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

在本课设计时,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在实验以及一系列问题后让学生思考讨论与总结,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理解。

在此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微观展示。

最后便形成了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的知识建构。

在电脑制作的游戏中强化概念强化新知。

奥苏贝尔强调主动地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过程是有意义的过程;有意义教学必须要具备学习的材料有意义和学习者有学习的心向、必备的认知知识。

本节课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知识层层递进,学生接受起来顺理成章,毫无生涩之感,避免了抽象概念教学时学生的被动接受,使学生在逐步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多种教学方法穿插渗透,势必引起师生共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善于观察的能力、乐于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

《离子反应》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有一定的分类思想。

这节课是离子反应的起始课,是离子反应的基础,是对微观知识更深层次理解和构建,建立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对电离的认识。

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还有化学反应原理打好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高中,对离子符号的把握不是很好但是学生有了溶液导电的基础知识,之前的学习知道一些常见的酸、碱、盐。

加强对学生的方法培养和兴趣培养至关重要。

高一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形象生动的实验和视频更博得学生的喜爱。

三、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掌握酸、碱、盐的概念。

②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③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

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③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④感受科技在学习中带来的便利。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到非常多,也是高考的一个常考考点,是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力的考验。

只有熟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电离才能更好的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电离方程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之中。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学生难以从分析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由于知识含量少或者基础薄弱不知道电离方程式中如何表达相关的离子以及数目。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的难点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探究法:以溶液导电为实验,查找原因,解释现象的本质。

分组讨论法: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理解知识强化对知识的应用,培养合作、思考总结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生动揭示事物的本质原因,便于理解,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用品
小灯泡、石墨、导线、NaCl溶液、NaOH溶液、乙醇、盐酸、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3、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4、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一些有机物。

七、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导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追问的形式层次递进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以及评价。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参与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学生参与度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

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