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岗位统计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新增就业岗位的统计方法及其启示
2006-11-09
提要:美国的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数量是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失业率、平均小时工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雇佣成本指数ECI、劳动生产率、进口指数IPI一起定期公布的8大劳工经济指标之一。

除了劳动生产率指标按季度定期公布之外,其他指标均按月定期公布。

由于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数量也是美国基本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因而深受美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统计范围
1940年以来,美国劳工统计局于每月的首个周五“打包”发布就业状况长篇报告。

统计指标包括失业率和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和劳动力、未就业人数、行业非农就业人数和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数、周工时、小时和周工资等。

就业状况报告的数据来源为每月进行的当前就业统计调查和当前人口调查。

前者由劳工统计局与各州就业保障机构合作进行调查,反映新增就业人数、行业就业人数、工时及薪酬变化等。

后者由人口普查局每月先作调查,然后由劳工统计局再统计出就业总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等指标数据。

可见,美国的就业状况报告反映了劳动力的各种状态。

二、新增就业岗位的调查统计特点
1、按照行业和人口特征分类,注重数据的互补性
新增就业岗位人数作为就业状况调查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较突出。

当前就业统计调查CES不仅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总人数,而且区分了850余种行业(职位)的就业岗位数的变化。

此外,当前人口调查CPS则在家庭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按性别、各年龄段、种族、文化程度、就业方式等人口特征相互交叉分类的就业人数消长情况,从中也可对照出新增就业岗位数量的规模。

这两种调查统计可互为参照,相得益彰,统计中横向与纵向的因素分类都得到了完善。

2、注重样本分布和数据采集的科学性
当前就业统计调查CES实现了从以前的定额制样本设计到概率本位设计的转变。

样本的采集每月由劳工统计局数据采集中心与州就业保障机构合作完成,包括16万家商业和政府机构(1000名雇员数以上的机构自动成为调查的样本),约40万家独立的工作场所,覆盖了约33%的雇员。

调查根据各州失业保险记录的季度数据取样,每年更新两次,保证样本库中加入新生的企业,消除已破产关闭的企业。

同时也简化了单位的分类,仅按照所有制性质,如私有和公有制进行区分,而公共部门则按照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分类。

如医疗系统的就业人数按照私营、国立、州立和地方进行汇总测算。

当前家庭调查调查CPS样本为6万个家庭,分布于792个地理区域。

先将792个调查区域划分为以每300个家庭为单位的小样本;再运用地址录、地图等将小样本细分,每4个街区(block)为1个调查小组。

然后再运用统计的方法从中抽取这60000个家庭进行抽样调查。

政府每月更换1/4的样本(家庭),以保证每个家庭一年内连续接受访问的次数不超过4次。

调查数据的采集手段有按键式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信函或传真、磁带或CD等形式。

据统计,按键式数据采集方式为30%,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CATI)为22%,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为19%。

90年代以来,使用IT技术手段采集数据的比重得到了较快增长。

3、注重统计方法的标准化
当前就业统计CES是技术性很强的标准化统计。

为了测算出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和各行业的就业数量,当前就业统计按照严格的5个统计步骤进行测算。

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回答不合规范的问卷,要求各州重新返工调查。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劳工统计局不强制各州就业保障机构进行调查数据的统计,各州只负责将调查数据传送到劳工统计局,由劳工统计局独立进行各项统计测算,这样就有力地避免了统计误差。

劳工统计局还建立了一套季度调整制度。

劳工统计局根据X-12 ARIMA数据模型,进行就业人数及其他就业数据的季度调整推算,调整推算误差。

目前X-12 ARIMA是北美地区的通用统计工具,并长期影响了OECD国家的就业统计方法,甚至也为许多商业机构所采用。

4、注重对社会经济决策的信息支撑作用
首先,对就业及宏观经济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非农就业人数增加或失业率下降,表示经济景气,对美元利好,利率可能上调,反之对美元利空。

平均周工时和失业人数等是领先指标的主要组成部分,领先指标如连续3个月下降,则预示经济衰退的开始。

因此,美国国会、联邦和州政府也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社会经济决策。

如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案》,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的连续12次加息,都参考了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和平均周工时等劳动经济指标。

其次,对整合劳动力市场信息起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

美国劳工部就业和培训署和各州就业保障机构,利用劳工统计局的就业调查统计数据,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就业预测,并充实到美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为职业培训和网上职介提供信息支撑。

(易善刚编译整理
非农业就业人数为就业报告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该数据与失业率一同布,公布时间通常为每月第一周的周五。

非农就业人数,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

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

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表明了一个健康的经济状况,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并可能预示着更高的利率,而潜在的高利率促使外汇市场更多地推动该国货币价值,反之亦然。

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岗位数怎么计算啊
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专家分析,加入WTO将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高2.94个百分点,创造近1200万个就业机会。

参考资料:
经济增长能否缓解就业压力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快、效益好、低通胀的特点。

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500亿元,将比上年增长7.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同比增收超过2000亿元,增长16%左右。

不过,宏观经济形势的向好,并不能掩盖目前国内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全国62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第3季度职业供求分析信息显示,国内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劳动力需求总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为0.75,即每75个工作岗位平均有100位求职者竞争。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官员透露,“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失业问
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5200万以上,平均每年新增加500万至600万人。

而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了1.5亿人以上。

城镇新增劳动力、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进入市场的下岗职工、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交汇在一起,使城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在中国加入WTO后,许多人希望国内劳动力市场情况能有改观。

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专家分析,加入WTO将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高2.94个百分点,创造近1200万个就业机会,但也有不少部门的就业岗位将不同程度地减少。

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在今后7年内将减少就业岗位49.8万人,位居各行业之首。

其他就业岗位将要减少的部门还有:机械、电子通讯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工业等。

在7年内就业岗位可望增长的部门有;纺织业、商业、建筑业、基础设施等。

另外,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为77%、34%和-11%。

这说明,今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尤其靠政府投资的拉动。

由于就业市场的疲软,政府希望依靠扩大内需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一直没有出现。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递减出现,微观领域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社科院的一位学者认为,国内经济已呈现买方市场,大多数产业领域供大于求,在这种形势下,创造就业机会比完成宏观经济增长目标更具挑战性。

关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弹性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1984年建市以来,我市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84—2000年平均GDP增长率达到8.6%,2000—2003年平均GDP 增长率也达到了7.3%,大量有劳动能力的人得到了就业安置,全市从业人员从建市初期的38.5万人增长到2003年底的65.9万人。

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经济基础不是很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市就业压力依然严峻。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就业难题,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通过对我市就业弹性系数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探寻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1、建市以来我市就业人员增加27.4万人,但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盘锦市 2003年末总人口123.9万人,现有劳动力资源(即16岁以上到退休年龄范围内的人口)80万人,比1984年的92.1万人,增加31.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67万人,16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8%。

这说明我市的劳动力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市上下努力调整就业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2003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4.94万人,比1984年增加26.45万人,增长68.7 %,年均递增3.61%。

2003年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就业人数与劳动力资源的比率)81%。

2、建市以来我市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39,经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增加0.39个百分点,近四年就业弹性系数为0.34。

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就业弹性系数就是研究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在正常情况下,若先预测出某年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也能预测出就业增长速度和增加量。

建市20年来我市就业弹性系数(见表1),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将这20年分为四个时期:
1984—1990年为第一阶段,建市后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8.6%,就业人数也增长较快,六年增加1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万人,年均增长5.2%,这一时期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60,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0.6个百分点。

1991—1995年为第二阶段,经济高位增长,GDP年均增长11.1%,就业人数也逐年上升,五年增加7.62万人,年均增长3.0%,这一时期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27。

1996—1999年为第三阶段,经济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就业出现负增长。

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1995年后,许多单位陆续减员,二是这几年国企改革步子大,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减少。

2000——2003年第四阶段,近四年经济稳步增长,GDP增长29.3%,年均增长7.3%,就业人数增加5.88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47万人,年均增长2.5%,这一时期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34,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0.34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政府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就业工作成效比较显著。

但由于进一步完善社保试点体系工作,2001年—2003年全市并轨解除劳动关系3.6万余人,成为构成从业人员总数增速较缓的重要原因。

综合来看,建市以来GDP增长175.1%,年均增长9.2%,就业人数增加26.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9万人,年均增长3.6%。

建市以来就业弹性系数为0.39,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0.39个百分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就业弹性系数相对比较稳定,均在0.07-0.18之间,上下相差0.11。

综合起来看,1991—2002年全国GDP增长204.4%,年均增长9.7%,就业人员增长13.9%,年均增长1.1%,就业弹性系数为0.11,即全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
0.11个百分点。

同期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就业弹性系数是0.25,较全国平均吸纳就业能力略高。

3、我市建市以来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1641个就业岗位,近四年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提供2014个就业岗位。

就业弹性系数显示了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增长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下面探讨经济增长速度与创造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多少个就业岗位。

为了消除统计数字的偶然性,在时期选择方面一般要连续计算若干年而不是某一年,故选择三年或以上作为计算时期。

经济增长速度与创造就业岗位之间的数量关系与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见表2)。

“七五”时期全市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人员1654人,体现了建市前后我市各项建设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八五”时期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1369人就业,这一时期经济高速增长,但年均就业增加人数大约1.52万人,比“七五”时期每年少增加0.25万多人,从就业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当时经济增长掺杂不少“泡沫”成分;“九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特殊时期,经济调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就业出现零增长;近四年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2014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好,这与近年来全市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得到改善以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和我市采取积极有效的促进就业措施,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年”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建市以来,我市GDP年均增长9.2%,年均增加就业1.39万人,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1513人。

1990--2002年,我市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为1273人。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2002年全国GDP年均增长9.7%,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77.24万人。

同期,广东省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4.25万人,深圳特区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0.93万人,而广东省和深圳特区2002年GDP总量分别是我市的38.5 倍和9.2 倍,而其同期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吸纳就业的能力仅是我市33.4倍和7.3倍。

这也说明我市10几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等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产业发展较快。

4.建市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近16万人。

90年以后,我市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9.1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7,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就业人数596人,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分产业看,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9.87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30.6%,而1990年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1
5.95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3.92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13年增长了24.5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3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30.8%,比1990年增加1.15万人,13年累计增长了
6.2%,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6.0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5.04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38.6%,比1990年全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5.9万人增加9.14万人,增长了5
7.5%,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6.3个百分点。

分析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

1990年—2003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率4.4%,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7,是当期全部产业弹性系数的1.48倍。

而第一、二产业弹性系数分别为0.36和0.1,分别相当于第三产业的97%和27%。

从增加就业岗位看,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加0.7031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596人,占经济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1273人的46.8 %,而同期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分别只增加486、191人。

由此可见,目前我市三次产业结构吸纳就业的能力有很大差异,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了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也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5.假如未来四年年均经济增长8.5%,2007年我市就业人员可能达到77万人左右,每年可能增加就业2.94万人。

根据经济发展速度预测就业人员数可以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假定就业弹性系数不变,在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下,先计算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再计算就业人员增长人数,最后计算就业人员数;第二种方法是:假定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增加就业人数不变,在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下,直接计算就业人员增长人数,然后计算就业人员数。

用第一种方法预测:先假定2004—2007年经济增长均为9%,因为2003年经济增长率已经达到8.2%。

再假定就业弹性系数为0.45,因为近年来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增长水平按近四年(2000——2003年)的水平测算比按建市20年平均水平测算更为合理。

预测2004——2007年就业人数增加11.24万人,2007年就业人数将达到76.18万人。

2004——2010年的未来7年全市就业可增加20.85万人,2010底全市就业人数将达到85万余人。

用第二种方法预测:经济增长速度与第一种方法相同,2004——2007年均发展速度为9%,不同的是,第一种方法采用就业弹性系数预测,第二种方法采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多少万个就业岗位预测。

第二种方法假定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预测每年增加0.30万个就业岗位(近四年的平均水平为2661个),2004——2007年就业人数共增加10.8万人,2007年就业人数将达到75.74万人以上。

2010年全市就业人口将达到84万人左右。

两种方法预测2010年就业人口接近85万人,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能实现方案上的要求,经过努力是可能实现的。

总的来讲,我市以77万人为2007年就业目标是比较可行的,因为2001、2002、2003年的就业人员增加数已分别达到了2.65、3.61万人、1.5万人,因此,每年平均增加3万人左右的就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目标,同时也比较符合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的实际。

综上所述,加快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各级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应该以就业问题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制订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措施。

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就业弹性系数较高的第三产业,建市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较大,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就业潜力,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和最快的办法。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一般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是吸引新增劳动力的重要场所。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以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为特点的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主力军,早已取代国有和集体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主渠道。

加快工业发展速度,特别要注意引进接续产业项目,利用工业项目最大的牵动效应发展壮大我市产业基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

在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实现
新增800万个就业岗位从何而来?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计划报告说,今年,我国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力争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那么这些岗位如何而来?
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说,提出这个就业目标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我国经济大环境良好,国民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为实现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将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约4000万人,照此推算,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就应该在800万人左右。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计在7%左右。

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系数计算,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万个至80万个左右的就业岗位,那么今年仅国民经济增长就可提供近500万个至560万个就业岗位。

其次,我国今年将加大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又会创造出一大批就业岗位。

近5年来,全国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从7100万人减少到5000万人,其中大批职工是从国有企业转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目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而且还在稳步增长。

新增就业岗位将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

服务业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将吸收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国家大力发展的社区家政服务、社区保安、生活护理和修理维护等便民服务业,也将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加上人们的就业方式、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形式日趋灵活多样,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时间等就业观念的兴起,又会使一部分人走上工作岗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为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在去年9月份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各部门、各地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

今年将是这些政策措施兑现的第一年,相信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自主创业环境。

根据劳动保障部最近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在3年内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

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今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作了专门的规定,即:(1)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2)第二产业是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业)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是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它又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部门等。

据谢文蕙等的资料,1988年,第三产业内部这四个层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是:发达国家为25:10:30:35;亚洲“四小龙”为30:15:35:20;印度和中国大体为35:25:25:15。

第一、二层次为流通类,第三、四层次为服务类,发达国家是服务类比重大于流通类,亚洲“四小龙”是二者大体相当,而中国和印度则相反,呈现流通类比重大于服务类,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的新兴产业相对弱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