策与居住需求的矛盾,不得不拆掉老房子盖起现代新楼房,使得村落的传统风貌遭到较严重破坏。
(2)法律法规不完善佛山古村落具有文物的特征、属性和价值,却又往往介于“文物”与“非文物”之间。
国家《文物保护法》仅保护村落中的文物保护单位,未对村落整体纳入保护范畴。
而对古村落的保护,目前又尚无其他法律可依,佛山市也没针对古村落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因而导致大量未列入或不宜、不能列入文物保护范畴的古村落,正面临着法律法规缺位,对破坏行为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惩罚。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7ab531804d2b160b4ec0c5.png)
六、城市设计提示 七、其 它
、总体布局要求: )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筑风格应协调统一,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注意建筑屋顶 界面处理。 )地块北侧为米高富路城市主干道,可通过灵活的空间层次以及现代的建筑饰面手法,形 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地块主要交叉口位置需留出广场空间。 、交通组织要求: )做好地块内外部交通组织,合理布置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与道路之间须设置一 定的缓冲空间,以减少对城市交通影响。 )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解决地块配套停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与人防、停车等功能密 切结合。 、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方案应体现现代城市特色,充分考虑建筑空间层次,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 筑风格应协调统一,并与周边城市景观有较好的协调。 )地块北侧沿高富路的建筑外立面不应设置室外空调机、外露管道等影响立面景观的附着 物,确需设置的必须结合立面造型,统一设计,隐蔽处理。 )住宅建筑首层(不计底层为商业的住宅建筑)按≥的比例设置架空空间,净高不得低于米, 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及品质。 )按照《关于顺德区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意见》(顺建发[]号)的要求,按不低于的建筑面 积比例设绿色建筑。 )幼儿园应做好交通组织,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压力,主出入口处留出足够的集散场地,妥善 解决好家长接送车辆的交通组织及临时停放。幼儿园须与住宅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 竣工。配套室外活动场地、配套绿化工程须与幼儿园主体建筑同时完成。 、其他要求: 禁止设置沿街商业。
商务:≥个车位㎡建筑面积
小汽车 .停车场[库]及机动车 泊位数(标准小车位)
除按以上标准配套停车位外,住宅部分还需另行配套访客 停车位和社会停车场,访客停车位数量不少于住宅应配套 停车位数量的,社会停车场配套车位不小于个,且不计入
上述规定应配套停车位数量。访客停车位应设置在小区出
佛山市顺德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模板】
![佛山市顺德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ab382ef87c24028905fc309.png)
佛山市顺德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1.规划目的为发展佛山市顺德区的城市绿化事业,指导佛山市顺德区绿化建设项目的安排,提高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及佛山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规划。
2.规划区范围本规划的规划区范围为佛山市顺德区全区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的重点地区是中心城区范围。
3.规划年限本规划的适用年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 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4.规划目标佛山市顺德区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为顺德区构筑起一个结构完整、总量恰当、分布合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有机联系的生态型绿地系统;通过绿地系统的建设,使顺德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水乡、花卉之乡和园林之乡;把顺德区建设成为佛山市的生态园林城区,符合佛山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建设要求。
5.城市绿化建设指标:2010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m2/人;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m2/人。
2020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m2/人;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m2/人。
绿化指标一览表6.绿地系统布局佛山市顺德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为“十字绿廊、蓝脉绿网、绿核点缀”,以纵贯全区的十字绿廊构筑绿地系统的生态基质, 以河涌水网和主要干道两旁的绿化带建立蓝脉绿网, 以带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空间作为绿地系统点睛的绿核。
通过建成区各类绿地与大区域自然开敞空间的结合构建起全区开放式的绿化体系。
加强区域开敞空间预留和特色保护,推进河道生态岸线和滨水绿化建设,珍惜稀有的丘陵林地生态景观资源,褒扬顺德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7.绿地系统建设全区公园绿地按级别分为城市公园、镇级公园和村级公园,按功能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顺德地名弼教、碧江考
![顺德地名弼教、碧江考](https://img.taocdn.com/s3/m/4c1b5197336c1eb91b375d38.png)
顺德地名弼教、碧江考顺德目前系统规划有201个村居,其中不乏自然村落的保留,然而,自然村落的地名在地理、人文、方言的影响下也在发生变化。
顺德陈村镇弼教村,原名“佛滘”,清朝时易名为“弼教”,从语言学角度看,其易名是为保留古音和方便交流之故。
“佛”在上古时期为重唇音,唐宋之后唇音分化,为保留“佛”的古音重唇音,改之为同音的“弼”;而“滘”是当时的生僻字,为了对外交流之需,换成了同音常见字“教”。
顺德北滘镇碧江村,原名“迫冈”,建村后不久便改名为“碧江”,根据《广韵》和《分韵撮要》的记载,初名和今名读音相同,改名的初衷则是因为“迫”与“碧”的词义色彩相比,“碧”更彰显了开村之族耕读的家风,并表达了对后世的期望,而“冈”改为“江”则因为开村之后,人为活动频繁,改变了当地的地理形态。
标签:弼教重唇音碧江分韵撮要词义一、弼教村村名考弼教村,原名为“佛滘”。
该村在唐天复年间开村,其时有一木像漂流至此地停留,村民认为是吉兆,于是把它安置祭祀,因为当地河涌众多,而河涌俗称“滘”,因此,该地取名为“佛滘”。
后来,该地名因何原因演变为“弼教”,则说法不一。
其一,村名的演变是因为村中的标志性建筑——大圣公庙。
大圣公始建年份不详,只知在道光丁卯年(1867年)重建。
庙宇建成以后,村民纷纷前往朝拜,据说朝拜以后,大圣公显灵,不育的朝拜子弟大多顺利怀孕并生产,而父母朝拜之后,其子女均不再调皮无理,因此,当地村民皆十分信奉大圣公。
齐天大圣曾在天庭任职弼马温,后皈依佛门助唐僧前往取经,而且,村民相信,在唐朝开村时得到了佛教神像的庇护,因此将村名改为“弼教”。
其二,根据官方资料记载,清雍正年间,弼教村与邻村争地打官司,写状词时有意改为“弼教”,自此易名。
《陈村镇志》载:“唐朝末年已有居民,在唐天复年间(901~904年),一木雕佛像从江上漂流至此停留,村民把它安置立祭,当地俗称河为滘,故称‘佛滘’。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与邻村争地打官司,写状时有意将佛滘写成弼教,自此易名。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ebbb5e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3.10.22•【字号】粤建村函[2013]1832号•【施行日期】2013.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粤建村函〔2013〕1832号)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规划局,文广新局(文体旅游局、文物旅游局),财政局(委),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国土城建水利局、文体旅游局、财税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并公布了第一、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目前,我省共有91个中国传统村落。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号)和《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要求,现就我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落实好各项工作。
要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保护发展资金,建立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改善传统村落的生活生产环境,增强传统村落活力,合理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增加村民收入,科学有序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
二、抓紧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文广新局、财政局要继续指导本地区的传统村落在做好科学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建村〔2013〕102号文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制作要求,完成纸质和电子文件档案的制作(两种文件的数据要完全一致),尽快建立“一村一档”的传统村落档案。
【一日游攻略顺德水乡】在绝美古村,觅岭南风韵!
![【一日游攻略顺德水乡】在绝美古村,觅岭南风韵!](https://img.taocdn.com/s3/m/8b079151767f5acfa1c7cd34.png)
【一日游攻略·顺德水乡】在绝美古村,觅岭南风韵!爱旅游,爱生活的你怎能错过事不宜迟,小游带你先到这些古村一探究竟!顺德区逢简村:小船摇曳,水韵桥魂逢简村四面环水,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
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后来发展成一方集市,到了唐朝就已成村。
逢简气候宜人,水道曲折迂回有不尽之感,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古村犹存,古屋百余,古树遍布,古道纵横,一派岭南风情;远离繁嚣,空气清新,环境和谐,绿树成荫,一派诗情画意。
村内现存百年古屋15栋,祠堂庙宇约10间,其中刘氏祠堂、李氏祠堂、梁氏祠堂是较具规模和影响的祠堂,还有明远、巨济、金鳌三座古桥,水乡村落肌理完整,自然环境优美,渔业发达。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交通:乘坐383路至逢简市场站下车,步行200米。
美食:海鲜焖节瓜、蒸猪、手磨黑芝麻糊。
碧江村:金楼藏娇,祠堂成街碧江村以祠堂文化、岭南民居及水乡特色著称,村内拥有8处省级保护文物,10处市级保护文物。
碧江村保留了完整的古村肌理环境、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故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的称号。
碧江金楼属明清时期建筑,已有几百年历史。
金楼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祠、见龙门、亦渔遗塾和三兴大宅等多座建筑组成,还保留着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金楼其实名叫“赋鹤楼”,因遍贴金箔而得此名。
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时任兵部员外郎的碧江人苏丕文。
为了迎娶“公主”,苏家特意将本作藏书阁之用的赋鹤楼贴金改造,以作结婚之用,这才有了“金屋藏娇”的说法。
清咸丰《顺德县志》曾留下“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的记载。
多少年过去,碧江还保存着28座祠堂,这些宗祠构成了碧江人心底里对家的呼唤。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交通:可乘坐331路、332路、933路至碧江居委站下车。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案例集_特色小镇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案例集_特色小镇](https://img.taocdn.com/s3/m/d9fce7f5551810a6f4248617.png)
·“多廊” 指沿镇区主要道路以及水系沿岸进行绿化构成的带状绿化廊道,串联各景观节点形成镇区 绿化网络
天际线控制图
城镇风貌控制
·容积率 以多层居住建筑为主,以体现热水镇浪漫温馨旅游小镇风貌,容积率一般为 1.0—1.5。中 小学容积率≤ 0.9。
生态保护全域启动。先后关闭中小煤矿、化工、畜禽养殖企业 19 家,整治库区沿岸农庄 45 家,所有库区村及周边农庄推广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拆除漳河流域筑坝拦汊、 拦网养殖 52 处。埋设界桩划定了漳河水库“三圈”保护红线,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周边环 境综合整治和环保世纪行活动,漳河水库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整体水 质保持国家 II 类水质,局部达到 I 类水质,国家级生态保护林 12.42 万亩,森林覆盖率 40.62%。
·生态缓冲区 生态敏感性高,作为城市开发活动的生态缓冲地带,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允许城市绿地、 景观园林、小型休闲设施以及市政设施建设。
·城市发展区 项目基地内生态敏感性相对较低的区域,可用于住区、酒店、商业、商务等生态友好型城 市功能开发,但区内建设应控制开发规模、开发密度并且需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
64
置石驳岸——亲近自然 自然驳岸——草坡入水 人工驳岸——亲水平台
湖南省汝城县热水镇总体规划(2014-2030)
城镇概况
·热水镇地湖南省处汝城县东部,距县城 41 公里,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脚踏三省、 鸡鸣五岭”之称,已获得全国重点镇。镇域面积 138.74 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 1.16 万 人。2015 年,镇 GDP 为 2.3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1.4 万元。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VIP专享】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VIP专享】](https://img.taocdn.com/s3/m/558ed4e6caaedd3383c4d388.png)
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2008年4月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I 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现状概况及条件分析......................................................................... - 1 - 一、区位概况............................................................................................. - 1 - 二、自然条件概况..................................................................................... - 1 - 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2 - 四、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 2 - 五、现状土地利用概况............................................................................ - 2 -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 3 - 一、规划依据............................................................................................. - 3 - 二、规划原则............................................................................................. - 4 - 第三章功能定位与规划目标......................................................................... - 6 - 一、功能定位............................................................................................. - 6 - 二、规划目标............................................................................................. - 6 - 第四章规划布局设计...................................................................................... - 7 - 第五章各类用地功能.................................................................................... - 10 - 一、居住用地........................................................................................... - 10 - 二、公共设施........................................................................................... - 10 - 第六章道路交通............................................................................................ - 11 - 一、交通系统........................................................................................... - 11 - 二、道路等级........................................................................................... - 11 - 三、道路交通设施................................................................................... - 11 -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 - 12 - 第八章城市设计指引.................................................................................... - 12 - 一、“水城” 理念..................................................................................... - 12 - 二、城市空间模式................................................................................... - 12 - 三、水城文化........................................................................................... - 12 - 四、人性化、生态化的城市道路.......................................................... - 13 - 五、营造特色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 13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说明- 1 - 前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总体规划》和《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新城区概念规划》的修编对北滘镇新城区提出了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及塑造城市特色为目标重点突出区域中的地位、商务功能、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2f19c108a1284ac85043fa.png)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讲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琦教授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历史建筑特点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四历史文化街区、镇、村整治发展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一定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载体,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具有较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及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会越来越少,它不能再生产,而再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仿制品,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
整个国际上历史文化保护的理念,实际上说到底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威尼斯宪章”所说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问题、“奈良文件”所说的文化多样性问题,都在说明我们要保护各国不同的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遗产对我们当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国家文物局、国家城建总局联合所做的《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并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的报告,公布了第二批38个历史文化名城。
广东省潮州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4日又批准了第三批37个城市,使名城总数增加至99个。
广东省有肇庆、佛山、梅州、海康(雷州)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10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34个;历史文化名村24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41个;历史文化名村36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中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58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对于村落,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提问:“一没名人,二没巨贾,为何要保护古镇古村?那些乡土建筑(老建筑)又有何价值?”文化部出台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已于10月1日实施。
碧江村
![碧江村](https://img.taocdn.com/s3/m/357a7f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2.png)
自然、人工、人文环境要素反映在空间上为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有机关系所共同构成 的城市景观特色,并通过结构组织构成完整的保护框架。
(1)点——指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它是构成村落的最小单元,是人们感知和识别古村空 间的主要参照物;
(2)线(轴线)——村落的两条轴线一是村心街,二是泰兴街,这是人们体验古村的主要通道及主要观赏轴 线;
碧江村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下辖村
01 文化遗产
03 碧江介绍
目录
02 历史沿革 04 相关策略
05 旅游景点
0下辖村
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古称“迫岗”,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碧江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 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 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
问题
(1)保护意识薄弱 虽然大多居民都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深层次保护管理,如何在具体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 去切实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还缺乏相当的认识。 (2)城市发展对古村落空间的侵蚀 虽然碧江仍保留着数量较多、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但是,碧江乃至北?镇的快速发展已对村落的保护带来了 一系列的威胁,村落旧有的场所、节点、街巷空间正逐步缺失,部分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出现了水 体污染、河涌被填埋,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 (3)文物古迹亟待修缮 虽然七处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得到了修缮,但一些重点保护建筑存在失修问题,面临损毁的危险,亟待投入资 金进行抢救性维护修缮。 (4)市政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 虽然整体来看,碧江的市政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但是在宽度较小的街巷,市政配套依然缺乏,不够完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https://img.taocdn.com/s3/m/07b0aad93186bceb19e8bb81.png)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通常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一起公布。
评选条件和评定标准依据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选办法,主要内容: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
原状保存程度: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
现状具有一定规模:村的总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须在5000平方米以上。
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村镇总体规划;设置了有效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有专门的保护资金。
简介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2个;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24个;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公布,共36个;第四批:2008年10月30日公布,共36个;第五批2010年07月22日公布,共61个;第六批:2014年3月10日公布,共107个。
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住建部公布名单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底下村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镇张谷英村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住建部公布名单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住建部公布名单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湖南省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第四批2008年10月3日住建部公布名单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安徽省黔县碧阳镇南屏村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廉村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福建省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江西省赣县白鹭乡白鹭村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河南省郊县李口乡张店村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云南省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古寨村第五批2010年07月22日建设部公布名单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01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02 天津市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03 河北省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04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05 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大阳泉村06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07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08 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09 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10 山西省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11 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12 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阎景村13 山西省新绛县泽掌镇光村1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15 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16 浙江省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17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山头下村18 浙江省仙居市白塔镇高迁村19 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20 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21 浙江省宁海县茶院乡许家山村2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23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24 安徽省休宁县商山乡黄村25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关麓村26 福建省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27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28 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29 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30 福建省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31 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32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33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34 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35 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36 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37 江西省浮梁县勒功乡沧溪村38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39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40 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41 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42 湖南省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43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44 湖南省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五宝田村45 广东省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46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47 广东省佛冈县龙山镇上岳古围村48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50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51 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52 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53 四川省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54 贵州省三都县都江镇怎雷村55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56 贵州省雷山县郞德镇上郞德村57 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58 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云南驿村59 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电达村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6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村第六批2014年3月10日住建部公布名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1.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2.河北省沙河市柴关乡王硇村3.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4.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5.河北省磁县陶泉乡花驼村6.河北省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7.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丁村8.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9.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10.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11.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12.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奥治村13.山西省祁县贾令镇谷恋村14.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15.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16.吉林省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17.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下塘村18.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19.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2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2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焦溪村2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23.江苏省高淳县漆桥镇漆桥村24.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村25.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村26.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27.浙江省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28.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29.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30.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31.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32.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33.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34.浙江省龙泉市西街街道下樟村35.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霞山村36.浙江省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37.浙江省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38.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西溪村39.浙江省宁海县深甽镇龙宫村40.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黄田村41.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42.安徽省歙县雄村乡雄村43.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村44.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45.安徽省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4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卢村47.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48.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49.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50.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埭尾村51.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52.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53.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54.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55.福建省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56.福建省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57.福建省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58.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59.福建省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60.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思溪村61.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62.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桑园村63.江西省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曾家村64.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塘边村65.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66.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67.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68.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杏花村69.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70.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71.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坦村72.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73.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大园村74.湖南省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兰溪村75.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76.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77.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78.广东省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79.广东省遂溪县建新镇苏二村80.广东省和平县林寨镇林寨村81.广东省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82.广东省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83.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84.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85.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86.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漠川乡榜上村87.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月岭村88.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89.四川省泸县兆雅镇新溪村90.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乐道街村91.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92.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93.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94.贵州省榕江县栽麻乡大利村95.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96.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村97.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98.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清水村99.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帮兴村100.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101.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102.陕西省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10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街亭村104.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胡家大庄村105.青海省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106.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大庄村107.青海省玉树县安冲乡拉则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顺德碧江(一):慕堂苏公祠与砖雕大照壁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顺德碧江(一):慕堂苏公祠与砖雕大照壁](https://img.taocdn.com/s3/m/c8201b2daf45b307e8719750.png)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顺德碧江(一)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顺德北滘镇碧江村是其中之一。
碧江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碧江现存的祠堂、宅第、民居、书塾、园林等明清古建筑共有一万多平方米,其中最出名以及最传奇的是金楼,此外还包括职方第、泥楼、慕堂苏公祠、砖雕照壁、亦渔遗塾、三兴大宅(怡堂)等共七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佛山市文保单位村心大街祠堂群与泰兴大街祠堂群等一大批古建筑。
碧江的古建筑众多,源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出了17名进士,106名举人,其中有苏葵、苏珥、梁若衡、苏丕文、苏吉臣等著名学者和仕宦名人。
由于文化和商贸发达,一代代职官文人和儒商在碧江营造出连片十分考究的古建筑群,包罗了祠堂、馆舍、书塾、民居和园林。
在古建筑中,由以祠堂为最,鼎盛时期曾有祠堂280间,现时则只剩下约十间左右。
慕堂苏公祠与砖雕大照壁慕名到碧江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参观游览的游人中,绝大部分的都只到盛名远扬的金楼及其附属建筑群参观,其实金楼之外,还有不少可到之处,慕堂苏公祠与砖雕大照壁就是其中之一。
慕堂苏公祠与砖雕大照壁座落于村心大街,大照壁就在慕堂苏公祠对面,本来原是一河之隔,小河填平变马路后就变成相隔一条马路,苏公祠与大照壁均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慕堂苏公祠面阔三间,进深三巷,主体结构保存完整、局部雕饰精美,原堂匾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慕堂苏公祠是广东典型祠堂代表。
大照壁是广州陈家祠砖雕的姊妹篇,因为上面的砖雕与陈家祠的砖雕同出晚清砖雕名家南海梁进兄弟的刻刀下。
大照壁完成的时间比陈家祠要晚4年,所以刀法更为成熟,是民间砖雕的精品。
慕堂苏公祠,现为曲艺中心,到访当日没有开放,未能入内。
祠堂大门口的一对石狮。
石狮祠堂梁上的木雕。
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慕堂苏公祠木匾,木匾损失局部,现放置在金楼里面。
慕堂苏公祠对面的大照壁。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用地规划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7ab531804d2b160b4ec0c5.png)
六、城市设计提示 七、其 它
、总体布局要求: )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筑风格应协调统一,且与周围建筑相协调,注意建筑屋顶 界面处理。 )地块北侧为米高富路城市主干道,可通过灵活的空间层次以及现代的建筑饰面手法,形 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界面,地块主要交叉口位置需留出广场空间。 、交通组织要求: )做好地块内外部交通组织,合理布置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与道路之间须设置一 定的缓冲空间,以减少对城市交通影响。 )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解决地块配套停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与人防、停车等功能密 切结合。 、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方案应体现现代城市特色,充分考虑建筑空间层次,建筑立面造型应简洁明快,建 筑风格应协调统一,并与周边城市景观有较好的协调。 )地块北侧沿高富路的建筑外立面不应设置室外空调机、外露管道等影响立面景观的附着 物,确需设置的必须结合立面造型,统一设计,隐蔽处理。 )住宅建筑首层(不计底层为商业的住宅建筑)按≥的比例设置架空空间,净高不得低于米, 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及品质。 )按照《关于顺德区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意见》(顺建发[]号)的要求,按不低于的建筑面 积比例设绿色建筑。 )幼儿园应做好交通组织,减少对周边道路的压力,主出入口处留出足够的集散场地,妥善 解决好家长接送车辆的交通组织及临时停放。幼儿园须与住宅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 竣工。配套室外活动场地、配套绿化工程须与幼儿园主体建筑同时完成。 、其他要求: 禁止设置沿街商业。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及 还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年修订
建筑设计规范、防火规范及《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 定》(年修订版)执行。
四、建筑工程规划设 .机动车出入口方位 南面、东面
计要求
住宅:≥个车位㎡建筑面积
岭南水乡特色下的生态水环境规划——以佛山大学城卫星城(北滘)城
![岭南水乡特色下的生态水环境规划——以佛山大学城卫星城(北滘)城](https://img.taocdn.com/s3/m/5519761b102de2bd97058826.png)
· 186 ·区域治理水利资源与建设随着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由 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未来有着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将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佛山作为其中二级梯队的领头城市(一级梯队为广州、香港、澳门)承担着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转型示范作用。
长期以来,岭南地区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与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建筑形式等成为中国城市特色风貌中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近年工业化的迅速兴起与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岭南水乡空间特色正在受到威胁:原本丰富的河涌水巷面临着污染与填埋;特有的自然植被生长空间受到侵占;岭南水乡的文化景致逐渐消失在城市生活中……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秉承生态优先的策略保护地区自然特色景观,如何继承岭南水乡特色下的生态水环境规划。
为此,本文以佛山大学城卫星城(北滘)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为例,在研究了岭南水乡特色的空间特质基础上,对佛山北滘地区未来城市发展中应遵循的生态水环境规划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什么是岭南水乡特色?岭南水乡和江南水乡传统聚落都是在河网密集、气候润泽的环境中人们以水而聚的方式下慢慢发展起来的,两者所形成的空间形态有较大的相似性,都表现为浓郁的亲水情节,内部形态元素都是以河网水系为中心而进行建造和布置设计的。
岭南水乡是岭南地区独有的水乡空间,它因岭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而形成,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水,而逐渐形成一种择水而居的水乡聚落空间和水巷生活方式①。
水乡整体格局概括为由水、田园、村落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空间。
二、项目介绍及现状特征北滘,古称“百滘”,意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东北部。
北滘作为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是广佛同城化重要的空间节点。
一方面,它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全国智能产业高端集聚区,形成以家电产业、物联网产业、会展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结构体系,对于港澳粤大湾区西岸的制造业升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保护规划
选择此案例的原因:
1.选题:岭南水乡村落的保护--对于佛山的了解较多(公园设计),
2.碧江村的例子比较典型。
区位:补充: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古称“迫岗”,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
存在问题:自然环境方面:
1.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碧江村的水乡村落特色:岭南水乡村落最特出的特色是以水为脉,水系是水乡村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的排放、污水处理的设施缺乏等导致碧江村的水系污染严重。
2.不少河涌、水塘等水域被侵占:“以前碧江的河涌到处都流通,跟现在的逢简差不多,可如今的碧江已几乎没有河涌,全部填埋了。
而剩下为数不多的河涌,例如碧江隧道从河涌变成了“下水道”,成为排污、排废水的渠道。
”这是今天城市网《河涌长期黑臭,美丽水乡已成为回忆》的报道。
3.古树名木缺乏保护:
人工环境方面:
*空间格局的破坏:
*特色建筑的损毁:
碧江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工作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
碧江村有不少具有传统风貌的甚至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但是由于过于分散,并且某些建筑被低估而没有纳入文物保护范围,导致特色建筑损毁。
*原始居民的流失和生活原真性受到破坏。
由于碧江村内的配套设施不足,生活环境差等原因,园主居民大量迁出的同时大量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外来人口与原住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水乡村落居民生活的原真性受到了破坏。
社会文化层面: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村落迅速衰落从而失去活力。
虽然碧江仍保留着数量较多、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但是,碧江乃至北滘镇的
快速发展已对村落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村落旧有的场所、节点、街巷空间
正逐步缺失,部分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出现了水体污染、河涌被填埋,
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
传统生活中的“扒龙艇”(赛龙舟)活动
场所不断被蚕食,体现田园风光的桑基鱼塘逐渐湮没,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旧区改
造,也使名街、名路、名屋、名桥、名树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景观空间不断被挤
占缩小,以至传统的水系、街巷的肌理不复存在,水乡村落整体环境不断被破坏“”。
*保护意识的缺失
虽然大多居民都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深层次保护管理,如何在
具体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去切实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还缺乏相当的认识。
规划技术层面
*忽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管理制度层面
*法律法规的缺失
*保护措施的缺乏
*保护资金的不足
保护原则:
原真性:、典型性、完整性、协调性、永续性
保护模式:
“原汁原味”模式:
对于碧江村来说,这种保护模式实施起来难度大,过于理想化,难以实现。
X “博物馆”模式:√可对于已经失去固有功能又不具备利用条件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物建筑可采取。
这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对于碧江村来说,碧江村内也有不少颇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建筑,但没有被纳入文物范围,对于像书院等已经失去固有功能又不具备利用条件但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建筑可以采用博物馆模式。
“旅游开发”模式:√碧江村有良好的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发掘和利用村落内的特色,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活态永续”模式:X对于碧江村来说,大部分建筑仍然能满足当地人们的使用需求,以及碧江村的知名度不够。
目前,还不适合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