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问题研究
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
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合并和收购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商业行为。
合并和收购不仅可以带来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还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然而,合并和收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商誉减值。
本文以中国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并购案为例,探讨企业合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商誉减值问题及其影响。
一、商誉减值的概念和原因商誉是企业在并购或收购过程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差额。
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商誉价值超过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而需要将商誉价值进行调整或减记的过程。
商誉减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商誉的价值。
2.管理层决策:管理层在商誉计量和评估过程中的决策可能导致商誉被高估,进而引发商誉减值。
3.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商誉减值。
二、华谊兄弟并购案及商誉减值问题华谊兄弟是中国知名的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自2015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包括美国电影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的收购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并购交易引发了一系列的商誉减值问题。
1.市场环境变化: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环境的调整,华谊兄弟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
电影票房的增速放缓和市场份额的下降导致了其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调整,使得商誉价值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2.管理层决策:在并购过程中,华谊兄弟管理层可能高估了被收购公司的价值,使得商誉被过度计量。
随后的经营业绩表现不符合预期,进一步加剧了商誉减值的压力。
3.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影产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华谊兄弟在并购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使得商誉价值面临较大的风险。
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商誉会计问题研究商誉会计问题研究[摘要]商誉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不能脱离企业资产而单独存在。
由于商誉无法用货币明确计量,因此现行会计在通常情况下,对自创的商誉未给予计量。
对此理论界意见分歧较大,中华会计网本文就商誉本质、商誉价值认识、计量、会计处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和探讨,并得出商誉价值属性决定于计量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商誉价值计量方法会计处理问题研究一、引言商誉是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结果,作为企业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存在。
对于商誉会计研究是财务会计比较热烈、前沿的话题,理论界分歧较大,目前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本文对商誉以下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供大家批评指正。
商誉的概念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最佳状态”的客观存在。
二、商誉本质的理解关于商誉性质问题,会计理论界的分歧较大。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 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一)对企业好感的价值;(二)超额收益价值;(三)总计价账户论。
笔者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一部分,不能独立脱离企业有形资产而单独存在。
因此商誉价值必然依附于企业整体资产,当收购价格高于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时,商誉表现为资产形态,否则为负商誉即负债。
因此,现行会计理论把商誉当作无形资产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即商誉本身存在正商誉和负商誉的问题。
从理论讲上企业整体资产价值应取决于企业未来盈利水平,商誉作为企业价值构成部分,其价值内在原因与企业经营的结果分不开,外在表现为企业整体资产收购价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因此不能确切地说商誉一定就是正值即是资产。
商誉减值研究报告
商誉减值研究报告引言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部分。
商誉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了企业的品牌声誉、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然而,由于商誉的无形性质和不确定性,其价值是否能够持续以及是否需要减值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
本报告将对商誉减值进行研究,探讨商誉减值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会计准则。
商誉减值原因商誉减值的原因通常包括市场环境变化、收购估值过高、盈利能力下降等。
首先,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商誉价值下降。
例如,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或法规限制都可能对公司的商誉价值产生影响。
其次,收购估值过高可能导致商誉减值。
在并购交易中,如果企业支付的价格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商誉的价值将会减少。
再者,盈利能力的下降也是商誉减值的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那么商誉的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商誉减值计提会计准则商誉减值计提的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下,商誉减值计提需要进行两个层面的评估:首先,进行企业整体层面的评估,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则进入第二层面的评估,即确定商誉减值金额。
而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下,商誉减值计提则需要进行单个报告单位层面的评估。
影响商誉减值的因素影响商誉减值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环境、盈利能力、市场预期等。
首先,行业环境的变化对商誉减值具有重要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商誉价值的下降。
其次,盈利能力的变化也是影响商誉减值的重要因素。
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商誉的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最后,市场预期对商誉减值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对企业前景的预期悲观,那么商誉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
商誉减值的影响商誉减值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誉减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利润表。
商誉减值计提将会减少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指标。
其次,商誉减值可能对企业的信誉和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
企业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摘要:企业合并是现代经济中常见的一种业务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整合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大规模的企业合并中,商誉往往是一项关键的资产。
然而,由于商誉的特殊性质,其减值问题成为合并后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以华谊兄弟并购事件为例,探讨了企业合并中商誉减值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旨在提供有关合并商誉减值问题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企业合并;商誉减值;华谊兄弟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合并成为了各行各业中常见的一种战略行为。
合并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降低成本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合并过程中,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合并所带来的商誉往往面临着减值的风险。
2. 商誉减值的原因商誉是企业在合并或收购过程中支付超过净资产的部分,是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资产。
商誉减值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业绩不达预期,公司价值观差异,财务数据误导等。
以华谊兄弟并购事件为例,其商誉减值主要是由于电影市场的变动以及公司业绩下滑所致。
3. 商誉减值对企业的影响商誉减值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誉减值会降低企业的净资产,影响股东权益。
其次,商誉减值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再者,商誉减值会对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心。
4. 解决商誉减值问题的策略为了解决商誉减值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精细的尽职调查和评估,准确地评估合并目标的价值,避免过高估值造成的商誉减值。
其次,企业可以加强合并后的商誉管理,确保合并后业绩能够充分体现商誉的价值。
最后,企业可以不断优化自身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提高盈利能力,从根源上避免商誉减值的问题。
5. 结论企业合并时商誉减值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关键性挑战。
华谊兄弟并购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证案例,展示了商誉减值的原因与影响。
商誉会计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国内外现状:美国是最早对商誉会计处理进行规范的国家,在美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历史上,有两次关键的公告,其一是1970年发布的《企业合并》和《无形资产》,对商誉进行了带有争议、但统一的会计规范。
该公告规定企业合并可以同时采用权益联合法和购买法,并且要求在购买法下确认的外购商誉在不少于40年内摊销。
再就是2001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企业合并》和《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对外购商誉的后续处理作了一次大胆的变革,规定取消权益联合法,要求企业合并统一采用购买法,并且改商誉的系统摊销为减损测试,商誉减损则确认损失,未减损则不予摊销。
这两次公告分别标志着商誉会计处理的定性和转折。
截至2003年,FASB共发布了6项与商誉密切相关的会计准则,可以说商誉会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回顾国内,我国对商誉问题的研究可以说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尽管起步较晚,但是我们国家的会计学者对商誉问题还是很重视的,近几年,有很多的专家学者以出专著或发表文章的方式,对商誉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
如1995年,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生方荣义发表了博士论文《论商誉会计》。
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的博士生阎红玉于1999年也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商誉会计》。
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2007年1月1日起已经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且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就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商誉会计体系,我国现行商誉会计理论的基本内容, 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份,在新经济环境下,有必要重建我国商誉会计理论。
意义及目的: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资产,他虽然是一项看不见的无形资源,却使对企业的现实收益与未来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形资产。
商誉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地位与日俱增,因此,商誉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
在日益开放的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凭借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建立起来各种可以使企业比同类企业获得更多收益的资源,这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之间的合并日益频繁,合并后的商誉也成为了财务会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商誉是企业在合并过程中支付的一种差价,是未能通过合并资产正常计量的一种资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结果,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利益。
在合并后,商誉的计量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探讨商誉后续计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问题1.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是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关键。
目前,商誉的计量方法主要有成本模型和公允价值模型两种。
成本模型是指按照商誉的成本加上商誉发生的净账面值变化,使用加速摊销法进行摊销。
公允价值模型是指按照商誉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摊销商誉,而是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成本模型能够稳定利润,但不利于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公允价值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商誉的价值,但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商誉后续计量的核心问题之一。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按照商誉的公允价值进行测试,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在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的情况、企业经营状况等。
商誉的减值测试需要进行专门的评估,需要利用专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3.商誉的摊销问题商誉的摊销问题是商誉后续计量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商誉的摊销是指将商誉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摊销,将商誉分摊到企业未来的利润中。
商誉的摊销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摊销的期限、如何确定摊销的方法等。
商誉的摊销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使商誉的摊销能够更好地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二、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解决方案1.商誉计量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商誉的计量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
《2024年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范文
《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华谊兄弟公司的商誉现状,探讨商誉对其品牌形象及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在当下市场竞争中,影视公司如何维护和提升商誉的策略。
通过对华谊兄弟的案例分析,期望为其他影视公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商誉是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影视公司的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及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公司,其商誉的构建与维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华谊兄弟的商誉现状,探讨其商誉的形成、维护及提升策略。
二、华谊兄弟商誉概述华谊兄弟自成立以来,凭借其优秀的作品和专业的运营,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商誉。
其商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作品质量:华谊兄弟出品的影视作品以高品质、高口碑著称,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 运营能力:公司具备强大的项目策划、制作和发行能力,确保了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
3. 企业文化:积极向上、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华谊兄弟商誉的形成与维护1. 优质作品是商誉的基石华谊兄弟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推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商誉。
2.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商誉的保障华谊兄弟在经营过程中始终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诚信经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3. 强大的品牌传播力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如社交媒体营销、明星代言等手段,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商誉对华谊兄弟的影响1. 增强市场竞争力良好的商誉使华谊兄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
2. 提升品牌价值商誉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品牌价值,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资源。
3.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商誉有助于公司在行业内树立标杆,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影视公司如何维护和提升商誉1. 坚持质量第一出品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是维护和提升商誉的关键。
《2024年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范文
《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篇一一、引言商誉是公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对影视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以华谊兄弟为例,探讨影视公司的商誉形成、评估及维护等问题。
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公司,其商誉的构建与维护对于整个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华谊兄弟的商誉研究,为其他影视公司提供商誉管理的参考和借鉴。
二、华谊兄弟公司概述华谊兄弟成立于XXXX年,是一家涵盖电影、电视、实景娱乐、互联网等领域的综合性影视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谊兄弟已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出品的多部影片和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并屡获大奖。
华谊兄弟不仅在影视制作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娱乐生态圈。
三、商誉的形成与评估1. 商誉的形成华谊兄弟的商誉形成主要得益于其优秀的作品质量、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持续的创新力。
首先,华谊兄弟坚持内容为王,通过精湛的制片技术和优秀的创作团队,制作出多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其次,华谊兄弟注重企业形象的建设,与政府、媒体、合作伙伴等保持良好的关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最后,华谊兄弟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力。
2. 商誉的评估商誉的评估主要通过市场认知度、品牌价值、企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
华谊兄弟在市场上的认知度极高,其品牌价值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同时,华谊兄弟的企业文化也得到了员工的认同和社会的肯定。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华谊兄弟的商誉。
四、商誉的维护与提升1. 维护优质作品输出华谊兄弟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加强制片技术和创作团队的建设,保证作品的质量。
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际影视公司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作品的国际影响力。
2. 强化企业形象建设华谊兄弟注重企业形象的建设和维护,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与政府、媒体、合作伙伴等的沟通与协作等方式,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 持续创新与拓展华谊兄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
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影视公司商誉研究——以华谊兄弟为例导言商誉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司品牌价值、合作伙伴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体现。
对于一家影视公司来说,商誉的价值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声誉、市场地位以及未来业绩的表现。
本文以中国知名影视公司华谊兄弟为例,就其商誉的形成、管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商誉的定义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超过其净资产的差额部分。
它是对被收购公司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估值。
商誉一般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部分。
二、商誉的形成商誉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得到的。
影视公司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知名度。
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佼佼者,曾通过收购其他影视公司,如艺华传媒、天马传媒等,扩大自身的版权库、人才储备和市场影响力,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商誉。
三、商誉的管理商誉的管理对于一家影视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商誉管理制度,包括评估商誉价值、监控商誉的变动等。
其次,公司需要加强对商誉的保护,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
最后,公司需要运用商誉,提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华谊兄弟通过与各大明星合作、举办影视颁奖典礼等方式,将商誉转化为实际业绩,提升自身品牌价值。
四、商誉的影响因素商誉的形成和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商誉的形成和变动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增长促使了影视公司商誉的形成和增值。
其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声誉也是影响商誉的重要因素。
如华谊兄弟作为一家优秀的影视公司,凭借其丰富的经验、高质量的作品和良好的声誉,提高了商誉的价值。
再次,公司与各界合作伙伴的关系也会影响商誉的形成和变动。
华谊兄弟以其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影响力,提高了自身的商誉价值。
五、商誉的重要性商誉对于一家影视公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商誉直接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企业并购中商誉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商誉问题研究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商誉的现状及本质 (2)三、商誉存在的有关问题原因及分析 (3)(一)对自创商誉的确认存在争议 (3)(二)难以得到精准的商誉计量数据 (5)(三)对负商誉的处理未作明确规定 (6)四、对购入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 (7)五、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时,商誉这一会计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经济生活中,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近年一股企业并购的浪潮在中国悄然升起,并在企业扩大规模,重组资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商誉往往在企业并购中,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并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因此关于商誉的研究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受到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商誉会计的现状和其中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对自创商誉的确立问题,对商誉进行精准计量的问题和对购入商誉后续处理的会计问题。
通过分析,尝试对提及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同时借助案例分析,从实际出发,浅析案例,旨在从中总结出一点相关的经验教训可供参考。
关键词:商誉并购会计处理案例分析AbstractWhile the economy has developed into an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goodwill, as a accounting term,has been appearing frequently in the daily economic life 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 kinds of business activities.In recent years,there is an upsurg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M&Q)in China as one of the many results of the soaring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fast-paced globalization.M&Q can facilitate the expans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play an increasing crucial role in the asset reorganization.In addition,goodwill is a important aspects when it comes to M&Q, especially for those on large scale.In this case,the analysis of goodwill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theory field and the practice field.This thesis will undertake the analysis of goodwill by looking into the present status of goodwill accounting and some problems about it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e recognition of self-create goodwill,the precision of the measurement of goodwill,and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s of goodwill after M&Q.Meanwhile,this thesis will also try to pro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analyzing some cases and reasons behind these problems as well.Key Words:Goodwill Merger&Acquisition Accounting Treatment一、绪论浅谈企业并购中与商誉有关的若干问题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近年一股企业并购的浪潮在中国悄然升起,并在企业扩大规模,重组资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商誉相关问题研究
O a 3 +O 8 +O a S 码 +j 6 5 x 4 O 3 6
O O g % +O 6 O +0 2 7 +O g x 4≥0 a 9
O g x a +O 6 0 x i +O 4 O +O 5 6 x ≥0 : 3 2
 ̄ , 35 x b
景的合并报表对集团的各类信息使用者来说不仅相关而且必 要。企业合并时,母公 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要确认合并商
誉 ,但是 对于 合并商 誉 的确认 和计量 ,各 个 国家的会 计准 则 有着 不 同的规 定 。本 文结合 案 例分析 ,对 目前 我 国采 取 的商 誉会计 处理 方法提 出几点 问题 和建议 。
配 比 即 为X l :x 2 :X 3 : x 4 :X 5 :X 6 ;于 是 可 建 立 下 面 的 线 性 规划 :
Mi n Z=O ≥ d 童 +白 5 +O . 2 2 +a 2 0 +O
g 6 x , +鸯 3 +: 1 5 +6 2 4 4 9
热点 。随 着经济 的发展 ,商誉 在 企业 的总体 价值 中所 占的比 例越来越 高,对企 业的生存 、发展和盈利起 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这种背景下 ,本 文对 合并商誉的 问题进行 了研 究 ,通过
比 较 不 同 国 家的 商 誉 会 计 处 理 方 法 ,从 信 息 使 用 者 的 利 益 出
+ + + 4 + + =t O 0 x j , , , 4 , 5 , 6≥0
之 后用 l i n d o 软件 求解 即可 。 三 、总结
《 国际会 计 准则 》规定 :交易 发 生 时 ,购买 成 本超 过 购 线性规划是企业生产过程 中决策制定 的理论依据 ,决 买企 业在 所 购可 辨认 净 资产 的公 允 价值 的股权 份额 的部 分 , 策 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实际 应作 为商 誉 并 确认 为一 项 资 产 。商 誉 应 以成 本 减 去 累计 摊
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
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
从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
举例来讲: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
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
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的话要不要摊销,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商誉是否应该被确认首先,援引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钮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设计储备确认会计(这个公告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披露已经证实的未来可采储备的价值,为了作出披露,这类公司必须对尚未钻探仍处于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时的解释说明: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
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
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毕业论文其次,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经验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
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
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的确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
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最后,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
事实上,随着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企业并购中的商誉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商誉问题研究在企业并购中,商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
商誉指公司从收购其它公司或品牌时,超出净资产的那部分价格。
商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交易双方共同认可的品牌、客户基础、人才队伍等价值,但是商誉的存在也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造成影响,需要关注和管理。
商誉的来源一般来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收购。
当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时,一般会以一个总价格进行交易,其中一部分是对企业净资产的估值,另一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形成可能源于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市场份额、专利、独特技术或优质客户等方面的优势,也可能源于两家企业合并后能够实现更强的规模经济、适宜的合并,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
商誉录入和管理在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中都很重要。
在会计准则中,商誉是一个非物质性资产,需要进行准确的估值,并在会计报表汇总中进行记录。
一般会采用“初期确认”和“按年摊销”的方法,对商誉进行逐年分摊,以减轻企业在并购后未能立竿见影获得利润而对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商誉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估值的难点。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商誉的估值往往需要获得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对商誉的估值往往涉及到财务、法律、经营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体系,所以评估工作需要求助于专业机构。
但是由于商誉来源和影响因素千差万别,所以估值工作的难度很大,不同的评估机构、方法和技术可能得出差异较大的估值结果。
商誉也存在着潜在的会计风险。
如果估值过高,企业可能会因为在并购后未能实现预期效益而需要进行巨额商誉减值,从而使公司的利润和资产降低。
另外,商誉在会计报表中的体现也要求企业定期对其进行审核、评估、披露等工作,否则将面临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诚信度的问题。
考虑到商誉的这些问题,企业应该尽可能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以了解被收购企业的历史、财务、经营等状况,评估商誉的真实价值。
企业也应该控制好商誉的使用,以避免发生估值过高、不良撤退等问题,对企业造成损失。
在执行商誉分摊过程中,企业应该尽可能合理地依据市场变化将商誉按照实际价值进行摊销,以保持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对外透明度。
商誉问题研究
这 如 益资 本 化 法 。它 是 将 企业 未 来 可 赚 取 的 主 体 的 价 值 属性 进 行 确 定 。 ( ) 益 资 值 . 些 支 出均 作 为 当 期 费用 处 理 。 再 二 收
“ 额 收 益 ”按 照 一定 的贴 现 率 折 现 . 超 以 本 化 法 计 量 商 誉 价 值 缺 乏 理 论 基 础 1 . 对 商誉 进 行 摊销 , 必 造成 双 重 负担 。 势 尽 其 现 值总 和 确 认 为 商 誉 的价 值 .其 计 算 该 方 法 无 法体 现 商 誉 的 价值 属 性 。计 量 管这 一 处 理方 法 也有 一 定 的道 理 .但 实 公 式 为 :商誉 =( 业 年 预 期 收 益 一 业 方 法 与价 值 属 性 之 间存 在 一 致 性 、相 关 企 行 务 中采 用 此 法 的 尚属 罕 见 。3 商 誉 在 购 、 年 平 均 收 益 率 X 业 可 辨 认 净 资 产 总 性 .计 量 方 法 是外 在 的 ,而 属性 是本 质 买 企 业 收 购被 并 企 业 时 .即 调 整 当 期 的 企 额 ) 贴现 率 .这 种 方 法 的 优 点 在 于 . ÷ 它 的 , 量方 法 应 该 体 现价 值 属性 。 用收 股 东 权 益 ( 余 公 积或 资 本 公 积 )理 由 计 采 盈 仅 仅 将 “ 额 收 益 ” 化 . 结 果 不 受 买 益 资本 化 法 计 量 商誉 价 值 是 何 种价 值 属 是 :商 誉 不能 单 独变 现 .其 使 用 无 法确 超 量 其 卖 双 方 谈 判 能 力 的 影 响 : 缺 点 1 于 其 . 在 从 既 性 . 益 资 本 化 理 论 未 给 以明 确 解 释 :. 定 . 而 任 何 摊销 方 法 均 显 主观 臆 断 . 收 2 业 时产 生 的 商 誉 也不 宜 确 认 英 国 目前 缺 乏可 验 证性 .且 计量 结 果 会 由于 人 为 收 益 资 本 化理 论 依 据 在 于 .收 益 是 有 资 然 自创 的商 誉 不 予确 认 入 账 .在 购 买 企 地 调 整 贴 现 率 而 不 准 确 ..商誉 价 值 如 本 产 生 的 .因此 收 益与 资 本 价 值 之 间 必 2 果 不 能 表现 为 资 产 的话 .则超 额 收 益 量 然 存 在 正 向关 系 .因此 当商 誉 作 为 资产 虽采 用 此 法 .但 已有 改 变 为确 认 一 项 资 化 缺 乏依 据 : 3企 业 的 预 期 收 益 不 是 固 时 . 然 表现 为是 一 种 超额 收益 价 值 . 必 如 产 的倾 向 我们 认 为 . 果 商 誉能 满 足 资 态 的 .那 么 商誉 价 值 也 随 企业 经 营 发 生 果收 益 与 资 本 价 值发 生 不 对 称 时或 者未 产 的 确 认标 准 .那 么就 应 该 作 为 一项 资 变化 .则收 益 资 本 化 法计 算 出 商 誉 价 值 点认 为 商 誉 是潜 在 超 额 利润 或 者 损 失 的 发生 正 向 变化 时 .收 益 资本 化 理 论 缺 乏 产 加 以确 认 .如 果 刚刚 确 认 就对 其 进 行
商誉会计问题研究
、
商 誉 的性 质
第一 , 可定义性 。 I A S B概念框架指出“ 资产是指主体控制的 由于过 去事 项而形成 的 、 预期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主 体的
商誉~词最早出现在 1 2 世纪 。 1 9 世纪晚期 , 商誉首次 出现 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中 。关于商誉 的性 质早在 1 9 世纪末期就存
—■_ — 6 0
财 经 论 坛
文 从 商誉 的 性 质 出发 , 探 讨商 誉的确认 、 计量 、 列报与披 露 问 题 。通 过 对 国 内外 学 者观 点 的研 究 以及 中外 商誉 会 计 准 则 的 比
较, 提 出对 商誉 会 计 处 理 的 看 法 。
形成 过程复 杂 , 难 以确 定哪些因素形成 商誉 , 它的价值 也难以 可 靠地计量 。第三 , 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 企业经营状况受到 多种 因素的影响 , 进而导致商誉价值的波动。
标准。
收购 I B M 的全球 P C业务部 , 其 中外购商誉达 1 0 2 . 4 亿元 , 占总 支付对价的 9 8 . 4 6 % 。 2 0 1 1 年欧洲企业对过去并购企业的估值严 重看跌 , 斯托克欧洲 6 0 0 指数成份股公 司 2 0 1 1 年商誉减值共计 7 6 0亿欧 元。 这 些数据无不彰显出商誉的魅力。 在经济活动 日益 纷繁复杂的今天 , 研究商誉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二 , 可计量性 。虽然商誉难 以计量 , 但它仍然可 以计量 , 目前各 国普 遍以支付对价 的公允价值 与取得的 可辨认净 资产
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关性 。商誉作为一种具有价值 } 生、 稀缺性 、 不完全 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 替代性 的无形资源 , 是 企业 竞争 优势的价
【商誉暴雷问题研究文献综述3100字】
商誉暴雷问题研究文献综述一、关于商誉形成的研究自商誉被学术界研究开始,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善意的存在。
More(1891)是第一个研究商业价值计算的人。
他建议店主利用部分利润作为杠杆出售劳动力价值,因此企业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净收入和影响因素。
将现金流量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中,对未来的企业价值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迪克、哈特菲尔德等科学家在1914年的深入调查,商业价值转移的研究达到了顶峰。
本文总结了企业所有权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并提出企业的利润可以超过平均水平,通过比较员工工资与其他投资,可以衡量“超额利润”的组成部分。
此后,关于商誉经济内涵的讨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研究热点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它讨论了劳动价值的直接决定,包括“超额收益”的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在衡量Leach的观点。
有一种无形的“质量值”,即Hendrix(1987)提出的“三种理论”。
二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商誉的本质,如具体探讨商誉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商誉的“权力理论”、“不完全竞争的商誉”协同等。
对商誉的影响。
第三,对商誉要素进行列举和分类。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包括Catlett(2011),Falcon和Gordon(2012)等。
然而,由于人们对劳动价值认识的多样性和现实的变化,在这一问题上仍有许多争论。
商誉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好感价值论、协同效应观和超额盈利能力观等。
根据商誉理论,商誉来源于消费者、员工、投资者等相关群体对公司的商业价值(Boume,1888);“协同”观认为,商誉是企业不同部门协同的基础(Miller, 1973)。
从超额利润的角度来看,商誉是企业唯一正常的收益,其预期收益大于竞争优势(于长春,2010)。
此外,一些学者对商誉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20世纪末,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对商誉来源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工具。
2000年,中国学者余跃东提出了人力资本商业价值的概念,即企业垄断人力资本的价值来源。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合并商誉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在合并交易中产生的商誉资产。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一直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
一、合并商誉的涉及范围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到商誉的减值测试和摊销问题。
商誉减值测试是指公司在合并后,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商誉摊销是指公司需要考虑商誉的使用寿命,对商誉进行逐年的摊销,以反映商誉的经济效益逐渐消耗的过程。
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商誉减值测试主要采用减值测试模型来进行。
减值测试模型主要有市价减值测试模型和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
市价减值测试模型是指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主要根据市价进行,并采用市价的方法来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是指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主要根据商誉的价值利用来进行,如采用摊销法,贴现法等方法来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
三、商誉摊销的方法商誉摊销主要采用摊销法进行。
摊销法是指公司按照商誉的使用寿命,对商誉进行逐年的摊销,以反映商誉的经济效益逐渐消耗的过程。
摊销法主要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摊销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商誉的使用寿命进行平均摊销,加速摊销法是指在商誉的使用寿命中,前期摊销较快,后期摊销较慢。
四、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誉减值测试方面,对商誉摊销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且在商誉减值测试方面,研究主要围绕市价减值测试模型进行,对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的研究较少。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对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商誉减值测试不当,容易导致商誉减值准备不足,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商誉摊销不当,容易导致商誉的价值被过度消耗,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解 商 誉 的性 质 , 与 总 计 价 账 户 论 所 不 同 即商 誉 的 内 在 价 值 。 但 因此 , 誉 价 值 具 有 法 予 以解 释 。 商
价 值属性 决定计量方法的结论。
的价值收购时, 于被收购企业来讲, 对 其 商 誉 自然 就 是 负 值 。 而, 多数 情 况下 , 然 大 会 计 处 理 都 从 收 购 方 考 虑 , 其 计 量 为 将
作者简介_
收 购方的利润 。 因此 , 商 誉的理 解 不应 局 对
堂
耍堡 呈量 墨盒 堡 :叁塾 !
堑堕荃 史 里婆堡叁 . 鲎 羔 奠 避造 堡1 师 硒窭杰 二
限于 无形 资 产或 者超 额 收 益价 值 的认识 ,
事实 上, 业 既可能有 正商 誉 也 会有 负商 企
誉, 我们 既然 能把 正商 誉 当作 无形 资 产来 认识 , 何 妨 不能把 负商 誉 当作 无形 负债 又
分 歧 较 大 。 国 著 名 会 计 学 家 亨 德 里 克 论 把商 誉 当作 无形 资产 认 识 是不 够 全 面 胆 识 , 商 誉 对 企 业 而 言 , 实 是 一 种无 美 正 确 森 ( . n rk e ) 其 所 著 的 ( 计 理 的, E SHe d is n在 《 会 即商 誉 本 身 存 在 正 商 誉 和 负 商 誉 的 问 形 资 产 , 可 能 为 企 业 带 来 超 额 收 益 , 有 负 论 书 中 , 会 计 的 角 度 对 商 誉 的 性 质 题 。 理 论 上 讲 企 业 整 体资 产 价 值 应取 商 誉 对 企 业 而 言 , 产 生 巨 大 的 破 坏 力 。 一 从 从 则
一
,
商誉 本 质 的理 解
资 产公 允 价 值 时, 誉 表 现为 资 产形 态 , 来 认 识 呢 ? 商 当然 , 一 次 新 的 认 识 或 者 跨 每
因此, 行 会 计 理 越 、 破 需 要 的不 仅 仅 是 勇气 , 需 要 的是 现 突 更 关 于 商 誉 性 质 问题 , 计 理 论 界 的 否 则为 负商 誉 即负 债。 会
业 整 体资 产包括 有形资 产和 无形资 产, 资 产收购价 值 与净 资产公 允 价 值 之 差周 管 理 制度 , 资 源 得 到有 效 配 置 , 应 社 商 使 适 誉 是 企 业 整 体 价 值 的 一 部 分 , 能 独 立 此不 能确切 地 说 商 誉 一定 就 是 正值 即是 会 经济 发 展需 要 , 进 国有 经 济壮 大 与发 不 促
提 其 的 } 哿企 脱 离 企 业 有 形资 产 而 单 独 存 在 。 因此 商 资 产。 当然, 多数 情 况 _商 誉 表 现 为正 展 , 高 企 业 的经 济 效 益 , 目 也 是 大 F
因此 = 因此对 商 { 誉 价 值 必 然 依 附 于 企 业 整 体 脊 产 , 购 值 , 人 们 往 往 将 其 定 义 为 无 形 资 产 或 业 的负商 誉 转 化正商 誉 的i 程。 当收
现 为 无 形 资 产 , 商 誉 目前 理 论 界 尚未 统 价 值 的 二 种 价值 特 性 。 次 , 计 量 商 誉 世 纪 9 年 代以 来 , 购 溢 价 越 涨 越 高 , 时 负 其 在 0 并 有
一
达 到 惊 人 的 地 步 , 事 实 证 明 高 溢 价 收 购 但
将 商 誉 作 为 资产 计 量 具有 不 确 定性 。 毫 种价值 属性的问题 , 誉计 量 必须 与反 未 必 会给 企 业 带 来 超 额盈 利能 力。 统 即商 据 无 疑问, 果 必 须 对 商 誉 进 行 重 新 定义 映 会计 主 体 资 产价 值 属性 保 持一 致。 如 如 计 , 购 后 的 收 购 企 业 能 从 商 誉 中 获 取 超 并
商 我国国企 改 革也 就 是体 制转变 过 程, 怍 了以 下三 种 解释 , 作 商誉 的 “ 元 理 决 于企 业 未来 盈利 水 平 , 誉 作 为 企 业 例如: 称 三 论 ”( ) 企 业 好 感 的价 值 ; ) 额 收 价 值构 成部 分, 价值 内在 原因与企 业 经 就 是 将 低 效 变 高 效 、 后变 先 进 、 散 变 : 对 一 ( 超 二 其 落 松 外 通 益 价 值 ; ) 计价 账 户 论 。 者 认 为 , ( 总 三 笔 企 营 的结 果 分 不 开, 在 表 现 为 企 业 整 体 规 范 的过 程 , 过 建 立 起 完 善 的 现 代 企 业
的 是 , 誉 有 正 商 誉 和 负 商 誉 , 商 誉 表 内在 价值 即在 用价值 和 外在 价 值即交换 商 正
认 识 , 该 可以 理 解 为 无 形 负 债 , 此 价 值时 , 们 必 然 面 l 择 计 量 商 誉 因 我 选
3超 额 盈 利 能 力的 不 确 定 性 。 . 自从 本
O
会习AO I E I 学{C T RG CUN AN NG N , 其 负 面 影 响 则 未 予 考 虑 。 实 , 实 而 其 现
中企 业 商 誉 负 值 的 现 象 并 不 少 见 。 Ⅱ 业 直 商 誉是 企业自 身经营形 成的结 果, 为企 业整体 价值 的构成部 分而不能单独 存在 , 于商誉会 在 经 营 不 善 、 理 混 乱 或 者 濒 临 破 产 的 情 作 对 管 计 研究 是财务 会计}较热 烈, 沿的话题理 论界 意见分 歧较大,前在许多方面尚未形 成统 一意见。 t 前 目 况下, 购 企 业 以低于被 收购 企 业 净 资产 收 本 文就商 誉本 质 誉价值 认识 、 商 计量和会计 处理 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地研 究和探 讨. I商 誉 得吐了