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最大的字典是译文出版社出的《英汉大辞典》,汉译英

合集下载

三笔注意事项

三笔注意事项

三级笔译注意事项一、语序(英译汉)解决表达问题有4个技巧,就是断结构、换主语、动词化和调顺序,基本上是在维护顺翻的情况下,做微小的调整,这样产生的一个错误倾向是,一些同学在考试时一味顺翻,不顾中文的表达习惯,造成失分。

比如2006年11月真题里面的一个句子:"This new fast recovery of tourism we are observing is kind of strange," said John Koldowski, director for the Strategic Intelligence Center of the Bangkok-based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如果是纯粹的"视译",也就是某种同传式的译文是这样的:“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我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有点奇怪。

”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他是战略情报中心主任,来自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

这样的翻译是以6-9个单词为一个单位,在主句、从句、分词和小词处断句,按照英文的顺序做做动词,换换主语的结果。

但是,这样的中文说说尚可,但是是很不规范的书面语,在笔译的时候必须耐心地调整顺序:“我们注意到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这种情况是有一点奇怪。

”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战略情报中心主任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

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草稿纸,也根本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落笔时脑子里面想好在下笔,可以拿铅笔在原题目上断结构后,标明一下该调整的位置。

二、选词(英译汉)翻译的时候要尽量地贴近原文,追求最接近于直译的意译,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不追求词藻,原文美,译文就尽量美;原文朴素,译文就别穿花衣服。

而在实际操作里,我发现一些同学把不追求用词变成了大概就行,没有意识到选词用词是笔译考试的一个重要采分点,例如在2005年5月的真题: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cannot be overstated. More than 50% of the world labor force is employed in agriculture.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early 1980s ranged from 67% of those employed in Africa to less than 5% in North America. In Western Europe, the figure was about 16%;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about 32%; and in Asia, about 68%. 划线两处必须翻译成“从事”和“比例”,不能翻成“被雇佣”(因为中文被动句少,而且这里显然不是强调谁雇谁做某事),以及“分布”(因为利用我们的并联,下文的几个百分比已经非常明确地指明了distribution的含义了)。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VS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VS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朗文英汉双解词典》VS《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775年,朗文出版公司出版了由著名词典学家Samuel Johnson 历经7载编纂而成的《英语大词典》(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由此算来朗文词典的历史距今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250多年中,朗文出版公司出版了大量的优质词典,既有通用词典,也有特殊用途的词典,也有针对初级和中级英语学习者的袖珍型词典。

而这其中最为著名,也称得上朗文词典的旗舰产品的是《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在其基础上朗文公司又出版了它的“姐妹版”,即《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它继承了“朗当”的基本体例和全部优点,但侧重于美国英语,同时广收百科词条。

本文主要论述《朗文英汉双解词典》和《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特点,并对两本字典在发音部分所做解释进行比较。

1、《朗文英汉双解词典》英文版主编:Arley Gray(美) Della Summers(英)双解本编辑:谢文英何欣际出版发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版次:1992年5月第1版2006年11月第19次印刷定价:63.90元《朗文英汉双解词典》是为我国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和出国人员而编译出版的。

全书共收三万八千多单词和短语,其中现代英语中的口语及俚语新词新义十分丰富。

编者用来释义和举例的词汇量限定在两千个常用词范围内,然而词典编得既简明又精当,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同义词、反义词和美英用法的差别,复杂的语法概念以及口笔语中如何措词等许多语言难点。

例证实用、典型而且丰富多彩,仅例句就有五万五千之多。

词语按通用的美国英语注音。

在音标方面,本书基本采用国际音标的标音符号,只是对几个双元音的标注方法稍加变动。

除了保留英文原版的特色,本书又增加了汉语译文的助益。

对于英语词目,尽可能给出汉语对等词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则给出原有释义的译文。

对于例语例句,是以直译为主,使读者容易理解原文的词义、搭配和结构,同时又认真推敲译文语言,使其明白易懂,符合汉语规范。

如何利用词典进行英语翻译?

如何利用词典进行英语翻译?

英语 dictionary ⼀词源于拉丁语 dictionorium,意为"⼿册"。

鲁迅先⽣在译《死魂灵》时曾有句名⾔:字典不离⼿,冷汗不离⾝。

词典不仅是我们治学的良师益友,更是我们翻译的案头顾问。

纵览译苑中的种种误译、讹译与拙译,它们往往与词典的运⽤莫不相关。

掩卷⽽思,欲就翻译与词典之间的若⼲微妙⽽⼜辩证的关系发表如下议论。

⼀、词典--不可不靠⼀则译界轶闻:我国⼀位知名学者在⼀篇谈论翻译与“杂学”的⽂章中举了⼀个例⼦:… going vegetarian and repeating 'Om mani padme hum' a hundred times between each bite of lettuce,他认为句中的 Om mani Padme hum 相当于《济公传》中的"奄摩呢叭尔哞",并断⾔此词组"词典不能帮忙"。

⽂章发表后,北⼤有⼈写信给他指出:Om mani padme hum见于商务印书馆的《综合英汉⼤辞典》第858页,有汉译,还有英⽂释义,所以并不是“字典不能帮忙的那些个东西”的好例⼦。

这位学者即复函(后发表):我只得承认是我的疏忽,没有先多查字典⽽就假定这是⼀般字典⾥不会收录的……(《翻译通报》)。

译界演绎的故事往往惊⼈地相似。

38年之后,有⼈在《中国翻译》(P.38)上写道:Textile finishes have in general become a "no-no" in today's market place…(句中的)no-no词典上根本查不到,经推敲的结果译为"⽆⼈问津"则较为适合。

其实,⽆需劳驾"推敲",只需打开最普通的《英华⼤词典》(P.939),就会发现将no-no译为"⽆⼈间津"是"较为不合适"的。

三级笔译考试,字典准备,成功的开始

三级笔译考试,字典准备,成功的开始

三级笔译考试,字典准备,成功的开始作者:李东雷新东方翻译课程教师前国防部高级口译根据两年来我们几个老师在笔译班授课的经验、人事部出题专家的建议和同学们参加考试后反馈回来的意见,刚与杨军老师再次确认,参加三级笔译考试的保险字典应为:英译汉(以下两本选一本)* 译文出版社的《英汉大词典》,主编陆谷孙,老版148元,新版178元,收词20万,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本英译汉辞典,尤其录有大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这对于考试尤其重要。

缺点是单解,但对考试影响不大。

* 商务印书馆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大字本129元,小字本98元,这是英汉双解的唯一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字典,单词量10万,但收有一些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比同类字典较多。

同类双解字典基本没有人名地名的译文,个别附录少量收入。

汉译英(以下两本选一本)* 外研社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收词14万,同类字典收词最多,大字本188元,小字本99元,尤其收入大量新词,正对考试胃口。

* 商务印书馆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收词12万,新词多,比上一本稍差,但比外研社传统的《汉英词典》好,因为有大量紧扣时代的新词汇。

>另外:考试不许带电子字典。

另外,电子字典本身对考试没有帮助,是自寻死路,上课时结合具体考题一比大家就知道了。

拿对字典,会用字典,三级笔译考试就有了成功的保证,因此这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期课的一个重要内容,白给的分数坚决不丢。

坚决不用英英字典,因为翻译靠的是双语转换,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明确的对应语意思。

比如sparrow,英汉字典解释为麻雀,英英字典解释为a small brown and grey bird, common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考试时候急死你,你也不知道这是麻雀的意思。

以上内容并不意味着其他大家喜闻乐见的字典(牛津、朗文、韦氏、科林斯、剑桥等)不好,只是这类英英或英汉双解字典对于笔译考试不对胃口,容易吃亏。

英语词典的分类

英语词典的分类

英语词典的分类:英语词典可以分为普通词典和专门词典两大类。

普通词典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必备的。

按照其词语解释的方式可分为英汉词典、英汉双解词典、英英词典和汉英词典四类。

(1)英汉词典方面,在开始阶段备有一本质量可靠的简明英汉词典或学生英汉词典就可以了。

中型的英汉词典可选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新英汉词典》或商务印书馆的《最新高级英汉词典》。

《新英汉词典》基本上可以满足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一般需要;《最新高级英汉词典》的规模比前者小一些,但对常用的、搭配能力强的动词和介词叙述较详,举出的动词短语和惯用语的例子较多,部分词条内设有辨异栏,对其用法给出具体指导,这些都十分适合英语学习者的需要。

大型的英汉词典可考虑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

该词典收入大量百科词条,专有名词的收录也十分丰富,如Tanaka是“田中”,Hashimoto是“桥本”,这些日语姓名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是查不到的;此外,梁实秋主编,台北远东图书公司出版的《远东英汉大词典》也是一本久负盛名的大型英汉词典。

但一般来说,大型英汉词典并不是和英语初学者的需要。

(2)英汉双解词典可以作为英语学习者从使用英汉词典到使用英英词典的过渡。

牛津大学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编得很有特色,词典后面附有地名和人名的汉译。

(3)英英词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英语学习者使用。

这方面,《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以其释义通俗易懂而十分适合学习者的需要。

这本词典不但例句丰富,而且注重用法和单词辨异。

《钱伯斯学生英语词典》(Chambers English Students’ Dictionary)是一本十分适合初学者使用的小型英英词典。

此外,也可选用《钱伯斯基础英语词典》(Chambers Essential English Dictionary)和《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Collins New English Dictionary)等。

英语词典的分类是什么

英语词典的分类是什么

英语词典的分类是什么英语词典是收集英语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英语词典。

英语词典的简介英语常用辞书主要分六种,分别为词典(Dictionary)、分类词汇汇编(Thesaurus)、同义词和反义词(Synonyms and Antonyms)、惯用法(Usage)、成语(Idioms)、俚语(Slang)和词源(Etymology)等等。

本文只谈上述第一类。

英语词典的分类全版本Unabridged Dictionaries在英语世界,英国的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美国的Merriam-Webster’s 和美国的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三种全版本Unabridged Dictionary较为流行。

1)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volume set)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volume set) 简称作OED,为世上最大的英语词典,20大厚本。

最大特点:老、大、尊、严。

历史悠久、收词最多、体积最大、编纂严谨、公认老大。

OED收词超过500000。

每个词目(单词)后面跟着一篇像大文章那样的解说:每个词下注音,词性,词源,从古至今的字形拼法;一个词义、一个词义从古到今地讲,此词义来自何处,此义从何时开始用起,每个时期用到此词义的名人名句;一个词义讲完,再开讲下个词义,若有不同词性,那就更多了。

外加词组、可参考的同义反义词、惯用法及插图等等,每个普通词典收编的词它都可讲上大大的一页,常用词就更不用说了,好几页决不夸张,简直是比一部大的百科全书还厉害。

新版的OED对单词的惯用法标榜是“客观描述”(descriptive),但仍是非常严谨,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最权威的英语辞典。

《牛津英语大词典》简介

《牛津英语大词典》简介

观影指南教育连衣裙打底衫牛仔裤运动裤 详情详细内容相关资源补充资源用户评论简体中文专业(Dr.eye 8 Pro)[ISO]《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14 Version)[ISO]♦10000+次 浏览相关: 状态:精华资源flyingsky : 2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搜索高级搜索分享登录搜索高级搜索已通过安全检测:安全检测软件软件:Dr.web《剑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3rd[《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Dictionary)OED on CD-ROM《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Oxford Advanced]《柯林斯高级英语学习词典(第五(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ISO]《朗文当代高级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第二(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2nd Edition)[ISO]Macintosh: Power PC G4 867MHz or faster processor; Intel Core Duo 2.13GHz or faster processor; Mac OS X v.10.4x or 10.5x.详细内容相关资源补充资源用户评论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4thEd)4th Edition[ISO]《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Dictionary)OED on CD-ROM《电影学英语系列:双字幕电影》超级单词,看这本就够了!》《新版新概念英语1-4册全部视频和课本》语言学习软体]罗赛塔石碑》(Rosetta Stone《牛津英语大词典...nar《我的第一本图解单词书》随书夜间新闻(2012-1季)》(NBC Nightly《新概念英语资料大全》(NEW CONCEPT《走遍美国视频版(1-78集全《罗塞塔石碑外语学习软件《英语口语有救了:一辈子都够用的英语口语三《牛津英汉双解大... DI 《牛津英语大词典...1.1《韦氏高阶英语词...st E《牛津简明英语辞...[《牛津简明英语词...CD-《牛津高阶英语词... 8th更多相关资源详细内容相关资源补充资源用户评论详细内容相关资源补充资源用户评论《边上班边学英语单词》随书MP3《初级英语学习节目-美国之音:新概念英语(美音、英音)全四《牛津高阶英汉双...霍[牛津搭配词典][...diti《牛津对话词典》(...alki浪中听涛[+48][-5]复]重要问题自己不下载东西时也天天挂着电驴,而且设置了上传速度不限zeeler我已经下载测试了,[0] [0]复]Keven_pang查语源的好东东!感谢![0] [0]复]emuleworld好东西[0] [0]复]tjiayue下载了,幸福啊,呵呵,谢谢楼主[+2] [0]复]jxlhq谢谢,很好很强大![0] [-1]复]ailala不知道出新版了哈,赶紧下载,对于英语专业来说,关键还是要看词典的词汇量的大小。

英语词典家族

英语词典家族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六版) 作者:(英)霍恩比 著, 石孝殊等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年08月
收词80000条,核心词汇与阅读词汇兼收并蓄。 较原文版增加2500条新词,以反映最新语言动态。 大量语法、用汉说明、解析语法难点、辨析易混淆 词汇。 英美兼备,详列美国英语的拼法,读法和用法。 例证9000条,示范典型用法,言乞求有据。 40页研习专页,全面介绍英语应用知识。 插图1700项,给予词义充分形象的展示。
英汉大词典(精) 作者:王瑞晴 主编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收词更新、更全。本词典收词条100000余条,这些词条都
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确定下来的,都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 和最新的词汇。 2.编排合理。在词条内部结构上既考虑到每个词条议项的记 忆重点,又考虑到每个词条的构词特点。所以无论是在词的 释义、例句、习语选用方面,还是在派生词的界定方面,编 者都花了很多心思,以使本词曲更符合读者的学习重点和记 忆规律。 3.附录部分独具特色。本词典附录部分包括不规则动词表, 普通人名表,国际单位制表和英、美军衔表。一般词典都把 地名作为附录的一部分,但这样就有一个缺点,即其形容词 形式在附录中无法体现。
英语词典家族
市面上的英语词典可谓林林总总,品种繁多, 有名为英英词典、英汉词典、英汉双解词典的,有 称为“高阶”、“中阶”、“初阶”的,也有叫做 “学习型词典”、“阅读型词典”的。看来,对英 语词典作一简单梳理,进行一下分类大有必要。
英语词典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照语言类别划分,可分为
英英词典 英汉双解词典 英汉词典 汉英词典 英汉汉英词典
该词典具有以下特色:收词范围广,共收录
英语成语、谚语、俗语、俚语等5.5万余条。

CATTI三级笔译必看笔译三级考前黄金讲义

CATTI三级笔译必看笔译三级考前黄金讲义

语言的互相翻译不但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在搞翻译工作时最怕碰上习语多的文章。

因为为了忠于原者,译文必须既坚持它的外国味,但也要符合本国文字的要求,而翻译习语却是最难把这两个标准一同达到的。

为了要适汉地把外国语言中的习语忠实地翻译出来,有经验的翻译工作者一般采取下列几种方法:1.直译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例如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paper tiger”,外国人看起来不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另外,我们口中的“丢脸”也被直译为“lose face”,“走狗”译成为“running dog”.由于中国热而大为外国人欢迎的“功夫”音译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译法的一种。

2.同义习语借用法——两种语言中有些同义习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们不但相同的意思或隐义,面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载了当地互相借用。

比方说汉语中有一句习语是“隔墙有耳“,英语中却有”walls have ears”,两句话字、义两合,无懈可击。

我们说“火上加油”,英国人则说”to add fuel to the flame”,两者也完全一样。

3.意译法——有些习语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借用,则只好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对待.例如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用来表示被打得大败之意,译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

“乌烟瘴气“形容情形混乱不堪,可用“chaos”来表达。

4.省略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就是习语中有的是对偶词不达意组,前后含意重复。

偶到这种情况时可用省略法来处理,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感。

例如“铜墙铁壁”可译成“wall of bronze” 已经足够,实在无须说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街谈巷议“在意义上也是重复的,所以译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Chinese dictionary

Chinese dictionary

《汉语大词典》,是中国大型的汉语词典。其内容之浩繁,包括
社会生活、古今习俗、中外文化乃至各种宗教的教义等,
都发生纵向或横向联系。词典由中国数百位专家参与编写工作,共 收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汉语大字典》是目前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注:形音义 所谓生字的形就是字的结构,比如说是左右结构,上 下结构,半包围机构; 所谓音就是汉字的读音,通过拼音规则给汉字标音; 所谓义就是汉字的释义,汉字所能表达的含义
年初时,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典》仍侧重于古义的诠释,还不能 满足社会的需要,商务印书馆遂组织专家编撰出版《辞源》。立刻风 靡全国,成为学术界、文化界争相g's (1936) Cihai (辞海 "Sea of Words") was a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 and expressions, and provided near-encyclopedic coverage in fields like science, philosophy, history. The Cihai remains a popular dictionary and has been frequently revised. 舒新城(1936)《辞海 》 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 提供near-encyclopedic,并覆盖了科学、哲学、历史。它是一个 受欢迎的词典并且多次被修订。 《辞海》目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负责编纂出版,在台湾也出版正体 中版,《辞海》以其专业的队伍、严谨编纂作风著称,其知识性和 准确性极高,是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
2005年6月 第5版 6.5万条
2012年6月 第6版 6.9万条

翻译工具书分类

翻译工具书分类

翻译工具书分类翻译专科语文词典1词句多译汉英例析,主编刘文彬张崇北审定吕志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1991年内容简介:准确地用词造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书面表达能力。

《汉英词句多译例析》旨在通过中学英语教学中常用、常见的汉译英例析,帮助中学生和英语自学者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也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进行汉译英训练的备课材料。

《例析》分“一词多译”和“一句多译”两大部分,各有侧重,涉及面不超出中学英语教材。

在“一词多译”的英文例句下,一般不附汉译,但考虑到某些词的翻译难度大些,为便于读者理解,所以有的英文例句附有汉译。

全书例句力求选自课本,并注明有关册页,从多译角度看仍不能满足读者需要者,编者择选了课本外例句以补充,凡此不再注明出处。

此外,参加《例析》编写的有各地知名的教员。

他们从多年积累的教学资料中精选出200多个典型而实用的多种译例,并辅之以扼要的“用法说明”。

这无疑于读者大有裨益。

2英汉百科翻译大词典,曹焰张奎武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内容简介:本词典是关于英汉翻译的工具书,收词5万,涉及学科近百个、译例15万条,引用著作、译作两千余部。

3英汉翻译例句词典,刘重德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内容简介:词目上万条,例句近五万单元。

主要对象为学习与从事英汉互译翻译的同志,对大专院校英语教师、研究生、本、专科生,有一定的参考及使用价值,既可翻查借鉴,又可阅读欣赏4实用英汉翻译类典,胡燕平张荣建主编,重庆出版社1997年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英语工具性类书。

它包括大20类专业题材:中国历史和文化、政治、法律、教育、工艺美术、音乐、考古和文物、影视和戏剧、体育、传媒、金融和投资、商贸、医疗卫生、农林牧渔、邮电通讯、交通、冶金、建筑、化工、地质和矿产。

本书所提供的材料分为书语和口语,同时采用双语对照的形式,意在使用者便于直接对比参照,提供翻译实践中可运用的语言范式,其中相当多的语言材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或稍加变换即可流利表述于口译场景之中。

网上在线翻译字典词典大全

网上在线翻译字典词典大全

网上在线翻译字典词典大全翻译类字典词典英汉类字典词典—— 百度词典搜索支持强大的英汉互译功能,中文成语的智能翻译—— 在线多国语言互译,功能强大—— 在线搜索不重复汉英词条100万,英汉词条103万。

—— 提供在线词典查询,包含覆盖70多个专业的近百本词典数据,超过1000万词条——界面简单而实用—— 颜元叔教授主编-网路英英/英汉辞典—— 目前网上最好的翻译工具—— 线上最庞大的英汉-汉英翻译语料库—— 支持多国语言在线翻译—— 词汇量超过网上其他任何一款词典,搜索结果多元化—— 免费多语种在线翻译—— Online Website Translation 网页翻译汉英类字典词典—— 较权威的在线汉英词典,繁体,备有汉字部首索引和汉语拼音检索功能—— 中文,英语,荷兰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瑞典语,匈牙利语 —— 汉语输入方式:拼音、简体繁体—— 中英文查询,提供词义、例句、词组、同义词、反义词英文类字典词典—— 例句不错—— 英文、德文互译在线词典,英文界面—— 美国英语,有难易之分—— 在线拉丁语和英语词典,历史较久,英文界面—— 著名的韦氏大词典在线版,使用方便,英文词汇多—— 美国形体语言词典,独特的在线词典—— 查询、互译、流行词汇、站点导航,英文—— 英语同义词字典,英文—— 英文、德文互译在线词典,英文界面—— 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五种语言629本词典的在线检索,权威,英文—— 在线拉丁语和英语词典,历史较久,英文界面—— 欧洲主要语言互译,很多链接资源,英文—— 美国形体语言词典,独特的在线词典牛津英语大词典在线版,须注册才能使用,英文—— 包括剑桥国际英语辞典、美国英语辞典、国际短语辞典及国际习语辞典,英文英语同义词字典,英文—— 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各国语言单词的音频发音(英)其他语言类字典词典—— 专业的在线德语辞典—— 网上在线翻译字典—— 線上、離線英漢翻譯軟體,英漢/漢英字典—— 提供英文对英文、中文和日文的翻译。

翻译书目

翻译书目

1.邓炎昌,刘润青等著,《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198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郭著章,李庆生编著,《英汉互译使用教程》,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3.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陈宏薇,李亚丹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0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5.毛荣贵编著,《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2002,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6.傅敬民,张顺梅,薛清编著,《英汉翻译辨析》,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7.马秉义编著,《汉译英基础教程》,2006,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8.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2003,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0.金惠康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1.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200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2.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1998,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3. Basil Hatim,《跨文化交际》,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4. 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5. 周方珠著,《翻译多元论》,2004,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6.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17. 刘宓庆著,《文化翻译论纲》,1999,湖北教育出版社18. 喻云根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2000,湖北语教育出版社19. 辜正坤著,《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2003,清华大学出版社20. 高一虹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200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1. 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2004,外文出版社22. 乔龙宝编著,《英语散文佳作赏析与翻译》,200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3. 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24. 温秀颖著,《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2007,南开大学出版社1.《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商务印书馆(2001)2.《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3.《翻译学》谭载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4.《现代翻译理论》刘宓庆江西教育出版(1990)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蔡新乐, 郁东占. 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蔡新乐.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蔡毅, 段京华. 苏联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陈嘉映. 语言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程永生. 描写交际翻译学.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杜建慧, 杨金良等. 翻译学概论.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9.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冯建文. 神似翻译学.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傅勇林. 文化范式: 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C].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胡壮麟. 功能主义纵横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法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黄龙. 翻译艺术教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姜治文, 文军. 翻译批判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蒋骁华. 符号学翻译研究—文学语言的理据及其再造.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金隄. 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孔慧怡, 杨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亚舒, 黄忠廉. 科学翻译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李延福. 国外语言学通观.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2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0.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刘重德. 西方译论研究.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吕俊, 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罗新璋. 翻译论集[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马祖毅, 任荣珍. 汉籍外译史.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95.沈苏儒. 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99.王建开. 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王佐良.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炫. 中国当代思想批判.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1.奚永吉.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谢天振. 翻译研究新视野.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2.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杨晓荣. 小说翻译中的异域文化特色问题.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杨自俭, 李瑞华.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1983-1992)[C].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张美芳.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张南峰. 中西译学批评.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张培基, 喻云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 郑州: 文心出版社, 2000.周方珠. 翻译多元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周仪, 罗平. 翻译与批评.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翻译方向书目推荐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实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实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翻译资料(一)

翻译资料(一)

问答(一)问:罗老师好!我们现在读大三第一学期,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课后的笔译练习比较多。

一做起翻译练习来,就自然想起要查查词典,英英词典、英汉词典或汉英词典等。

请问有什么好的词典可以推荐介绍给我们?谢谢!答:好的,我可以按英国、美国和中国的三大词典系列给同学们推荐介绍,大家可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来选择。

但在这里我有一条忠告,就是在做翻译练习的时候不要过多地依赖词典,而要在阅读分析原文上面多下功夫,要深入理解原文词句在上下文当中的具体内涵。

如果过多地依赖词典,对着词典照抄照搬,那么对原文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和想象就会减少,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往往质量不高,表现在篇章连贯性差、用词不贴切不传神等方面。

总之,我们要善用词典,用得好,帮大忙;用不好,真倒霉。

1.英国词典系列1.1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简称OED,世界最大、最权威的学者型英语词典,词源解释丰富,有如一部英语史。

以多卷本、单卷本[配放大镜]和CD-ROM等形式出版;单卷本在国内售价1500元左右。

世界各地常见的中小型牛津英语词典都是在这大部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包括国内出版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

1.2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anguage (即《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专为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编写,配有丰富的插图,有丰富的例句和语法详解,用来解释词条的词汇均为常用词,浅白易懂。

该词典配有CD-ROM)。

1.3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即《柯林斯英语词典》,专为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编写,每个词条都有词频标注,词条解释方法独特,好懂易记。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中高级英语学习者词典。

该词典配有CD-ROM,外教社已引进版权出版)。

1.4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International] (该词典配有CD-ROM)。

汉英大词典

汉英大词典
吴先生编的汉英词典,是我案头的常备书。有个评家说过一句刻薄话,说是吴典中真正被查到的内容肯定远 远少于一辈子无人问津的内容,那是讥诮书的水分。其实这话也恰好说中了这部汉英词典words和facts兼顾且特 别致大力于后者的一大长处——按吴先生本人的说法,就是“文理工农医经法商”各科的糅合。我个人倒还曾稍 嫌后者不足呢。那是我心脏不适的时候,想到吴先生的汉英词典去查“房颤”的英文说法而终不得,于是查到 “心房”条内的例证群中,方始找到“心房颤动”,而那英文译文auricular fibrillation之后似又缺了医生 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速写式AF(吴的“心室颤动”即更可怕的“室颤”英文释义后倒是附上了vf)。我一直在思考一 个自以为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一部大词典里有没有以及有多少一辈子无人问津的内容,这个问题又能通过何种 实证方法求解。这个问题好像中外古今还没人解决。
在新兴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语言类工具书的编纂面临着巨大考验,首先就是如何保持词汇新鲜度的问题。 “房奴”、“山寨”、“宅男”、“卧槽族”等反映社会焦点热点的新生词汇,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也 对传统翻译提出新的挑战。英语专家、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在序言中指出,在中国与世界文化对话日频,既要避 免双方误读,又要争取话语权的今天,这样一部汉英词典可望发挥相当的作用。
而这恰恰成为《汉英大词典》(第三版)的最大特色。本书广泛收集了常用词语和科技术语,并特别注重收 集近10年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新词新义,有紧贴时代特色的词汇,“八荣八耻”(eight Does and eight Don’ts)、“愿景”(vision;perspective view)等,有反映社会焦点的新名词,如“婚奴” (wedding slave)、“宅男”(Otaku)、“宅女”(Otaku girl)等。同时,大量的高新技术词汇,如生命 科学、宇航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高速公路词语等,也多有收录。

英语词典选择

英语词典选择

英语词典选择英语词典选择市面上的英语词典多如牛毛,你知道哪本最适合你吗?今天我们分享一篇优秀的文章,对各类英文词典的使用以及选择进行比较,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喜欢就转发收藏吧!1英文词典的主要分类目前在国内我们接触到的英文词典主要有三种:英汉词典、英汉双解词典,以及英英词典。

1英汉词典英汉词典一般为中国人所编写,是目前英语学习词典的主流,如鼎鼎有名的由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

2英汉双解词典英汉双解词典都译自英语原版词典,但并非真正全文翻译,大多数词目都是英语释义配上对应的汉语解释。

最著名的英汉双解词典应该是下面这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相信很多同学上大学后第一本英文词典就是它。

3英英词典英英词典又分为两种:ESL词典以及Non-ESL词典(又称母语词典)。

ESL词典(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国内使用流传最广的英英词典类型,特点是面向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释义用词较简单,一般局限在3000词以内,词典收词量较小。

Non-ESL词典是指英美国家人士使用的词典,特点是收词量大,释义用词精确,范围广,无上限,很多词典例句很少或没有,有点类似于我们用的《新华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在国外出版社的英汉双解词典以及各种在线词典的冲击下英汉词典的市场份额逐年缩小,未来前景也不明朗,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

学会使用英英词典是每一个英文学习者的必备要求和技能。

2为什么要使用英英词典使用英英词典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更加深刻地理解词汇。

中文和英文并非就真能一一对应,很多词非常微妙,细微差别在中文翻译中体察不出来。

学到更多丰富、地道的表达。

英英词典中对应的例句和表达往往非常丰富。

更加全面地掌握单词的各种搭配以及切合语境的应用。

动词和介词如何搭配?形容词如何用更贴切?常用词一词多义,活学活用等问题都可以在字典里找到答案。

举个例子《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They returned, therefore, in good spirits to Longburn, the village where they lived, and of which they were the principal inhabitants.想一想,这里为什么要用inhabitant 这个词?可不可以用resident来代替?在英汉词典里面这两个词都解释为“居民”,但是在英英词典里面这两个词的解释分别是:inhabitant n. [C] one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a particular place.resident n.[C] someone who lives or stays in a place such as a house or hotel.两者一比较就能看出它们的细微差别了,一个是表示“居民“,一个是“住民”。

例析含有复数名词的习惯用语

例析含有复数名词的习惯用语

彳'7矣後滋Us冏主厂语言知识」例析舍帘義救名词的习惯用语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赵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含有复数名词的习惯用语。

这些习惯用语往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可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下面,本文就英语中含有复数名词的习惯用语作一归类。

1.含有words.orders等表示话语、命令的复数名词的习惯用语。

例如:He is a man of few words,very polite and unassuming.他不爱说话,非常有礼貌,也不装腔作势。

What he said proved wrong,so he had to eat his words.事实证明他说错了,所以他只好收回前言。

He didn,t say so in so many words.他并未直截了当地这么说。

In other words,she doesn't want to go to the date.换句话说,她就是不想赴这个约会。

She could hardly express her gratitude in words.她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His deeds didn't live up to his words.他言行不一致。

Mark my words,or you'11regret.记住我的话,否则你会后悔的。

She sometimes paused to weigh her words.她有时停下来斟酌一下措辞。

Mike refused to take orders from that fool­ish fellow.迈克拒绝接受那个蠢家伙的命令。

1'm under orders not to let anyone in.我奉命不准任何人进入。

值得注意是,eat one*s words意思是“收回自己说过的话”“承认说错话”,不是“食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汉最大的字典是译文出版社出的《英汉大辞典》,汉译英最大的字典是外研社出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防止因小失大,我提出8个小细节,请你注意。

也许你的能力在考前不能有大的提高了,但注意这些容易忽略的问题,也许可以帮助你提高一些分数,争取一次闯关成功。

1.字典越大才越好
实务考试可带两本字典。

英译汉最大的字典是译文出版社出的《英汉大辞典》,收词20万,录有大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汉译英最大的字典是外研社出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收词14万,收录大量新词和例句。

普通牛津、朗文双解词典一般收词不超过8万,且没有专有名词,普通用汉英词典缺少最新词汇,而且例句少,用法少。

英英字典不要带。

考试情景1:
2006年5月笔译实务考试英译汉Scandinavi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般牛津和朗文双解字典因不收地名,考试时无法查到。

考试情景2:
2005年5月笔译实务考试汉译英“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屋脊”在一般汉英字典里只可查到“ridge”,在大型词典里会有两解“ridge”和“roof”,更会有例句:“帕米尔高原地处世界屋脊”,因此得到标准答案:“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考试情景3:
2005年5月笔译实务考试英译汉rye,英英字典的解释为a type of grain, the seeds of which are used to make flour or whisky or to feed animals。

想十分钟也想不明白是什么粮食,不如英汉字典-“黑麦”那么干脆。

考试情景4:
为了在分秒必争的考试中节约时间,请在两本字典上按照字母顺序作标签,这样一翻就到位了
2.事先一定要踩点
考前一周电脑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上有考试地点和注意事项,应认真阅读。

如2006年5月北京地区考生的三级笔译考试地点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本部(朝阳区芳园西路5号)。

考试情景5:
某考生于考前一天在互联网上查找到相应的公交线路,乘车前往考点,估算了第二天所需时间。

根据准考证的要求,考试提前15分钟入场,迟到半小时不得入内。

他还侦查了周边地形,发现考场周围无饭馆,校内食堂不大,小卖部少,因此决定自行带中午的干粮。

3.考试带齐八大件
确认考试当天应该带的东西有:1、准考证,2、身份证,3、手表,4、英译汉词典1本,5、汉译英词典一本,6、黑色或蓝色钢笔或签字笔若干支(实务),7、2B铅笔和橡皮(综合),8、尺子(实务答题时供修改用)
考试情景6:
一些同学长期把手机或电子字典当手表用,但考试时手机必须关机,放在教室前后空处,尤其不允许带电子字典进入考场。

考试情景7:
考试不许带涂改液,下午实务考试并不提供额外的草稿纸,也根本没有时间打草稿。

有些同学修改时涂大黑疙瘩,严重影响阅卷老师心情。

建议带一把尺子,划直线删改原文。

4.中午饮食不大意
上午11:30综合考试结束,下午1:45入场,2:00开始考长达3个小时的实务,中午共有2小时15分钟休息时间。

学校提供几个教室备考。

建议大家自带食物和水,迅速占领备考教室的有利位置食宿。

不可吃多,不可吃鸡蛋等不易消化食物,以免血液进胃,脑部缺氧以至昏菜。

考试情景8:
我有一次推荐学生中午喝红牛等易兴奋饮料,结果一高二女生喝红牛喝醉了,造成下午发挥欠佳。

所以,饮食也要事先模拟一下。

考试情景9:
中午不宜过多饮水。

进入考场后,如同进入监牢,不许出去,除非交卷。

因内急影响考试者众,英雄不能被尿憋死。

5.别人交卷不慌张
一切考试都和心理的准备分不开,无论自己水平高低,都要在考试前后保持自信轻松的心态,尤其不要被别人影响。

别人交卷快,自己也不可受影响,学耕地老牛,扎实耕耘。

考试情景10:
某考生,早上考综合时发现一人交卷极早,因此受尽打击,严重影响了上午的发挥。

但下午考试发现,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回来过……
6.时间分配早打算
综合题的阅读题有增加长度难度的趋势,所以上午考试时,在开始阶段要抓紧时间。

实务题英译汉看起来会比汉译英长,但汉译英会更费时,要尽量把时间平均分配。

我建议把时间定在1小时40分:1 小时20 分,所以英译汉部分要快做。

考试情景11:
某考生参加2006年5月考试,因考前练习真题时发现综合部分的阅读简单,没想到那次考试阅读题长度增加,综合后半部分时间不够,考试侥幸61分通过。

但下午做实务题时英译汉耗费了2个小时,最后汉译英没做完,最后几句话乱写了几笔,实务考了58,结果没有通过。

时间安排好,所差2分不难到手。

7.专有名词必准备传统学习中大家都不重视人名、地名、事件名、缩写和其他一些专有名词的背记,但是翻译考试的要求是字字矶珠,一个单词也马虎不得,都要翻出中文,同学们有必要专门在考前查看一些口笔译词汇书,至少在脑子里对一些常见的说法挂个号。

人事部颁发的2006年5月各级口笔译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中,三级笔译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长难句子理解能力差;2、组织通顺汉语能力差;3、知识面窄,普通常识和背景知识缺乏;
4、地名很少译准确。

后两个问题其实都与大家以往不重视专有
名词有关。

(当然也与字典没有带对有关。


考试情景12:
某考生为一英语专业学生,但三级笔译没有通过,自己不解。

后来自己发现原来是把WTO这个词翻错了,你说阅卷老师能让你过吗?
8.卷面书写莫忽视
翻译考试是非常主观性的考试,答题本身就是争取阅卷老师爱惜你可怜你尊重你的过程,所以考试的卷面不容忽视。

新东方8个三级笔译班带下来,发现一些同学没有通过,多是被下午的实务考试挡住了;而很多同学的实务考分往往是57、58分。

如果认真把卷面写好,注意做翻译的一些规矩,也许就真可以多得两三分,考试就可以涉险过关。

现在大家都用电脑写东西,对用笔写字越来越不注意了,所以在考前两三个月,请大家坚持完全模拟考试,用笔写字练习。

考试情景13:
某考生翻译彭定康告别香港演讲辞的这句话时是这样写的:“But here and there perhaps there will be a touch of personal sadness, as is true of any departure.但是,这里或者那里也许会触动一些人的伤感,任何离别都是如此。

(人生自古伤离别嘛!)”请同学们一定放弃这种连批带讲的翻译方法,更不许写个括号,让老师做选择题。

考试情景14:
我现在的by008一次测验,67人中有近30人把中文的逗号(,)和句号(。

)写成(.)和(.)。

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还有的同学写的字过于连笔或太小太密,以至于我批改的时候十分气愤,气得想要把他撕碎。

所以,尽量不连笔,一个一个字认真写,字间稍有距离,行间也有距离,便于改动。

考试情景15:2005年5月三级笔译实务真题-Over the 10,000 years since agriculture began to be developed,…一个班5个同学都分别译为“自从有了农业的10万年/100年/1000年以来”。

数字一挪地方就抄错,反映了应试时的慌乱,关键是缺练。

英译汉时,数字应写为中国人最接受的方式,比如12 million,要写一千二百万或1200万,不要写12000000,看着费劲。

汉译英35万,应写成350,000按英文习惯补上三位一逗号,显得老练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